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彬
中學歷史教學承載著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使命,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應該從課程資源整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問題設計等方面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guī)范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本文以人教版“宋明理學”一課為例,闡明如何從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視角開發(fā)課程資源,組織教學內(nèi)容。
一、關于理學產(chǎn)生的背景應該突出理學家的社會責任感
人教版關于理學產(chǎn)生的背景主要敘述的是魏晉至隋唐出現(xiàn)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趨勢,強調(diào)佛道思想對儒學正統(tǒng)地位的挑戰(zhàn)。如果按照上述邏輯講宋明理學產(chǎn)生的背景,就會形成新的問題:理學興起的外因是佛道思想的挑戰(zhàn),內(nèi)因是什么呢?這就需要教師去閱讀唐中期至北宋初期的儒學家如韓愈、胡瑗、周敦頤、張載、程頤等人的著作,尋找他們復興儒學的動機。魏晉以來由于門閥士族的崛起,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許多寒士入世無門,或寄情山水,或醉心佛道,這使得儒學神學化趨勢加強,玄學就是這種趨勢的產(chǎn)物。無論是玄學還是佛道都有不切實際的一面,這與先秦儒學是背道而馳的。知識分子消極避世、崇尚清靜的價值追求并不利于社會發(fā)展。從韓愈至朱熹,唐宋間出現(xiàn)了一批弘揚儒家道統(tǒng),關心政治與民生的儒學大師,他們意識到匡時濟世必須重塑人們的精神世界,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比如程頤在一次聚會后就產(chǎn)生了復興儒學的自覺:
昨日之會,大率談禪,使人情思不樂,歸而悵恨者久之。此說天下已成風,其何能救!……惟當自明其理,吾理自立,則彼不必與爭。[1]
程頤身上所體現(xiàn)的社會責任感在精神內(nèi)核上與儒家原旨實現(xiàn)了對接,成為理學的價值追求,最終使得理學從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脫穎而出。所以在講解理學興起的背景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材料,說明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儒學大師,他們希望通過抨擊佛道,完善儒學,重建人們的精神世界。
二、關于理學的思想內(nèi)涵應該挖掘其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
宋明理學是非常廣大而精微的哲學體系,中學生是很難理清、理解宋明理學的思想內(nèi)涵的。筆者認為,這部分內(nèi)容宜刪繁就簡,把重點放在挖掘理學思想中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有積極意義的內(nèi)容。
1.修身為本的道德自律
宋明理學的核心概念是天理。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要求人們以修身為本,通過道德自律,來彰顯天理。這對于提高人的修養(yǎng),維護人格尊嚴,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材料1:(弟子)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朱熹)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語類》
師:朱熹認為“天理”和“人欲”分別是什么,兩者的關系如何?
生:天理指人正當?shù)挠?,人欲指過分的欲求;兩者的關系是“存天理,滅人欲”。
師:朱熹倡導“存天理,滅人欲”的目的何在呢?
生:過分的欲求容易使人超越道德界線,他倡導“存天理,滅人欲”是希望人們加強自律和節(jié)制。
通過這則材料,讓學生明白“存天理,滅人欲”的價值所在,而不是從字面去分析。教師再適當補充南宋社會的奢靡之風,就更能讓學生理解這一思想在當時的社會意義了。
2.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理學家以孔孟儒學為正宗,故特別強調(diào)治國安民的實際功用,反對佛道的虛妄。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有利于塑造中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材料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學》
師:朱熹編寫了《四書章句集注》,《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格物致知的終極目的是什么?
生:對個人來說就是“修身”,對社會來說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師:朱熹認為讀書是格物致知的一種途徑,因此讀書是為了什么呢?
