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華
跳高作為比賽項目的出現(xiàn),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跳高是克服垂直高度的跳躍項目,要從技術原理上了解跳高高度的構成,根據公式H=H1+H2-H3,了解影響各H值大小的因素。完整的跳高技術由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等部分組成,它們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的統(tǒng)一整體。背越式則采用先直線后弧形助跑,即直線助跑段與橫桿成65度—90度角,弧形助跑段在25度—30度角之間。助跑的速度應以保證起跳動作的完成和取得最大騰空高度為原則。反觀我區(qū)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的比賽項目較少,跳高成了各校競爭激烈的項目之一,而背越式跳高更是各校重抓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背越式跳高水平及消除兒童少年對背越式跳高的顧慮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加強直觀教學
讓學生重復觀察正確的示范動作和技術圖片,了解背越式跳高的學習步驟。背越式跳高大多采用以完整教法為主,完整與分解相結合的方法。兒童少年一般都從學習起跳技術開始,要了解背越式跳高的一般過程,掌握每個步驟的方法、要求及采用主要的練習手段,同時要兒童少年了解背越式跳高常見的錯誤動作,及時與學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提出糾正方法。同時講清楚背越式過桿技術的合理性。
二、讓學生懂得最佳跳高姿勢
跨越式,俯臥式過桿姿勢, 是整個身體或大部分身體同時過桿,且距橫桿較遠,身體重心在橫桿的上方。而背越式過桿是從頭到腳依次越過橫桿,身體重心始終在桿下。當學生明白了道理,就會產生以身一試的心理。背越式跳高過桿時身體總重心離橫桿最近者為佳,背越式高于橫桿10厘米之內。過桿時充分利用身體各部分動作的補償作用,按幾何中心計算重心高低的話,背越式姿勢的重心位置均可以低于橫桿。其過桿時動作的易難和省力而定,背越式起跳時是屈腿擺動,既有利于水平速度的發(fā)揮,又充分利用弧形助跑中的離心力作用背越過桿。動作簡單易學,且又省力,既適合兒童少年很快的掌握背越式起跳高要領,又能充分發(fā)揮運動員的速度、彈跳素質水平而創(chuàng)造理想的成績。
三、加強輔助練習
兒童少年的彈跳力和腰背肌力量比較差,過早進入過桿練習,往往失敗挨摔,從而產生懼怕心理。要消除其害怕心理,因此應多做些由簡單到繁雜的輔助練習,既能增長兒童少年的力量,又能較自然地學會背越式跳高的動作,在多年的教學和訓練中我選擇以下內容。
1.訓練挺髖掛膝的肌肉感覺
練習一:原地擺臂挺髖:先做原地雙擺臂。然后展臂后引,掌心朝下,屈膝挺髖。體會展臂,挺髖收鄂的同步協(xié)調。
練習二:屈膝仰臥于墊上做挺髖練習。仰臥于墊上,雙腿屈曲,兩膝外展,腳根并攏,雙臂側放,掌心朝下。練習抬臀挺髖與還原交替練習。
練習三:直立倒體挺髖掛膝背著墊,用一只厚墊高約50厘米,離墊20厘米,背對墊子兩腳開立,起踵,兩臂前平舉,上體后倒,直至肩背著墊,髖關節(jié)始終不能屈。
練習四:練習同上,但要跳起兩足,離地倒體成仰臥挺髖掛膝,做此練習需要兩到三個跳高墊的高度。
2.原地過桿練習
學生背對橫桿站立,原地起跳,到達最高點時倒體挺髖,體會肩背同時著墊,以消除后倒仰姿的恐懼心理,打消其對過桿的顧慮。這時保護者可托住學生腰部加以保護,幫助。讓學生更安心地做過桿練習,從而更好地掌握過桿的空中感覺,對背越式跳高產生濃厚興趣。
3.助跑起跳練習
助跑的關鍵是在量好步點的基礎上沿弧線加快跑速,同時身體略向內傾斜,做好垂直起跳和正確擺腿與轉體的動作。
練習一:在10米直徑的圓周上沿弧4步助跑起跳,提腿內扣、擺臂、空中放下擺動腿。
練習二:在教師(或同伴)的幫助下起跳。教師做幫助起跳動作示范,學生沿弧4步助跑,在助跳板上起跳,由教師托住跳者的腰部,延長騰空時間,體會動作要領。要求后兩步的節(jié)奏明顯。
4.完整過桿練習
在兒童少年背越式跳高訓練時,先采用短程(4-6步)助跑起跳,要求運動員在最后幾步(2-3步)的助跑中,保持低重心快速跑進。如果運動員能掌握正確的新方法,然后,采用全程助跑,并且結合過桿進行訓練,同時,要求運動員在快速的助跑中,積極踏上起跳點。為了做到這一點,運動員必須集中注意力,在起跳腳著地時,使其向后用力扒地。
四、找出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兒童少年背越式跳高時,由于練習較少,掌握動作技術較差,很容易產生錯誤動作。從而加劇其恐懼心理,有“望桿而怕”的感覺。要消除兒童少年的這種顧慮,我找出幾點原因,并加以糾正。
1.沒有沿弧助跑,最后兩步速度減慢
產生原因,一般是最后4 步助跑距離不準確,節(jié)奏感不強,沿弧助跑不會內傾助跑。糾正方法,首先掌握8步助跑距離的丈量方法,并根據個人特點反復練習中加以調整。其次多做沿弧4步助跑起跳內轉90度的練習。
2.身體與橫桿斜交叉過桿
產生原因,一般是起跳離地剎那,髖落在后面,致使不能沿縱軸旋轉。擺動腿沒有做屈膝內扣,而是向前伸擺。糾正方法,首先4步助跑起跳強調擺動腿屈膝內扣,上體與起跳腿垂直向上,成背對橫桿,注意配合兩臂的擺動。其次多做4步助跑助跳板上起跳,上高墊成挺髖掛膝的練習。
3.屈髖坐桿
產生原因,一般是心理因素,不敢倒體,過早收腿。糾正方法,可根據各人不同情況分別做原地仰臥挺髖掛膝,原地跳起挺髖掛膝和助跑4 步上高墊挺髖掛膝等輔助練習。
五、多用鼓勵的方法
使學生增強信心;及時請?zhí)煤玫膶W生示范,引導學生去模仿;表揚有點滴進步的學生,鼓勵膽小的學生敢于實踐。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又利于掌握技術,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六、結論
綜上所述要消除兒童少年背越式跳高的顧慮,就要有步驟、有系統(tǒng)地進行訓練,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田徑[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2]金祖云.田徑技術教法新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徐細根,背越式跳高起跳前一步助跑的負重訓練.體育教學與訓練[J].19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