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維打印鏡像模型在鎖骨骨折微創(chuàng)內(nèi)固定中的應用研究*

2018-06-02 02:59:01張文璽王新明李棟劉杰沈黎明
中華骨與關節(jié)外科雜志 2018年3期
關鍵詞:預演骨板鏡像

張文璽王新明李棟劉杰沈黎明

(1.溧陽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常州213300;2.溧陽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江蘇常州213300)

切開復位接骨板內(nèi)固定是移位的鎖骨中段骨折標準的手術方法[1]。然而,骨折部位的廣泛剝離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并導致瘢痕形成而影響美觀。接骨板內(nèi)固定術的并發(fā)癥,如去除植入物后移位、再骨折,已經(jīng)有多篇文獻[2,3]報道。彈性髓內(nèi)釘技術的開發(fā)是為了保護供應骨折區(qū)的骨膜血運。其具有保持完整骨折血腫的優(yōu)點,這可能增加骨折愈合的速率[4-6],但髓內(nèi)裝置與骨之間會發(fā)生移動,可能會導致局部釘尾突出而刺激皮膚甚至穿孔。彈性髓內(nèi)釘治療粉碎性骨折容易出現(xiàn)斷端縮短,不適合早期的鍛煉且穩(wěn)定性欠佳[7]。因此,接骨板內(nèi)固定仍然是固定鎖骨骨折的主要方式,為避免骨不連接或骨愈合不良的發(fā)生,減少鎖骨的剝離十分重要,這樣可以保證鎖骨的血運免遭破壞,但帶來的實際問題是,復位可能存在困難,即使常規(guī)的鉆孔操作也有安全隱患,多數(shù)情況憑手感鉆通雙層骨皮質而不會鉆入過深,然而當鎖骨對側皮質出現(xiàn)缺損或存在骨縫,術者未發(fā)現(xiàn)或未加注意,可能導致鎖骨下血管、臂叢神經(jīng)、肺尖損傷,因此,微創(chuàng)操作時的鉆頭限深比較重要,通常采用經(jīng)驗限深長度,另外,由于鎖骨的形態(tài)因人而異,并非每種接骨板都合適,有時術中的預彎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增加了患者的出血和手術時間,有文獻報道采用3D打印模型指導微創(chuàng)經(jīng)皮接骨板固定技術(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ⅠPPO)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判斷采用鏡像模型進行術前預演是否可靠,未見報道,而是默認雙側對稱。本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對12例單側鎖骨中段骨折患者結合3D打印健側鎖骨鏡像模型,行接骨板內(nèi)固定術,術中均未剝離鎖骨床,采取了MⅠPPO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12例患者,均為單側鎖骨中段骨折,其中,男8例,女4例,27~66歲,平均(49.75±11.62)歲,均行接骨板內(nèi)固定手術。納入標準:>18歲且鎖骨中段骨折,可進行接骨板內(nèi)固定手術;能配合進行肢體CT掃描。排除標準:雙側鎖骨同時骨折者;左右側形態(tài)差異明顯(如脊柱側彎)的患者;先天性畸形者;既往曾有鎖骨骨折者;檢查及操作無法配合者。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討論并通過后實施。

1.2 模型制作

首先CT掃描雙側鎖骨,層厚為1 mm,采集的數(shù)據(jù)保存為DⅠCOM格式,刻錄光盤,數(shù)據(jù)在MⅠMⅠCS 15.0軟件中打開,通過閾值分割的方法,去除不需要部分,主要是胸骨和肩胛骨,獲得無遮蓋的雙側鎖骨全貌,由于鎖骨形態(tài)不規(guī)則,難以獲取雙側相同區(qū)域鎖骨截面,通過軟件測量雙側鎖骨無骨折區(qū)的截面長短徑存在一定誤差,因此,改為模型上直接測量。軟件上可以直接生成3D圖像,健側鎖骨3D圖像通過鏡面成像技術,生成新的3D圖像,患側與健側3D圖像導出為STL格式文件,通過CURA軟件對3D圖像進行切片與支撐生成,轉化為3D打印機可識別的CODE格式并進行3D打印,健側鎖骨的鏡像模型就是骨折側鎖骨解剖復位后的模型。此模型被用作模板,作為進行內(nèi)固定操作的基準,可以使用商業(yè)公司提供3D打印服務,或使用一個3D打印機自行加工打印模型,這樣一個鎖骨骨折模型與骨折解剖復位后的模型就制作出來了,這相對于CT重建的圖像更為直觀。

