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濤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一幅中國的《女史箴圖》?!杜敷饒D》有多珍貴呢?相傳,二戰(zhàn)期間,英國政府為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除日軍之圍,曾將《女史箴圖》與潛水艇二擇一,作為謝禮感謝中國。
一
《女史箴圖》是傳世中國畫中年代最早的卷軸畫。它的作者,東晉的顧愷之是中外繪畫史上有作品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知名畫家,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在繪畫史上的地位相當于書法史上的王羲之。
古有言諫、文諫、詩諫,而《女史箴圖》則是畫諫。
晉惠帝時,皇后賈南風挾惠帝下詔,殺死當時輔政的外戚楊俊及其黨羽達數千人之多,獨攬大權長達八九年之久。
大臣張華以歷代賢妃故事為本撰《女史箴》(“女史”是女官名,后來成為對知識婦女的尊稱;“箴”是規(guī)勸、勸戒的意思),意在諷諫賈后及建議女性要修德養(yǎng)性,全文300多字,當時流行甚廣,被稱為“苦口陳箴,莊言警世”。
《女史箴圖》便依據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節(jié),所畫亦為十二段,描繪了“馮姬婕妤擋熊”“班姬拒漢成帝同輦”等故事及端坐、端立等宮廷女性禮儀情節(jié)。
《女史箴圖》比較完美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生活情景,集教化與審美于一身,還預示著中國繪畫由重教化到重審美的轉型,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此非常、非常珍貴。
二
1900年,八國聯軍因義和團事件進京,該圖被英軍約翰遜上尉劫走。
1902年,約翰遜回到倫敦后,將《女史箴圖》帶到大英博物館,請館方為畫上的玉扣估價。在博物館工作的歷史學家西德尼·考爾文等人意識到這幅畫的價值,用25英鎊買下了《女史箴圖》。
當時的25英鎊相當于現在1000多英鎊,也就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左右,便購得了現在至少價值幾億元的《女史箴圖》。(摘自微信號“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