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佳雯 孟婉晴
2018年4月28日,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掛牌儀式。干部培訓機構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一起,曾被稱為三大政治院校,他們的學員都以廳局級以上官員為主。不過隨著今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發(fā),三大政治學院在建制上已變成了“兩大”。
方案提出,整合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yè)單位。
合并后,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將設南、北兩個校區(qū),南校區(qū)即為原來的國家行政學院校區(qū),北校區(qū)就是原中央黨校所在地。
“十九大之后有傳言,但沒有想到這么快?!睂τ趦尚5暮喜?,一位原國家行政學院副局級干部對記者說,3月13日上午,國務委員王勇在人大會議上作了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后,他和大多數(shù)局級干部才知道“真的要合”。
原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被任命為新中央黨校(學院)的常務副校(院)長。4月初,何毅亭強調(diào)兩校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并且宣布了改革的時間表。
目前,原國家行政學院的綜合性部門都已搬進中央黨校?!跋群鲜疝k公,但沒有進行機構整合,具體工作還是各干各的?!敝醒朦h校辦公廳一位干部介紹。
中央黨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當年3月中共中央在瑞金創(chuàng)辦了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學校,學校此后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改稱為中央黨校。1966年黨校停辦,1977年復校。
復校以來,中共地廳級以上干部幾乎都要到此進修。這所培養(yǎng)中國未來政治精英的學校,曾長期由主管組織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執(zhí)掌,喬石、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劉云山等人都曾兼任過校長。
中央黨校復校10年之后,國家行政學院“應運而生”。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開,提出實行國家公務員制度,次年召開的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籌建國家行政學院。
王偉曾任原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據(jù)他了解,中央在討論國家行政學院院長人選時,曾有意效仿國外由總統(tǒng)或總理兼任行政學院院長的做法,但考慮到在中國要遵循“黨管干部”的原則,國家行政學院院長級別不能高于中央黨校校長級別。
“最終決定由國務委員李貴鮮兼任,從第二任起便由同時兼任國務院秘書長的國務委員擔任。”王偉說。
事實上,國家行政學院計劃籌建之初,就有與中央黨校合署的呼聲。王偉回憶,“因有不同意見,便作罷?!钡交I建后期,又有中央黨校教授聯(lián)名致信中央政府要求兩校合并?!暗菚r中共中央、國務院已經(jīng)通過了單獨設立國家行政學院的決議,不可更改?!?h3>此次改革將設一定過渡期
與中央黨校側重于黨性教育、黨委領導能力培訓不同,國家行政學院成立后主要著眼于行政管理能力和依法執(zhí)政能力的教學與培養(yǎng)。
這從機構設置上就能看出,中央黨校有黨史教研部、黨建教研部,但國家行政學院就沒有,其教學機構的設置更偏重社會科學,如經(jīng)濟學、法學、政治學、公共管理等教研部。
兩校的培訓機構設置基本一致,學員由中組部統(tǒng)一調(diào)訓。但在學制上,兩校又有不同。中央黨校側重于長訓,更加系統(tǒng),最長可達1年,國家行政學院側重于短期專題培訓,一般都是結合具體主題如脫貧攻堅、網(wǎng)絡強國等進行培訓,此外就是對廳局級干部進行任職培訓,短則一周,最長兩個月。
這種培訓周期上的差異也不是絕對,國家行政學院“青干班”的學制就長達1年。
與“青干班”名稱類似的是中央黨?!爸星喟唷?,后者啟動于1980年,1995年明確定位成“為省部級領導干部培養(yǎng)后備力量”,該班三分之一以上的學員日后都晉升省部級以上職務。
中共中央原總書記胡錦濤就是“中青班”第二期(1981年9月-1982年7月)學員,當時他的職務是甘肅省建委副主任?,F(xiàn)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中,胡春華、陳敏爾、周強也是黨?!爸星喟唷睂W員。
1996年啟動的國家行政學院“青干班”,學員起初不是干部,而是從高校優(yōu)秀應屆畢業(yè)生中選拔,2004年,才將招生對象改為縣處級年輕干部,主要培訓執(zhí)政能力,不像黨?!爸星喟唷钡奶岚涡盘柲敲疵黠@。
“盡管兩校在教學上有所區(qū)別,但同質(zhì)化傾向還是很明顯。”原國家行政學院一位副局級干部說,內(nèi)設部門中,除辦公廳、教務部、人事局等綜合部門,兩校都有科研部、進修部、培訓部、研究室、研究生院等業(yè)務部門,各自都有出版社等職能相同的直屬機構。
教學部門中,兩校都有經(jīng)濟學教研部,中央黨校的政法教研部與國家行政學院的法學教研部、政治學教研部,雖然名稱不一樣,但職能也基本相同。
“成立行政學院是改革的成果,現(xiàn)在兩校合并是改革的深化?!蹦俏桓本旨壐刹空f。
原國家行政學院那位副局級干部說,國家行政學院成立后,已日漸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不同于黨校意識形態(tài)色彩較濃,行政學院在國際合作中更加方便,已與很多國家的政府高級管理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對其他國家的公務員進行培訓。
對內(nèi),原行政學院承擔了對港澳公務員的培訓任務。據(jù)原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王偉回憶,澳門回歸之前,澳門政府就已經(jīng)委托國家行政學院對其中級及以上公務員進行輪訓。
“每個澳門班,我都要講一堂行政倫理與公仆意識的課?!蓖鮽フf,當時澳門政府也有委托中央黨校進行培訓的考慮,但考慮到黨校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最終選擇國家行政學院。
可以肯定的是,國家行政學院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2017年結業(yè)的中國-歐盟應急管理項目,就由國家行政學院與法國公民保護與危機應對總局牽頭執(zhí)行。
“應該說,行政學院有些學術、科研的優(yōu)勢還是不可取代的?!?原國家行政學院那位副局級干部推測,兩校合并后,一些同質(zhì)化的機構很可能要被整合,但已形成特色、不可替代的教學、科研部門,“前景則要光明得多,而且合并后還能相互補充”。
“國家行政學院在國際合作方面給新黨校帶來優(yōu)勢,而黨校的黨性教育也會滲透到公務員培訓之中。”目前還是“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部主任”身份的龔維斌分析道。
日常教學中,中央黨校的黨性教育正日益加強。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羅平漢告訴記者,之前他主講的黨史課還是一門選修課,但從2017年變成了必修課?,F(xiàn)在,全校學員每周一下午都必須集中起來,上的課就是“黨史大講堂”。
摘編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