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佛山方竹林下大型真菌的鑒定

2018-07-13 05:55姚劉斌駱禮華江龍

姚劉斌 駱禮華 江龍

摘 要:從貴州省遵義市赤水縣、正安縣金佛山方竹林地采集到大型真菌,經(jīng)形態(tài)學(xué)鑒定出7科8屬13種,用分子生物學(xué)方法鑒定出其中5種,分別是黃方孢粉褶菌Entoloma murrayi、橙黃乳菇Lactarius aurantiacus、紅菇Russula lepida、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紅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關(guān)鍵詞:金佛山方竹;外生菌根真菌;形態(tài)學(xué)鑒定;分子生物學(xué)鑒定

中圖分類號:Q-9

文獻標識碼: A

金佛山方竹(Chimono bambusa utilis(Keng)Keng f.)是大婁山特有物種,僅分布于海拔1300 m以上雨霧大、濕度大、氣候寒冷的高山,與常綠闊葉樹組成復(fù)層混交林,可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調(diào)節(jié)區(qū)域氣候[1]。其用途廣泛,可用于建材、造紙等,方竹筍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2],經(jīng)濟價值高[3]。由于立竹密度過大、年齡結(jié)構(gòu)不合理和竹-木結(jié)構(gòu)比例失調(diào)等,導(dǎo)致金佛山方竹在實際生產(chǎn)中“三低” (低產(chǎn)、低質(zhì)、低效)問題突出,病蟲害發(fā)生嚴重,如何改善方竹筍生長狀況,提高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的是金佛山方竹生產(chǎn)中的關(guān)鍵問題。大型真菌,特別是外生菌根真菌與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體,能有效改善宿主植物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抗逆性,促進宿主植物生長,提高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4-9],通過接種適宜真菌來解決金佛山方竹生產(chǎn)中的“三低”問題,這是一條潛在的有效方法,所以摸清金佛山方竹中共生真菌的資源狀況尤顯重要。

以金佛山方竹主要分布地貴州省正安縣、赤水縣為采樣地,采集大型真菌,根據(jù)子實體顏色、形狀、大小等形態(tài)學(xué)指標結(jié)合分子生物學(xué)ITS區(qū)序列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方法進行物種鑒定,以期為金佛山方竹生產(chǎn)提供菌種資源。

1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采樣地位于貴州省正安縣新州鎮(zhèn)、赤水縣大同鎮(zhèn)的金佛山方竹林,海拔1300~1600 m。采樣時,首先用相機拍下其生境,除去子實體表面的泥土和落葉,編號裝入采樣袋中,放入低溫采樣箱,盡快帶回貴州大學(xué)植物生理實驗室4 ℃冰箱保存,保藏時間不超過一周。

2 形態(tài)學(xué)鑒定

根據(jù)真菌菌蓋的大小、顏色、形狀,菌褶的顏色、稀密,菌柄的長度、直徑、形狀等形態(tài)學(xué)指標,結(jié)合野外拍攝的彩色照片及采樣記錄,參考相關(guān)的工具書對其進行形態(tài)學(xué)鑒定[10-14]。

3 ITS區(qū)序列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DNA的提取采用biomiga公司的真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步驟進行。

采用ITS1和ITS4引物來擴增真菌的rDNA ITS序列。PCR反應(yīng)體系:采用25 uL體系,包括有正反向引物各1 uL,DNA模板1 uL,2×PCR Master Mix(含2×Taq DNA polymerase,2×PCR Buffer,2×dNTP)12.5 uL,用ddH2O補至25 uL。擴增反應(yīng)在PCR儀上進行。擴增程序具體參數(shù)如下:95 ℃預(yù)變性3 min,95 ℃變性30 s,52 ℃退火30 s,72 ℃延伸50 s,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5 min,于4 ℃保存。用純化后的PCR擴增產(chǎn)物和引物直接測序。測序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4 結(jié)果與分析

4.1 形態(tài)特征

根據(jù)形態(tài)學(xué)指標對采集的大型真菌進行鑒定,共有9科12屬18種(見圖1),其中外生菌根真菌7科8屬13種,形態(tài)學(xué)特征如下:

黃方孢粉褶菌Entoloma murrayi(圖1 1~2),粉褶菌科粉褶菌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斗笠型,黃色,寬2.1~4.4 cm,表面光滑發(fā)亮,中間有一明顯的尖狀突起;菌肉薄,淡黃色;菌褶離生,淡黃色,密,不等長;菌柄中生,棍狀,長4.6~9.0 cm,黃色,中空。

