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岳才
古來民俗中,祈雨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活動。其過程原始而神秘,核心特征是人們通過自我懲罰以感動上天降下甘露。在康熙《平遙縣志·藝文》中,就有兩篇有關祈雨的文章,一為元代張翼的《梁公祈雨靈應記》,一為金代武亮的《應潤廟祈雨靈應記》。后文中載:“書曰至誠感神,又曰至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而遂通者神也。夫天地鬼神未有不誠而能動者也?!?祈雨之地大都是鄰近的大山深處、泉水出處,往往因各地山水有異所祈之神也有所區(qū)別。在平遙大地,雖然祈雨的過程和儀式大同小異,但所祈之地、之神亦有不同,北鄉(xiāng)祈雨在交城山,所祈之神為狐爺(春秋晉國大夫,晉文公重耳外祖父狐突);東鄉(xiāng)祈雨在麓臺山,所祈之神為潤濟侯(“王凌,允之子。仕魏為太尉,封南鄉(xiāng)侯。忠于魏室而死,鄉(xiāng)人為之立廟麓臺山,歲時祀焉。禱雨輒應?!焙笠远\雨封潤濟侯);西南鄉(xiāng)祈雨在靈空山,所祈之神為先師爺(傳為唐代太子李侃)。
本文擬從平遙西南鄉(xiāng)十八村靈空山祈雨的習俗入手,通過對所祈之神先師爺?shù)姆治?,對先師菩薩與平遙太子寺、琉璃九龍影壁的關系作些探究。
平遙縣位于山西中部,縣境西起東經(jīng)112°12′,東至東經(jīng)112°31′,南起北緯37°12′,北至北緯37°21′。縣境東接祁縣,西臨汾陽,南靠沁源,北連文水,西南與介休接壤,東南與武鄉(xiāng)、沁縣毗鄰。地貌特征西北為平川,東南為丘陵山地。從西北向東南依次為沖積平原區(qū)、沖洪積傾斜平原區(qū)、切割強烈的黃土溝梁區(qū)、構造剝蝕的中低山區(qū)。本文所討論的西南鄉(xiāng)南西泉等十八村即位于切割強烈的黃土溝梁區(qū)與構造剝蝕的中低山區(qū)交界處。從南西泉向南翻過界碑山即進入沁源境內(nèi),至古寨約30公里,再向南到靈空山約60公里,古來道路崎嶇(甚至無路可言),步行往返于南西泉與靈空山之間需6天的時間。
在南西泉十八村,古來每當天旱無雨,十八村都要聯(lián)合舉行神圣的祈雨活動。向當?shù)乩先藢嵉卣{(diào)查了解到,南西泉十八村最后一次祈雨活動在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之后便再未有此類活動。祈雨的過程如下:
每遇大旱之年,南西泉周圍南石渠、北石渠、東卜宜、西卜宜、東泉、林泉等十八村便會共同協(xié)商祈雨事宜。商定后在十八村中選出三名雨師和一名隨從。三名雨師必須是村中較高威望者,具有良好的品德。整個祈雨過程中,三名雨師均身穿黑色大襖(似袍),頭包四方格巾,赤腳。從南西泉梵業(yè)寺出發(fā)向南,經(jīng)東、西卜宜——梁家灘滴水巖——果子溝——石城——上、下神南——千秋嶺——后溝——王和——古寨——百草——郭道,到達靈空山五龍池。一路上雨師只能和衣休息,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路上飲水也不可喝凈,需將剩余之水潑在內(nèi)衣襟上。從南西泉到達靈空山五龍池需要三天的時間。到達后,先要到圣壽寺參拜先師爺包骨塑像,將黃裱紙放入五龍池中,平平沉下方可祈雨。然后三名雨師口誦“先師爺爺下大雨,下了大雨救萬民”,赤身進入僅能容納三人的洞中采取陰陽石。