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江
寫作怎么教?用什么教寫作?
有的教師用寫作知識教寫作?;蛘呤墙剃愂鲂詫懽髦R,什么是記敘文,什么是議論文,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記敘,什么是描寫,什么是議論;什么是聯(lián)想,什么是想象?;蛘呤墙坛绦蛐灾R,審題應(yīng)該有哪些步驟,選材有哪些要求,怎樣安排文章的結(jié)構(gòu),怎樣學會分析。有的教師用寫作方法教寫作,作文課全是講寫作技巧,怎么審題,怎么選材,怎么開頭,怎么結(jié)尾,怎么詳略,甚至是如何讓語言有文采。有的用作文理念進行作文教學,作文課就是和學生講寫作的道理。有的用考試說明教寫作,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寫作課,就是和學生分析中考或者高考的考試說明對寫作的要求。也有的用作文評分標準教寫作,作文課上就是向?qū)W生介紹中考是如何閱卷的,高考作文是如何閱卷的;一類文的要求是什么,二類文的要求是什么,怎樣寫才能讓閱卷老師多給分,樂此不疲,滔滔不絕,甚至有些作文教學的名師,也熱衷于此。更多的教師用范文教寫作,尤為突出的是用滿分作文教寫作,作文課上就是和學生讀好作文,讀滿分作文。
這種種做法,不能簡單地說一點用處也沒有,但可以保守地說意義不大。了解了寫作知識,可能會對寫作有更好的理解,但能理解和能寫作不是一回事。比如描寫,知道了什么是描寫,并不一定會描寫;知道了什么是細節(jié),細節(jié)有幾類,并不一定就會進行細節(jié)的刻畫。而很多善于描寫,善于用細節(jié)寫人的人,又未必能夠說清楚什么是細節(jié)和描寫。寫作理念、考試說明和閱卷評分標準,其實都是對寫作的要求。知道了要求,不能做到,意義也不大。就像不會開車,縱然對交通規(guī)則非常熟悉,但也沒有什么價值,可很多教師卻十分迷信寫作方法和技巧的作用。我曾經(jīng)充分說明過,不講方法也能學會寫作,講了方法也未必會寫作。方法不是一講就能掌握的,方法不是一學就能用的,方法也不是一用就有效果的。當然不是不要方法,但“講”方法是沒有用的,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公式化的方法更是沒有意義的。至于讀滿分作文和名家名篇,對學生的寫作自然可以有所啟發(fā),但有時候和學生的寫作實際距離太遠,既不切合中考和高考的實際,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所以效果常常也微乎其微。
而共生寫作是用寫作教寫作。當然首先是教師用自己的寫作教學生寫作,用自己的寫作感受激活學生的寫作感受,用自己的寫作體驗激活學生的寫作體驗。即使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也是具有個性色彩的、鮮活的、來自自己寫作實踐的方法,而不是照搬書本的、抄襲別人的、現(xiàn)成的、死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有自己的、鮮活的、具體的寫作體驗。我們曾經(jīng)提出一個觀點:懂寫作才能教寫作。其中很重要的一層意思,就是教師要有寫作體驗。有一批優(yōu)秀的教師堅持進行下水寫作,其做法自有道理,其精神也很感人,但要求所有教師這樣做,似乎有點勉為其難??梢粋€教師長期不寫作,沒有寫作體驗,只是站在岸上教學生游泳,其效果一定不好。我寫過一部長篇小說,絕不是要做什么作家,只是豐富一下寫作體驗。因此,我建議我們的教師,如果你指導學生寫作,如果你要評講學生的作文,那么你最好也能站在學生的立場,置身于寫作的情境中進行適當體驗。倘若能夠這樣做,你的作文教學一定和學生更近,也一定更有效果。
其次是用學生的寫作教學生寫作。我們有些教師有這樣的意識,但更多的做法是,讀讀寫得比較成功的習作,表揚幾句;讀讀寫得比較差的習作,批評幾句,我調(diào)侃地稱之為開“兩會”。而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沒有形成共生效應(yīng),對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高意義不大,常常是好的還是好,差的還是差。怎樣才能讓寫得好的學生引導和影響其他學生呢?要充分分享他們的寫作感受和寫作經(jīng)驗,要通過他們來引領(lǐng)和影響其他同學的寫作。遇到一篇好的習作,并不只是讀一讀了之,而要用它來激活大家的寫作。同樣,一篇差的習作,也不僅僅是作為反面的例文,完全可以借助他們激活學生的寫作。當然,還可以用名家的寫作來教學生寫作,可以用名家的寫作體驗來激活學生的寫作,也可以借助名家的作品來設(shè)計和組織具體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和名家一起寫,讓名家?guī)е鴮W生一起寫。
