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華 戴國勝 何自懷 賀州市人民醫(yī)院 放療科 (廣西 賀州 542899)
多葉光柵又稱多葉準直器,是醫(y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的關鍵部件,是實現(xiàn)腫瘤精確放療的必要條件。多葉光柵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小電機控制葉片的走動形成治療射野,射線通過射野到達腫瘤位置,達到治療的目的。多葉光柵按照其安裝的位置分為內置多葉光柵和外置多葉光柵?,F(xiàn)在出廠的加速器基本上都是配備了內置多葉光柵,但是還有一些比較舊的機型配置的是外置多葉光柵,本院的KB1800型加速器配備的是外置多葉光柵,其型號為DMLC,其性能和特點具有代表性。
多葉光柵的構成單元是單個葉片,由鎢合金制成,葉片寬度為葉片兩側面間的寬度,葉片的長度為平行于葉片運動方向的葉片的物理長度,葉片的高度為葉片頂面和底面間的物理高度。DMLC多葉光柵由51對鎢合金葉片組成,分布在A邊和B邊,運動方向為X軸方向。光柵葉片的物理厚度分為1.63mm、2.16mm、3.07mm三種,其在等中心的投影寬度分別為3.1mm、4.2mm、6.0mm。中間位置葉片最薄,兩邊的葉片最厚。葉片長度為12.4cm,葉片的高度為7cm,而且上表面的寬度小于下表面的寬度,上下面呈梯形機構。葉片間采用凹凸槽的結構設計,相鄰葉片的凸槽和凹槽彼此鑲嵌在一起,不讓射線直接通過,大大降低了射線的漏射率。
DMLC多葉光柵替代了原來射野擋塊托架的位置,成為三級準直器,直接位于二級準直器(下光闌)的下方。外置的多葉光柵相對獨立,不集成與加速器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便于維修。不足之處是增加了治療機臂的重力負荷,DMLC多葉光柵重35kg,安裝時必須在機架另一端增加同樣重量的配重,導致整個機架承受的重量增加了70kg。安裝完畢后等中心至光柵上表面的距離為50.8cm,比原裝帶托架使用時治療距離增加,提高了擺位的效率。
主板兩塊sideA和sideB,提供電源和控制信號。
小電動機(微型直流伺服電機DC15V)和絲桿102組,每組電機和絲桿連接一根葉片,A邊和B邊各51組,形成射野時小電機高速旋轉由絲桿帶動葉片移動,移動速度大于10mm/s。每塊主板設置有64個信號通道,當有信號通道損壞時可以啟用備用通道。
大電動機,sideA和sideB各有兩個大電機,控制sideA和sideB兩邊的葉片整體移動,每個大電機配備一個DC24V的電磁制動器。葉片的整體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可以形成過中心的不規(guī)則射野。
光纖放大器,通過發(fā)射和接受激光信號用來判定葉片的初始化位置,如有葉片走位錯誤便會報錯。光纖放大器發(fā)射端激光的光亮度必須在5000以上,如果亮度低于此值則必須把亮度調高或者更換光纖放大器。
DMLC控制文件包括兩部分,DMLC葉片位置生成文件和DMLC葉片位置驅動文件,前者是將治療射野的大小和邊界翻譯成DMLC相應葉片的位置,生成葉片位置文件。后者是將生成的葉片位置文件轉換成葉片位置驅動文件,由DMLC的控制計算機完成。實際操作過程是,由計劃系統(tǒng)TPS生成計劃文件,再把計劃文件通過網(wǎng)絡傳輸?shù)紻MLC控制電腦,由DMLC控制軟件來實現(xiàn)DMLC射野的走位,包括葉片的控制邏輯、葉片的速度控制、葉片位置的監(jiān)測,還包括患者信息、射野個數(shù)、上下光闌的開合大小、機架角度、機頭角度等。
DMLC作為一種準直器,具有常規(guī)準直器的一切性能指標,包括旋轉中心軸與射線束中心軸的符合性,DMLC形成的照射野與燈光野的符合性,DMLC本身及相鄰葉片間、相對葉片合攏時的漏射線等都符合放療質控要求。由于DMLC的葉片是獨立運動的,每個葉片的到位準確性,必須對每個葉片逐一檢查。
步驟1:點擊DMLC多葉光柵控制軟件“Leaf Thickness”界面,然后點擊葉片控制界面上的按鈕“Run”。光柵會走成一個厚度標定的形狀(見圖1)。
步驟2:測得光柵葉片的數(shù)值為W1:23.9cm,W2:7.2cm,W3:5.7cm。
步驟3:測完W1、W2和W3后,點擊“Creat calibration fle”,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標定文件,將所測得的值輸入界面中相應的空格內。
圖1. 光柵厚度標定
步驟4:點擊按鈕“Save selected calibration fle”,葉片厚度就會被自動計算和保存。
步驟5:系統(tǒng)計算得到葉片等中心厚度:
第20、22、24、26、28、30、32(共7片)片:3.1mm(物理值:1.63mm);