在靈空山的整個活動要持續(xù)一天的時間。取得陰陽石后,三名雨師與一名隨從即曉行夜宿,返回南西泉。兩天半的時間回到果子溝村停歇驗石,被確認后,村民招待三名雨師及一名隨從用餐,餐畢送至梁家寨寺廟。之后三名雨師及一名隨從便向十八村一村村送雨。在這一過程中,已經(jīng)十分疲憊的三名雨師腳腫得像剛蒸熟的饅頭一般,但身上還必須再架起十三口鍘刀。十八村村民則家家門口置缸,缸中注滿清水,并插上柳條接雨。村村寨寨人山人海,勝似節(jié)日,踩七尺高蹺者,打霸王鞭者,打馬馬者,熱鬧非凡,直到三名雨師及一名隨從回到南西泉村,整個祈雨活動也達到高潮,但也成為終點。在南西泉村,三名雨師還需再拜七天,各村為三名雨師披紅一匹,整個祈雨活動圓滿結束。
當?shù)匕傩障鄠?,如此祈雨,會感動上天,普降甘露,但偶有不靈,還會再行祈雨。由于雨師吃苦受累為鄉(xiāng)人祈雨、體罰,做過雨師的人由此普遍受到鄉(xiāng)人尊重。據(jù)說有一年鄉(xiāng)人祈雨到五龍池后,正遇霍州祈雨雨師,為取陰陽石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洞口頓時變龍口,霍州雨師驚呆,鄉(xiāng)三名雨師則徑直從龍口進入取回陰陽石,是年還下了大雨。
與這一習俗相關的傳說是,鄉(xiāng)人所以要到沁源靈空山祈雨,源自曾落腳南西泉的先師爺后來到了靈空山,并坐化于靈空山。傳說在唐末時,先師爺曾不知何故落腳到南西泉村靜觀寺,并在寺中修起了先師廟。先師廟有兩處建筑傳為佳話,載于縣志。一是“喜雨院”?!跋灿暝涸谖魅椣葞煆R內(nèi),院無水口,其階約高四五寸,每逢大雨,即有盈尺之水不能上階,其神妙真有不可測者,里人因呼為喜雨院”。二是“雙柏樓”?!半p柏樓在西泉邨先師廟內(nèi),中建戲樓,左右古柏兩株齊拱于樓,奇同造化。”先師廟的六根八棱石柱傳為先師爺在山上將一塊整石劃線,爾后由石匠剖開。至于六根石柱如何運到先師廟還有這樣一則故事。說先師爺曾與村中各家騾馬戶借畜,欲從山上拉回六根八棱石柱,但卻一直未曾上門牽馬牽騾。等待中的騾馬戶一個個登門詢問,先師爺一一道謝,卻稱已經(jīng)用畢。騾馬戶疑惑,紛紛回到家中騾馬槽上看個究竟,果然所有騾馬都大汗淋漓,儼然剛剛出過大力的樣子。而事實上,目前這六根八棱石柱仍存,為學校教學樓所用。
先師廟實為廟中廟,依附于靜觀寺中。除了“喜雨院”“雙柏樓”外,“一槨三槐十二柏”也成為一大景觀。十二柏中有一棵直徑在四尺開外,另十一棵也均兩人難以合抱。最奇特的是,十二柏中有一排六棵順著一個方向斜長。據(jù)說當年先師廟完工后,先師爺與南西泉村產(chǎn)生了分歧,也因此怒而欲往沁源靈空山。面對當?shù)匕傩盏恼\心挽留,先師爺陷入兩難,但話已出口不好收回,遂留下有事到靈空山找他的口信。臨行前,他在六棵柏樹旁的一塊大石上沉思了許久,起身時便順手托樹,六棵柏樹瞬間傾斜。這“一槨三槐十二柏”一直到民國十六年依然存活,三棵槐樹皮已不存似竹,但樹冠茂密如傘蓋。轉經(jīng)樓東北角上的柏樹更加奇特,樹身合圍在六尺以上,可掩成人軀體。樹根長出地面,樹杈交匯成天然坐凹形平榻,常有賣涼粉的小販在上面設攤叫賣。痛心的是,這棵奇特的古柏在民國十六年被以五六百大洋賣于城中,刨挖數(shù)日間,廟宇周遭香氣持久不散。先師爺南去后,鄉(xiāng)民祈雨即翻山越嶺前往沁源靈空山向先師爺祈求。至于這先師爺是誰,當?shù)匕傩斩紓鳛樘瞥樱虮茳S巢起義之亂而留在平遙為僧。也有的說名曰李伯奴,為唐朝太子(南西泉村年近九旬的老人趙培范回憶,是雨師們在靈空山圣壽寺的卦簽筒上看到有李伯奴一名,因而有此說法)。據(jù)清光緒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記載,在平遙縣曾有高一尺五寸,廣六寸,側厚三寸的《李伯奴造像記》碑。碑陽刻佛一龕,左題“佛弟子李伯奴侍佛時”一行九字,碑陰上刻佛三小龕,記文為“武定七年太歲在己巳,六月乙酉□乙巳日佛弟子李伯奴造石像,區(qū)□□從心所求如意”??梢?,歷史上平遙一帶也確有李伯奴其人,但不是唐人,而是一心侍佛的東魏武定年間人士。
