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賀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不僅在于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取數學思維的方法,不斷提高技能,增強進一步學習的本領。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笨梢?,無論從數學課程設計還是課堂教學方法上,都體現了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之一。
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發(fā)展思維的素材,課堂是學生展現思維的平臺,教師是促進學生思維的組織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抓好這三個主要方面。
一、理解教材,把握發(fā)展思維的基點
1.教師要正確解讀教材,在剖析教材中理解編者編排意圖,梳理知識點,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如青島版三年級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教材呈現的情境是“3天接待了96個客戶”,學生提出問題列式為:96÷3,得數計算很簡單。如果單純?yōu)橛嬎?,就使本?jié)課教學的意義大打折扣。其實本節(jié)重點是讓學生明確算理,可以設計操作法:用小棒擺一擺,先把90根平均分3份,每份是30根,再把6根平均分3份,每份是2根,30+2=32(根),順理成章地完成豎式計算。數學學習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防止重結論輕過程,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
2.教師要提高認識,既忠于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縛。教材呈現四幅圖讓學生畫出其周長,有的老師把第一幅圖改成“小螞蟻繞著樹葉走一周,走出了紅色軌跡”,再讓學生畫出其他圖的一周,然后引領學生總結圖畫軌跡的共性,揭示出周長的含義。這種把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化的設計,更能引起學生好奇心,鍛煉學生歸納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大刀闊斧地改教材,教材是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經驗編寫的,很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不能偏離以教材為“綱”的原則。
二、教學過程要給學生展現思維的機會
傳統(tǒng)的教學,有的教師為走“捷徑”,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低效教學方式,完全包辦替代了學生思維,缺少探究價值的問答式提問普遍存在,極大地束縛和限制了學生思維,這些思維定勢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隨著課堂教學改革,開發(fā)學生潛能、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核心任務之一,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提供盡可能多的表現機會,有意識地讓學生展現思維。
1.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導火索。小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時期,新奇的東西最能喚起他們的欲望,教師要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把想法完全說出來。如我在教學青島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三邊關系》時,先讓學生質疑: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從小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大多數同學會給出肯定的答案,“無疑”的問題怎會有疑?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都想證明給老師看,用小棒擺一擺之后,發(fā)現了結論的可疑性,再一次引發(fā)了探究“秘密”的興趣,最終得出:“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才能組成三角形。”學生在動態(tài)化的教學情境中,感受到了發(fā)現與探究的樂趣,收獲了成功的快樂,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2.動手操作最能體現學生思維過程。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fā)展特點,可使學生的手、眼、腦等協同并用,更清晰地展現思維。我在教青島版三年級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中間有零的除法時,先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28÷4,再猜想得數,都認為是407,卻說不出理由,計算教學本身就枯燥無味,學生思維一時茫然處于低潮。教師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用卡片分組討論操作:
第一種算法:400÷4=10020÷4=5 8÷4=2100+5+7=107
第二種算法:400÷4=100 20和8合起來是28 28÷4=7 100 +7=107
學生經過操作和充分的敘述,加上多媒體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的演示,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認識更加深刻,也為防止出現商中間掉零的情況提供了依據,糾正了學生的思維偏差。
3.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思維互補。小學生邏輯思能力還很弱,難免會出現思維的盲區(qū),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如六年級應用題練習:“某品牌西裝每套價格是800元,褲子價格是上衣的3/5,褲子和上衣各多少元?”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運用了哪方面知識?在學生明確題意展開分組討論,確定先求出上衣價格,然后展示:①整數法:800÷(3+5)②方程法:設上衣價格x元,x+3/5x=800 ③列比例:設上衣價格x元,800:(3+5)=x:5 ④分數法:800÷(1+3/5)。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涉及代數領域多個方面的知識,對差生來說,可能找出一種或兩種方法,對知識全面的學生來說,找到兩種以上解法不是難事。在小組中討論的目的,就是讓優(yōu)生照顧差生,通過集體交流,實現全班共享,提高整體思維能力。
三、數學實踐活動是展現學生思維成果的最好途徑
數學實踐活動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思考性、趣味性、開放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數學思維,這也是課改的熱點之一。如學習了三年級《位置與方向》以后,結合我校教學區(qū)是四合院的布局,讓學生設計“學校平面圖”,學生興致極濃,在制訂方案時各抒己見,測量了本教室的長、寬,再數出四周各有多少教室和辦公室,然后定出建筑物的方位,用1厘米代表1米的比例尺,繪制出了較為“準確”的平面圖,學生的實踐活動不僅體現了所學知識的思維水平,還涉及六年級比例尺的應用,為學生思維的連續(xù)性培養(yǎng)打下了基礎。
總之,我們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引導他們樂學、好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