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要恒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18-01
在我們農村很多家庭里,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被長輩溺愛嬌寵,迷戀電視、貪圖玩耍,養(yǎng)成了任性、專橫的性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還看到是教師忽略了學生自我管理,只重視教,忽略學生的學和能力,從而形成教師教的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累,而教學質量也上不去的局面。實行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自我管理是班級體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情況都有所不同,而學生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小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學習。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自覺意識,一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小學生人格的形成乃至對他的終身發(fā)展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1.激發(fā)學生動機,調動自主管理的積極性
"動機是一切活動的原動力"它是推動學生自主管理活動的主觀因素,是進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一定意義上講,自主管理動機制約著自主管理的方向,態(tài)度,影響著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成果。自我管理的直接動力來源于小學生自我服務,行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是兒童發(fā)自內心的行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因此,引導自我管理首先要強化自我管理的意識。
(1)抓好外部誘因,引發(fā)自主管理動機。在班會,少先隊活動中宣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舉行各類小競賽激趣,強化意識。課外,主動與家長聯系,召開家長會,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保證了學校,家庭,社會影響的一致性.運用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獎勵激勵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滲透到各科教學,班級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多層次,全方位激發(fā)學生參與管理的動機,使學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觀環(huán)境中,產生一種參與管理的需要。
(2)整合努力目標,激發(fā)自主管理動機。每學期初,要求學生明確一學期的班級奮斗目標,引導學生把國家,學校,班級的教育目標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標.由于目標經過學生整合后切合學生的需要,切實可行,使學生目標明,方向清,管得主動.因此,目標的設置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符合他們價值觀,適合學生的經驗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使之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3)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鞏固自主管理動機。魏書生曾說:民主管理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多數人參與政治,參與決策,參與比較復雜的工作.實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師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還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實施班組長輪值制等,增強學生班級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愛護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經常進行強化.少年兒童的心靈是純潔無暇的,他們樂于遵守紀律,樂于配合教師的工作,也樂于為集體服務.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班級管理的積極參與者,使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鞏固了進行自我管理的意識。
2.改革班委建制,引導學生全面參與班級管理
2.1建立功能小組,確保人人有事做。班委建制歷來是班主任啟動班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但以往的班委,僅僅是少數人得到較充分的發(fā)展,學生參與面不廣。打破"干部終身制",實行"班干部輪換制",使各個同學能有機會在數個職位上參與班級管理,鍛煉了多方面的管理能力。
2.2值日班長每日輪換;值周班長在班中競選產生,每4周競選一次,每人最多連任兩屆;各學習小組每學期根據學習成績重新劃分,組長等職務也做相應變更。
2.3落實值日班長檢查制。由班委成員負責班級事務檢查,形成"每日制度化"管理(出勤、衛(wèi)生、兩操、隊會)。重點對教室內環(huán)境加強督查,認真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
改革班委建制,設立功能小組,進行崗位輪換,豐富了班級管理的角色,帶來了積極效應,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班級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學生獲得班級管理主人的積極體驗,從而激發(fā)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并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
3.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自主管理能力
引導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養(yǎng)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集體創(chuàng)建活動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目標管理的評價中,我以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記錄下來,在評價中學生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評價中,學會反省,逐步完善自己。整個評價過程教師充分放心,放手,使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班級民主管理的氣氛,也感受到了參與管理評價需要的責任心。
在班級開展的"我是班級小主人"、"我愛我班"、"我為班級獻一計"等班隊活動,并告訴了學生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的自主管理打下扎實的基礎。
4.通過家長的放手教育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引領孩子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愿望,進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們的學習從依賴逐漸走向獨立,從小進行"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意識和愿望的培養(yǎng)。
要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的能力。家長是孩子的啟蒙之師,終生之友。要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家長首先要實現觀念上的自我變革,為孩子自主學習提供觀念支撐,這是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保證。家長首先要注重自我學習,提高認識,著眼現在,放眼未來。因為,你的行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言傳身教的效果會更顯著。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比較容易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極易形成壞習慣。有的家長對孩子過于遷就、姑息、放縱,使孩子任性、自私、懶惰、依賴成性;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當,有的采取物質刺激,有的用言語要挾嚇唬;有的只看重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家長應當堅持不懈地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學習習慣上多下功夫,在孩子的有意注意、善于思考、做好預習和復習、獨立完成家庭作業(yè)和認真檢查等方面進行良好的自主性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總之,我們要從多方面關注孩子的成長,讓學生成為自己管理自己的主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的管理能力,生活的管理能力,班級的管理能力等,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