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幕阜敘事

2018-07-13 08:29:26朱法元
百花洲 2018年3期
關鍵詞:寧河

朱法元

牌 風

如今的山鄉(xiāng),除了春節(jié)期間,平時確實很寧靜。穿村過寨,田野里鮮見農(nóng)人—現(xiàn)在每年只種一季,且耕田打谷都有機械,除草滅蟲都是藥劑,農(nóng)民都是半年辛苦半年閑了;村頭巷尾鮮有孩童—生得越來越少,有的隨打工父母去了遠方,剩下的是少數(shù)留守兒童。山鄉(xiāng)里真的成了婦女老人的天下,而他們的生活里,充斥的幾乎就是一件事:關起門來打牌。

打牌之于鄉(xiāng)人,已成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三四個人湊到一起,立刻就是一桌麻將或紙牌。就連我這樣不?;丶业挠巫踊貋砹?,親朋好友來看看陪陪,幾分鐘不到,便又坐到了牌桌上。名為陪我,實則成了我陪他們打牌,而且往往一打就是半日甚或一整天。我在旁邊尷尬地看著,他們?yōu)榱瞬皇刮冶焕渎洌矔叴蜻吅臀依瓗拙浼页?,但此時他們的全身心已經(jīng)投入到了牌上,和我說話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前言不搭后語,實際上成了一種負擔。我自是覺得索然無味,勉強站上幾分鐘,便也借個故,逃之夭夭了。

我于是對那些因打牌誤事的傳說深信不疑,比如耽誤了做飯、耽誤了農(nóng)事、耽誤了趕車,甚或耽誤了救火、耽誤了接送上幼兒園的孩子等等,都極有可能。有一個真實的事件,說是一個母親因迷戀麻將,聽到自己五六歲的小孩失足落水,別的小孩三番五次呼救,她都置若罔聞,結(jié)果造成慘劇。原來這牌桌的粘力如此強大,委實令人費解。

山鄉(xiāng)人打牌,有三種工具,即麻將、撲克和“上大人”。

麻將的打法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都是修長城式,以組合和牌決輸贏;撲克一般打的是斗地主和二七王;“上大人”又稱紙牌,由“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二十四個字構成,每字四張,整副紙牌共96張,所以又叫“九十六”,按八組排列,亦以和牌定輸贏。

究其根源,我們祖宗發(fā)明這三種工具的初衷,均屬娛樂消遣。關于麻將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如起源于麻雀牌、葉子格戲、馬吊牌和鄭和下西洋等。但相比之下,我還是傾向于“鄭和下西洋起源說”。想想在那看不到盡頭的海上漂流的日子里,人們的生活是何等枯燥乏味、百無聊賴。而且還時不時地要搏風擊浪,與死神抗爭,時間長了,日子怎么打發(fā)?于是官兵中憂郁致病的有之,自殺的有之,打架甚至殺人的有之,趁船隊靠岸時想逃跑的亦有之。鄭和心里一定清楚得很,此時靠命令、懲罰等“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發(fā)明一些消磨時間、調(diào)動興趣的玩意兒,才能攏住大伙兒的心,使之打起精神,提高斗志,保障航海之旅一路順風。于是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制、船上火炮、獎勵數(shù)額等為序,分別刻了1—9個“條”“筒”“萬”,以航海最需注重掌握的風向為名,刻了“東”“西”“南”“北”四風,以一年四季為名刻了“春”“夏”“秋”“冬”四塊花牌,以贏者得中、獲獎發(fā)財、輸者空白之意刻了“中”“發(fā)”“白”。制成之后,發(fā)給各船官兵玩耍。這樣,初期的麻將便應運而生了。撲克的產(chǎn)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論是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xiāng)之愁,發(fā)明了紙牌游戲,還是荷蘭人把紙牌帶到海上供船員們消遣;也不論是用于正規(guī)競賽的橋牌,還是斗牛、扎金花、推鍋、牌九、三公、斗地主、跑胡子、六胡搶、比大小、拖拉機、德州撲克等聽得人頭昏的許多種技巧,都屬于文化娛樂的范疇。

至于“上大人”,則更有一種啟蒙教化的功能包含其中。它最早起源于湘鄂渝一帶,是土家人用來教育孩童的識字課本。24個字96張牌,其實就是在講述大圣人孔夫子的教育佳話??追蜃邮亲x書人的“上大人”;他姓孔,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是己巳年,這樣就構成了“孔乙己”;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學生,其中有七十個學問最好的人,可不就是“化三千,七十士”么?而七十個好學生中,還有八九個像曾子、子路那樣的亞圣人,這就叫“爾小生,八九子”;他要他的學生都做好人,遵循仁義禮智信的規(guī)矩:“佳作仁,可知禮”。發(fā)明者將這二十四字寫在紙牌上供人娛樂,使人們感悟到其中的人文情趣和義理教化,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也就在這樣的寓教于樂中,平淡自然地得到了廣泛傳承。