1.3 手術預演

對照健側鎖骨鏡像模型和骨折側鎖骨3D打印模型,為了驗證雙側鎖骨是否具備良好一致性,達到鏡像模型的可靠使用,首先進行雙側相似性對照,在MⅠM-ⅠCS軟件中的冠狀面對鎖骨距胸骨端或肩峰端1 cm、3 cm、5 cm處做截面,對稱的兩側同時進行,矢狀面測量長短軸,記作PC1(proximal clavicle 1)、PC3、PC5,進行左右對照(圖1A~B),實際操作發(fā)現(xiàn),由于鎖骨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導致管狀骨中軸線呈現(xiàn)S型彎曲,測量較為困難且偏離實際值較為明顯,改為將兩個模型在未骨折區(qū)域進行定點測量,距離胸骨端1 cm、3 cm、5 cm處分別測量兩個模型截面的長短軸(圖1C~D),如果偏差<10%,則進行下面的手術預演,先在鏡像模型上標記出復位后骨折線位置,然后進行實際手術演練,確定能夠有效固定的螺釘位置,進行接骨板的選型、預彎(圖1E)、并將接骨板固定于模型,在模型上標記每個螺釘?shù)拈L度(圖1F),將這些準備好的植入物,進行高溫消毒,然后直接手術時使用。由于手術中只有骨折的復位與內(nèi)植物的固定,省去了術中方案的設計,植入物彎折及測深等流程,手術時間縮短,可以更有效的進行微創(chuàng)操作,為了使實際手術更接近手術預演,需要預先設計好植入物與標記點的位置關系,如接骨板邊緣與鎖骨邊緣的距離,某個釘孔相對于骨折端的位置和距離,因為偏離正確的位置,可能會導致固定的可靠性下降及螺釘長度的不準確。

圖1 患者,男,43歲,左鎖骨粉碎性骨折,術前規(guī)劃方式

1.4 手術方法

術前在3D打印健側鎖骨鏡像模型上手術演練的接骨板與螺釘直接運用于術中,在鎖骨骨折區(qū)域常規(guī)切開皮膚、皮下筋膜,保護骨折塊附近肌肉,復位碎骨塊及骨折端,可吸收線臨時捆扎固定,對于個別難以穩(wěn)定的骨折克氏針臨時固定,于鎖骨遠端需固定螺釘區(qū)域切開2~3 cm切口,皮下沿骨面剝離建立隧道,通過骨折區(qū)向內(nèi)側建立皮下隧道,接骨板由外側向內(nèi)側插入,跨越骨折端,于內(nèi)側置釘處行2~3 cm切口,調節(jié)接骨板位置,防止接骨板偏離,根據(jù)術前預演,尋找標記點,將接骨板置于預演時的位置,使其貼服于鎖骨表面,并臨時固定,由于手術預演時接骨板已經(jīng)過塑形,故對于骨折的鎖骨只要良好貼服接骨板,便能取得良好的復位及預期的形態(tài),對于粉碎性骨折尤其適合,手術只顯露鎖骨表面,除剝離骨折端及骨表面骨膜,其余組織不予剝離,最大程度保護鎖骨血運,采用鉆頭限深方法鉆孔、攻絲、上釘,透視滿意,徹底止血,縫合各層。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雙側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鎖骨胸骨端的左右側距離胸鎖關節(jié)1 cm、3 cm、5 cm處橫截面的長短軸分別進行測量,共產(chǎn)生6對數(shù)組,將每對數(shù)組及成對數(shù)據(jù)差值先進行正態(tài)檢驗(Kolmogorov-Smirnov),然后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按雙側α=0.05的檢驗水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側鎖骨胸骨端3層面長短軸長度比較

所有病例均打印出健側鏡像模型與骨折模型,采用將鎖骨距胸鎖關節(jié)1 cm、3 cm、5 cm處做截面測量長短軸的方法,獲得鎖骨胸骨端的3層面長短軸數(shù)據(jù)共72個,按照每個層面的相同軸分組,每組數(shù)據(jù)及成對數(shù)據(jù)差值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每組成對樣本的相關系數(shù)均>0.78,PC1、PC3、PC5的成對樣本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手術結果及并發(fā)癥

