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徐駿
順從自己的心,結合自己的能力,不拘泥于教條,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長壽這個話題,有些老生常談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無非就是講,要過克制的生活,吃素食或者輕食,上了歲數(shù)要避免激烈運動,最好能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之類。而《時代周刊》前不久刊登的封面文章《如何活得久又活得爽》,講的就完全不同了,它完全推翻了上面這些限制,就是要教你怎么才能活得久,又活得爽。
人們普遍認為,肯定是鄉(xiāng)村好。鄉(xiāng)村環(huán)境好,山清水秀,養(yǎng)心怡情。心情舒暢了,肯定長壽啊。但人家美國的老人早就不這么活了。
文章里講了一個美國老太太的例子。老太太名字叫瑪麗·阿什敦,90歲,在紐約生活了將近60年,每年聽兩場音樂會,不喜歡做飯,經(jīng)常叫外賣。她還在工作,不工作的時候會參加手工活動。你說這種生活方式,和年輕人比也差不了什么吧?
老太太可不是特例。美國80%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都生活在大城市。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到2030年,60%的人都會生活在城市中,許多人都超過60歲。美國智庫米爾肯協(xié)會未來老齡化研究中心(CFA)每年都會有一個最適合安享晚年的都市排名,前十名幾乎都是大城市。
對于養(yǎng)老來說,城市的優(yōu)越性越來越強,強大的醫(yī)療體系、更多學習的機會、便捷的交通方式,以及在藝術和文化生活方面也更豐富。孤獨感是老年人最嚴重的負面情緒之一。只不過,人們在城市里生活,有更多的辦法能夠緩解孤獨。
其實想想也是,總說認知迭代,但有些傳統(tǒng)的想法卻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們的認知中。拿咱們自己來說,我們總想著年輕的時候在大城市拼搏,年紀大了再找個歲月靜好的地方養(yǎng)老。但實際上,在大城市里熱鬧了一輩子,到老了真的天天看山看鳥看花,就是看不著人,估計也受不了。那除了養(yǎng)老居住地選擇上,和咱們想的不一樣,還有哪些讓我們出乎意料的長壽秘訣呢?
文章從陪伴、運動、飲食和性格這幾個方面講了它們和長壽的關系。絕大多數(shù)都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這幾個方面,每個我都會先提一個問題,你先在心里回答一下,我再給你說說《時代周刊》給的回答。
比如說年老了,子孫繞膝,家人陪伴才是最好的?
《時代》周刊的回答是,不,朋友的陪伴帶給健康的好處,比家人多。
這一點在2017年《人際關系》雜志上發(fā)表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研究者在100個國家調(diào)查了27萬人,他們就發(fā)現(xiàn),家庭和朋友都與快樂和健康相關,但是人們年紀越大,友誼對健康的正面影響就越強,甚至超過了家人。
咱們剛才提過的米爾肯未來老齡化研究中心(CFA)主席保羅·歐文是這么解釋的,他說,人們渴望的是彼此的陪伴和與他人的接觸。咱們想想也可以理解,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孩子大了,總有自己的生活,能給我們更多的陪伴的,肯定是我們的朋友了。
再來一個問題,關于性格。咱們通常都會認為笑口常開的老年人,更容易長壽,你同意么?下面的內(nèi)容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了。
有一個持續(xù)了將近100年的實驗,1921年,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路易斯·推曼召集了1500名1910年左右出生的男孩和女孩,追蹤他們的一生。這些男孩和女孩活到現(xiàn)在,都超過一百歲了。要說這個實驗可真是不容易。第一個研究者推曼去世后,就有繼任的研究者繼續(xù)他的研究,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來。那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研究者追蹤了這些孩子的一生,他們發(fā)現(xiàn),外向開朗的孩子,活得反而沒有內(nèi)向嚴肅的孩子久,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太過樂觀的人會忽視身體釋放的信號,即使身體出現(xiàn)問題,也沒能及時就醫(yī),耽誤了治療。適度地關注身體狀況非常重要,想要長壽,也不能太“看得開”。
還有運動,老年人的運動只能是太極、散步或者最多是廣場舞嗎?
作者認為并非如此。我來說一個紐約的老太太吉乃特·貝達德的故事。她在69歲完成了馬拉松,現(xiàn)在每天都要跑三個小時。文章里說,一般強度的運動,比如說散步,每天十五分鐘就行,要是強度高點,能出汗的那種,一分鐘就夠,都對身體有好處,比如說增加體力、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這些都能減少嚴重摔傷的可能性,還能振奮精神。說到底,運動這個事兒,只要動了就有好處。
再來說說吃喝這個事兒,一定要按照營養(yǎng)師的話吃嗎?
研究者研究了那么多百歲老人,發(fā)現(xiàn)他們吃得真是千差萬別,但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按時吃早飯。注意,文章里特別強調(diào)按時。
有的人喜歡喝酒,年輕時喝點也沒人說什么,但一見到爹媽喝酒總要勸少喝點。文章里說的和咱們中國人說的差不多,小飲怡情。不僅怡情,根據(jù)《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fā)表的研究,他們調(diào)查了超過33萬的人,少量或者適量喝酒的人的死亡率,要比那些一點兒都不喝的人低20%。但是如果你從來都不喝酒,也沒必要從現(xiàn)在開始喝。
全篇文章讀下來,我有一種感覺,人有時候是自己限制了自己,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適合所有人。順從自己的心,結合自己的能力,不用拘泥于教條,喜歡山山水水就山山水水,喜歡城市的熱鬧繁華也不用逼自己離開。正如文章里所說,人終有一死,但生命的長度和質(zhì)量,是我們自己可以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