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愛芳, 陸 斌
(安徽大學(xué) 數(shù)學(xué)科學(xué)學(xué)院,合肥 230601)
Hirota-Satsuma方程或耦合Korteweg-de Varies方程的形式是:
(1)
方程組式(1)在1981年由Hirota和Satsuma首次提出,用來描述有不同色散關(guān)系的兩個(gè)長波的相互作用。關(guān)于方程組式(1),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研究。變系數(shù)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可以被用來描述一些復(fù)雜的現(xiàn)象,因此主要研究廣義變系數(shù)Hirota-Satsuma方程組:
(2)
其中,pi(t)(i=1,2,3),α(t)和β(t)是關(guān)于t的解析函數(shù)。當(dāng)p1(t)=3,p2(t)=-6,方程組式(2)可以轉(zhuǎn)化成方程組式(1)。
主要研究了方程組式(2)的等價(jià)變換。方程組式(2)的等價(jià)變換是增廣空間(t,x,u,v,α,β,p1,p2,p3)上一個(gè)非退化點(diǎn)變換。應(yīng)用微分方程李不變性準(zhǔn)則[1]求解方程組式(2)的等價(jià)變換。在無窮小準(zhǔn)則下,要求延拓方程組不變,其方程組為
ut-p1(t)uux-p2(t)vvx-α(t)uxxx=0
vt-p3(t)uvx-β(t)vxxx=0
(3)
考慮增廣空間(t,x,u,v,α,β,p1,p2,p3)上無窮小生成元的單參數(shù)群的等價(jià)變換:
連續(xù)性等價(jià)變換群的生成元的形式是:
(4)
通過在延拓方程組上應(yīng)用無窮小生成元的三階延拓,可以得到關(guān)于ξ1,ξ2,η1,η2,μ1,μ2,μ3,μ4和μ5的多因素決定的線性微分方程組,通過求解這個(gè)方程組,可知方程組式(2)的等價(jià)代數(shù)Lε是4維李代數(shù),且有下列一組基:
(5)
廣義Hirota-Satsuma方程組的對稱群由下列形式的向量生成:
(6)
通過經(jīng)典的李群方法[2,3-5],在方程組式(2)中應(yīng)用三階延拓,可以得到一個(gè)關(guān)于ξt,ξx,ηu和ηv多因素決定的線性微分方程組。求解這個(gè)微分方程組,得到無窮小元素ξt,ξx,ηu和ηv:
ξt=f(t)=
ξx=c1x+c2
ηu=c4u
ηv=c5v
(7)
其中ci(i=1,…,5)是任意的常數(shù),且p3(t)是任意的函數(shù)。函數(shù)pi(t)(i=1,2),α(t)和β(t)有下列關(guān)系:
p1(t)=k1p3(t)
其中k1是任意的常數(shù)。
既然南海問題已經(jīng)成為某些國家視野中的國際議題,那么中國有必要適時(shí)推出中國話語體系下的南海敘事框架,包括歷史背景、現(xiàn)狀、穩(wěn)定機(jī)制和解決方案等。在這方面,中國歷史上的“鄭和模式”就是替代和超越上述意象的重要選項(xiàng)之一。
由于式(7)包含5個(gè)任意的常數(shù),因此方程組式(2)的無窮小對稱形成了五維李代數(shù),由下列線性無關(guān)的算子生成:
守恒定律是非線性科學(xué)中的一個(gè)重要概念,有研究偏微分方程的重要性質(zhì),例如數(shù)值解法,可積性和線性化,特別是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穩(wěn)定性分析。微分方程非線性伴隨的性質(zhì)在參考文獻(xiàn)[6-7]中已經(jīng)說明了能夠構(gòu)造大量不同的守恒定律。
考慮廣義變系數(shù)Hirota-Satsuma方程組:
(8)
規(guī)范的拉格朗日形式為
(9)
(10)
其中
而Dt和Dx分別是關(guān)于t和x的全微分。
考慮方程式(9),關(guān)于方程組式(8)的伴隨方程是:
(11)
(12)
與λi1F1+λi2F2(i=1,2)相同,其中φ(x,t,u,v)≠0或ψ(x,t,u,v)≠0,則方程式(10)是非線性伴隨的。換句話說,如果伴隨方程組滿足下列條件:
(13)
其中λij是未確定的系數(shù),則方程組式(11)是非線性伴隨的。
λ11=-φu,λ12=-φv,λ21=-ψu(yù),λ22=-ψv,其中,φ和ψ滿足下列方程組:
解上述方程組,有下列4種情形:
(1) 當(dāng)p3≠0和α(t)≠β(t)時(shí),
(14)
其中,ci(i=1,2,3)和k是任意的常數(shù),方程組式(8)滿足p1=-p3,p2=kp3。
(2) 當(dāng)p3≠0和α(t)=β(t)時(shí),
(15)
其中,ci(i=1,2,3)和k是任意的常數(shù),方程組式(8)滿足p1=2p3,p2=kp3。
(3) 當(dāng)p3=0和p2≠0時(shí),
(16)
其中,bi(i=1,2,3)和a是任意的常數(shù)。