所有鎖骨骨折病例均未出現(xiàn)血管神經(jīng)損傷情況,術后復查X線顯示內(nèi)固定良好,螺釘長度均突破對側骨皮質,無螺釘過長或過短情況。然而觀察原始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5個患者中的6組數(shù)據(jù)偏差>10%,術中采用重新測量螺釘長度后置釘,與術前預演螺釘長度偏差不超過2 mm,預彎的接骨板依然貼服良好。

表1 兩側鎖骨胸骨端3層面長短軸長度比較(±s)

表1 兩側鎖骨胸骨端3層面長短軸長度比較(±s)

注:LL左側長軸,LS左側短軸,RL右側長軸,RS右側短軸,PC1鎖骨距離胸鎖關節(jié)1 cm,PC3鎖骨距離胸鎖關節(jié)3 cm,PC5鎖骨距離胸鎖關節(jié)5 cm

相關系數(shù)(r)t值P值部位PC10.8711.698組別LL RL LS RS LL RL LS RS LL RL LS RS數(shù)量n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軸長(mm)22.74±1.99 22.25±1.90 17.92±1.60 18.28±2.04 17.87±2.28 18.36±2.88 14.26±1.40 14.21±1.57 15.47±1.58 15.39±1.94 13.02±1.61 12.79±1.54 0.118 0.839-1.1110.290 PC30.785-0.9620.357 0.8900.2580.801 PC50.8360.2600.799 0.8861.0870.300

2.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8歲,鎖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術前雙側鎖骨CT掃描,將獲取的DⅠCOM數(shù)據(jù)導入MⅠMⅠCS 15.0軟件,獲取骨折側鎖骨STL文件和健側鎖骨鏡像模型STL文件,分別進行3D打印,在健側鏡像模型上繪制骨折線,以防螺釘進入骨折線內(nèi),于胸骨端距離胸鎖關節(jié)1 cm、3 cm、5 cm處測量兩個模型的長短軸,發(fā)現(xiàn)其偏差<10%,說明其相似性符合要求,再將各類型接骨板在模型上進行比對測試(圖2A),使之兩端未骨折區(qū)域分別可以固定3枚螺釘,將接骨板在鏡像模型上預彎,使之盡可能服帖,固定螺釘并記錄螺釘長度(圖2B),將手術預演的接骨板及螺釘直接消毒手術待用,術中采用MⅠPPO技術的3段切口(圖2C),中間段為復位臨時固定骨折,兩端切口為螺釘固定,為了防止接骨板偏離預演位置,先將接骨板插入后透視(圖2D),由于鎖骨較細小,兩端切口大小需要能放置血管鉗夾持接骨板,以免滑離導致鉆孔偏斜,兩端調整好位置,普通螺釘各固定1枚,再固定其他的鎖定螺釘,術中根據(jù)手術預演獲得的螺釘長度數(shù)據(jù),調整鉆頭限深(圖2E),有效防止損傷鎖骨下血管及臂叢神經(jīng),手術結束前透視確認接骨板內(nèi)固定效果(圖2F)。

