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芹 張海 何宗林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得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逐漸興起和應用。從翻轉課堂運作模式的視角,深刻剖析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多元化要素的深度融合,詳細闡釋混合式翻轉課堂的相關理論、模式架構及運作形式。這種“抑教揚學”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口語交際、團隊協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指出了當前混合式翻轉課堂內在和外在的限制因素,這對翻轉課堂的應用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混合式翻轉課堂;信息技術;多元化要素;模式架構;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42;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8)03003104
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發(fā)展機遇,特別是國家一系列政策,包括《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的出臺,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得教育教學的改革進入一個如火如荼的全面發(fā)展時期。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正式提出“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翻轉學習方法是一種提高和支持主動學習的新方法[1]。家庭作業(yè)變成觀看錄制好的視頻,而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實驗任務和測試[2]。翻轉課堂并非是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簡單翻轉,它是一種集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與整合創(chuàng)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功的翻轉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涉及到教學環(huán)境、互動形式、評價方式、教學內容等視域下的多模態(tài)混合式教學。現在翻轉課堂被認為是混合式學習的有效實現途徑[3—4]。
信息時代對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要求為翻轉課堂提供了強大動力,信息化對教育教學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目前,國內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翻轉課堂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我國的翻轉課堂與發(fā)達國家在深度應用、融合創(chuàng)新的水平方面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數據結構》作為工科課程,既有很深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學生有高超的編程能力和應用能力,這種課程特色更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實施。
1混合式翻轉課堂的相關概念
1.1混合式翻轉課堂的理論框架
混合式翻轉課堂強調了多元化要素的混合,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既能滿足個性化需求又強調同儕協作的學習環(huán)境,圖1給出了混合式翻轉課堂的理論框架。在該理論框架中,混合式翻轉課堂應用了教育技術,同時也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機會,教育技術的水平和學生學習的主動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個性化、協作式學習環(huán)境的水準。
1.2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培養(yǎng)目標
郭沫若先生說過:“教育的目的是養(yǎng)成自己學習、自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手來做的這種精神?!被旌鲜椒D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轉化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5]。學習能力包括能否迅速理解傳授的知識內涵以及能否自主地接納吸收新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解決的是“怎樣學”的問題。學習轉化能力是能否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解決的是“怎么用”的問題。創(chuàng)新能力是指將所學的知識充分內化,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到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實踐活動或項目中去,指導活動項目的實施或作為活動項目實施的依據,解決的是“如何創(chuàng)新”的問題。此培養(yǎng)目標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著力培養(yǎng)信念執(zhí)著、品德優(yōu)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相一致。
1.3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師生關系
混合式翻轉課堂師生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教師由原來知識的傳授者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學習的促進者和輔助者,學生則由被動接受者變成學習的主導者。教師的作用在于釋疑解惑,在于引導、點撥和激發(fā),而不是全盤灌輸。學生則成為學習的主人,處于學習的中心地位。
這種變化使得許多人對翻轉課堂是否削弱了教師的作用產生了質疑,其實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減弱,反而變得更大,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更高。一方面要制作能吸引學生的視頻,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專業(yè)業(yè)務能力;另一方面,課堂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很強的組織能力、整合能力、應變能力,要能統籌整個教學過程[6],把控課堂的節(jié)奏。教師還要有發(fā)現的能力,既能識別學生個體間的能力差異,又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分組,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互助協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還要具備提出代表性問題,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教師是總體設計師,在混合式翻轉課堂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模式架構
2.1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理論的維恩圖
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強調的是學生的主動學習,包含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協作學習、合作學習、同儕教學和同儕輔助式教學。相關文獻[7]給出了這些學習理論間的結構包含關系[7],如圖2所示。
2.2混合式翻轉課堂構成要素的多元化
翻轉課堂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協作與探究學習[8],客觀上需要教學方案和學習活動的多元化,如教學目標分層設計、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媒體表征、為各學習目標設置難度呈階梯分布的學習任務,以及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呈現形式等[9],這就使得翻轉課堂的各要素,即課程資源、活動形式、師生互動平臺、評價體系等各方面呈現了多元化的形式。
2.2.1課程資源的多元化
課程資源的多元化表現在形式的多元化,有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形式,另外還表現在學生獲取課程資源渠道的多元化,特別是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除了在面對面的交流、各種實踐活動項目中獲得資源外,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各種搜索引擎、電子圖書館獲得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源。并且很多課程資源可以循環(huán)學習和增量學習,從而更好地強化所學內容。
2.2.2活動形式的多元化
混合式翻轉課堂是以活動、項目驅動的自主式、內在的學習形式,活動形式應該豐富多樣,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活動形式可以是實驗實訓、課程論文項目、編程項目、小組交流、制作成果展示材料等形式,在這種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中,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編程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等各方面都會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2.3互動平臺的多元化
混合式翻轉課堂互動平臺擴大了時空,呈現了多元化的態(tài)勢,除了課堂面對面的交流外,還可以通過BBS、Email、QQ、微信、論壇等形式進行交流,這使得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深度與廣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度的交流互動更好地促進了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2.2.4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翻轉學習模式依賴于學生的課外準備和課內交互,這就對教師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帶來了挑戰(zhàn),可以采用綜合的評價方法,比如小組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價、測試等各種方法的綜合,還可以運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收集、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10],從而給出合理的評價結果。
圖3表示了混合式翻轉課堂構成要素的多元化。
2.3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模式架構
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理論和實踐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合交叉,整個模式架構如圖4所示。該圖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分別列出了教師和學生的系列活動及全方位融合的過程。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學習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與提高。課前階段學生主動搜索資料和觀看視頻,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課中階段,基于探索式的學習、主動學習和協作學習[11]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研究能力,小組討論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口語交際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課后學習則提高了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3混合式翻轉課堂的關鍵活動
