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權
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集物理、生物和化學等多種自然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目,是小學生認識自然、發(fā)現(xiàn)真理的主陣地,而小學科學課程又以實驗教學為基礎。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功利心太強,過分強調學生高分化和升學率,將科學實驗教學作為一門副科,不認真對待,導致教學效率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tài)。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應當摒除落后的思想,采用恰當教學策略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迅速提升上來,讓課程改革落到實處,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小學科學的主要目的,然而小學科學實驗課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啟蒙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科學和愛科學等,讓孩子們親自觀察和動手實驗,讓學生們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讓他們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去觀察、學習和研究,讓他們學到實驗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因此,小學科學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具體的實驗要求,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以至于王學生能夠有效的上好科學實驗課,但是不能搶占實驗課。
1加強教師的教學指導
科學實驗課堂,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發(fā)揮主導性,更要注意重視學生主體性。那就是加強教師的科學指導,注意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一步。學生在上實驗課時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學有目的,把握關鍵,分清事物的主次,提高觀察能力。所以,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特點,在指導時做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用身上的器官去觀察。一是要用眼睛進行科學細致的觀察,要時刻觀察實驗的變化。二是要手觸摸、用耳傾聽和用鼻細聞,如果環(huán)境或者工具非常安全,也可以采用嘴巴去嘗試等。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科學地聽,科學地做,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事情更加全面的認識。
2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實驗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極強和探求欲極強的階段,而科學實驗是一門特別強調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活動。學生由于好奇,會積極參與到動手實踐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能力。那么,如何激發(fā)興趣呢?我認為只有努力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興趣,樂學,好學,激發(fā)其積極探究的欲望,那么,我們的實驗教學課就成功了一半。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等,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習的理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使他們在該環(huán)境中產生對科學學習的需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學習的良好興趣,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最終目的。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吸引學生進入一個充滿問題、充滿思考和探究的科學世界。
3加強實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新課程改革近年來的不斷推行,使得生活化教學逐漸成為各個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對廣大教師來說,通過生活化理念的融入,能夠讓實驗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基于生活化的內容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有效調動課堂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進行“觀察溫度計”教學的時候,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溫度計,然后提問學生溫度計的使用方法,當學生討論完成以后,教師再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實驗??v觀上述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熟知的溫度計來調動學生興趣,然后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討論,最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整個過程中學生均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通過自身自主操作,進一步加深對溫度計的認識。
4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合作探究技能是尤為重要的,然而,在實際的科學實驗教學中看來,很多學生缺乏合作探究技能,他們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小組之中,也不能夠高效地以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因而導致小組學習氛圍受到破壞,影響了最終的學習成果。為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學《燈泡亮了》這一節(jié)內容時,其中就有一個代表性的實驗探究“制作簡單的電路”,需要用到的實驗材料,如小燈泡、開關、足夠的導線、若干電池、燈座。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自主設計電路以及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我們可以將小學生劃分為幾個實驗小組,并且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團結合作起來,就可以將大的實驗探究進行細化、小化,更能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鍛煉學生的手腦協(xié)調能力。如有的小組由于配合默契、自主和合作思考意識強,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電路的設計,當看到小燈泡亮的一刻,所有的小學生都將視線轉移了過來,從而激發(fā)了其他學生完成實驗的興趣。此外,我們還可以給學生加深的電路制作難度,比如要求學生設計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或者兩個開關都可以控制一個燈泡等電路,培養(yǎng)學生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
5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逐漸融入人們生活之中,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也是如此。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實現(xiàn)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熱傳遞”這個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相關方面的視頻,讓學生觀察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最后教師在對該實驗進行一定的講解和解釋說明,同時還要強調實驗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能夠讓學生快速的掌握實驗的基本步驟。在多媒體模擬實驗演示完畢之后,教師領著學生將剛才所看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復述一遍,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在利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試管中水的沸騰情況,并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弊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使用這種方法,能夠進一步強化教學內容中的難點與重點,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能夠進一步得到提升,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結語:總之,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要引導學生展開有效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榮錦.小學科學實驗組織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138.
[2]黃勇.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116.
[3]姚國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8(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