宋嘉佑八年皇家敕賜靜觀寺為梵業(yè)寺,并附以碑記,但廟中廟的先師廟始終未變其名。梵業(yè)寺與先師廟,以及東邊的娘娘廟,形成了南西泉村獨特的建筑群,也成為平遙當?shù)氐囊环叫蝿佟?/p>
從梵業(yè)寺、先師廟、娘娘廟這一建筑群在南西泉村的位置看,地形東高西低,西寬東窄,就坐落于柳根河與九龍河之間,或者說兩條河正巧在不寬的高阜間沖刷出兩條溝渠。而從與周邊村落的關系看,面臨三泉兩渠,即東泉村、西泉村、林泉村、南石渠村、北石渠村,上有三泉來龍,下有二渠去脈。傳說九龍河水本不大,先師爺落腳靜觀寺后,尋找皇太子的唐軍聞訊而來,眼看要越過九龍河直抵靜觀寺,但霎那時山洪下瀉,河水猛漲,擋住了唐軍,自然先師爺也未被帶走而南行靈空山,由此九龍河也名“擋軍河”,唐軍滯留之土坡也名“鎮(zhèn)主坡”。
筆者對東卜宜村先師廟的數(shù)次考察、調(diào)查,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村中先師廟2009年的恢復。幸運的是,恢復中掘得一塊嘉慶十一年《重修先師菩薩碑記》石碑,盡管毀損嚴重,但文字仍可辨識,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民間傳說的可信度。茲錄于下:
重修 先師□□ 碑記
嘗考唐虞三代,庵觀殿堂未聞修建之制。說者謂自漢明帝迎佛于西域,修廟奉神之事,天下始尚相傳至今,塑圣則圣,塑神則神。然核其實則皆幻耶渺耶,不可得而知耶。惟我 先師菩薩,出自唐室世胄,生而天性好善,長而矢志修行;棄富貴如敝□,輕功名若弁毛。陷居獨善,始則棲身寺廟,終則寄跡山林,卜居沁邑之靈空山。其山之崔嵬玲瓏,天然勝景。靈處在空空不覺,空中之靈靈更神。云迷洞口松迷徑,水滿池塘石滿山。景得人而增盛,人借景而益靈。修行日久得道功深,爰駕云梯而成圣果。真骨千年不朽,鑿石窟而脫凡胎,發(fā)爪至今猶存。彼鄰人士雕梁畫棟,繪壁文墻,以塑金身于彼土。而菩薩亦濟人愿,給人求蓮花臺上顯神通。于是四方邑民祈禱雨澤,罔不靈應。即我村人過歲旱而上山祈禱,無不立降甘霖,屢求屢應。只要誠心,此固人之共知共見,不僅傳說而已也。但 先師廟貌年深,不免有崩頹之處。薄泥石渠頭兩村,糾首公議重修。且欲較前廓大之。爰是度地鳩工,移神殿于正坎,修過亭于中央,東西廊房六間,左右鐘鼓二樓。巍然煥然,茲土巨觀。工程告竣,欲勒石以志不朽,囑余為文。噫!余惟忝列儒林,學愧雕蟲,才慚窺豹,何以能文?忝余是本村人,糾首之命,不可固辭,因據(jù)實跡而走筆以書,以貽笑于大庭云爾。
乙巳年恩貢生吏部候銓儒學教諭 梁拱星頓首拜
太學生 武天譽頓首拜
三村糾首(姓名略)
大清嘉慶十一年四月十六
可見,不論傳說的版本如何差異,但反映的史實則是大抵相同的,平遙西南鄉(xiāng)南西泉村一帶祈雨習俗的背后折射出一段歷史或歷史的影子,唐代末年曾經(jīng)有一位太子出家于南西泉村靜觀寺,若干年后從南西泉村出發(fā)到了沁源靈空山,并坐化于寺廟中。