子實體散生,生于闊葉林或竹林地上。

赭紅方孢粉褶菌Entoloma quadratum(圖1 3~4),粉褶菌科粉褶菌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傘形,寬2~3.5 cm,邊緣為鋸齒狀,表面光滑,黃褐色;菌肉黃色,??;菌褶直生,棕黃色,不等長;菌柄中生,長4.2~7.8 cm,粗0.2~1.0 cm,黃色,中空。

子實體散生,生于闊葉林或竹林地上。

網(wǎng)紋馬勃Lycoperdon perlatum(圖1 5~6),馬勃菌科馬勃菌屬,外生菌根真菌。

子實體倒卵形,高2.4~5 cm,初期白色,后變?yōu)辄S色直至棕灰色,外表面被由無數(shù)細微小疣組成,間有較大易脫的剌。子實體單生或散生于竹林中地上。

朱紅濕傘Hygrocybe miniata(見圖1 7~8),蠟傘科蠟傘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扁平半球形,紅色,表面光滑,蠟質(zhì),寬2~3cm;菌肉薄,淡黃色;菌褶米黃色,稀疏,不等長;菌柄紅色,帶有點橙色,光滑,中空。子實體散生,生于闊葉林中地上。

變黑濕傘Hygrocybe nigrescens(圖1 9~10),蠟傘科蠟傘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斗笠形,黑色,寬2.6~3 cm,邊緣開裂;菌肉黑色,??;菌褶白色,密;菌柄長4.2~4.6 cm,粗0.6~0.8 cm,中空。子實體散生,生于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地上。

蠟傘Hygrocybe ceraceus(圖1 11~12),蠟傘科蠟傘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扁平,淡黃色,直徑2~4 cm,表面光滑,蠟質(zhì),脆;菌肉薄,淡黃色;菌褶直生,稀疏,淺黃色,不等長;菌柄中生,長3~5 cm,粗0.5~0.7 cm,淡黃色,中空。子實體單生,生于林下苔蘚植物間。

桃紅色膠雞油菌Gloeocantharellus persicinus(圖1 13~14),釘菇科粘雞油菌屬。

菌蓋初期半球形后平展,橙紅色,寬3.8~7 cm,邊緣波狀;菌肉白色;菌褶直生,白色,密,不等長;菌柄偏生,長4~5.5 cm,粗0.9~1.5 cm,白帶粉紅色,與菌蓋顏色相近,中空。子實體散生,生于林中地上。

冠鎖瑚菌Clavulina cristata(圖1 15~16),珊瑚菌科鎖瑚菌屬。

多枝,白色,近球形,高3~7 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內(nèi)實。子實體群生,生于闊葉或針葉林中地上。

怡人擬鎖瑚菌Clavulinopsis amoena(圖1 17~18),珊瑚菌科擬鎖瑚菌屬

表面光滑,淡黃色至橙黃色,高3~10 cm,粗0.2~0.6 cm,棍棒狀,頂端尖銳,中空。子實體群生,生于闊葉或針葉林中地上。

金肉桂擬鎖瑚菌Clavulinopsis aurantiocinnabarina(圖1 19~20),珊瑚菌科擬鎖瑚菌屬。

子實體不分支或少許分支,高5.2~15.4 cm,橘紅色,中空;菌肉為黃褐色。子實體群生,闊葉或針葉林中地上。

紅蠟?zāi)accaria laccata(圖1 21~22),白蘑科蠟?zāi)伲馍婢?/p>

菌蓋平展,中央有一顏色較深凸起,寬2.8 cm,紅棕色,表面光滑;菌肉與菌蓋同色,??;菌褶黃棕色,稀疏;菌柄中生,長5.6 cm,粗0.26 cm,纖維質(zhì),實心。子實體散生,生于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地上。

竹林擬口蘑Tricholoma ionides(圖1 23~24),白蘑科擬口蘑屬。

菌蓋傘形至平展,直徑4.1~6.6 cm,,黃褐色,表面密被鱗片,蓋中央為黑褐色;菌肉淡黃色;菌褶近直生,白色,密;菌柄中生,長3~4.6 cm,粗0.6~0.8 cm,圓柱形,中空。子實體散生,生于有較厚的竹葉落葉層的竹和闊葉樹的混交林下。

