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界生已經(jīng)成為了高中階段中的重要學生類型之一,所以想要幫助臨界生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要求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指導,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好學生的關注工作,將學生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臨界生 合理措施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74-01
前言
只有真正做好臨界生的教育指導工作,才能保證高中階段教育的合理性。所以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及時關注臨界生,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還要挖掘出學生的潛能,以此來凸顯出學生的優(yōu)勢,將學生帶入到有效學習中,實現(xiàn)長遠的發(fā)展目標。
一、高中臨界生的概念分析
所謂的臨界生,指的是有希望考上大學同時具備一定素質的高中學生,在當前的高中學校中,臨界生的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對于教師來說,需要采取有效手段,發(fā)掘這些臨界生的潛力,這樣才能切實提升高中教育的實效性。如果教師可以提升臨界生的教育實效性,就可以確保整體高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當前的教育目標,讓這些臨界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高中臨界生教育工作思路
(一)和臨界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教育需要具備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在和諧師生關系中能夠展現(xiàn)出學生在理智、情感以及行為等方面的特點。當教師與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情境中,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的效果。且在和諧師生關系下,也可以提升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對于一些臨界生來說,存在著自主性較差的特點,但是卻存在著一定的潛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鼓勵的方式,通過給學生設計出階段性的目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目標。
(二)應用情境教學策略幫助臨界生
在教學中要從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上出發(fā),結合好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語已經(jīng)成為了教學中創(chuàng)建情境的重要方法,且在有效導入的影響下,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好文字信息,幫助學生產(chǎn)生出學習的欲望。但是通過研究可以看出,一些臨界生在學習中采取了應付的態(tài)度,這樣也就證明了學生難以進入到學習情境中,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從整體的角度上出發(fā),將學生劃分成為幾個小組,并為學生提出相應的任務。同時還要鼓勵臨界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要去學生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的效果。
(三)針對高中臨界生應用多元化評價
就評價來說,是建立在價值判斷基礎的,且素質教育評價往往是從教育性質、方針以及政策等方面來進行的,所以要做好教育效果的實施工作,明確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下,教學評價方式也逐漸進行了創(chuàng)新,所以在教育中要從標準、內容、方法以及工具等方面入手,建立出合理的評價制度,促進新課改的發(fā)展。生活中存在著豐富的知識,所以也可以從多元化的角度上出發(fā)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了課堂評價要關注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評價,所以在教育中要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知識,通過合理的運用,以此來保證評價內容的合理性。
(四)鼓勵高中臨界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課堂教學評價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方式等方面出發(fā),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學生作為被評價者,也可以逐漸轉變成為主動參與者。所以在實際中要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參與到不同形式的自治與自學中,且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也可以從情緒、交往、思維以及目標等狀態(tài)出發(fā),實現(xiàn)不同狀態(tài)下的統(tǒng)一,從而對課堂教學做出準確的判斷。其次,是要轉變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以此來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教師需要做好分析工作,同時還要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要去學生進行探索與研究。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模式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可以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要清楚認識到臨界生的重要性,通過做好教學改革工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克鑫.高三數(shù)學教學中對臨界生的轉化分析與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7,(18):144.
[2]張玲玲.牽著蝸牛去散步:談高中數(shù)學學習“臨界生”的轉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5):6-7.
作者簡介:
馬中大(1974.03.03-),男,甘肅省民勤縣人,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教師,主要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