翻閱《沁源縣志》《古縣志》《沁州志》《山西通志》等志書,均有唐懿宗子出家于靈空山的記載,曰先師菩薩,但記載也存在一些差異?;蛟蝗?、或曰四太子,名李偘或李侃或李。
在光緒七年《沁源縣志·藝文》中錄有一篇《先師菩薩源流考》,文中記述得自馬西村,或出于明人之手。錄全文于下:
先師者,系大唐一十四代之孫也。自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chuàng)業(yè)開基。太宗世民定鼎,歷代傳至高、中、睿、玄、肅、代、德、順、憲、宣、懿共一十三代。懿宗有子八人。長子名佾,次子名健,三子名伋,四子名偘,五子名儼,六子名保,七子名倚,八子名昂。先師者即四太子偘也。懿宗庚辰(860)即位,年號咸通。咸通二年辛巳(861),先師降生。咸通六年(865),封先師為郢王,先師方五歲。至己丑咸通十年(869),封為威王,先師九歲。懿宗崩,五太子儼即位,是為僖宗。年號乾政改為乾符。乾符六年(879),先師已十九歲矣。黃巢起兵于蒼眉寺,陷長安。先師避亂出奔,來至冀州谷遠九頂山,修真養(yǎng)性。感彌勒之教,承文殊之化,五龍蓋海之護持,漸登正果。至僖宗弟昭宗即位,年號景福。甲寅(894)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先師無疾而化。侍者至其所居,鐘鼓不擊自鳴。先師偈曰:“漚生漚滅量非奇,何必高歌又復悲,此日天晴云散處,去未出沒呵誰知?”由此升超天界,能行天地之化育,宗布二圣之要道,屢屢顯圣。后唐同光(923-926)、天成(926-930)、就順(934)、清泰(934-936)年間,封為施雨龍王。至后漢乾祐(948)、丁未(947)二年,封為菩薩。迨周末顯德,封為先師菩薩,與文殊共入法座,不分上下。至大宋太祖建隆,駕困河東,外番國夜劫御營,計用火攻,先師顯圣,太(大)雨撲滅。太祖還朝,遣大臣羅彥威祭告,詔示附近居民,立廟為正神,五龍、蓋海為之護法。至此以后,歷金、元以及于明,歲祀不絕。闔州立一朝山進香之會。此先師證(正)果之源流、每歲進香之由來也??趾笕瞬幻鬟M香之舉,特此為志。
先師菩薩之成正果也,有說在平遙者,有說在岳陽者,此皆無確據(jù)。即沁邑前志所載,亦未詳悉。光緒七年(1881),續(xù)修縣志。由馬西村抄來此文。源源本本,確有證據(jù),不注作者姓名。詳味其文,明時沁源稱州,其為明人所作歟?
對此觀點,清末沁源舉人陰國垣專論質(zhì)疑,文曰《先師菩薩源流考駁》,載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沁源縣志·藝文考》,亦錄于下:
右《先師菩薩源流考》,舊志所載不知何人所作,紕繆俗惡,似采自小說,不可為訓。據(jù)稱,先師系大唐一十四代之孫。而所列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元宗(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宣宗(李忱)、懿宗(李漼),中間又闕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四帝。若以宣宗系憲宗之子,與穆宗為弟兄行列,宣宗可以不列,穆宗、敬、文、武三帝與懿宗為弟兄行數(shù),懿宗可以不數(shù),敬、文、武三宗,則又何以解于中宗、睿宗之弟兄并列。蓋唐自高祖受命至懿宗為帝十七世,次止十二。中宗、睿宗為一代,穆宗、宣宗為一代,敬、文、武三宗與懿宗為一代。先師菩薩即為懿宗子,富(當)為十三代,非十四代也。此其紕繆者一。至稱宋太祖建隆,駕困河東,外番國劫營云云,尤為失據(jù)。查太祖時,西夏未盛,只北有遼人,又太原為北漢所據(jù),遼人何得越北漢而至河東?若為北漢,又不當稱外番。且太祖只滅南唐,并未與北漢交兵。況太原至太宗時始破。所云太祖駕困河東,外番劫營,先師顯圣,不知何所依據(jù)。詳其語意,與前稱黃巢起兵蒼眉寺云云,似雜采小說,不當載之志書。惟舊志稱由馬西村抄來,源源本本,確有證據(jù),意者先輩必有考據(jù)歟!未可知也。因載原文。附記數(shù)語于此。