寫出特別之處背后的故事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記敘文的寫作。在初中階段我們一定要寫好記敘文。寫好記敘文,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寫出事物或事情的特別之處。(板書:特別之處)先請大家來看一位作家寫的一篇文章的開頭。
(屏顯)
今年沈陽的雪下得大,埋沒膝蓋,到處有胖乎乎的雪人。
下班時,路過院里的雪人,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跡象:雪人的頦下似有一張紙片。我這人好奇心重,仔細看,像是賀卡,插在雪人懷里。
抽出來,果然是賀卡,畫面是一個滿臉雀斑的男孩,穿著成人的牛仔裝,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寫的。
師: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其他同學思考文中的雪人有什么特別之處。(學生緊張,無人回應(yīng))同學們,一個人的優(yōu)秀,從主動開始。
(一生主動舉手并讀文章)
師:這位同學,很主動,讀得也很好。大家看看文段中的雪人有什么特別之處?。?/p>
生:雪人特別之處就是頦下有張賀卡。
師:是的,雪人有賀卡就是其特別之處,特別之處就要關(guān)注它。作者能看出這張賀卡的特別之處,是因為作者有什么特點呢?
生:作者有好奇心。
師:是的,正是作者有好奇心才能寫出特別之處來,而特別之處后面的故事正是寫作記敘文的關(guān)鍵所在。請同學們想想,作者看到雪人頦下的賀卡后,接著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生:會看看賀卡上寫著什么。
師:是的,我們同學都有好奇心,作家也想知道賀卡的內(nèi)容。好奇心是寫好文章很重要的條件。文章接下去會怎么寫?
生:會寫賀卡的內(nèi)容。
師:這會是誰寫的賀卡呢?
生:一個小孩子。
師:是的,一個小孩子。準確地說,應(yīng)該是一個小學生寫了這張賀卡,寫賀卡給雪人,這個人肯定是特別的。寫給雪人的賀卡,賀卡一定也很特別。這樣,賀卡的背后就有了故事。(板書:故事)同學們,假如你是寫這張賀卡的人,你會寫些什么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寫作者的身份。
生:小學生。
師:能夠給雪人寫賀卡的這位小學生有什么特點呢?
生:比較幼稚。
生:充滿童真。
師:哪個更好?
生:充滿童真。
師:賀卡接收者是誰???也就是說小學生是給誰寫賀卡?
生:雪人。
師:很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寫寫這張賀卡。(生寫賀卡)你們寫作時間較長,能不能寫得簡短點呢?哪位同學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寫的賀卡?
生:雪人,你不怕冷嗎?我自己都有些感冒了,希望你不要流鼻涕喲。
師:寫出了關(guān)心雪人的情感,也寫出了自己的狀況。
生:致親愛的雪人——你好嗎?我好不容易才與你見面,怕你冷,我給你圍上了自己最心愛的圍巾。希望你能永遠陪著我。
師:“致”需要嗎?你直接給爸爸媽媽寫信還要“致親愛的爸爸媽媽”嗎?直接寫“親愛的雪人”更簡潔。這位同學關(guān)愛雪人,把小孩與雪人的情感表現(xiàn)得較深。其中的“好不容易才與你見面”,給雪人“圍上心愛的圍巾”,能不能從原文找到依據(jù)呢?
生:找不到根據(jù)。
師:寫作要符合相應(yīng)的語境,最好還是不要無中生有,讓讀者覺得一頭霧水。后面的“希望你能永遠陪著我”很有感覺,但能不能修改一下呢?
生:我覺得可以改成“你和我做個好朋 ? ? ? ?友吧”。
師: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寫的內(nèi)容,比照一下哪位同學跟他最為接近。
(屏顯)
雪人:
你又白又胖,橘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嗎?餓了就吃雪吧。咱倆做個好朋友!
祝愿
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沈陽岐山三校二年四班 李小屹
師:這位同學的有些內(nèi)容還是十分接近的。作家抓住賀卡這一特別之處,下面的故事如何發(fā)展呢?如果你是這位作者,你看到這賀卡接下來會怎么做?
生:回賀卡。
師:怎么回?