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圖1 25~26),乳牛肝菌科乳牛肝菌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半球形至扁平,寬3.8~5.5 cm,土黃色,濕時較黏;菌肉淡黃色;菌管淡黃褐色;管孔復(fù)式,大,呈輻射狀排列,孔徑約1 mm;菌柄長3.5~5.6 cm,粗0.8~1.2 cm,近圓柱狀。

生態(tài)習性:子實體散生或群生,生于松林及其他針葉林中地上。

小雞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圖1 27~28),雞油菌科雞油菌屬,外生菌根真菌。

子實體小,肉質(zhì),呈喇叭形,寬2.6 cm,雞油黃色,表面光滑;菌肉淺黃色,較厚;菌褶延生,淡黃色,稀疏;菌柄長4.6 cm,粗0.8 cm,淺黃色。子實體散生,生于闊葉林中地上。

橙黃乳菇Lactarius aurantiacus(圖1 29~30),紅菇科乳菇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平展,中間下凹,寬4.2 cm,橙紅色,表面光滑;菌肉結(jié)實,氣味弱,有白色乳汁;菌褶延生,黃棕色,密;菌柄中生,長3.4 cm,粗0.8 cm,黃棕色,柱形,中空。子實體群生,生于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地上。

紅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圖1 31~32),紅菇科乳菇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扁平狀,中間下凹,寬7.6 cm,黃色;菌肉黃色,受傷后漸變?yōu)辄S綠色;菌褶延生,黃色,密;菌柄中生,長2.6 cm,粗1.1 cm,黃色,中空。子實體單生,生于針葉林闊葉林中地上。

紅菇Russula lepida(圖1 33~34),紅菇科紅菇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平展,中央微凹,寬7.2 cm,紅色,濕是表面有點黏,表皮易撕下;菌肉白色;菌褶直生,白色,等長;菌柄中生,長3.5 cm,粗1.4 cm,圓柱形,白色,中實。子實體單生,生于針葉林闊葉林中地上。

變綠紅菇Russula virescens(圖1 35~36),紅菇科紅菇屬,外生菌根真菌。

菌蓋平展,中央微凹,寬7.3 cm,淺綠色,表皮龜裂形成不規(guī)則的塊狀小斑;菌肉白色,質(zhì)脆;菌褶直生,白色,等長,密;菌柄中生,長5.6 cm,粗1.7 cm,圓柱形,白色,內(nèi)部海綿質(zhì)。子實體單生,生于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地上。

4.2 5種外生菌根真菌的ITS區(qū)序列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采用ITS1和ITS4引物來擴增6(黃方孢粉褶菌)、79(橙黃乳菇)、M2(紅菇)、M3(乳牛肝菌)、M10(紅汁乳菇)的rDNA ITS序列,測序結(jié)果如下:

所得的序列運用GenBank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詢系統(tǒng),在GenBank數(shù)據(jù)庫下載與所測DNA序列相似的序列,建立系統(tǒng)發(fā)育樹,可分為4個聚類群(見圖2), 79,M10在分類群Lactarius,M2在分類群Russula,M3在分類群Suillus,6在分類群Entoloma。并且這5種外生菌根真菌的分子鑒定與形態(tài)鑒定一致,分別是:6為黃方孢粉褶菌Entoloma murrayi,79為橙黃乳菇Lactarius aurantiacus,M2為紅菇Russula lepida,M3為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M10為紅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5 討論

本研究通過在金佛山方竹林中采集大型真菌標本,通過形態(tài)學(xué)觀察對金佛山方竹林地中部分大型真菌進行鑒定,共鑒定出12屬18種,其中包括外生菌根真菌8屬13種。結(jié)合分子生物學(xué)鑒定外生菌根真菌得到5種外生菌根真菌與形態(tài)學(xué)鑒定相一致,分別為黃方孢粉褶菌Entoloma murrayi、橙黃乳菇Lactarius aurantiacus、紅菇Russula lepida、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紅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結(jié)合初步調(diào)查顯示[15],證明了金佛山方竹可與外生菌根真菌形成菌根結(jié)構(gòu),金佛山方竹林地中擁有著豐富的外生菌根真菌資源,為外生菌根真菌在金佛山方竹上的應(yīng)用提供了菌種資源。