上列二文就先師菩薩而言,透露出如下信息:一是先師菩薩確有其人,確為唐懿宗子;二是先師菩薩確在后漢乾祐二年被封為菩薩;三是先師菩薩修成正果之地在沁源、平遙、岳陽皆無確證。
在新修《古縣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P492-493頁)中有兩處與先師菩薩有關的寺廟遺跡,一是位于縣城北7.5公里的四次山圓覺寺,興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為唐懿宗三太子李侃出家修行處。二是位于縣城東17公里大井溝的定國寺,興建于唐代,歷代均有修繕,后經(jīng)日軍駐軍禁毀,寺存明萬歷碑,碑文記載:懿宗三太子李侃曾來此出家拜佛,圣號諒俊。其兄唐僖宗于公元874年曾御駕親臨,建大定國寺。在兩座寺廟現(xiàn)存碑記中,都記述了有關先師菩薩李侃的相關事項,大明弘治十一年《重修四次山圓覺寺碑記》載:“……謹記 偈曰 佛非生減 道無古金 □維志賢 光及周臨 漢明羅感 咭教□□ 人能□道 法道弘人 先師菩薩 父唐懿宗 四次住地 修道施化 □□觀音 神鬼欽尊 殿室□□ 革□□□ 歷年既各 傾頹□□ 大德重修 道光更新 □石由壁 誅矛芟蓁 □能一載 正殿完熏 塑裝佛像 壁晝諸神 鐘樓僧舍 尉庫三間 祖師□法 一□□存 廣功道德 避耳徒聞 □□濟楚 僧行光明 萬載□宓 ”。四次山嘉慶七年(公元1528年)復修圓覺寺碑記亦載:“大唐先師菩薩者,乃懿宗第三儲王也?!類坜o親,投釋訪道,四次來岳陽縣董必里東北,其名曰四次山也?!?/p>
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之十·仙釋》記載:“李,懿宗次三子,僖宗乾符末,年十九,出奔沁源縣之靈空山修道,嘗有馬跑泉之異。昭宗景福二年入城,世號仙師菩薩。宋太宗端拱二年,賜所葬寺曰‘靈壽?!泵鞒苫渡轿魍ㄖ尽ぞ碇ど酱ā酚涊d:“靈空山,在沁源縣西六十里,上有先師菩薩寺,世傳先師菩薩,即唐懿宗第三子侃,年十九歲出奔,入此山修道,其馬刨地得泉,人因甃為井,名馬跪泉,旱澇不干溢。寺前有五龍?zhí)?,周廣三丈余,世傳古有五龍潛于此,故名。元至正十年建五龍神廟于潭上,其水旱禱雨應,西南流經(jīng)霍州界,入于汾河?!?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7/11/qkimageswsykwsyk201806wsyk20180612-10-l.jpg"/>
清康基田《晉乘搜略》記載:“通志:懿宗第三子偘,以黃巢亂為僧,至靈空山,有馬跑泉之祥,遂卓錫焉。靈空山在沁源縣西北六十里。高十里,盤踞五十里。山勢峭削,四周石壁如屏,嚴邃林密,徑陡磴曲,土人名十八盤。峰半有仙橋、巒橋,越澗而度,先師菩薩寺在焉。先師菩薩名偘,唐懿宗第三子也。懿宗率佛于禁中設講席,自唱經(jīng),手錄梵夾。偘習聞之,宗其教。因亂為僧,鄉(xiāng)人奉之。沒而建寺于其山。沁源志:縣砦固鎮(zhèn)、青龍而外,尚有唐王、侯壁等寨,皆連十八盤。山矗出西北,與霍太山相接,其勢削拔陡峻,石磴盤折。東南麓有蓋海洞,上有五龍?zhí)?,淵渟莫測……源過北有白龍池,鄉(xiāng)人于五月五日禱雨,輒應。”