由此看來,這三種工具確實都是娛樂身心的玩物,本無可厚非。在以前的年代里,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好像并沒有怎么突顯過。從文學藝術作品中,見過民國時期的官太太、富太太們打麻將,就是電影《色·戒》中的那種,幾個閑得無聊又富得流油的女眷,在又好玩又能勾起贏錢欲望的刺激中,消磨著無盡頭的時光。但那也僅是在很小的群體中進行,廣大人民群眾是無緣消受的。到新中國成立后,麻將也歸入了黃賭毒之類,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還不見露面,我的記憶中,青少年時代還從沒見到過麻將實物。撲克倒是非常普及,在過去的農(nóng)村,孩童們每每放下書包,或是放好牛羊,便揀個角落,或大門邊上,或老樟樹下,只要有塊石頭,幾個小毛頭就席地而坐,展開角逐—須知他們是沒有桌凳之份的,往往一副撲克也從嶄新的打起,直打到破舊不堪還不肯釋手。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樂此不疲,與小姑娘跳皮筋、跳房子一樣,愉快地度過一段屬于他們的無憂時光。遇上雨雪天,一些年輕人也會湊在一起玩上兩把,不過玩得并不多,他們多數(shù)時間還是在忙著打草鞋、修犁耙等,為晴好天氣下地干活做著充足準備。那時撲克的打法也很簡單,無非是接龍、爭上游、升級等兩三種,后來才不斷發(fā)展到拖拉機、斗地主、二七王等,單純的游戲也逐漸從鉆桌子、貼紙條演變成了賭博性的博弈。

從前聽到“窮有窮的憂愁,富有富的煩惱”的說法,總是不屑一顧,心想沒飯吃沒錢花才是煩惱,富有了,樂都樂不過來,有何煩惱?現(xiàn)在看來,那說法未必沒有道理。如今的山鄉(xiāng),與三四十年前相比,可不真是富了么?打工有錢賺,作田不馱嗨,不愁衣食住,就愁冇處戲。以前文化活動單調(diào),卻有個盼頭。放場電影像過節(jié),爬山越嶺幾十里也要去看,一個片子反復看也不厭;有場花鼓戲、寧河戲,更是稀罕不已,就是“文革”中的現(xiàn)代戲,也看得津津有味;到了年關,便都盼著戲花燈,那鑼鼓一響,鞭炮一鳴,全村人立馬圍在地場上,有些年輕人還嘴上叼著煙,肩上坐著細伢崽,跟著跑幾個村莊。就連平時聽講古、打剁嘴、拖禾桶打嗚呼,也都屁股夾得線斷,勁道很大??涩F(xiàn)在的文化生活,說豐富確是豐富,一臺電視機,把影視、戲曲、音樂、綜藝、新聞等等等等,恁是什么明星、大咖,高檔的、前衛(wèi)的,統(tǒng)統(tǒng)一網(wǎng)打盡,再想回到從前玩的看的,就沒有興趣了??赡陱鸵荒耆諒鸵蝗盏乜措娨暎职讶藗兛吹媚佂崃?,年輕人又把興趣轉(zhuǎn)到手機上去了,于是那些無聊的中老年人便轉(zhuǎn)向了麻將撲克,帶著鈔票,帶著贏錢的欲望,一頭扎進了牌桌。

我真的驚訝于牌桌的巨大魅力。記得有一年央視名嘴白巖松損了一下成都,說在飛機上聽到嘩嘩的麻將聲,就知道成都到了,于是成都人打麻將出了名?,F(xiàn)在看來成都人算老幾?走到山鄉(xiāng),可以說,凡有人群的地方必有牌局!人不分男女,時不分晝夜,季不論夏冬,錢不論多少,打牌簡直成了一種職業(yè)、一個嗜好、一身重癮,不可遏止,不可收拾。有時我也好奇地問他們:“這牌桌怎么如此有吸引力?”他們說:“不打牌你叫我們干什么呢?”想想也是,現(xiàn)如今農(nóng)村人閑得發(fā)慌,很多人幾乎一年到頭不需要也不愿意下地勞動,就連蔬菜也不種了,寧愿花錢去買那些大棚種植的用農(nóng)藥化肥催生出的菜吃。以前的炊煙早不見了,燒火做飯從砍柴到燒煤再到用天然氣,與城里一樣,需用的勞力就是擰一下開關。就是有些人意識到動少靜多,身體健康開始受到威脅,便也學習城里人,早起跑步,晚跳廣場舞,那也是一兩個鐘頭的事,大量的時間還是要消耗在牌桌上。加上如今都不差錢,贏了心里高興,輸了也不很心疼,這吸引力倒是慢慢在增強,打牌的勁兒不斷地在增大。

