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菊
摘 要:游戲材料不僅是幼兒游戲的物質基礎,也是其游戲的重要工具。當前,幼兒園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中存在投放理論依據(jù)模糊、投放材料結構盲目趨低、材料更換謬說“以靜為好”等問題,追本溯源是因為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的相關理論缺乏,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改變這一現(xiàn)狀,要完善低結構材料投放理論,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常換材料等。
關鍵詞:幼兒園;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建議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1-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119
我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提出“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條件,游戲材料應強調多功能和可變性”。游戲是幼兒的主體性活動,多功能、可變性的低結構材料是激發(fā)幼兒自主性的最佳選擇,所以,關注、探討幼兒園低結構游戲材料的投放很有必要。
(一)實踐發(fā)現(xiàn)價值
我在荊州J幼兒園調研期間,記錄了一個現(xiàn)象:小三班Y小朋友在玩穿線板,但并沒有按“正確”的方法玩,而是在穿了兩個孔之后,拿著線的一頭在空中甩穿線板。便隨口問他:“你這是在干什么呀?”他說:“穿線板玩煩了,這樣更好玩!”這句話觸動了我,使我感受到了幼兒對低結構游戲材料的渴望。當下,一些游戲材料有既定的“步驟”,教師家長按此教幼兒,比如蒙臺梭利教具。這些教具材料的設計固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但也有限制幼兒個性發(fā)展的嫌疑。相比于高結構游戲材料的局限性,低結構材料的未知性和開放性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因為人性本態(tài):未知比已知更有吸引力。
(二)佳書傳遞靈感
當下許多幼兒園為了提高游戲質量,花費大量人力財力添置高結構游戲材料,這些材料結構和形狀往往是確定的,玩法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幼兒極易根據(jù)游戲材料本身的意圖而快速掌握操作規(guī)則,[1]這樣易導致幼兒對材料失去興趣,進而對游戲失去興趣。杜威曾批判福祿貝爾的恩物太完備,蒙臺梭利的游戲材料玩法太單一,認為這些精細材料禁錮了幼兒使用材料的思維而提倡“未加工”的游戲材料。他說:“這種經(jīng)過別人加工過的材料能控制學生的操作,以便避免錯誤,這是確實的。但是,要想學生運用這種現(xiàn)成的材料,就可以獲得造成這種材料原來的智力,那是錯誤的。只有從粗糙的材料做起,經(jīng)過有目的地使用,學生才能獲得包含在完成了的材料中的智力?!盵2]而后舒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書中提出了“中間技術”:“中間技術是介乎先進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之間的技術?!盵3]他認為這種技術能夠解放人的雙手和大腦,使人在機器面前獲得自由。這種思維模式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低結構游戲材料被值得提倡的意義。低結構材料是處于原始材料和高結構材料之間的半成品材料,這種材料可塑性強、創(chuàng)新空間大,可以體現(xiàn)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
(一)投放理論依據(jù)模糊
低結構材料因其結構簡單、獲取方便、可塑性強等的特點日益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但是,大部分幼兒教師投放低結構材料時理論依據(jù)模糊,不清楚低結構游戲材料的教育價值,他們一般基于自身經(jīng)驗或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去投放,只知道實踐中應該多選擇低結構材料,但具體的相關理論并不清楚。
(二)投放材料結構盲目趨低
當下,由于低結構游戲材料的大力提倡,一些幼兒園開始走極端,盲目地認為投放的游戲材料結構越低越好,以至于忽視了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和材料需求的特點,投放材料結構趨低現(xiàn)象嚴重。
(三)低結構材料更換謬說“以靜為好”
當下許多幼兒園存在低結構材料投放種類、形式常年不變的現(xiàn)象,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許多游戲材料遵循跟班制,很少變換。大多數(shù)教師投機取巧地認為低結構游戲材料不同于高結構材料,它玩法豐富,可塑造性強,幼兒可以任意操作,本身就具備自動更新和非定向的效果。
(一)完善低結構材料投放理論
教師只注意到低結構材料應該投放,但不知道投放理論依據(jù),究其原因是幼兒教師培養(yǎng)過程中缺乏科學、客觀的材料投放理論素養(yǎng)。大多數(shù)學前教育相關教材在游戲材料這一部分,較多涉及游戲材料的分類、功能和安全衛(wèi)生等,關于游戲材料的選擇依據(jù)、理論的內容相對匱乏。如劉焱的著作《兒童游戲通論》中相關內容僅包括兩部分:玩具和游戲材料的分類與選擇;有爭議的游戲和玩具。再如邱學青的著作《學前兒童游戲》中較多涉及選擇玩具的注意事項、玩具的配置與安全標準等。所以,相關機構在幼兒教師培養(yǎng)、考核和培訓的內容方面,應適當增加結構性材料投放的理論知識;學前教育教材編寫相關機構在教材內容方面適當完善游戲材料結構的選擇原則、理論依據(jù)等知識。
(二)投放的材料結構高低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華愛華認為,幼兒在使用高結構游戲材料時更多的是模仿,而在使用低結構材料時較多的是創(chuàng)造。[4]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特點,他們操作游戲材料時更多是模仿,中大班幼兒會不斷降低對材料逼真性的依賴,他們操作游戲材料更多的是創(chuàng)造。投放低結構游戲材料并不是結構越低越好,應從幼兒認知和思維特點出發(fā)選擇不同結構的游戲材料。低結構游戲材料的投放可以遵循以下兩個原則:縱向上,不同年齡段幼兒遵循小班——中班——大班循序漸進投放的原則。材料的投放一定要依據(jù)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能是一個從高結構到低結構的過程,也可能是一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的過程。橫向上,同一年齡段的幼兒遵循高低結構動態(tài)交叉融合的投放原則。
(三)投放低結構材料常變常新
陳鶴琴曾提出“活的玩具”的概念,認為“活的玩具兒童玩是不會生厭的”。雖然低結構游戲材料屬于變通性和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活的材料,相比于高結構游戲材料,它保持新鮮感的時間更久,但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游戲材料的需求更是“活的”,材料的投放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能力和不同時期的需要不定時進行更換,以保證常變常新。教師應充分觀察幼兒的游戲,抓住教育契機,通過添加、刪減、組合等方式調整材料,保證材料投放最貼近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
以上幼兒園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反映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的相關理論缺乏,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所以,幼兒園低結構游戲材料投放理論缺乏的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和完善。
[1] 董素芳.結構游戲材料投放方式對兒童結構游戲行為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 [美]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4.
[3] [英]E.F.舒馬赫著,李華夏譯.小的是美好的[M].南京:譯林出版 社,2007.
[4] 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