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摘要:初中階段的教育隨著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逐漸形成了新的發(fā)展趨勢。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引入初中體育課程中,不僅豐富了初中體育教學項目,也使得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精神和文化得到傳承。主要通過目前教育現狀,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課堂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問題,為更好地發(fā)展我國傳統體育事業(yè)做鋪墊。
關鍵詞:初中體育;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
在初中體育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充分發(fā)揮教育優(yōu)勢的表現。首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產生之初,就是由少數民族根據當地的民風特色設立的,在初中教育階段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是對初中體育的豐富,也積極響應了發(fā)展民族特色教育的政策?!懊褡鍌鹘y”將體育項目進行了分門別類,學生要區(qū)分清楚現代體育項目與引入的傳統體育項目之間的區(qū)別。其次是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專業(yè)體育項目的要求高,項目的規(guī)則和力度也適合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狀況。此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場地和時間沒有特定的要求,在鍛煉學生體魄的同時,也對學生的頭腦進行了相應的開發(fā)。對體育項目的總體把握和分類是教師需要具備的教學素質之一,教師要選擇最適合校園教學的項目,抓住初中階段體育課程的整體發(fā)展規(guī)律。最后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一定的多樣性,項目形式的多樣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配合教師授課,課堂參與度大大提高。
二、現階段課堂形式存在的問題
首先,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體育項目延續(xù)傳統枯燥的格式化形式,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達不到鍛煉學生身心健康的教學目的。即使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育形式渙散,盲目地跟隨舊教育體制的現狀不改變,也難以達到教育改革預想的效果。其次,體育教師資源不足,具備民族傳統體育素養(yǎng)的教師資源更是缺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具備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識以及教學能力,師資不足,素養(yǎng)不高,都成為初中體育課堂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短板。最后,資金投入方面,初中體育教學的經費不足以支撐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資金不充足就會影響體育項目的進行,導致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引入大大縮水。
三、初中體育項目教學策略的改進
1.明確項目進行宣傳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需要充分考慮接受群體的特點,學生要能夠適應引入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且對其充滿興趣。首先,教師在甄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要結合初中學生的普遍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培養(yǎng)。體育項目要具有科學性,運動強度要符合初中階段學生成長的代謝方式和供能方式。其次是所選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否具有授課價值,要確保課堂教學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明確項目之后進行課前改編,教師需要先對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優(yōu)化,通過教學經驗進行篩選和改編,學生在教材改編工作中也發(fā)揮著巨大作用。體育項目甄選之后,要對初中體育課堂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宣傳,使得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認識不再局限于現代體育項目。學校要拉近學生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學習民族體育精神的意識。
2.完善相關教材
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需要對初中階段體育教材進行完善,補充引入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師要對教材的專業(yè)性進行把關,教材的改編要將眼光放長遠,適用于今后的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教材的完善要突出地區(qū)特點,強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在的文化和精神,結合時代發(fā)展的特點,與時俱進,為實現初中體育高效課堂奠定理論基礎。
3.課堂教學實踐
在明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課前改編的工作有序進行之后,就要對其進行課堂教學實踐,隨著教學周期的不斷循環(huán),教師從中總結出相應的信息進行完善和提高。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體驗式”教學近距離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接觸。教師要關注學生對于這些項目的學習狀況,要和學生形成良性互動,通過反饋的課堂教學信息,總結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思考解決方法。學??梢蚤_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公開課活動,使得師生都能參與其中,教師之間不斷交流課堂教學經驗,使得初中體育科目的教學逐漸走上正軌。
總之,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式仍在不斷發(fā)展,對于傳統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引入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項目,不僅需要高質量、高效率的引入策略,還需要體育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素養(yǎng)。教師要依據初中體育的學科特點,重新制定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教學計劃。初中體育教師要擔當起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體育精神的重任,為更好地發(fā)展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