這一道牌桌風景,從二十世紀末以來,恐怕已經(jīng)遍及全國各地,風行所有鄉(xiāng)村。無論走到哪里,最常見、最普遍的休閑活動,就是打牌,好像除了打牌,就無事可做、無處可去似的。任何事物,一旦成了風,且范圍廣、時間長,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就會成為一種風俗,流傳深遠。對中國的牌風,不好做出評論。說不好嘛,它基本上不違法不亂紀,雖然多數(shù)具有賭博性質(zhì),但總體上還是以娛樂為主的,有錢的多打,沒錢的少打。既不危害社會治安,也不妨礙社會穩(wěn)定。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很多地方的老年人活動場所、鄉(xiāng)村和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等,都配備了數(shù)量可觀的場地和牌桌,為中老年人提供打牌的條件,可見這種活動也已為有關組織所認同。說好嘛,這牌風一起,經(jīng)久不衰,卻又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牌風盛行,使一些牌癮重的人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久而久之,各種疾病便找上門來,逐漸地形成了一種“麻將綜合征”,于身體很有害處。還有一些不良分子,見機打起了歪主意,設置賭局,賺老年人的錢。他們走村串鄉(xiāng),穿插于牌桌之間,先以小利引誘老年人上鉤,然后逐步把賭注加大,利用老人們眼花手慢的特點,使出手段,像抽水機一樣吸干老人們的錢財。他們賺了打牌人的還不夠,還要引誘旁觀者,搞一種叫“滴麻油”“押砣子”的把戲,也就是看的人在旁邊押賭注,打牌人輸了,他們便也跟著輸錢。村人說,現(xiàn)在山鄉(xiāng)有一個怪圈:年輕人在外打工賺幾個苦錢,一片孝心寄給父母;父母節(jié)衣縮食舍不得花,卻在牌桌上大把大把地揮霍,都被那些流民浪子贏了過去;手中沒錢了,還是靠打工的子女寄來血汗錢。這樣周而復始,不知何日是盡頭。

這不能不使人陷入困惑。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牌風歸罪于賭博,可又怎一個“賭”字了得?從有記載的人類歷史開始,賭博就已經(jīng)是一種極為盛行的娛樂活動。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xiàn)了擲骰子游戲;從永動機演變而來的輪盤賭,經(jīng)過上百年的不斷完善,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全球最熱門的賭博游戲;如今賭城幾乎遍及全球,著名的如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中國的澳門、南非的太陽城、摩洛哥的蒙地卡羅等,不說婦孺皆知,絕對是家喻戶曉。幾千年來,賭博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的命運,它啟發(fā)數(shù)學家創(chuàng)造了概率理論;它給文學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題材;它甚至告訴哲學家一個命題:人生就是一場賭博,世界是一個大牌局,整個人類都遵循著一種同樣的游戲規(guī)則。賭博最早只是人類純粹的游戲消遣,只有當它與功利意識合流的時候,才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博弈行為。當人類的功利意識開始萌動的時候,賭博也就應運而生。它是人類深層精神活動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競爭,一種對自我判斷的比賽,一種人性弱點的膨脹。若從深層次思考賭博,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當今風靡全國的牌風呢?

我不由得把思緒倒回到千年之前,然后在歷史的長河里找尋太平盛世的鄉(xiāng)村景象,看除了打牌賭錢,還有哪些不同。

先看三千年前的周朝吧?!对娊?jīng)·七月》中,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的記述,那種悠然農(nóng)桑、盡享勞動之趣的情景歷歷在目。而東晉的陶淵明,寧愿棄官不做,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與農(nóng)人“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日子,不是很愜意么?

在初唐王維的《渭川田家》中,鄉(xiāng)村畫面是這樣的:“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蹦憧?,斜陽下,牧童、老者、婦女,以及農(nóng)民們扛著鋤頭在一起閑談的情景刻畫得細致入微。在王駕的《社日》中,“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描述太平盛世的鄉(xiāng)村社日,儼然有小康社會的景象。宋朝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展示了一幅江南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睆木昂腿说膶校豢棾鲆环术r明的圖畫。宋朝人茶余飯后不愁沒有休閑,斗蟋蟀、捶丸、商謎、馬球、相撲在宋朝都很流行。當然最有名的全民運動當屬蹴鞠, “寶馬嘶風車擊轂,東市斗雞西市鞠”,是城里人的場面;而“鄉(xiāng)村年少那知此,處處喧呼蹴鞠場”,則描畫出了農(nóng)村人對蹴鞠的熱情。就是元朝,盛世景象的展現(xiàn),也屢屢見于時人散曲,就連明朝人賈仲明也稱道不已:“元貞年里,升平樂章歌汝曹。喜豐登雨順風調(diào)。茶坊中嗑、勾肆里嘲:明明德,道泰歌謠。” 杜仁杰的一首散曲《耍孩兒》,曲中真實描述一個莊稼漢看戲的情形,開篇就寫道:“風調(diào)雨順民安樂,都不似俺莊家快活。桑蠶五谷十分收,官司無甚差科?!?曲中的莊稼漢口袋里有了錢,不但“來到城中買些紙火”,而且還要去看戲,看到精彩處“大笑呵呵”,誰知人有三急,到后來“則被一胞尿,爆的我沒奈何”,但是戲很精彩,舍不得離開,于是“剛捱剛?cè)谈葱﹥簜€,枉被這驢頹笑殺我”。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