第17~19、21、23、25、27、29、31、33~35片(共12片):4.2mm(物理值:2.16mm);
第1~16、36~51片(共32片):6.0mm(物理值:3.07mm)。
步驟1:將治療床升至等中心處,在床上固定一張毫米刻度紙,以mm為單位,以黑十字中心為原點,畫一個直角坐標系。
步驟2:點擊“Cal.verify”界面,設置“Step Value”為4.8mm,系統(tǒng)會給出指定的34個物理位置,將葉片分別走到這些位置,并在刻度紙上讀出等中心位置的值,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選擇前面創(chuàng)建的標定文件,將這些值輸入“Cal.verify”界面中,點擊按鈕“Save selected calibration fle”,葉片位置就會被自動計算和保存。
步驟4:從計劃系統(tǒng)中輸出一個不規(guī)則MLC文件,并打印該適形等中心平面圖。在DMLC控制程序中運行該MLC文件,得到該適形走位的光野形狀,將其與打印出來的適形圖相對比,如果重合,表示標定正確,如不重合,重復步驟1~3,直到該適形圖與光野走位一致為止。實際測量葉片走位最大誤差<0.5mm。
5.3.1加裝外置多葉光柵的加速器必須重新做劑量標定(誤差不得超過2%)步驟1:水箱擺放在治療床上,調整治療床至SSD=100cm。步驟2:射野設為10cm×10cm,用光野來對準水箱上的方框。
步驟3:電離室放在水下最大劑量深度處,在加速器上出100MU實施照射,測量吸收劑量(理論上應該等于100cGy)填入下表,允許誤差不得超過2%,否則需重新標定加速器劑量,直至誤差滿足要求為止。見表1。
5.3.2三維適形計劃(3DCRT)絕對劑量驗證(誤差不得超過3%)步驟1:制定一個三維適形計劃,處方劑量為200cGy。步驟2:布5個適形野,SAD=100cm,在等中心上設置1個POI。
步驟3:計算射野跳數(shù),輸出DMLC驅動文件。
表1. 劑量標定
表2. 三維適形計劃的劑量使用
表3. 靜態(tài)調強計劃的劑量使用
步驟4:對三維適形計劃的劑量使用電離室測量,將計算得到的劑量值與電離室測得的值進行比較。見表2。
5.3.3靜態(tài)調強計劃(IMRT)絕對劑量驗證(誤差不得超過3%)步驟1:制定一個靜態(tài)調強計劃,處方劑量為200cGy。步驟2:布5個野,SAD=100cm,在等中心平面或軸上設置1個POI。
步驟3:計算優(yōu)化劑量,輸出DMLC驅動文件。
步驟4:對靜態(tài)調強計劃的劑量使用電離室測量,將計算得到的劑量值與電離室測得的值進行比較。見表3。
5.3.4靜態(tài)調強計劃相對劑量驗證
靜態(tài)調強計劃相對劑量的80%劑量線的面積重合率應超過90%。
步驟1:修改3.3計劃的處方劑量為80cGy。
步驟2:重新輸出對應的光柵驅動文件。
步驟3:將膠片夾入模體之間,與CT片平行放置,位于等中心所在CT層面。將夾有膠片的體模重新擺位,在加速器上實施該逆向調強計劃。
步驟4:沖洗膠片后,將沖洗出的膠片輸入驗證系統(tǒng),計算出膠片的80%等劑量線,計算80%等劑量線包圍的面積Sr。
步驟5:將計劃系統(tǒng)計算的80%等劑量面積Sp與實際照射的膠片測量的80%等劑量面積Sr按空間位置重疊,計算兩者的重合面積Sc和面積重合率ΔS。見表4。
表4. 靜態(tài)調強計劃相對劑量驗證
[1] 顧本廣.醫(yī)用加速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 宮良平.放射治療設備[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 胡逸民.腫瘤放射物理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4] 李玉徐,慧軍.現(xiàn)代腫瘤放射物理學[M].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
[5] 陳婷婷,鐘睿,孫官清,等.國產外置式自動多葉準直器控制設計及其臨床性能測試分析[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4,31(2):4776-4781.
[6] 徐倩倩,莊鵬.多葉光柵運動部分維護保養(yǎng)及故障排除[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6,37(8):148-150.
[7] 付慶國,楊超鳳,楊海明.3種方法驗證多葉光柵到位精度的比較[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1,3(3):248-250.
[8] 崔偉杰,戴建榮.多葉準直器的結構設計[J],2009,2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