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君 廖震華 陳 瑩
(廈門市仙岳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12)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and Behavior treatment,CBT)已經在美國、英國和中國的抑郁癥治療指南中推薦為治療抑郁癥的首選治療方法[1-2]。CBT治療是美國的A.T.Beck在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始的,已被證實是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方法之一[3-4]。然而由于文化和語言習慣的不同,嚴重地影響了CBT治療在非英語國家的使用,甚至影響到患者治療的實施和療效[5-6]。有研究提示CBT治療抑郁癥患者時,針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患者在對治療的參與程度,文化相關的不同技術以及影響療效的因素上均有不同[7]。因此,本研究針對不同文化背景中抑郁癥患者CBT治療可能存在的差異,使用文化相適應的修訂版CBT治療,并比較其與經典CBT治療的療效差異?,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所有抑郁癥患者均選自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廈門市仙岳醫(yī)院心理門診。根據(jù)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tǒng)計分類第十版(ICD-10)的診斷標準,排除器質性、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精神分裂癥、分裂型、妄想性障礙和分裂情感性障礙。本研究得到廈門市仙岳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共入組64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為32例。其中研究組年齡(36.2±5.22)歲;受教育年限(13.0±2.5)年;職業(yè)構成:在職21例,占65.6%,學生6例,占18.8%,失業(yè)或待業(yè)5例,占15.6%;男性19例,占59.4%,女性13例,占40.6%;對照組年齡(37.5±6.23)歲;受教育年限(12.6±2.9)年;職業(yè)構成:在職15例,占46.9%;學生8例,占25%;失業(yè)或待業(yè)9例,占28.1%;男性18例,占56.3%,女性14例,占43.7%。研究組和對照組在年齡、受教育年限、性別、職業(yè)構成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焦慮自評量表(SAS)。HAMD-17:共有17個條目,各條目按0~4分進行5級評分,總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療效評定[8]:治療前后HAMD-17減分率≥75%為完全緩解;25%≤減分率<75%為部分緩解,<25%為無效,其中有效為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SAS焦慮自評量表,共有20個條目,各條目按照1~4級進行4級評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shù)部分,就得到標準分。總分越高焦慮程度越重。
1.2.2 研究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給予文化相適應的修訂后的CBT治療,對照組給予經典CBT治療。患者的治療均在心理門診進行。2組患者的治療均由受訓的心理治療師進行,并且統(tǒng)一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培訓。研究組用了一個技巧,叫“解釋術語”,把術語先用漢語比較好理解的例子解釋一遍。治療中使用修訂的CBT的框架,包括在治療開始時對全家人召開一個家庭會議,在會談中加入對軀體癥狀的評估,以顯示我們對軀體癥狀的重視。全程設置6次治療。治療中使用短程文化相適應修訂的CBT手冊,包括心理教育,癥狀管理,改變負性思維,行為激活,問題解決,改善關系和溝通交流技巧。治療療程6次。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總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總分比較(±s)
HAMD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研究組 32 24.09±2.26 8.97±3.75 18.38 <0.01對照組 32 23.75±2.82 14.88±3.73 12.46 <0.01 t值 0.54 6.32 P值 0.59 <0.01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總標準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總標準分比較(±s)
SAS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研究組 32 67.91±4.43 29.44±6.40 27.72 <0.01對照組 32 68.22±4.65 43.59±6.17 15.67 <0.01 t值 0.28 9.01 P值 0.78 <0.01
1.2.3 評估方法:由受過專業(yè)培訓的精神科醫(yī)師評估療效,使用HAMD-17和SAS量表。在治療前和治療6周后均進行量表評分,評估在治療第6周治療結束后進行。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2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療程的差異,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別比較研究組、對照組在治療前后HAMD得分的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前及治療后HAMD得分的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雙側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比較:由表1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的總分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HAMD評分均比治療前評分低。在治療6周后,研究組和對照組在HAMD總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比較:由表2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治療有效率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完全緩解率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研究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比較:由表3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SAS的總標準分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SAS評分均比治療前評分低。在治療6周后,研究組和對照組在SAS評分上有統(tǒng)計學差異,研究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基于社會學習理論的、多種技術混合使用的心理治療技術,對于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9]。由于CBT治療起源于美國,東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必然對CBT治療效果也會產生差異。本研究通過比較根據(jù)文化相適應的修訂版CBT治療以及經典CBT治療的療效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兩種療法雖然對治療抑郁癥都有效果,但是經修訂后的符合中國文化的CBT治療在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經典的CBT治療,在抑郁癥狀的緩解程度上優(yōu)于經典的CBT治療。提示我們雖然引進認知行為治療對中國患者進行治療,如果未經相應改良和修改,產生的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根據(jù)文化上的差異進行調整及修改,特別是在我國患者強調的對軀體癥狀的關注程度以及家人參與度這些方面進行重點解釋和修訂。
此外,心理咨詢師、治療師和精神科醫(yī)師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有針對性的進行不同程度的跨文化心理咨詢和治療。只有重視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與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加強對不同文化知識與經驗的積累才能減少跨文化中治療的障礙。將西方國家發(fā)展起來的CBT技術應用于國內抑郁癥患者,需要調整文化的適應性,考慮中國的文化背景,特別是在翻譯國外的量表、咨詢措辭時需要考慮中國人的語言表達習慣,文字的可讀性、易讀性等內容[3]。建議在臨床工作中對中國患者實行CBT治療時能使用根據(jù)中國文化修訂的手冊,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療效,降低復發(fā)率。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限于研究時間,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今后在相關研究中加大樣本量進行研究。綜上所述,兩種療法均能改善患者抑郁、焦慮癥狀,但是使用根據(jù)中國文化修訂的CBT治療,對抑郁、焦慮癥狀的改善療效更好,完全緩解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