在靈空山,今存有若干碑文,同樣記有唐太子出家事。即,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于乾符六年(879年)避黃巢起義于此,削發(fā)為僧,皈依佛門。后來僖宗派人四處尋找,找至靈空山。但李侃已看破紅塵,不愿回朝。寺僧知其為皇子,遂推其為主持。唐景福二年(893年),李侃圓覺塵化,被封為施雨王。后漢乾佑年間改封菩薩,后周時加封為先師菩薩。北宋端拱二年(989年),欽命禪院為“圣壽寺”,一直沿用至今。寺院背山面谷,大殿居中,左右六院,中院五楹大殿雕梁畫棟,供先師菩薩與四海龍王,兩旁有南海大士殿、地藏菩薩殿、關帝殿,以及藏經(jīng)樓、喜雨亭、僧舍等。除巒橋、仙橋、東鐘樓、茅庵、凈身窯、蓋海洞、五龍池、舍身崖、須眉山、甘露泉等古“靈空十景”外,還有神仙洞、五龍洞、臥虎洞和唐王寨景致,并傳有諸多傳說。而傳說最多的即是唐太子先師菩薩李侃出家祈雨的故事。
從相關方志、碑石記載以及靈空山一帶地名與圣壽寺建筑等分析,民間傳說不偽,唐末懿宗確有一子在沁源靈空山出家為僧,乃其三子或四子,名曰李侃(偘、 )。至于千里迢迢到京畿之外出家的原因,避禍說、逃難說、看破紅塵說,說法甚多。但不論有多少傳說,李侃確一心侍佛,出家在靈空山,后被封為施雨王、先師菩薩。
平遙棲真庵有傅山書寫的一通八分書《不為大常住勖哉之碑》,其書法成就不言而喻,更為珍貴的是碑文后的附記,不僅于考證碑文的寫作年代與內(nèi)容釋讀十分重要,而且詳細記錄了傅山當年從平遙棲真庵往清源靈空山(時稱“先師山”)的路徑。茲錄于下:
不為大常住南四十余里為馬璧(一路經(jīng)馱煤道,可厭),沁源(界也)宿晉文祠(一夜為壁虱辦齋,眼不得合),早起粥罷,又西南四十許里,為古巖。西坡劉潤卿趕來,一項人騎馬上前道。一小力肩一小擔。一驢載米面餱糧。劉自騎一小騾。備午餐,無坐處,野店外一向陽避風,率爾中略踞噉之,畢。又二十許里為王陶,小村落,村人見劉來,皆喜動顏色,樂為周旋,蓋有自矣。是夜得煗炕(能補昨夜之苦)次早,有某生者,邀早飯于一廟中,打餅,其實可以不餅也。
同來者,有不為常住呂道人者,素驕養(yǎng)人,兩日騎一驢,上下須人左右。驢又有所載,至此,竟夜不食草豆矣。呂遂留于王陶。自王陶七八里,即土嶺也。行人至此,皆戒嚴,嶺南虎傷人無時。將至嶺,小村三五人家,曰松蘿村(村名甚佳),薄有賣村飯者。無房子,皆野插樹枝梢,圍作小院落,不問而知其晝夜防虎也。嶺不陡,坡陀曼延,可騎驢度之。人行樹櫒林,薄中雜以小松,深秋葉櫒如金,落山徑,最易迷人。嶺半得一野茶庵,一老僧襤褸遞茶。問之,則汾慶藩一中尉也,出家遣命于此。再四五里下嶺,為才子坪,有人家二三十余。亦插籬賣村飯。自此而西南,連疊坡陀,無處無櫒林,亦無處無虎也。
二十里而為古綿上,薄有川面,為宋綿上縣也。有道觀,有介子推廟,有北宋碑,碑有王安石名。
對比傅山當年從平遙棲真庵到靈空山與平遙西南鄉(xiāng)十八村靈空山祈雨的路徑:
平遙棲真庵——馬壁——晉文祠——古巖——王陶——松蘿村——巖子坪——綿上(傅山)
平遙南西泉梵業(yè)寺——東、西卜宜——梁家灘滴水巖——果子溝——石城——門祠神——上、下神南——千秋嶺——后溝——王和——古寨——百草——郭道——韓洪川(祈雨)
可見兩條道路在門祠神村(晉文祠即在此村)與上、下神南村一帶即合并,幾乎無有大的變化。
鑒于古來生產(chǎn)力水平,唐末從平遙到清源靈空山的路徑也基本因循此古道,即:
平遙南西泉梵業(yè)寺——東、西卜宜——梁家灘滴水巖——果子溝——石城——門祠神——上、下神南——千秋嶺——后溝——王和——古寨——百草——郭道——韓洪川。
這一點從平遙西南鄉(xiāng)一帶的廟宇文物遺存,如西卜宜村、梁家灘村有先師爺廟、梁家灘村南西山灣有先師菩薩坐凹古跡等方面均可得到印證。
需要進一步討論的是,李侃是從哪里到達南西泉村一帶。從逃避黃巢亂世、到太原任職棄職逃遁的傳說,乃至唐都長安到唐北都太原的古道來看,李侃定是從平遙城南入西南鄉(xiāng)南西泉,并在靜觀寺留居較長時間,最后才落腳靈空山。而在平遙初始落腳之所應該是城隍廟街的太子寺。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祠廟》記載:“太子寺,在平遙縣治東敬義坊,初名寶昌寺,隋開皇中建,后改名修念寺。中有凈梵王太子像,氣韻如生,世傳安生以塑。唐武宗大毀佛寺,穎上人匿像南沙坎崖,元至大中修寺,移像寺中,改名太子寺。明洪武中置僧會司,并集福小太子寺入焉?!笨梢娞铀滤宄_皇間已有之,初名寶昌寺,后改為修念寺。太子寺之稱謂在元至大年間。也正是在元末至大年間復修寺廟后,在太子寺山門外修筑了通高4米,寬約20米,下筑青磚須彌座,頂部灰瓦覆蓋,飾五脊六獸,壁面為高浮雕五彩琉璃件拼砌而成的九龍戲珠,居中者為一條黃色蟠龍,左右兩邊各有藍、綠、赭、黃相間行龍飛騰盤繞的琉璃九龍壁。對于太子寺及九龍壁,目前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因為釋迦牟尼出身于古迦毗羅衛(wèi)國的太子,故有太子寺之名,既然龍是中國封建皇權的象征,而且‘九為至尊至貴,用來寓意佛祖至尊無上?!保ㄖ腥A書局2002年《平遙古城志》第157頁)顯然,對一座隋代寺廟,經(jīng)歷唐武宗會昌滅佛之劫難后,元代怎么會大規(guī)模修寺,并在山門筑琉璃九龍照壁,改名太子寺呢?一座普通的寺廟何以如此大興土木,并改為太子寺,筑起了只有皇家才使用的九龍琉璃影壁呢?而且開創(chuàng)了中國琉璃九龍壁之先河?另外,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五·寺觀》中記有兩處“太子寺”均在平遙,即此太子寺與小太子寺。如果因釋迦牟尼曾為太子即名太子寺,那么太子寺稱謂就不應僅僅局限于平遙一隅,同樣,既然以“龍”或“九”用來寓意佛祖至高無上,琉璃九龍壁也可以遍布諸多佛寺山門之外。
但事實上,到元末太子寺在山西僅有平遙兩處,琉璃九龍壁則全國只有平遙太子寺前一處。這一事實背后必然另有原因,筆者分析,所以將寶昌寺或修念寺改名太子寺是因為曾有太子出家寺中,所以有琉璃九龍壁同樣也是因為曾有太子出家寺中。平遙城隍廟街太子寺,有太子寺之名,有九龍照壁之實,定有皇室太子在此出家、禮佛。
綜合上述李侃出家的路程分析與傳說、記載,應該說在元代,有關李侃在平遙寶昌寺或修念寺出家、禮佛的記述還流傳于世,由之將寶昌寺或修念寺改名太子寺,并在山門外修筑了只有皇室才使用的琉璃九龍影壁。只是后來這段歷史失傳,才導致明清兩代地方志書的記載缺失。也才有了“因為釋迦牟尼出身于古迦毗羅衛(wèi)國的太子,故有太子寺之名”的附會性解釋。