3 討論

動物通常呈現(xiàn)球對稱、輻射對稱、左右對稱3種類型,左右對稱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人類是典型的左右對稱生物,除外內(nèi)臟,肢體外貌與骨骼多呈左右對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鏡像關系,這就是健側長管狀骨鏡像模型可以作為骨折側復位模板的理論依據(jù)。然而,長期兩側鎖骨受力不均勻也是導致其形態(tài)和直徑不同的原因之一,如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導致鎖骨的畸形與不對稱,一些特殊體力勞動者也表現(xiàn)出鎖骨直徑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手術演練之前,為了更好的保證雙側對稱,骨折模型與健側鏡像模型的未骨折區(qū)域進行測量對比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游標卡尺對比測量等距離長短軸,簡單易行,容易掌握,如果測量發(fā)現(xiàn)雙側不對稱,鏡像模型的手術演練將變得毫無意義,而演練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實際手術將變得十分危險。由于骨折的原因,左右兩側直接進行對稱性檢驗較為困難,選擇未骨折區(qū)域實體表面掃描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可獲取較為準確的三維對照數(shù)據(jù),但依然繁雜,我們采用截取無骨折區(qū)域的3處橫截面進行長短軸對照,較為簡便易行,可以作大致的相似性判斷。本研究統(tǒng)計學得到的結果是左右兩側無顯著性差異,但不代表無差異,按照逐個數(shù)據(jù)比對發(fā)現(xiàn)5個患者中的6組數(shù)據(jù)超出預設的10%差異度,顯然,涉及此數(shù)據(jù)的鎖骨采用鏡像模型的數(shù)據(jù)可能帶來錯誤,我們務實地在實際手術中進行測量印證,確定其與手術演練的螺釘長度存在出入,盡管其長度的增加不至于損傷鎖骨下血管,但長度的變短就可能導致固定強度的下降,因此,采用鎖骨鏡像模型進行臨床應用時,預先進行左右側的相似性對照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3D打印技術協(xié)助骨折的判斷及手術治療,已經(jīng)廣為應用,目前醫(yī)療市場充斥著眾多廠家各式各樣的內(nèi)固定植入物,而且不同品牌的植入物規(guī)格類型都不盡相同,根據(jù)經(jīng)驗選擇內(nèi)固定植入物常常導致內(nèi)固定植入物與骨面不匹配,增加了術前內(nèi)固定植入物選擇的困難,以往較先進的方法是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進行虛擬手術[8],3D打印技術則可以把虛擬的手術設計方案轉化為現(xiàn)實手術的實施過程,提供了一種虛擬向現(xiàn)實轉化的有效途徑,通常較為理性的方式是將所有骨折塊通過MⅠMⅠCS軟件分割成單獨的骨塊,然后3D打印出所有骨折塊,模仿實際手術進行拼合與固定,從而選擇接骨板與螺釘[9],可事實上,對于一些粉碎性骨折,如果想把每個骨塊采用軟件分割并打印出來,十分困難,因為分割過程很可能去除掉有用的部分,尤其當存在壓縮性骨折時,更加困難,另一方面,由于3D打印的特性,很難產(chǎn)生銳利邊緣,即使打印出各個骨塊,但拼合時會發(fā)現(xiàn),根本無法嚴絲合縫,因此,直接通過打印骨折區(qū)域拼合骨塊的方式并不理想,而采用鏡像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此問題并十分便利的進行手術預演。實踐證明,正常人的兩側鎖骨基本是對稱的,不對稱者只占極少數(shù),這可以通過適當?shù)臏y量對比,當雙側差別較小時,可以采用健側鎖骨鏡像模型來替代患側鎖骨復位后狀態(tài)。采用手術預演,預先知道螺釘長度,那通過鉆頭限深來達到安全鉆孔的目的就實現(xiàn)了,由于不必擔心鉆孔問題,鎖骨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剝離,這樣鎖骨的微創(chuàng)操作得以實現(xiàn),另外,由于解剖型接骨板有時并不能很好的與患者鎖骨匹配,需要適當塑形,而利用3D打印鏡像模型進行接骨板預彎,為骨折的最佳復位形態(tài)提供了模板。

圖2 患者,女,28歲,右鎖骨粉碎性骨折,接骨板內(nèi)固定

在進行雙側對照時,初期想采用先前用于長管狀骨“三層面長短軸對照”方法進行左右側對稱性的研究[10,11],然而,由于鎖骨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其中軸線為S形,MⅠMⅠCS軟件進行橫截面長短軸測量幾乎不現(xiàn)實,因此被迫采用手工測量的方法,這需要預先將健側鏡像模型打印出來,而無法預判,這對于那些長范圍鎖骨骨折或鎖骨兩端分別存在骨折的病例,可能會出現(xiàn)胸骨端與肩峰端均沒有足夠測量空間的情況,導致雙側對照失敗,這提示并非所有類型的鎖骨骨折病例都能運用該技術。

在進行3D打印之前,通過切片軟件可以調整模型的放置方向和位置,以及支撐面的生成,為了不影響手術演練的精度,應將支撐面避開內(nèi)固定物放置面,這樣可以使接骨板更準確的貼服于模型,因為支撐物盡管可以去除,但其殘留會導致表面粗糙,使接骨板難以很好的貼服模型表面,從而導致了誤差,這樣對于接骨板的預彎也會帶來困難,螺釘長度也會出現(xiàn)偏差,另外所使用的材料具備一定的伸縮率,最終模型可能存在一些變化,對于較大模型的打印可能會出現(xiàn)收縮與翹邊情況,采用ABS與尼龍等材料會比較明顯,而PLA材料相對不容易發(fā)生形變,缺點是容易堵3D打印機噴頭而導致打印失敗,對于鎖骨這種細長結構,采用PLA更為理想。

