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源
[摘 要] 小學生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都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小學美術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這個美應該包括外在美和內在美。
[關鍵詞] 情感教育;小學美術;課堂魅力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新的教育時代,小學美術教育也在不斷地更新,如今,“技法”已不再是美術課堂的重點,小學美術課堂除了要教給學生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熏陶學生的思想,通過美術作品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因此在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付出真實情感,調動學習興趣
美術教學是師生雙邊的互動教學,而真實的情感是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的,教師在教學中的真情流露、樸實的語言、自然的動作和表情都會感染到學生。如果教師的思想和語言是樂觀的,那么學生所受到的教育也會是樂觀的;反過來如果教師的思想和語言是消極的,那么學生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會是消極悲觀的。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積極的態(tài)度,以積極的語言感染學生。
在小學階段,由于美術不是考試科目,所以許多學生并不重視這門學科,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師首先要重視這門學科,對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投入自己的熱情,同時帶動學生投入熱情,對美術產生積極的情感。這樣的美術課堂就會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對美術表現(xiàn)出炙熱的情感。
二、分析作品內涵,學習內在思想
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學生為主導去收集資料,感悟心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立的學習態(tài)度。繪畫并不是表現(xiàn)出形式就可以了,還要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內涵,才能賦予作品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的作品要具有真情實感,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去感悟、了解作品的內在思想,并融匯在作品中。
當代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他們有著獨立的思想,如果我們還是用注入式的教學模式,一味地進行講授,學生的學習會顯得很被動。如果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得出的結論多年以后是記憶猶新的。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美育功能,在進行繪畫之前,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思想進行理解和運用,非常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滋養(yǎng),也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三、改變學習方式,發(fā)揮主體作用
現(xiàn)代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強調了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那么如何在教學中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要改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要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去主動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從而增強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樹立,是培養(yǎng)學生美術學習情感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大多數(shù)的模式都是“教師畫,學生學”的形式,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很難感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只有把學生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學生才會對美術產生更大的熱情。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積極地改變教學的方式,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欣賞一幅作品時也要欣賞作品的外在美和內在美,令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品格。
參考文獻:
[1]郝彥彧.簡論小學美術教學口頭語言的表達[J].教育探索,2000(5).
[2]劉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01(Z1).
[3]蔡娜.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音樂魅力[J].蘭州學刊,2001(3).
[4]孔曉蕾.小學美術教學與審美教育結合略談[J].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04(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