這一點還可以從琉璃九龍影壁本身得以證明。在元代,統(tǒng)治者對龍紋的壟斷勝于歷朝,在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曾明文市街商店不得織造或販賣日月龍鳳紋緞匹。至元十年(1273年),進一步明令:“中書省咨照得,先為諸人織造銷金日月龍鳳緞匹紗羅,街下貨賣號雖曾禁約,切恐各處官司禁治不嚴,今議得,若自今街市已有造下挑繡銷金日月龍鳳肩花并段匹沙羅等,截日納官,外實支價。已(以之誤——筆者)后諸人及各局人匠私下并不得再行織繡、挑銷、貨賣,如違除買賣,物價沒官,仍將犯人痛行治罪?!保ā洞笤フ湔隆罚┑b于龍紋在中原地區(qū)流行甚廣,后來,統(tǒng)治者不得不在龍爪上實施區(qū)別。宋代流行的龍紋多為三爪、四爪,五爪較為少見,元統(tǒng)治者便限定五爪龍為皇室專用?!对贰肪砥呤溯d:“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冬十有二月,定服色等第,詔曰‘比年以來,所在士民,靡麗相尚,尊卑混淆,僭禮貴財,朕所不取。貴賤有章,益明國制,儉奢中節(jié),可阜民財?!眹澜耖g使用五爪二角龍鳳紋飾,違者嚴加懲辦。由此看出,元代統(tǒng)治者對龍紋的管制甚嚴,而且明確五爪二角龍為皇室所壟斷。
從琉璃材料的使用分析,只有皇室和廟宇才能用黃色琉璃瓦或黃剪邊,甚至離宮別館和皇家園林建筑也只能用黑、藍、紫、翡翠等顏色及各色琉璃瓦組成的“琉璃集錦”。
目前全國的幾處琉璃九龍影壁中,大同明王府九龍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北京北海公園琉璃九龍壁和故宮琉璃九龍壁則均建于清乾隆年間,平遙城隍廟街琉璃九龍壁時間最早,建于元至大年間。四座琉璃九龍壁中,前三座保存完好,平遙琉璃九龍壁在一九七七年八月六日被洪水摧垮,但三分之一以上的琉璃構件得以保護,近來已按原來的形制(原照片仍存)重新修筑。從建筑歷史上看,平遙琉璃九龍壁歷史最為久遠。從形制上分析,大同九龍壁與平遙九龍壁相仿,九條龍均為四爪兩角側身,只是體量不同而已,北京北海公園和故宮琉璃九龍壁則明顯不同,龍為五爪兩角,正身。明清以來龍紋龍飾也同樣納入禮制,但遠沒有元代嚴格,元末平遙能將一座寺廟的影壁筑為琉璃九龍壁足以說明這一寺廟的獨特。這里筆者推斷,平遙城隍廟街太子寺的獨特地位就在于那里曾經(jīng)有一位太子出家、禮佛,他便是唐懿宗之子李侃。有了李侃的出家,元末方將寶昌寺或修念寺改為太子寺,并修筑了琉璃的九龍影壁。這便是平遙太子寺興建的歷史真實。
自然隨著黃巢起義的發(fā)生以及平定,皇室要找回失蹤的李侃,李侃則執(zhí)意侍佛,因此便由平遙城向南而南西泉,而固寨(現(xiàn)古寨),而靈空山,最后落腳靈空山,圓覺塵化靈空山。同唐景福二年李侃圓覺塵化后封為施雨王,后漢改封菩薩,后周加封先師菩薩,以及北宋欽命“圣壽寺”一樣,平遙隋代即建的寶昌寺或修念寺也在元末因這段歷史而改名太子寺,并在山門外修筑了琉璃九龍影壁。在平遙西南鄉(xiāng)十八村,則將這段歷史保存在祈雨習俗和民間傳說中,人們呼那個曾在南西泉靜觀寺先師廟禮佛的僧人為“先師(當?shù)刈xsèng)爺”,而且留下了諸多有求必應的傳說,其中尤以祀雨一項最為靈驗——“‘先師爺爺下大雨,下了大雨保萬民”。如今平遙西南鄉(xiāng)南西泉的梵業(yè)寺(原靜觀寺)早已毀于上世紀日本人投降后的幾年間,但據(jù)說是先師爺親自劃線鑿刻的六根大殿石柱仍在,東卜宜村的先師廟仍在,建于元末的先師廟戲臺仍在,這些都是十分難得的歷史物證。
本文從以上三個方面通過對唐懿宗太子李侃出家的路徑及祀雨傳說,以及相關物證,闡述了平遙古城太子寺與沁源靈空山圣壽寺的關聯(lián)。進而論證了平遙古城太子寺以及琉璃九龍壁背后的歷史。這一觀點僅為一家之說,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