考察史上各個太平盛世的民眾生活,我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打牌賭博成風的記述,而騷人墨客們描寫得最多的,是文化的多樣性,尤以曲藝、山歌、地方小戲、民間體育、民間藝術等文體活動為甚。這些活動的形成,最初自然是緣于人們在勞動中自發(fā)的表達,可長此以往,必有教化蘊含其中。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離開了當政者的倡導、鼓勵、組織、推動,良好的民風民俗是難以形成的。這就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fā):休閑娛樂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什么東西適合他們的胃口,他們就玩什么。文化花樣多,活動豐富,他們就會各取所需,各盡所能。久而久之,不僅能培育出良好的風尚,還能涌現(xiàn)出杰出人才,產(chǎn)生各具特色的地方風俗,進而形成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反之,文化生活單調(diào)枯燥,無事可樂,無處可玩,牌桌自然就成了他們的不二選擇了。這樣看來,牌風的興衰,卻反映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社會現(xiàn)象,提出了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不能不引發(fā)深刻的社會思考,不能不引起各階層的高度關注。

據(jù)說夏禹的屬下儀狄發(fā)明酒后,“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我就想,大禹喝酒的時候,既然感覺味道好極了,為什么又做出那么可怕的預言呢?可見一樣東西問世,其本身并無好壞之分,關鍵要看怎么使用。孫思邈發(fā)明了火藥,用得好時成了夜空綻放的美景;用得不好就成了殺人武器。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發(fā)現(xiàn)了核裂變現(xiàn)象,后人用于建造核電站、核動力艦船等,就有益于人類;而用于制造核武器,就是人類的災星。飲酒恰到好處,就是消愁解憂、提神醒腦的美味佳肴,還能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如若過量,就會傷身害體,因酒誤事,嚴重的可不就是亡國喪邦么?由此可見,麻將也好,紙牌也罷,本身于人并無害處,只是與一“貪”字結(jié)合,才會有傷風化,貽害社會。善良的人們,總是期望有一種力量,能夠遏制人的貪欲,凈化人的心靈,讓社會變得純凈,讓世界變得美好!

我從電腦里抽身出來,耳邊廂卻又傳來了嘩嘩嘩的麻將聲。

戲 韻

鑼鼓聲在熱鬧地響著,時而不急不慢,有板有眼;時而疾如風雨,傾盆而下??磻虻拇蠖贾?,這是戲班子在招攬觀眾,屬于開臺鑼鼓。我時不時地回頭掃視一遍,見人群逐漸匯聚。陸續(xù)進來的人中,有提著小木椅子的,有牽著娃兒的,也有成雙成對像小情人的,不久,祠堂里就快坐滿了。場上一片嘈雜,有的高聲喊叫,呼朋喚友;有的竊竊私語,彎著手掌當擴音器,貼近對方耳邊說著什么,其實也是在大聲呼叫,聽者則梗著脖子,最大限度地擴張著聽力,不時點點頭,臉上變化著各種表情。我沉浸在這熱鬧異常的氛圍里,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數(shù)十年前的孩童時期,每年總會有一兩次這樣的場面,令我陶醉其中?!袄箐彛洞箐?,姥姥門前看大戲”,可見看大戲是孩童生涯中一件多么快樂多么幸福的事呢!闊別多年,進入暮年后,又一次享受到這個氛圍,怎不叫人樂乎快哉!

鑼鼓聲還在震響,超強的分貝直沖屋頂。我一點也不覺得吵鬧,由于不便與友人交談,我便抬頭四顧,饒有興味地打量起這間祠堂來。

這是一間古老的祠堂,進來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翹檐聳角之間,八字大門上方,青石板上刻有“余氏宗祠”四字,乃是當?shù)赜嘈兆嫣?。里面的格局,與中國絕大多數(shù)祠堂相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祖堂,正面北墻下,是一張磚砌的長案,案上擺放著宗族祖牌及香爐等祭拜之物,案下有一方形開口,里面供奉著社嶺菩薩和土地公公,人們祭祖時,同時也要給這兩個神位燒紙上香。祖堂的右邊,還有一副神轎,里面端坐著一位木雕神像,慈眉善目,神態(tài)安詳,乃余家至尊祖上,號稱“余太公”。據(jù)說余家戲班子外出演出,都是抬著這副轎子前往的,接戲的人家也是以接奉余太公之名義,屬于接香火之列。下層上方,是一個戲臺,正對著上堂的列祖列宗,說明在這里演戲,不僅是演給觀眾看的,也是演給祖宗看的。整個祠堂雕梁畫棟,精致典雅,尤以木雕畫見長。由于年代久遠,那些彩色的雕刻都已暗淡,整個顯得有些灰黑,唯有兩塊刻著“天馬背印”“麒麟吐書”的大匾,卻是白底黑字,剛勁挺拔,高懸在上堂大梁兩邊,分外醒目。我不明其義,友人解釋,說“天馬背印”為此地風水地名,“麒麟吐書”則是其宗族的榮耀。據(jù)說這余氏一族,史上曾出過三個太師五個尚書,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大家族。