(4) 當(dāng)p3=0和p2=0時(shí),
(17)
研究了廣義變系Hirota-Satsuma方程組的守恒定律,用到以下定理。
定理1[6-7]有n個(gè)自變x=(x1,x2,…,xn)和m個(gè)因變量u=(u1,…,um)的s個(gè)方程方程組
Fα(x,u,u1,…,uN)=0,α=1,2,…,s
(18)
的任意無窮小對稱(局部和非局部)有守恒定律Di(Ci)=0,這個(gè)守恒定律公式是:
定理2 根據(jù)方程組式(8)的對稱算子和它規(guī)范的拉格朗日形式,則方程組式(8)的一般的守恒定律DtCt+DxCx=0由下列公式給出:
(19)
其中
Wu=ηu-ξtut-ξxux
Wv=ηv-ξtvt-ξxvx
通過對稱分析的結(jié)果和定理2來計(jì)算方程組式(8)的守恒定律。
根據(jù)經(jīng)典李群的理論[3],方程組式(8)的對稱可以寫成下列形式:
根據(jù)定理2,有下列情形:
(1) 對于生成元
李的特征函數(shù)是:
可以從式(19)得到方程組式(8)的守恒向量:
α(2c1uxx+c1xuxxx)]+
β(2c1vxx+c1xvxxx)]+
(2) 對于生成元
李的特征函數(shù)是:
Wu=-c2ux
Wv=-c2vx
可以從式(19)得到方程組式(8)的守恒向量:
(3) 對于生成元
李的特征函數(shù)是:
可以從式(19)得到方程組式(8)的守恒向量:
(4) 對于生成元
李的特征函數(shù)是:
可以從式(19)得到方程組式(8)的守恒向量:
(5) 對于生成元
李的特征函數(shù)是:
Wu=0
Wv=c5v
可以從式(19)得到方程組式(8)的守恒向量:
基于廣義變系數(shù)Hirota-Satsuma方程組的研究,對于理解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有了很大幫助。Hirota-Satsuma方程組的等價(jià)變換是增廣空間上的一個(gè)非退化點(diǎn)變換,通過計(jì)算求解出方程組的等價(jià)代數(shù)。利用李經(jīng)典對稱分析法求出Hirota-Satsuma方程組的對稱,并利用Ibragimov相關(guān)理論證明了這個(gè)方程組是非線性伴隨的。最后利用方程組的伴隨方程和Lie對稱求出了方程組的無窮多個(gè)守恒定律,求出的守恒定律對于研究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可積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xiàn)(References):
[1] DE L R,GANDARIAS M L. Equivalence Transformations and Conservation Laws for a Generalized Variable-coefficient Gardner Equation[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16,40:71-79
[2] SINGH K,GUPTA R.Lie Symmetries and Exact Solutions of A New Generalized Hirota-Satsuma Coupled KdV System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2006, 44:241-255
[3] OLVER P J.Application of Lie Group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M].New York:Sprin-ger,1986
[4] BLUMAN G W,ANCO S C.Symmetry and Integration Methods for Differential Equations[M]. New York:Springer,2002
[5] MALEK M,AMIN A M.Lie Group Method for Solving Generalized Hirota-Satsuma Coupled Korteweg-de Vries(KdV) Equations[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013, 24:501-516
[6] IBRAGIMOV N H.A New Conservation Theorem[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2006,33:311-328
[7] IBRAGIMOV N H.Nonlinear Self-adjointness and Conservation Laws[J].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 Theoretical,2011,44:4109-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