3.1微視頻的選擇和制作
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的任務由教學視頻來承擔,教學視頻的質量決定了學生有沒有超越傳統課堂中教師知識傳授的效果。文獻[12]中提到,Zaid Ali Alsagoff 教授曾提出教學視頻的作用是“激發(fā)、影響和告知”,其特點為“LECTURE”:生動的(Lively)、有教育意義的(Educative)、創(chuàng)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關的(Relevant)和令人興奮的(Enjoyable)[12]。
視頻的制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a.視頻的制作應以主題為單位,符合學生注意規(guī)律[13]。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在10分鐘左右,所以視頻不宜過長,要有具體的主題。
b.視頻在圍繞“主題”設計時,要注意設計形式的多樣性。如基于問題學習、基于案例學習、基于情境學習等。
c.應將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精心整理,以合適的形式嵌入到視頻中。
d.視頻要有吸引力且具有導學的效果。
3.2課堂教學的組織
文獻[14]中提到Zaid Ali Alsagoff教授表示翻轉學習的最大挑戰(zhàn)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視頻、如何進行有效的線上活動,而是如何創(chuàng)造鼓舞人心、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可見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課堂駕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a.教師要能及時處理知識傳授過程(觀看視頻、做基礎題)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所做基礎習題的效果進行分析,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或以講解的形式給學生闡釋,或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不留尾巴,不留后遺癥。
b.教師拋出的課堂問題要具有開放性、代表性,且要給學生留有深度思考的余地和機會。
c.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鼓勵學生進行批判式的提問。
d.要能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出既能滿足個性化需求又兼顧互助協作的課堂教學內容,并以豐富的課堂組織形式表現。如果問題是操作性的、過程性的,可以采用“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的探究式課堂”,如果問題是爭議性的、理論性較強,可以采用“以問題驅動的討論式課堂”。
總之,我們要使課堂成為思想火花碰撞的地方,是質疑問難、內化知識的場所,是通過交流探求真理的地方。
3.3問題的即時反饋和及時解決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擁有的是學習的主動權和控制權,對出現的問題教師要能及時反饋和引導,使學生清楚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有針對性地積極補差,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學生的問題一方面是與課題內容相關的顯性問題,還有一種需要教師挖掘的隱性問題,對于隱性問題,可以運用信息化技術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分析,比如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對網絡平臺上學生所做習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習慣、判斷學生的學習需求、預測學生的下一個行為,從而設計出更能符合學生特性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
問題反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 數據收集分析、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方式,積極通過各種交流平臺解決問題。
4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和限制
4.1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混合式翻轉課堂充分發(fā)揮了各種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充分調動了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在提高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團隊協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氛圍以及知識的內化方面均比傳統課堂更有優(yōu)勢[15],使得師生共同發(fā)展和提高。從教學的效果來看,學生更喜歡與合作伙伴共同學習,更喜歡有創(chuàng)新和合作度更高環(huán)境的翻轉課堂。
4.2混合式翻轉課堂的限制
混合式翻轉課堂雖然在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限制,包括內在和外在的限制。內在的限制主要是教師和學生缺乏自信,改革的毅力還不夠。外在的限制主要是社會對這種教育教學形式的信任程度不夠,所需的技術和支持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5結束語
教育不僅是學校教師的任務,更是社會化教育,我們應通過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探索和改革,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研究性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Jensen J.L., Kummer T.A., Godoy P.D.D.M. Improvements from a flippedclassroom may simply be the fruits of active learning.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15,14(1):1—12, ar5.
[2]Roach T. Student perceptions toward flipped learning: New methods to increase interaction and active learning in economic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Education, 2014(17):74—84.
[3]吳鵬澤.基于視頻公開課的翻轉課堂教師培訓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18—123.
[4]王鵬嬌,段婷婷,蔡宇楠,曾祥民.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79—86.
[5]呂曉娟.基于學生學習力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5(12):98—102.
[6]王慧君,王海麗.多模態(tài)視域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12):70—76.
[7]J.L. Bishop, M.A. Verleg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C].120th ASEE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Proceedings, 2013.
[8]趙呈領,徐晶晶.翻轉課堂中學習適應性與學習能力發(fā)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6):92—98.
[9]楊開城.學生模型與學習活動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2(12):16—20.
[10]Ali L., Hatala M., Gaevió D., Jovanovió J..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evolution of a learning analytics tool[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58):470—489.
[11]Danker,Brenda. Using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Explore Deep Learning in Large Classrooms[J].The IAFOR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5,3(1):171—186.
[12]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59—64.
[13]龍寶新,孫峰.翻轉課堂與高效課堂間的異同與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14(12):93—98+120.
[14]張金磊,張寶輝.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1):73—78.
[15]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Mixed Flipped Classroom
HUANG Shuqin, ZHANG Hai, HE Zongli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teaching makes the novel teaching mod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rise and applied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ified e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mixed flipped classroom, and elaborates in detail the related theory, mode framework and operation form. The teaching mode, which suppresses teaching and promotes learning, is conducive to the cre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t has effectively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learn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oral communication, team spirit and innovative spirit. Meanwhil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the current mixed flipped classroom are pointed out, which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the fixed flipped classro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versified elements; mode framework; personaliz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責任編輯:侯秀梅)2018年3月第37卷第3期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Mar.2018Vol.37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