鑼鼓聲在一陣“急急風”之后戛然而止,觀眾席中的嘈雜聲也跟著由大到小由小到無,霎時歸于安靜。主持人宣布演出開始,演出劇目是傳統(tǒng)寧河戲《大登殿》。劇情在舊時流傳甚廣,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后唐太師千金三小姐王寶釧繡樓招親,繡球打中了賣花郎薛平貴。三小姐看中了賣花郎,不顧全家人的反對,與父親三擊掌,毅然斷絕父女關系,委身窮漢子,離開富得流油的太師府,住進了一座破窯,艱難度日。后來薛平貴時來運轉(zhuǎn),投軍征戰(zhàn),被西涼國公主代戰(zhàn)女招為駙馬。國王駕崩之后,他接班掌權,反破唐朝,登基為君,坐了天下。據(jù)說該劇初創(chuàng)為秦腔,后以京劇聞名,并為很多地方劇種移植。全本名為《紅鬃烈馬》,由《彩樓配》《三擊掌》《平貴別窯》《探寒窯》《赴三關》《武家坡》《算軍糧》《銀空山》《大登殿》等部分組成。此次的《大登殿》屬寧河戲移植劇目,由寧河戲嫡傳戲班余氏春林班出演。

這場戲其實是我特意點的。

時值清明佳節(jié),游子返鄉(xiāng)掃墓。我跟友人說,我有一個心愿,想專門到全豐鎮(zhèn)看一場寧河戲。友人齊聲響應,約好4月6日清明翌日下午前往,點戲的錢由我出,家住全豐的水明先生管飯。

我的寧河戲情結(jié)由來已久,真正引我動心的,還是一年前的一次心靈穿越。

也是清明時節(jié),我和修水文化名人戴逢紅下鄉(xiāng)采風。到全豐,便談起了寧河戲。因為寧河戲相傳六百余年,至今已是風雨飄搖,茍延殘喘,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創(chuàng)辦的縣寧河劇團早已解散,僅剩五個民間案堂班,還在苦撐著堅守陣地。而這五個班中,全豐鎮(zhèn)就占了兩個,一個為余姓的春林班,一個是戴姓的鳳舞班,且都很活躍,終年在外巡演不停。我于是提出要去探訪一番,逢紅便帶我來到了余家祠堂。

其時余家班已外出,且在幾百里外的湖北崇陽演出,沒有預約,一時自然難以回來,觀看節(jié)目的愿望是泡湯了。接待我們的是老班主余黃軒,老先生年逾古稀,身板仍很健朗,步履穩(wěn)實,精神矍鑠,談說間眉飛色舞,挑起一臉菊紋。他是寧河戲的戲骨,“文革”后1980年恢復春林班,他就是班主,直到老邁年高干不動了,還在班里做些后勤工作。真叫生命不息勤奮不止。

菊花茶飄出的香味是那么熟悉,那么好聞。透過木窗欞,我看到地場上的小雞們,正在低頭覓食,池塘里有鴨子嬉戲,田野里紅花草低調(diào)地開著紫色的小花,遠處的大湖山郁郁蔥蔥,巍然挺立。余老用他親切的鄉(xiāng)音,娓娓道著寧河戲的前世今生。六百年前,寧河戲進入了成熟期,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社會上擁有了自己的受眾群體,奠定了自己的穩(wěn)固地位。余老從里屋搬出來一個大本子,本子的紙張已經(jīng)發(fā)黃,指頭撥動稍微用勁,就會出現(xiàn)破痕。本子上有筆跡不同的文字,一段緊接一段,都是寫的接戲契約:

信人某某,立許余公法顯、法廣二大真人

合案,永年香火一晚。

落款為某地某族,有的還添上一句“永保合家清吉平安事”。立約年代均是光緒、道光、同治年間,最早的距今300余年;地址近的遍及修水縣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鄉(xiāng),遠至湖北崇陽、湖南平江、江西武寧等地。這樣的“合同”共計約300多個,至今個個有效,代代忠實履行。除非信人已絕,凡有后代的,幾乎家家熱忱接戲。演出之前,都要虔誠拜謁余太公,香火燃燒,鞭炮齊鳴。因為分布太散,距離遙遠,余家一個班子不可能在一年內(nèi)家家演完,只得與各位信人約定,“每年”改為“每兩年”,就這樣,他們從1981年起,每年演出都在200場以上,至今不衰。