生:我會以雪人的口吻來回賀卡。
師:很好。下面看看作者是怎么往下寫的。
(屏顯)
我寄出也接受過一些賀卡,這張卻讓人心動。我有點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這么誠摯的關(guān)愛。
我把賀卡放回雪人的襟懷,只露一點小角?;氐郊遥挪幌逻@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以雪人的口吻給李小屹回賀卡。
(生寫賀卡)
生:你好!你的賀卡內(nèi)容讓我很感動,我很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希望能陪伴你度過整個冬天,如果你能天天來看我就更好了。
師:這位同學寫得好不好?
生:他用了非常親切的口吻,很好。
師:嗯,口吻很親切,而且也與前面的賀卡內(nèi)容切合。有沒有同學寫得跟他一樣好?
生:我很高興與你成為朋友,你不要擔心,我晚上會去夢中找你的。
師:寫得很好。兩位同學都表達了希望與雪人成為好朋友的愿望,把無生命的雪人當成有感情的人就能寫出感情。下面我們來看看作家是怎么寫的。
(屏顯)
李小屹:
真高興得到你的賀卡,在無數(shù)個冬天里面,從來都沒人送給我賀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
獲得雙百,永遠快樂!
岐山中路10號三單元門前 雪人
師:作家賀卡里的精彩之處是突出了“從來沒有人給我送賀卡”的這種溫暖,我們同學寫的 “我會晚上到夢中去找你”也很妙,更加細膩生動,想象更新穎獨特。故事能不能到此結(jié)束呢?
生:不能。
師:對的,文章到此結(jié)束就顯得過于單薄了。那后面的情節(jié)又會怎樣進行呢?
生:我認為要寫那位小朋友到雪人這邊 ? ? ? 來了。
師:那位小朋友會不會到雪人這邊來呢?(生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是的,來不來各有道理。我們來看作者怎么寫的。
(屏顯)
我寄了出去,幾天里,我時不時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會來?認識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見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張賀卡,忙抽出來讀。
師:如果你們是這個小朋友,你給雪人寫了一張賀卡,雪人又給你寫了一張賀卡,你信不信?
生:不相信,他肯定認為是見鬼了。
師:這就是你和文中李小屹的不同。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李小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充滿童真。
師:所以雪人寫的賀卡,他相信還是不相信?
生:相信。
師:寧可相信神話,也不要相信有鬼。世上只有美麗的神話、浪漫的童話,沒有鬼。一個孩子有童心,才會幸福;一個成年人有童心,會更加幸福。李小屹既然相信雪人寫的賀卡,那他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生:再給雪人寫一張賀卡。
師:好的。下面就請同學們以雪人的身份給李小屹再回一張賀卡。注意要抓住特別之處去寫故事,而且是按照人與人交往的邏輯去寫故事。
(生寫賀卡)
生:雪人,你好!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寫字的呢?請你偷偷地告訴我吧,我會保密的。
師:很有感情,要“偷偷”地告訴,還要保密,很有人情味。還有哪個同學來讀讀你寫的?
生:“雪人,很開心你能給我回信!這個冬天有你的陪伴,我也不會寒冷了,我會感到分外溫 ? 暖的?!?/p>
師:你能夠感謝雪人給予的溫暖,有雪人的陪伴,這個寒冷的冬天也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 不錯。
生:“雪人,賀卡真的是你寫的嗎?我們做個約定吧?每天放學后我都來看你哦!”
師:她寫了兩層意思,首先是不大相信,其次又情愿相信,并與雪人約定經(jīng)常見面。在矛盾中敘寫,這也是記敘文寫作常見的情況。所以大家在寫作記敘文的時候,一定要想想故事背后的道理。我們繼續(xù)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屏顯)
雪人:
我收到你的賀卡高興得跳了起來,咱們不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神話了嗎?但我的同學說這是假的。是假的嗎?我爸說這是大人寫的。我也覺得你不會寫賀卡,大人是誰?十萬火急!告訴我?。?5個驚嘆號)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學,王洋電話:621X X 10;張弩電話 684 X X 77。
祝愿
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李小屹
師:作者的賀卡內(nèi)容有哪些特點???
生:寫出了李小屹欣喜和懷疑的矛盾心理。
師:是的。這些我們同學也多有提及,很好。正是這欣喜又懷疑的矛盾心理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預示著作者的寫作意圖。下面的情節(jié)中,李小屹還要回賀卡嗎?
生:不要了。
師:為什么呀?(生無語)因為寫來寫去,故事沒什么變化,沒有推進。該怎么變化呢?
