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發(fā) 楊小紅 彭紅星
摘 要: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依據(jù)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和資源而開展的課程開發(fā)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又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對廣州市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結果顯示,其所開設項目主要是體育競技類項目,而基礎體育知識類課程匱乏,技能訓練類課程、休閑娛樂類課程、健身與健康融合類課程偏少。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俱樂部 課程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1(c)-0087-02
近年來關于校本課程的探討逐漸吸引了許多課程理論研究者與課程實踐者的重視,圍繞這一概念進行理論上分析、實踐上的實驗與研究逐漸增多,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試行三級課程的政策,校本課程成為課程改革的熱點之一。如何根據(jù)自身學校實際情況,結合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精神,開展校本體育課程開發(fā)的研究工作,就擺在廣大高校體育工作者的面前,尤其是高校體育教師面前。高校體育工作者應當注重校本體育課程的研究,圍繞“健康第一”指導思想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豐富高校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和形式,提升當代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例如廣東工業(yè)大學采取的“課堂體育教學俱樂部”“課外體育鍛煉俱樂部”“課余運動訓練俱樂部”“三位一體”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基本滿足學?!按笠?guī)模本科”體育教學的需要。但對廣州市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校本課程所開設的項目進行分析,認為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如開設體育公選課程的體育文化底蘊不夠、開設體育選修項目偏少、開設的選修項目與奧林匹克精神聯(lián)系不夠緊密、開設的選修項目沒有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設施等。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內(nèi)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教學論》《體育教學論》方面的專著,以及體育教學俱樂部方面的文獻,了解教學論對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論述,從教育學原理出發(fā),掌握體育教學俱樂部校本課程開發(fā)前沿性的理論。
1.2.2 問卷調(diào)查法
通過制訂問卷對學校體育學的專家教授、骨干教師和學生進行調(diào)查,了解專家學者對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開發(fā)的建議,了解骨干教師對體育教學俱樂部的構想,了解學生對體育的需求,為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的開發(fā)奠定良好的基礎。
1.2.3 走訪調(diào)查法
走訪體育教育學的學者教授,詳細了解專家學者對體育教學俱樂部的設想,走訪國內(nèi)體育教學俱樂部處于領先地位的高校,通過實地觀摩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了解掌握體育教學俱樂部的教學模式。
2 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的體育教學俱樂部的課程設置現(xiàn)狀分析
2.1 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形式
從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形式歸納為五種:第一種是基礎體育課的形式(如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進行,開設的內(nèi)容有武術基本技術、初級長拳或短器械,24式簡化太極拳或長器械,田徑、球類、游泳、體操、身體素質及基礎理論等;第二種是特色項目的體育課形式(如中山大學),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進行,特色項目為游泳;第三種是采用選項課的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大多數(shù)學校一個學期一選(如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少數(shù)學校一年一選(如星海音樂學院),個別學校二年只選一個項目(如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開設的項目主要是競技類的“三大球、三小球”、武術散打、健身、健美操等項目;第四種是公選課形式,面向大學三、四年級和研究生開設,公選課分為室外實踐課和室內(nèi)理論課,室外實踐課開設的項目有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網(wǎng)球、籃球、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室內(nèi)理論課有《籃球運動文化》《籃球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等;第五種是“彈性開放式”設置(如華南師范大學),具體做法是學生在校期間選課實行“彈性開放式”,學生可以在大學4年期間,任選4個學期來選擇參加和完成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習。每學期上課18周,每周2學時,共144學時。全面實行學分制,學生在校期間參加 4個學期的體育課程,每學期經(jīng)考試合格者授予體育必修課1學分。修滿規(guī)定的4學分,是學生畢業(yè)、升學、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形式,基本符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尤其是華南師范大學采用的“彈性開放式”設置,既符合《綱要》“三自主”的精神,又緩解了學校場地器材不足的矛盾,是值得推廣和借鑒的。
2.2 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內(nèi)容
