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陽
摘 要 在中小學階段,要讓學生學好數學,就必須做好中小學階段的銜接,而小學數學側重是打下數學的基礎。小學與初中的教學分開,會導致教學中的脫節(jié),不利于教學。七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存在許多不利的因素,產生這些因素的原因,與小學的教學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與初中的數學教學如何形成統(tǒng)一,關鍵是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
關鍵詞 義務教育階段 數學教學 銜接與聯系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科知識具有整體性,也就是說小學和初中數學知識具有重要的關連性,因此,研究這個階段數學知識的銜接情況更有利于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使學生的個性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1中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現狀
由于受原有的教育體制、模式和辦學等條件的影響,目前,還有好多的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是小學和初中分開做法。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小學和初中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方面脫節(jié),不利于初中數學的教與學,給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多方面的不利因素。要想有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找到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不利因素及產生這些因素原因,要讓小學教師了解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與小學相同的學習障礙以及在小學教學中沒有體現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然后針對出現的不利因素進行改變小學的數學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在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能與初中的接軌,為初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初中生學習數學產生障礙的原因
從小學數學到初中數學,是從算術到代數、從常量到變量、從直觀形象的實驗幾何到抽象邏輯推理的論證幾何的過渡和轉變過程。這樣對于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將是學習方式、思維方式轉變的大變革,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快進入這個轉變的角色,從而會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上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一是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不牢,小學數學內容的容量和難度相對初中來說不是很大,但初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拓展的。二是學生適應不了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習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而小學教師通常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比較慢,訓練量也較多,再加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變化小、思維跳躍小,有利于學生理解。但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科的增多和知識難度的加大,數學學科的學習時間相對減少,又加上知識的容量、抽象性和邏輯性變大,教學節(jié)奏變快,思維變化大,從而會使部分學生不適應。三是小學的學習方法適應不了初中階段的學習,初中相對小學來說課程增多、難度大,在課堂上、外,教師不能做到顧全學生的全體。進入初中后,大部分的學生脫離了家長、教師“細心”的照顧,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接觸與了解學生,這些因素使學生學習上的得不到可靠的“依賴”,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所適從,跟不上初中學習的模式。四是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原有知識水平跟不上初中數學學習節(jié)奏。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到了初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小學生一方面需要借助操作和直觀等手段來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公式、規(guī)律等知識,另一方面也要運用類比、歸納等合情推理以及簡單的演繹推理的方式。
3調整教學策略,順應銜接改教法
重視對少年兒童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的研究,對待初一新生不妨先把他們看成是五六年級的小學生,讓教師的教學去適應初一新學生,而不是讓初一新學生來適應教師的教學。初中老師要借鑒一些小學老師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改進其中不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內容與要求,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進入初中后,獨立性較強的孩子的適應會快一些,而依賴性強的孩子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適應過程,這時候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解決好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要根據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平緩過渡。整個過渡階段也應該是平緩、漸進式的發(fā)展,而不是突然性地拉高。初中生的學習方法不當或死板,也嚴重影響著學習效果。
4教學內容的銜接方法
首先是教學內容上的銜接。研究中小學教學教材的聯系,找出銜接點,是做好銜接工作的基礎。在數與代數方面,初中小學教學內容的銜接,主要體現在由數的認識、數的運算過渡到代數式的認識、代數式的運算。在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銜接,主要體現為由直觀幾何、實驗幾何向論證幾何逐漸過渡。這種飛躍給學生認識帶來了困難,內化不了老師所講解的內容。集中復習一些與初中數學緊密聯系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要注意確定適合于教與學兩方面的坡度,使教與學的步伐縮小一點,進行小跨步轉化。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小學內容處理要恰當。在學習新知識時,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學的舊知識,形成舊知識對新知識的正遷移,逐步消除負遷移,這是解決初中數學教學與小學的銜接的有效途徑。例如:幾何中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扇形及圓柱、圓錐體、球體等簡單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這些知識學生在小學時頭腦中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因而,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了解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并借助已有的零碎知識引導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指導學生主動思維、發(fā)現、認識、了解新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探求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知識并不是把學生所學知識全盤告訴學生,而是要設法讓學生在知識產生的背景中去思考探求,去嘗試理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周軍.教學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