我翻閱著這些古代的“合同”,心中滿是躊躇。一直以來,好像很多人對西方的契約制推崇備至,似乎中國是個不懂契約的國家。其實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契約就是一個“信”字。信守約定,誠信待人,既是儒家的一貫訓導,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之后形成的傳統(tǒng)文化核心內(nèi)容之一,并且早已成為民族的道德規(guī)范。如果說“季布掛劍”只因自己的心中許諾便執(zhí)著踐約,顯得有些難以理喻地感動的話,那么“尾生抱柱”的信守愛情約定,就堅定得有些叫人瞠目結(jié)舌了。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故事是否屬實姑且不必計較,起碼說明我們祖先對“誠信”二字是看得無比高重的。民間的“一諾千金”“許神成愿,許錢成債,許人一物千金難移”等等俚語俗話,幾千年都在念經(jīng)似的訓教傳承。眼下這些民間的立約,我粗算了一下,都已過了十五六代了。這么多代的后人,仍是這樣忠誠地履行著祖上的約定,而且還在生生不息,代代傳承,他們究竟為的是什么?毋庸諱言,古老的寧河戲,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jīng)沒有多少吸引力了,以至于春林班、鳳舞班們在演出中,不得不在正戲的前后,加進一些現(xiàn)代歌舞,以吸引觀眾。但信人的后代還是毫無厭倦之意,還在虔誠地接戲看戲,為的不就是那一紙永年“合同”、那一份祖上留下的忠實信守么?

只是近幾十年來,一切向錢看、金錢拜物教的盛行,才使得構筑了幾千年的誠信長城轟然倒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被破壞得慘不忍睹。

誠信至上,正是家里的瑰寶;金錢至上,才是外來的糟粕。這一黑白分明的道理,是到了國人應該清醒、明白的時候了!

我深深感嘆于故鄉(xiāng)先賢的智慧。寧河戲從魏晉時的儺舞發(fā)端,到明末清初從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從漢劇中吸收西皮,從宜黃戲中吸收二犯,兼收民間小調(diào),遂以漢劇皮黃為基礎,結(jié)合高腔、二凡等,設計出悠揚高亢、低回婉轉(zhuǎn)的唱腔,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戲劇。同時在以北方方言為主的基礎上,糅合進當?shù)啬桓飞椒窖?,使念白富有美感。伴隨唱念做打,還有許多舞美技巧令人驚嘆。比如表演騎馬,演員有時不用馬鞭,僅以蟒袍前擺做馬頭,后擺做馬尾,生動地表演騎馬上嶺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狀。寧河戲亦有變臉,但與川劇不同,川劇是要戴上面具的,而寧河戲則不需面具,別有高超技能。在《楊戩救母》一劇中,楊戩從人到神的轉(zhuǎn)變,就采用了高難度的變臉技巧:預先在鞋尖上用油彩畫上一只眼睛,在手中的碗里撒上銀珠粉,表演時一個正面踢腿,就把眼睛印上了額頭,對著碗里一吹氣,銀珠粉便沾在了臉上,于是一個眉清目秀的白臉少年,頃刻間變成了三只眼的紅臉二郎神。這一切均在一場戲中完成,這在其他劇種中甚為鮮見,沒有過硬的功夫也是難以辦到的。寧河戲生旦凈丑文武兼具,唱念做打完整成套,劇目多達四千余種,可見其兼收并蓄、包容大度的氣概何等非凡。以一山區(qū)僻壤之縣,能開創(chuàng)出流傳千載、經(jīng)久不息的劇種,居于江西七大劇種之列,不能不令我等山人為之驕傲和自豪!

《大登殿》是一出熱鬧戲,人物多,角色全,舞臺上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青衣的婉轉(zhuǎn),老旦的鏗鏘,小生的激越,老生的悠揚,都是那么聲情并茂,酣暢淋漓。尤其是花臉出場,響板驟起,胡琴緊拉,一聲高腔,震驚四座,贏得滿堂喝彩。我忽然感到,此時此刻,我已進入歷史隧道,置身于千百年前。這古老的祠堂,這滿堂的雕刻,都慨然復活了,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竟都幻化成一個個觀眾,坐在祠堂里,坐在我的身邊。我也一樣,頭戴瓜皮帽,身穿長袍馬褂,抑或頭戴紫金冠,身穿大襟袍,袖子里掏出一把折扇,扇子上是唐伯虎的山水,抑或鄭板橋的花草,還有那超然世外的“難得糊涂”字樣。我和著京胡響板的節(jié)奏,沉浸在抑揚頓挫的詠嘆中,手敲桌面,搖頭晃腦,一時間物我俱無了。

茶 味

回山里老家休養(yǎng),因習慣了喝工夫茶,便帶去了茶具茶葉,還特地購置了一套茶桌茶椅,非洲花梨,宋式風格,想在山里人眼里,恐怕也是新鮮玩意兒吧。

我的茶室是在樓上,村人來玩,一般只在樓下站或坐一下,喝一杯家鄉(xiāng)的“修水茶”。修水茶非常獨特,絕無僅有。那是一種以綠茶為主料,加上鹽菊花、炒芝麻、炒黃豆,喝完茶水后又吃盡底料的吃法。精致些的還會加進腌制的桂花、炒花生米、干花椒等。茶一端出,便有異香撲鼻而來,滿室生輝。那一口“特制小吃”,真的是別有風味,妙不可言,外地人是想都想不到的。我至今不知道這種獨特的“茶藝”源于何時,也許來自遠古,因為這里地處幕阜山脈深處,是老祖宗伏羲、神農(nóng)的涉足之地,他們曾在這里嘗百草、推八卦,其中研究出一種有食療功能的茶飲也是極有可能的。你看,茶葉清心,菊花明目,花椒濾濕,芝麻、黃豆補氣益腎,都是保健品。難怪修水美女多壽星多了。

