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吳海生
(1.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奉賢 201419;2.上海星輝蔬菜有限公司,上海 奉賢 201419)
金針菇由營養(yǎng)器官(菌絲體)和繁殖器官(子實體)組成,菌絲體由孢子萌發(fā)而成,在人工培養(yǎng)條件下,菌絲通常呈白色絨毛狀,有橫隔和分枝,很多菌絲聚集在一起便成菌絲體。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金針菇菌絲長到一定階段會形成大量的單細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條件適宜可萌發(fā)成單核菌絲或雙核菌絲。試驗發(fā)現(xiàn),金針菇菌絲階段的粉孢子多少與金針菇的質(zhì)量有關(guān),粉孢子多的菌株質(zhì)量均較差,菌柄基部顏色較深。金針菇為腐生真菌,只能通過菌絲從現(xiàn)成的培養(yǎng)料中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培養(yǎng)料對金針菇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影響較大[1]。金針菇的菌絲栽培和子實體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包括氮素、糖類、礦質(zhì)和少量的維生素類。米糠作為金針菇栽培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質(zhì)量(含金針菇菌絲生長所需營養(yǎng)成分的多少)決定了金針菇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2]。為驗證米糠質(zhì)量對金針菇菌絲生長速度的影響,我們采集了不同來源的5種米糠進行了對比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供試金針菇菌株為森源J1617,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種。試驗工具及用品包括電爐、燒杯、玻璃棒、量筒、漏斗、紗布、三角瓶、電子稱、鑰匙、稱量紙、PDA粉、蒸餾水、瓊脂粉、不同來源的米糠、滅菌鍋、超凈工作臺、接種針。
試驗共采集了5種米糠,加上空白對照,分別標記①、②、③、④、⑤、⑥。每個標本分別做5個平板,每個平板倒PDA20 mL,除去殘渣損耗,每個標本150 mL,蒸煮過程中水分會蒸發(fā),故每個標本加水至300 mL(⑥不需要煮,直接加熱水150 mL溶解完全)。采用相同方法提取不同來源米糠浸煮液配制PDA,接種相同金針菇菌種,在同一條件下培養(yǎng)8 d,觀察菌絲長勢,判斷不同來源米糠對金針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取6個干凈且干燥的250 mL三角瓶分別標記①、②、③、④、⑤、⑥,并分別稱取PDA粉5.85 g和瓊脂粉3 g置于每個三角瓶中;另取5個干凈且干燥的500 mL燒杯分別標記①、②、③、④、⑤,對應(yīng)稱取5種不同來源的米糠15 g置于對應(yīng)的燒杯中,每個燒杯分別加蒸餾水300 mL(為加快蒸煮速度,均加入已煮沸的蒸餾水)。將5個燒杯同時放在電爐上,電爐功率一致,待燒杯內(nèi)液體煮沸開始計時,煮20 min,其間不停攪拌燒杯內(nèi)液體,防止糊底。將煮好的米糠浸出液用4層紗布過濾,并分別取150 mL加入對應(yīng)編號的三角瓶內(nèi)使其完全溶解PDA。三角瓶蓋好硅膠塞,放入高壓滅菌鍋內(nèi),121℃滅菌30 min。取出滅好菌的PDA,在超凈工作臺上分別倒平板,并做好標記。平板上放置同時滅菌的無菌水搖瓶,以防形成冷凝水。平板冷卻固定后,取同一母種的金針菇試管接種于平板上,然后用透氣性封口膜封好平板,置于19℃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8 d,觀察記錄平板菌絲長勢、菌絲濃白程度、粉孢子情況,分別于培養(yǎng)第3 d和第8 d測量菌絲直徑。
菌絲生長速度(mm/d)=[(D2-D1)/2]×(n2-n1)[3]。
D1:第n1 d測得菌絲直徑(mm);D2:第n2 d測得菌絲直徑(mm)。
不同來源的米糠的外觀及理化性質(zhì)各不同,其浸出液制成的平板培養(yǎng)的菌絲生長情況除了生長速度不同外還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官特征(無法用數(shù)據(jù)表達)。由表1可知,米糠顏色由深到淺依次為⑤>③>④>①>②,平板顏色由深到淺依次為⑤>④>①>③>②>⑥,培養(yǎng)8 d菌絲長勢由強到弱依次為④>⑤>⑥>①>③>②、菌絲濃白程度為⑥>①>④>③>⑤>②、粉孢子由多到少依次為⑤>②>③>④>①(⑥無粉孢子)、斷圈明顯程度依次為⑤>④>①>②>③(⑥無斷圈)??梢?,不同來源的米糠浸出液對金針菇菌絲生長影響差異較大,與對照相比,④和⑤可促進金針菇菌絲生長,而①、②、③抑制菌絲生長;5種不同來源米糠處理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粉孢子和斷圈,且菌絲濃白程度各不相同,其中④和①的菌絲濃白程度接近對照,⑤粉孢子最多、斷圈也最為明顯。
由表2可知,各處理金針菇的菌絲生長速度各不相同。處理①、②、③、④、⑤、⑥培養(yǎng)第3 d的平均菌絲直徑分別為11.4 mm、11.4 mm、11.8 mm、12.2 mm、11.6 mm、11.4 mm,培養(yǎng)第8 d的平均菌絲直徑分別為50.6 mm、44.8 mm、45.4 mm、52.2 mm、51.4 mm、50.8 mm。
表2 各處理金針菇平板菌絲直徑
由表3可知,各處理金針菇菌絲的生長速度存在一定差異,處理④金針菇菌絲生長速度最快(平均
表3 各處理金針菇平板菌絲生長速度方差分析
4.0 mm/d),其次為處理⑤(平均3.98 mm/d),處理②最慢(平均3.34 mm/d)。方差分析表明,處理④、⑤、①之間差異不顯著,處理④、⑤、①與處理③、②差異達顯著水平。結(jié)合各處理的感官分析,④號米糠質(zhì)量最好,其次為①號米糠。雖然⑤號米糠金針菇菌絲生長速度較快,但感官感覺較差。其余米糠質(zhì)量均較差。
用米糠浸出液制作平板,通過觀察金針菇菌絲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可以較清晰地分辨米糠質(zhì)量的優(yōu)劣。
[1] 馬曉霞.金針菇高效栽培技術(shù)[J].河北農(nóng)業(yè),2010(7):8~9.
[2] 陳亞光.金針菇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村百事通,2011(15):32~34.
[3] 徐珍,尚曉冬,譚琦.金針菇雜交新品種—金針菇G1[J].園藝學報,2011(8):162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