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摘 要】以韓流時尚風潮作為本國文化主力軍的韓國,在嚴肅題材的影視創(chuàng)作中也有獨到的一面,如政治電影的揭露性、歷史電影的民族性等。本文將從電影中的文化內涵與商業(yè)制作兩方面來談論韓國歷史題材電影當下的狀況。
【關鍵詞】韓國電影;歷史題材;文化內涵;商業(yè)制作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3-0111-01
談起韓國電影,人們常常會想到浪漫的愛情、殘酷的社會現實,會想到忠武路,會想到金基德、林權澤,以及《八月照相館》《假如愛有天意》《綠洲》等。這些引起廣泛關注的影片凸顯了韓國電影在藝術創(chuàng)作、商業(yè)模式等方面的能力。但這些并非是展現其本土文化最有力的代表。
歷史題材古裝片在韓國電影市場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雖然韓國的時尚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但在國內真正受到熱捧的是那些政治電影和歷史古裝電影,2017年度韓國本土電影觀影人次前十位中有七部影片為政治片和歷史片。韓國電影近些年來在注重商業(yè)模式發(fā)展之外,也著眼于民族文化和半島歷史,意圖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即便有些作品有“發(fā)明歷史”之嫌,但并不妨礙歷史題材影片的進步趨勢。
一、電影與歷史:從接受到推廣,從被動到包容
在歷史古裝電影中,被作為選材最多的就是李氏朝鮮時期,很多作品都是以這一時代作為背景。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這是半島歷史上統(tǒng)一時間最長的朝代,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一方面,這是距離現代人們最近的朝代,許多習俗、觀念都是從那個時期沿用下來,觀眾共鳴會更多。在李氏朝鮮時期,朝鮮對明廷俯首稱臣,歲歲進貢。因此,在韓國歷史古裝片中,大明似乎是一個超自然的存在,是凌駕于權力之上的權力。
那個時期,朝鮮是接受者,不僅需要接受明朝的統(tǒng)治,還要繼續(xù)接受中國文化,可以說朝鮮是被中國包裹下的小王國,面對大明的輸出,它不得不接受,這個時候,它是被動的。而面對這段歷史,韓國電影人是比較尊重客觀的。如電影《觀相》中不可一世的奪位之君首陽大君也要等明廷批示方可登基。這些情節(jié)仔細看來都會讓人聯想起那段被統(tǒng)治的近乎有些卑微的歷史。電影首先作為一門藝術,要求藝術家即電影創(chuàng)作者通過自己的認識去反映真實的社會。若是“發(fā)明歷史”,像《平壤城》《鳴梁海戰(zhàn)》等片一樣,藝術加工大于歷史事實,便失去了歷史片本身具有的意味。
優(yōu)秀的韓國電影人懂得尊重歷史、正視歷史,最大限度還原和展現歷史。在這些影片中,貴為王室的人們雖然要在明朝皇帝面前俯首稱臣,但不卑不亢,在推廣影片的同時使其民族文化得到發(fā)展,并激起民眾的民族自信。
二、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融入
韓國一直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文化軟實力,影視行業(yè)是很關鍵的一方面。在競爭激烈的韓國電影市場,優(yōu)秀的歷史題材古裝片能夠脫穎而出,不僅是內容有吸引力,更是商業(yè)模式融入的結果。
首先是韓國式的情感處理。韓國影視作品以催淚而聞名,不論是喜劇還是悲劇,總能找到幾個點提升整部影片的感人程度。在歷史題材影片中,韓國電影人依舊使用這項技能,在已有的歷史情感之外,又進行了藝術加工,讓影片感人程度加深。例如《南漢山城》中的仁祖大王聽到忠臣的肺腑之言時流淚,跪拜在皇太極腳下時則更是哭得不能自已。這幾乎已經成為了韓國獨有的創(chuàng)作模式,在可以利用的片段小節(jié),使用樸實而深入人心的臺詞,搭配演員的表演,加上配樂,營造出感人至深的氛圍,使觀眾有更強烈的代入感,也會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為這部影片打出高分。感人,便成了韓國電影很重要的一個標簽。
其次是制作發(fā)行的模式化。韓國電影運行模式深受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在1988年“民主化宣言”之后,韓國電影市場迅速活躍起來,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制作發(fā)行模式。韓國類型片的成功讓他們把這一模式也用在了歷史題材影片上——大制作、聚集明星演員,每年雄踞榜單前十位的影片,都是觀眾推崇的大制作。個別影片甚至在情節(jié)上避重就輕,以求達到更好的經濟收益。如影片《鳴梁海戰(zhàn)》,導演為了增加戲劇性,將閑山島之戰(zhàn)和鳴梁之戰(zhàn)合二為一,并夸大了這場戰(zhàn)役的作用,在《李朝實錄》和《明實錄》中均未提及這場戰(zhàn)役,歷史上日軍沒有第二次攻下漢陽其實是緣于明軍的“稷山大捷”。如此傷筋動骨的戲劇化處理,無疑是為了影片的商業(yè)效益。
三、結語
在韓國當今娛樂化、商業(yè)化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下,在以時尚、青春為文化標簽的創(chuàng)作氛圍之下,拍攝出一部有深度、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影片實屬不易。商業(yè)創(chuàng)作模式下的類型片發(fā)展已有飽和之意,模式化、套路化的創(chuàng)作方法已不適合如今的韓國電影市場,電影人需要探索出一條新的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韓國電影產業(yè)發(fā)展歷程及現狀討論[J].崢嶸,2015(07).
[2](美)閔應畯 等.韓國電影:歷史的反抗與民主的想象[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