外生菌根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上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對巖石和礦物的風化作用可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壞過程產(chǎn)生影響,并提高土壤養(yǎng)分的生物有效性[16]。接種外生菌根真菌形成共生結(jié)構(gòu),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促進植物生長[17-19]。張揚等人將外生菌根真菌接種到濕地松上,證明接種后能提高濕地松成活率,顯著地促進濕地松生長[20]。馬瓊將外生菌根真菌接種到馬尾松幼苗,證明接種后幼苗的生長、菌根侵染率和氮磷鉀含量均優(yōu)于對照[21]。外生菌根真菌通過影響植物根系活力、根系質(zhì)膜相對透性、提高硝酸酶活性、增加葉綠素含量等方式,使地上與地下部分協(xié)同作用,促進植物生長[22]。外生菌根真菌對于金佛山方竹育苗、造林、改善生態(tài)系統(tǒng)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3],。因此接種外生菌根真菌在金佛山方竹上來提高其移植率、產(chǎn)量、品質(zhì)等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鄭翼,羅吉斌.金佛山方竹育苗與造竹技術(shù)[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8(03):115-116.

[2]張喜,龍志永,許才萬,等.金佛山方竹不同密度人工林筍產(chǎn)量研究[J].世界竹藤通訊,2013(11): 16-20.

[3]李曙明,張佐玉,杜凌,等.金佛山方竹低產(chǎn)林改造技術(shù)[J].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2008(5):20-22.

[4]樊永軍,閆偉.內(nèi)蒙古地區(qū)白樺外生菌根形態(tài)類型及分子鑒定[J].西北植物學(xué)報,2013,33(11):2209-2215.

[5]王志勇,李曉宏,胡博.外生菌根菌的研究進展[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5(03):42-45.

[6]葉文蘭,駱禮華,江龍. 金佛山方竹根圍叢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J]. 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xué)報,2017,36(2):25-30.

[7]葉文蘭,駱禮華,嚴璐,等. 金佛山方竹根際土壤中優(yōu)勢AM真菌的鑒定[J]. 竹子學(xué)報,2017,36(2):36-43.

[8]于萌,崔明,申鴻,黃建國.外生菌根真菌對油松幼苗生長的影響[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1,32(02):45-48.

[9]陳永鋒.金佛山方竹的育苗技術(shù)[J].世界竹藤通訊,2008(04):24-26.

[10]袁騰,陶光耀,江龍. 梵凈山4種林型土壤叢枝菌根真菌多樣性[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8,46(3):83-86.

[11]溫祝桂,陳亞華.中國外生菌根真菌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shù)通報,2013(02):22-30.

[12]吳興亮.中國梵凈山大型真菌[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4.

[13]黃年來.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鑒[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8.

[14]吳興亮.中國熱帶真菌[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0.

[15]嚴璐,姚劉斌,江龍.竹林外生菌根真菌資源的初步調(diào)查[J].貴州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7,34(02):21-25.

[16]魏松坡,賈黎明.外生菌根真菌對礦物風化作用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xué)雜志,2014,33(12):3447-3454.

[17]閻秀峰,王琴.接種外生菌根對遼東櫟幼苗生長的影響[J].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2002(06):701-707.

[18]宋瑞清,鞠洪波,祁金玉,周博如.外生菌根菌對樟子松苗木生長的影響[J].菌物研究,2007(03):142-145.

[19]Ying Long Chen,Bernard Dell,Nicholas Malajczuk. Effect of Scleroderma Spore Density and Age on Mycorrhiza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Containerized Eucalyptus globulus and E. urophylla Seedlings [J]. New Forests,2006,31(3).

[20]張揚,曾麗瓊,葉建仁,吳小芹,張林平.接種外生菌根真菌對濕地松林促生效應(yīng)及根際微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J].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4,38(05):57-61.

[21]馬瓊,黃建國,蔣劍波.接種外生菌根真菌對馬尾松幼苗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5(02):85-88.

[22]陳桂梅.油松菌根伴生真菌與外生菌根真菌的互作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2009.

[23]張茹琴,唐明,張海涵,杜小剛.秦嶺火地塘林區(qū)外生菌根真菌的初步調(diào)查[J].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1,28(03):168-173.

(責任編輯:曾 晶)

铜山县| 讷河市| 泽库县| 闽侯县| 福清市| 岢岚县| 科尔| 曲水县| 天等县| 凤山县| 满城县| 宁强县| 宜城市| 麟游县| 鹤岗市| 余干县| 广南县| 塘沽区| 静海县| 梅河口市| 崇义县| 洪江市| 安龙县| 乐山市| 淮阳县| 郎溪县| 瑞金市| 桐庐县| 新宾| 榕江县| 原阳县| 建宁县| 德令哈市| 罗山县| 新晃| 柳州市| 灵寿县| 徐汇区| 博白县| 龙江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