從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內(nèi)容來看,開設的內(nèi)容以競技類項目為主,如“三大球、三小球”、武術散打、健美操、游泳等項目,雖然這些項目的開設,基本上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但從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體育教學俱樂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層面來考慮,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的內(nèi)容還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還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基礎體育知識類課程匱乏,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只有廣東工業(yè)大學提到了開設了《籃球運動文化》《籃球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等室內(nèi)理論課,這還永遠不夠,例如還可以開設《體育欣賞》《人體健康概述》《自我診斷與保健》《運動處方》《運動傷病的預防和治療》《運動與營養(yǎng)》《運動是良醫(yī)》《科學體育鍛煉原則和方法》《運動技能分析及心理健康》《體育觀賞禮儀》《體育競賽學》等;其次,技能訓練類課程缺少,可以開設空手道、柔道、劍道、短兵等項目;再次,競技類課程可以拓寬一些,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可增設手球、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田徑健身、橄欖球、龍舟、賽艇等項目;休閑娛樂類課程可增設輪滑、射箭、舍賓、棋類等項目;最后,增加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如氣功、五禽戲、八段錦、太極劍等。
3 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內(nèi)容的選編原則
3.1 健康第一原則
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選編教材的基本出發(fā)點,充分反映和體現(xiàn)《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nèi)容和要求,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3.2 因地制宜原則
教材的選編要從學校師資條件和學校場地設施的實際出發(fā),既要積極努力挖掘潛力,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又要實事求是,選擇學生喜愛,效果良好,具有開課條件的教材。
3.3 繼承與發(fā)揚并舉原則
弘揚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汲取世界優(yōu)秀體育文化,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具有繼承和發(fā)揚的珍貴價值。體育運動的迅速發(fā)展,又不斷涌現(xiàn)出具有時代特征的新興時尚項目。因而教學內(nèi)容必須充分注意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現(xiàn)代新型體育的有機結合。
3.4 凸顯個性原則
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特點,課程內(nèi)容應力求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要注意課程內(nèi)容對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實效性,要以人為本,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既要考慮主動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也要考慮主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學生所用。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廣州市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采用選項課的形式進行,包含特色體育項目和基礎體育項目,順應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三自主”的精神。
(2)廣州市大學城十所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內(nèi)容主要是體育競技類項目,而體育理論知識類課程匱乏,技能訓練類課程、休閑娛樂類課程、健身與健康融合類課程偏少。
(3)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開發(fā)應堅持健康第一、終身受益原則,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則,繼承傳統(tǒng)、適應時代原則,發(fā)展個性、區(qū)別對待原則。
4.2 建議
(1)體育教學俱樂部校本課程開發(fā),不能忽視體育教師這個主要因素。一方面學校要做好人才引進規(guī)劃;一方面學校還要做好體育教師業(yè)務進修培養(yǎng)計劃;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本身要加強業(yè)務能力的提升,努力學習一些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興的、時尚的、休閑娛樂的、學生喜愛的項目。
(2)廣東省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所開設項目應新增體育理論文化知識類課程,如《體育欣賞》《人體健康概述》《自我診斷與保健》《運動處方》《運動傷病的預防和治療》《運動與營養(yǎng)》《運動是良醫(yī)》《科學體育鍛煉原則和方法》《運動技能分析及心理健康》《體育觀賞禮儀》《體育競賽學》等;技能訓練類課程增設空手道、柔道、劍道、短兵等項目;競技類課程可增設手球、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田徑健身、龍舟、賽艇、橄欖球等項目;休閑娛樂類課程可增設輪滑、舍賓、射箭、棋類等項目;民族傳統(tǒng)體育類課程增設氣功、八段錦、太極劍等項目。
參考文獻
[1] 牛文君.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實施阻逆因素分析[J].運動,2017(160):31,46-47.
[2] 張鐵明,譚延敏.新世紀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9):117-118.
[3] 問紹飛.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重構研究[J].體育科技,2018(1):110-113.
[4]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