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
我們常說的一些為人處世原則,乍一聽來容易做到,但其實很難?;蛘哒f,不少原則對君子可能有效,對常人則幾乎無用。比如那句常掛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
對事不對人這話有其特殊的語境。如果是夸贊一個人,就會找各種事情來證明,這時人和事是一致的,就算事說得不準(zhǔn)確也無傷大雅。如果是批評一個人,那么為了不引起無謂的爭論,一方就會提前聲明,我這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然而,事情總是人做出來的,你在批評一件事的時候,即使是出于公心,做這個事的人心里也很難完全平靜,甚至覺得你有意針對他,畢竟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嘛。也就是說,人和事很多時候難以割裂開來。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對事不對人是個偽命題?當(dāng)然不是。準(zhǔn)確來講,對事不對人,就是要把焦點放在事情上,分析事情的是非對錯,不去懷疑別人做事的動機(jī),更不能因為一件事否定別人的人格。因為一旦涉及動機(jī)和人格,就容易轉(zhuǎn)移視線,本來是說事的,最后變成了人身攻擊。所以,政治家雷震曾說“對人無成見,對事有是非”。
雷震的話可以說把對事不對人做了一個很好的說明,但做到這點非常不容易。一方面,人都有愛恨好惡,要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毫無成見,那是很難的。且不說彼此有沒有利益糾葛,就是陌生人,我們也常講要有眼緣,因為有的人從第一眼看見就不喜歡,可以說還沒有正式打交道就有了成見。另一方面,是非對錯的標(biāo)準(zhǔn)難以劃清,時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古人說“善未易明,理未易察”。
正因為不易做到,所以但凡有這方面的事情就容易傳為佳話。王安石變法是北宋年間的一件大事。當(dāng)時,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執(zhí)拗推動經(jīng)濟(jì)改革,引發(fā)廣大官僚的不滿。不少同僚在批評王安石時就難以做到對事不對人,說他“大奸似忠,大佞似信”“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司馬光則不同,他與王安石政見不同,但只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具體政策,并不否定其為人,還說“介甫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王安石去世后,司馬光還建議朝廷厚加贈恤。
蘇軾也與王安石政見不一,但王安石處于人生低谷時,他沒有落井下石,還給予高度評價,說王安石“智足以達(dá)其道,辯足以行其言”。后來,蘇軾因烏臺詩案落難,早已隱退的王安石聽說后,連夜寫信給神宗皇帝,信中就一句話:“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神宗十分重視王安石的意見,下旨把蘇軾放了。在云波詭譎的政治朝局中,王安石、司馬光、蘇軾都展現(xiàn)出了他們?nèi)烁窀呱械囊幻?,殊為不易?/p>
近現(xiàn)代,這樣的事情也不少。胡適和徐復(fù)觀在對待中國文化上的觀點是不同的,但聽聞胡適去世后,徐復(fù)觀寫了悼念胡適的文章并前去吊唁。他說:“人情、學(xué)問、是非,我必須分別得清清楚楚。在文化上,我承認(rèn)他提倡白話文的功勞,但我不因此而認(rèn)為他在文學(xué)、史學(xué)、哲學(xué)等方面有何成就。在現(xiàn)實上,我擁護(hù)他爭取自由民主,但反對他打倒中國文化。我不因為他對文化的態(tài)度不對,而不哀悼他的逝世;也不因為哀悼他的逝世,而便承認(rèn)他對文化的態(tài)度?!?/p>
從這樣的一些事情來看,要想做到對事不對人,自身是需要很好的修養(yǎng)的,起碼需要一點寬容心,否則即使最初是著眼于事,也可能為了爭口舌之利,把焦點轉(zhuǎn)移到人身上。如果雙方都有好的修養(yǎng),那么就更加容易做到了。簡單來說就是要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可惜從現(xiàn)實來看,有些人并沒有接受批評的雅量,你針對的是事,但在他看來就是針對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些人雖然把對事不對人掛在嘴上,以證明自己的客觀理性,但其實,他在對事情提出自己意見的時候,主要因為做這個事情的人;如果換個人,可能就沒有這種意見。也就是說,有些事看起來是對事不對人,其實是對人不對事,怎么聽都是若有所指。這個時候,對事不對人反而成了擋箭牌。
這樣綜合來看,要做到對事不對人確實不易。但不易并不代表可以不去做。其實,要想做到對事不對人,一個基本的前提是雙方都要講道理,如果不講理,那么再怎么看,都是對人不滿,最后只能不歡而散了。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