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飛
摘 要: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給現(xiàn)階段的學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學生們的教育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其基礎知識上面,還應該注重其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階段,這段時間內(nèi)的學生們所面臨的社會壓力和學業(yè)壓力都比較小,因此有充分的時間來讓學生們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方法。這其中,朗讀就是學生們所必須掌握的一個方法。在學生們朗讀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們思考的過程,對于學生們培養(yǎng)語感以及養(yǎng)成正確的語文閱讀方式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23
反觀當前教育界對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只重視學生們基礎知識的情況依然存在。基于此,本文對現(xiàn)階段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做系統(tǒng)的探究。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
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育中還是存在著大部分的教育者只重視學生應試能力的情況。雖然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將這種思維方式進行了不斷的更改,但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積病還是難以根除,應試教育是通過壓榨學生們的綜合發(fā)展來提升考試成績的一種方式,從短淺的角度看確實能通過提升學生們的成績來使之考上一個分數(shù)高一點的學校,但是從長遠的目光來看完全不利于學生們?nèi)蘸蟮娜姘l(fā)展。
(二)學生的學習沒有動力
一方面是傳統(tǒng)教育中教育者教學方式是自己在講臺上講課而學生們在課桌上聽課,這種方式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思維的積極性以及不能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學生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存在問題,很多學生們都是簡單地認為語文科目只是基礎科目,并沒有太多的延伸性以及運用性,只要將應該記住的內(nèi)容記住以及將答題的方式記住在考試的時候通過套用模板的方式就能取得好成績,這樣的思維方式下,學生們思考的積極性也就消失了。
(三)不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們的朗讀能力是學生們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驗文章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學生們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朗讀還能讓小學學生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語感,為學生們打下堅實的文學基礎。
但是現(xiàn)階段的很多教育者認識不到其中的重要性,可從三個角度分析:
1.認為思考文章比朗讀更重要。很多小學的語文教師認為其小學的語文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指導學生們閱讀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通過記錄的形式來對文章進行適當?shù)臉俗亩鴰椭约喝ダ斫馕恼?。而朗讀與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相悖的,兩者相較取其重,自然就將朗讀給落下了。
2.認為提升成績更重要。部分小學語文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片面追求自己所帶領班級的成績,過分重視分數(shù)的高低進而更加的是重視學生們對字詞和寫作的教授,而過早地將閱讀答題的“模板”教給學生們從而省略了讓學生們?nèi)プ约嚎偨Y的過程。這種行為是比較惡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異于“竭澤而漁”,限制了學生們思想擴散,不利于學生們?nèi)蘸蟮陌l(fā)展。
3.教育者個人能力不足。朗讀的過程中需要加之學生自己的感情,教育者可以通過聽學生們閱讀的感情而去理解學生們是否已經(jīng)掌握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教育者有意避免其中點評的階段不僅僅是罔顧學生的發(fā)展,更是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產(chǎn)生質(zhì)疑。
二、如何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掌握正確的朗讀方式
正確的朗讀方式包含了對字詞的把握、對句子的斷停、減少兒化音的情況。而現(xiàn)在有很多的學生都存在咬字不清、唱讀的情況,這種行為雖然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其閱讀速度,但卻不利于學生們語感的養(yǎng)成以及會很容易產(chǎn)生口齒含混不清的現(xiàn)狀。
這些問題出現(xiàn)之后身為教育者應該積極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因為一旦學生們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與我們朗讀的初衷相悖的,不利于學生們對文章感情的理解。
(二)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育者很容易面臨這樣的一種情況,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先大聲地朗讀文章,但是到了文章的一半或者快要閱讀結束的時候聲音戛然而止。
這種行為也不好,聲音停止的原因很多,但多數(shù)是“隨大流”,對于這種行為我們應該及時制止,因為半途而廢并不是我們教育者應該傳遞給學生們的思想。
另外中途停止很容易讓學生們對之前所朗讀的文章形成一片“空區(qū)”。不利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綜合性理解。
為此我們可以適當?shù)貙W生們進行獎勵,多是通過口頭獎勵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們閱讀的積極性;同時還應該用進行綜合測評的方式,對朗讀有感情的同學進行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如本子等。
(三)教師示范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限,但語言的模仿力很強,因此,教師的示范指導尤為重要。它可喚起學生的注意,調(diào)動其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教師先進行范讀,學生再學著讀,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因此,教師的范讀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性,有利于學生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語文朗讀的教學相較于其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為此我們應該重視朗讀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建立起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式。此外還應該積極地面對學生們在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適時地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們提升其本身的語文朗讀能力,提升其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素心.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0).
[2] 趙小朝.讓寫作緊跟閱讀的步伐——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2016(11).
[3] 張縮影.靜心會文本 遵路尋學法——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文本質(zhì)疑與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2016(9).
[4] 宗怡.教是為了不教——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J].新校園(中旬),2015(10).
[5] 孫燕.叫醒孩子的耳朵——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