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勇
摘 要 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由于自身的特點,傷害事故偶有發(fā)生,成了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這即違背了學校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給學校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加重了體育教師的心理負擔。當前學校和教師都應以一個客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正確的去對待安全事故,以積極的、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和杜絕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真正讓危險遠離學生。
關鍵詞 體育教學;運動損傷;原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4.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3-0220-01
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損傷統(tǒng)稱為運動損傷。在中學生體育運動中,我們對運動損傷應有充分的認識,需要很好地掌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規(guī)律,切實做好預防工作,使之最大限度地減少或不發(fā)生運動損傷。同時,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預防方法。
一、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
1.對運動損傷的思想認識不足
首先,體育教師和學生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其次,不少男生運動中好勝心強、好奇心大,常冒失地從事力所不及的運動動作,導致運動損傷;一些女生在體育運動中膽小,做動作時恐懼、猶豫、緊張,這些都會造成動作失敗而受傷。
2.教學、訓練和比賽活動組織安排不當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進行器械訓練時,教師負責的學生過多,教師對素質和技術差的學生未及時給予保護等。學生不遵守運動場地分區(qū),任意穿越投擲場地,或在非投擲區(qū)進行投擲練習;體育教師缺乏耐心的講解和正確的示范等,都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3.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或者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不足,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易造成肌肉損傷、扭傷;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尚未激發(fā)起來,沒有達到預熱效果,身體、心理未進入最佳運動狀態(tài),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shù)榷既菀装l(fā)生運動損傷。
4.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不良
學生疲勞、患病帶傷或傷病初愈階段,生理功能和運動能力相對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若參加劇烈的運動,將會因肌肉力量較弱、反應較遲鈍、身體協(xié)調性較差等導致?lián)p傷。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如思想麻痹、情緒急躁,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chǎn)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也是導致運動損失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場地、器材、服裝等不符合運動要求
運動場地不平,有小碎石或雜物;跑道太滑、沙坑太硬;器械年久失修、器械安裝不牢固;器械高低、大小不合適;運動時的服裝和鞋襪不符合體育運動的要求等。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但是在體育運動時,不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可能發(fā)生各類安全事故,輕者影響學習,重者就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因此,積極預防運動損傷對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預防運動損傷: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發(fā)現(xiàn)學生有過激行為以及可能發(fā)生不良的后果時,應立刻制止并給予適當?shù)呐u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同時要教育到每個學生,以杜絕同類事件再次發(fā)生。通過不斷的提醒,促使學生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識,防止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2.對易發(fā)生的運動損傷要有預見性
穿合適的運動服裝、運動鞋、不攜帶尖銳物品等。教師備課要充分,對體質差、技能差、不聽話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根據(jù)課程做好專項準備活動等。
3.教學方法、組織管理設計要科學合理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一堂課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上課要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嚴禁學生有嬉戲取鬧、任意蠻干、違反運動規(guī)則的行為,從而保證教學練習有序進行,保證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
4.教學內容要合理,動作難易程度要得當
我們知道難度過小對學生沒有挑戰(zhàn),也不利于幫助他們的身體發(fā)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難度過大對他們既難掌握又會失去信心,心理會產(chǎn)生障礙,也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去要求并引導教育學生。
5.對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動作應及時糾正
在體育教學練習中,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錯誤的動作,如不及時糾正就會變成安全隱患。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同學之間的保護。
6.要保證場地器械的安全
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場地是否平整,及時清除小石塊,防止絆腳引起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發(fā)生。要定期檢查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并及時對器材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在上課前要仔細檢查器材,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后再組織教學。
總之,只要學生和教師在思想上重視傷害事故,同時教師關心愛護學生。教學上扎扎實實、認真負責、教法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管理上嚴格要求,就可減收或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真正地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永光,范安輝.淺談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及預防[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3).
[2]王珍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成因與防范措施[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