通過這則材料的分析,學生很容易感受到理學思想中的家國情懷,從中受到感染,課堂中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領。
3.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陽明心學上承孟子性善論,提出“心外無理”、“心即理”的命題,并由此提出“良知說”,認為良知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人。良知學說使得凡夫俗子的價值得到彰顯,具有打破權威的傾向。同時心學地位的確立是通過對程朱理學的批判實現(xiàn)的,因此也需要打破外在權威。所以陽明心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打破權威。
材料3:“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傳習錄》
筆者認為,補充上述材料,學生就能理解心學倡導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的理性精神,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一種引導。同時,為下一課講解李贄的思想提供鋪墊,李贄的離經(jīng)叛道固然與當時社會環(huán)境有關,但從師承關系看,心學是李贄思想的淵源。
4.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
王陽明認為知和行都產(chǎn)生于心,兩者不可分割,知而不行就是不知。由此可見,陽明心學的道德實踐并不是空談,而是力行,后來出現(xiàn)空談心性的現(xiàn)象并不能歸咎于陽明心學。
材料4:(黃)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能行孝,方謂之知孝;能行弟,方謂之知弟。不是只曉得個孝字弟字,遽謂之知。”先生曰:“爾說固是?!?/p>
——《傳習錄拾遺》
通過上述材料的分析,學生自然明白,知行合一的關鍵是道德實踐,而不是口頭說說,所以心學對于提高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更大。
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內(nèi)涵時要體現(xiàn)時代性,同時也要注意客觀性,不能牽強附會,不能刻意回避其局限性,只有這樣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
三、關于理學的影響要突出理學完成了儒學的世俗化
任世江先生認為,“理學對后世的最大影響絕不是‘理’‘氣’等深奧的哲理,而是對儒家倫理道德標準的豐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盵2]朱熹將理學倡導的倫理道德滲透到中下層知識分子層面,而王陽明則“將普遍的道德要求從上往下逐層地分攤下去,使道德的承擔者不僅是高層的士大夫和官僚,并且要擴大到鄉(xiāng)村、城市中的紳衿與農(nóng)民、商賈與市民”,[3]至此,儒學走完了其世俗化的歷程,真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人的宗教。筆者認為在講授宋明理學的影響時應該突出理學世俗化的過程,所以主要呈現(xiàn)了以下材料:
材料5:一組圖片:(朱熹編撰的《四書章句集注》《家禮》《小學集注》《童蒙須知》)
穿衣:要頸緊、腰緊、腳緊。
說話:凡為人子弟須低聲下氣,語言詳緩。
讀書:要端正身體面對書冊,詳緩看字。
飲食:在長輩面前,必須輕嚼緩咽,不可聞飲食之聲。
——譯編自朱熹《童蒙須知》
師:朱熹用理學思想編撰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jù)的教科書,《家禮》影響巨大,《童蒙須知》更是兒童教育的必讀書目。從《童蒙須知》可以看出,朱熹傳播理學思想方面有何特點?
生:重視教育;注重將儒家道德規(guī)范生活化。
材料6:王陽明在南贛建立起一種鄉(xiāng)村民眾的自治組織“鄉(xiāng)約”,并親自撰寫了約規(guī),即《南贛鄉(xiāng)約》。陽明的鄉(xiāng)約模式強調(diào)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同時見諸行動?!赌馅M鄉(xiāng)約》頒行以后,贛縣“人心大約淳正,急公輸納,守禮畏法。”
——摘編自程鵬飛《王陽明“知行合一”與南贛鄉(xiāng)約》
師:與朱熹相比,王陽明傳播心學思想方面有何特點?朱熹和王陽明對理學思想的傳播有何積極影響?
生:特點:面向底層民眾;更加重視道德行為。影響:使得儒家倫理道德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和諧的社會秩序。
通過上述兩則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學生理解宋明理學倡導的倫理道德與漢唐儒學并無區(qū)別,但它把這些倫理道德變成了規(guī)則,變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常識,任何違背常識的行為都被視為傷天害理的罪孽,這才是理學統(tǒng)治幾百年的根源。
把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研讀教材內(nèi)容,確定其中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則或人文精神,找到契合點;其次,選擇符合時代、貼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最后,整合課程資源,采取適合的呈現(xiàn)方法,設計精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體悟。
【注釋】
[1]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3頁。
[2]任世江:《高中歷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第284頁。
[3]袁行霈、嚴文明等:《中華文明史》(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