我想山里的人們喝慣了修水茶,肯定不會喝工夫茶的。記得以前親戚進城,我請他們喝咖啡,都說一股煳味,就像喝燒米湯,難喝死了。燒米湯是山里人治療氣滯胃脹的土方子,把大米用黑布包了,用火鉗夾著,放火爐里翻滾燒焦,然后泡水喝下,非常見效。不料我的想法大錯特錯。幾天后,我試著邀幾個年輕人上樓喝茶,才發(fā)現(xiàn)他們對茶道熟悉得很,不僅能喝,而且喝得出不同茶種的特色,還有各自的偏愛。比如飛就說鐵觀音味道好,喝過后口里有回味;兵就認為紅茶色亮味淡,特別是修水的寧紅,一股清香,比濃烈些的金駿眉要強些;而革卻堅持說只有普洱最棒,那琥珀色的茶湯,那入口的甘甜,沒得說,還說普洱溫胃暖胃,降壓降脂,好處多著呢!我感嘆于如今的社會發(fā)展,城鄉(xiāng)差別幾乎沒有了,山里的變化真是神速。特別是如今的年輕人,走南闖北與時俱進,不比城里人差。好在我各種茶都帶了些,輪換著泡,也就各得其所了。令我驚奇的還有緣,他有一手高超的泡茶技巧,使用茶具有條不紊,得心應手,反令我目瞪口呆,暗暗稱奇。飛說緣的家里也有茶室的,還藏了點好料呢。緣于是說,就是不好意思請我,如能光臨他家,不勝榮幸。我也說哪天一定登門拜訪,只是一推再推,終是沒有去成。

喝茶是要講究茶友的。獨飲當然也有獨飲的風景,但多數(shù)時候還是“二三子”共飲為佳。在城里,是與文友相約:“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被氐缴嚼?,又是一番氣象:“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一壺茶,一點佐茶果品,無非是花生蠶豆土產(chǎn)土貨,一頓瞎聊,天扯地扯,那真是天地人三不管,絕對自由。尤其是我們這些在城里待久了的山里人,耳聞親切動聽的鄉(xiāng)音,眼觀窗外山水田園景色,腦無煩雜,心無掛礙,不就是神仙日子么?

我的幾個山里茶友中,緣是來得較多的。

緣是個憨厚人,虎頭圓臉,左邊發(fā)際上有一大塊傷疤,用長頭發(fā)巧妙地遮蓋住,說是小時候不慎跌進火爐,差點燒死。他性格溫和,待人謙恭,一張笑臉極具親和力。喝茶時他的話不多,總是一邊聽人侃大山,一邊咂巴著嘴唇,真像在琢磨歲月,品味人生,看得出是個有著不凡經(jīng)歷的人。他原本是個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工活,脫師不久,他接的活計就超過了師傅,一年到頭不得空,賺錢是農(nóng)村頂尖的角色。忽然有一天,他坐不住了,他發(fā)現(xiàn)山鄉(xiāng)維持了多少年的經(jīng)濟格局,突然被打破了。過去做藝匠最賺錢,可如今苦干一年,也抵不了外出打工的兩三個月。眼看著人們春天出去,冬天一到,那票子就雪片似的飛進了山。多少窮人開始了“三大事”的實施:買地蓋房,從破舊的屋子里搬進了兩三層的平頂房;娶媳婦辦酒席,禮金成千上萬地往上漲;為祖宗八輩做道場,講究九張字十三張字,花費都是以萬計算。人們都在熱情洋溢地追逐這些,把年輕人一個個都趕出山去。于是緣不干了,他要審時度勢,趕上潮流。不過他沒有去南方沿海城市,而是到了省城南昌,選擇了裝修行當。他發(fā)現(xiàn)城里的變化更驚人,政府賣地,城里人買房,后來農(nóng)村人也被引進城里買房,都在不顧一切拼了老命。他想這裝修的市場多大啊!他要憑自己的一技之長,打出一片天地。

緣很機靈。在裝修界混了幾年后,他突然來了個華麗轉(zhuǎn)身,搞上了醫(yī)療器械買賣。他說裝修越來越不好做了,利潤率低不說,城里人的眼界也越來越高,挑剔得很,不好伺候??舍t(yī)療器械干了不久,他又退出來了,還是撿起了老行當,只不過這回他是殺回了老家,注冊了一個公司,經(jīng)營范圍一大串,農(nóng)工商貿(mào)一應俱全。既搞裝修,也搞貿(mào)易,還在家鄉(xiāng)投資承包了幾千畝田地,用來種植藥材。喝茶時,我對他說,你也算是黃龍山下一個不小的老板了。