生:讓李小屹和作者見面。
師:你認為李小屹與作者要見面嗎?
生:要見面,滿足他的好奇心。
生:不見面,因為作者情感上不愿意讓李小屹失望。
師:我也認為還是不見面為好——想一想,為什么不見面好?
生:故事更有懸念。
師:是的,這是寫記敘文要注意的。
生:有想象空間。
師:寫記敘文這也很重要。還有嗎?(學生沒有反應(yīng))大家一定要注意,寫記敘文一定要寫故事。寫故事干什么呢?是為了表達主題。所以故事的安排,要根據(jù)主題的需要。剛才有位同學雖然聲音很小,但思路很清楚,她說作者情感上不愿意讓李小屹失望,這就抓住了文章中的情感內(nèi)涵進行思考。下面請繼續(xù)看原文。
(屏顯)
我把賀卡放回去,生出別樣心情。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在這場游戲中,我應(yīng)該小心而且罷手了,盡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橘子皮嘴唇依然鮮艷。
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像騙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壞她的夢。不妨讓她驚訝著,甚至長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件賀卡的奇遇。
師:文章寫到這里似乎結(jié)束了,但后面還有一句話的結(jié)尾,請同學們幫忙補出來。注意要從思想情感角度去寫,也就是說要考慮文章的主題。
(生寫結(jié)尾并交流)
生:“我猶豫地看著那個李小屹,還有那茫茫雪地里的雪人,心里莫名地生出種種凄涼?!?/p>
師:這位同學寫得怎么樣?
生:“凄涼”不太好。
師:怎么改?
生:改為“溫暖”。
師:很切合主題,但“溫暖”與上文有重復 ? ?之嫌。
生:溫馨。
師:很好,注意結(jié)尾不要和前文重復。還有哪位同學讀讀自己寫的結(jié)尾?
生:“過了很久,雪融化了,雪人也消失了,但我相信她心中會永遠相信這賀卡奇遇?!?/p>
師:最后一句很好,現(xiàn)在很多孩子已經(jīng)不相信這樣的童話了,像剛才那位認為見鬼的同學 ? ?一樣。
(生笑)
生:“我把視線從窗外收回來,我想,這樣的孩子很難再遇見了,這個冬天我會很溫暖?!?/p>
師:為什么要“把視線從窗外收回來”?
生:思考的時候通常都是這樣吧!
師:完全可以刪去,凡是“通常這樣”的句子不一定要寫,不如直接寫“這樣的孩子很難再遇見了,這個冬天會很溫暖”,這樣更簡潔。最后一句比較深刻,也許生活中根本沒有李小屹,或者很少——這本身就是一個童話。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結(jié)尾。
(屏顯)
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師:這個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呢?
生:很有總結(jié)性,也很深刻。
師:這樣的結(jié)尾與上文的“神話”相照應(yīng),點明了文章的寫作意圖:存留著神話的童年是最幸福最值得珍惜的。大家看看這篇文章還缺什么?
生:題目。
師:我們?yōu)樗鼣M一個什么樣的題目好呢?
生:孤單。
生:寫給雪人的賀卡。
生:雪人賀卡。
生:冬天雪人懷中的一絲溫暖。
師:題目最好不要寫主題,否則顯得不夠含蓄,如“溫暖”之類的;“寫給雪人的賀卡”只是全文內(nèi)容的一部分,不能涵蓋全部內(nèi)容。題目要寫特別之處,“雪人懷中的賀卡”不如“雪人賀卡”更簡潔??纯丛脑趺磳??
(屏顯)
雪地賀卡
師:“雪人賀卡”和“雪地賀卡”哪個更好?
生:雪人賀卡。
師:嗯,我個人也認為“雪人賀卡”更好,文章就是圍繞“賀卡”寫了李小屹和雪人之間的故事,探討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童心可貴。大家想一想,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
生:假的。
師:為什么呢?
生:不可能,哪兒有這樣的兩個人?
生:真的。
師:為什么?
生:是散文。
師:有道理。散文一般都寫真實的事件。我要綜合一下兩種意見。小說以虛構(gòu)為主,散文寫真實事件為主,這沒錯,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文章某種意義上都是“半真半假”。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看看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記敘文的寫作,要抓住特別之處去寫故事,首先是一個特別的人,一個好奇的作者,抓住事物特別的地方,便寫出了這樣一個特別的故事,揭示了一個特別的主旨。好,下課!
生:老師再見!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中學;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