緣搖了搖頭,淡然一笑。我感覺這笑意十分復雜,內(nèi)中有詭異,也有無奈,還帶了幾分氣憤。我連忙換了個話題,說這年頭做什么都難啊。他喝了盞茶,使勁兒咽了下去,好像是咽下了一杯苦酒。許久,他才輕輕地嘆了口氣,說:“別的難我都不怕,就是跑關系傷腦筋?!彼f除了小打小鬧的家裝外,無論干哪一行,要接到一樁業(yè)務,要么參加招投標,要么經(jīng)權力部門審批。招投標以前是定向的,甲方把特殊條件一設定,不是預先內(nèi)定的再有本事也中不了標。后來國家不準設特殊條件了,又產(chǎn)生了圍標,圍標也是有講究的,經(jīng)常花了許多錢卻圍不到。審批就更微妙了,往往菩薩拜遍,到處打點,還是不如人家。我問現(xiàn)在好些了么,他又露出一絲苦笑,低了頭,悶喝一盞,然后岔開我的話題,只說了句:“水太深了,沒哪里有例外的!”我于是想起了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老話題,想起了一片藥一個醫(yī)療器械幾十倍上百倍賣給病人的可惡現(xiàn)象。記得我的一個親戚,名牌大學畢業(yè),想靠本事吃飯,于是不去考公務員,投資開了個公司,專營洗衣設備,心想這個領域應是公平競爭的,憑產(chǎn)品質(zhì)量和售后服務取勝是沒問題的。不想一上手就傻眼了,他成了唐僧肉,誰都要咬一口。雖說能賺些錢,可那種低頭求人的屈辱他實在受不了,幾年之后,他洗手不干了,考了個事業(yè)單位,工資不多,卻能抬頭挺胸過日子。他說有了這個對比,才知道什么叫尊什么叫卑,什么叫屈辱什么叫體面。

我陷入了困境。心想這叫什么事?社會上沒有了有效的規(guī)矩,沒有了可控的秩序,還是權力至上,而且有恃無恐陽奉陰違。這樣的人渣無處不有,叫老百姓怎么活?

緣就是這樣,生活把他逼出了山,又把他逼了回來?;貋硪惨粯?,還是要有關系,要靠打點,要低頭彎腰,要見人矮三分。難怪有人說進入商場,能改變性情,再剛烈的性子也會變得柔弱圓滑。就像進了精神病院的患者,出來后沒有不孱弱的。我抬頭望向?qū)γ娴纳搅郑娔切﹨⑻齑髽?,都以其巨大的樹冠,霸氣地挺立著,奢侈地享受著陽光雨露,而那些小樹小草,就只能在夾縫中艱難地求生存了,是那么可憐兮兮、弱不禁風,多數(shù)都是遭受夭折的命運。

我邀緣常來喝茶,不必見外。許是談得來的緣故,緣只要一放下手頭的事兒,也會時常過來。我們一同品著茶味,各自想著心事,有一搭沒一搭地閑扯著。我總覺得那茶喝時少了甘甜,多了苦澀,待到喝后細品,又品出了一絲香味兒,好像是希望,是寄托。緣會吸煙,可從不在我茶室點燃。我多次叫他盡管吸,我不介意,他只是笑笑,有時實在煙癮來了,就借故出去,匆匆吸一支再進來。久而久之,我對緣的好感與日俱增,這里面有敬佩,有同情,甚至有深深的憐憫。每當閉上眼睛,總覺得在哪里都能見到這張臉:寬厚、慈善、負重、傷痕累累,卻又透出堅毅、沉穩(wěn)、倔強……

猜你喜歡
寧河
天津市寧河區(qū)牽頭成立的“思政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揭牌
天津市寧河區(qū)啟動《薊運河畔的“大思政課”》專題欄目
天津教育(2024年10期)2024-06-08 05:07:08
天津市寧河區(qū)牽頭成立的“思政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揭牌
天津教育(2024年7期)2024-05-16 02:48:36
寧河區(qū)舉辦“‘寧’新聚力 合創(chuàng)未來”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求賢(2022年6期)2022-12-28 01:48:58
天津?qū)幒拥貐^(qū)汛期降水時空變化特征
天津科技(2022年6期)2022-06-21 02:33:46
加大力度廣攬人才 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 寧河區(qū)召開區(qū)委人才工作會議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聯(lián)盟揭牌儀式
求賢(2022年5期)2022-06-02 08:52:34
于方舟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天津市寧河區(qū)特殊教育指導(資源)中心和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揭牌
天津教育(2018年10期)2018-01-28 16:52:08
天津市寧河區(qū)采暖散熱器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榮獲知名品牌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
江西省| 余姚市| 北流市| 东源县| 五莲县| 牡丹江市| 双辽市| 木兰县| 嘉峪关市| 苍溪县| 桐乡市| 汉川市| 绥阳县| 伊通| 霞浦县| 吴川市| 柳州市| 南江县| 类乌齐县| 顺义区| 淳安县| 禹城市| 肥东县| 达尔| 保靖县| 苏州市| 永靖县| 呈贡县| 蓬莱市| 建阳市| 武山县| 萍乡市| 大理市| 浏阳市| 靖江市| 新化县| 定襄县| 亳州市| 防城港市| 乃东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