對于管狀骨實施安全鉆孔技術,通常的方法為,先鉆透一側骨皮質,將鉆頭頂住對側骨皮質,根據(jù)不同長管狀骨皮質厚度的經(jīng)驗,調整鉆頭長度可繼續(xù)鉆入3~6 mm,使之正好鉆透對側皮質達到限深目的,這樣做帶來的好處在于無需剝離對側,保護了組織血運,而不再需要完整剝離顯露管狀骨,用骨膜剝離器等放在對側保護,同樣,鎖骨骨折內(nèi)固定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雖然對于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可以通過手感來控制深度,但對于臨近大血管的胸鎖關節(jié)區(qū)域的鎖骨鉆孔仍然令人擔憂,采用鉆頭限深的方式鉆孔更為安全,然而,當對側皮質缺如或正好是骨折線時,直接頂住對側皮質的動作可能帶來危險,有了鏡像模型進行術前演練,杜絕了盲目性,鉆頭長度直接確定,達到真正的安全鉆孔要求。同時,采用健側鎖骨鏡像模型進行模擬手術操作,極大的簡化了骨折的拼合與復位,骨折線以劃線的方式表達,這對于置釘?shù)奈恢门c方向帶來了幫助,也為安全鉆孔技術的實施進一步提供了保障,此技術可以延展到風險更高的區(qū)域,如骨盆、上頸椎等。

然而,進行3D打印需要額外的CT掃描,使患者受到更多的輻射,另外,模型的制作需要額外的費用,以及等待的時間,這也是本研究例數(shù)較少的原因,更為準確的結論需要大樣本的統(tǒng)計學分析,盡管如此,本研究通過3D打印技術很好地實現(xiàn)了鎖骨骨折的微創(chuàng)化治療,首次采用3層面長短軸對照來進行雙側鎖骨相似性的判斷,由于有了術前測量及規(guī)劃,避免了盲目使用鏡像模型帶來的安全隱患,使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更安全,避免了因準備不充分而導致的手術困難,也為如何保障手術的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1]Jiang H,Qu W.Operative treatment of clavicle midshaft fractures using a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comparison between mini-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ⅠPPO)technique and conventional open reduction.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2,98(6):666-671.

[2]Bostman O,Manninen M,Pihlajamaki H.Complications of plate fixation in fresh displaced midclavicular fractures.J Trauma,1977,43(5):778-783.

[3]Wijdicks FJ,Van der Meijden OA,Millett PJ,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plate fixation of clavicle fractures.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2,132(5):617-625.

[4]Assobhi JE.Reconstruction plate versus minimal invasive retrograde titanium elastic nail fixation for displaced midclavicular fractures.J Orthop Traumatol,2011,12(4):185-192.

[5]Lin C,JouⅠ,Huang M,et al.Arthroscopically assisted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displaced midclavicular fracture using a Knowles pin.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4,22(2):431-434.

[6]Liu PC,Chien SH,Chen JC,et al.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of displaced midclavicular fractures with titanium elastic nails.J Orthop Trauma,2010,24(4):217-223.

[7]Smekal V,Ⅰrenberger A,Struve P,et al.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versu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a randomized,controlled,clinical trial.J Orthop Trauma,2009,23(2):106-112.

[8]陳羽,宋烜,張海兵.三維重建及虛擬手術在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治療中的應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39):6940-6945.

[9]李巖,袁志.3D打印成型技術在復雜pilon骨折中的應用.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6,18(1):42-46.

[10]Zhang W,Ji Y,Wang X,et al.Can the recovery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be achieved by use of 3D printing mirror model?Ⅰnjury,2017,48(11):2482-2492.

[11]張文璽,王新明,吉躍平,等.基于3D打印的骨折復原技術在脛腓骨遠端骨折中的應用.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7,19(7):589-595.

猜你喜歡
預演骨板鏡像
鏡像
當代黨員(2020年20期)2020-11-06 04:17:52
鏡像
小康(2018年23期)2018-08-23 06:18:52
肩峰下外側經(jīng)三角肌入路微創(chuàng)經(jīng)皮接骨板內(nèi)固定技術結合PHILOS接骨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療Pilon骨折的應用體會
接骨板四點彎曲測定中屈服載荷的獲取方法
小型犬橈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鎖定骨板固定術診療
鏡像
小康(2015年4期)2015-03-31 14:57:40
鏡像
小康(2015年6期)2015-03-26 14:44:27
清平樂·“9·3”大閱兵預演①
首屆“清博會”預演清潔革命
龙井市| 景德镇市| 尖扎县| 射洪县| 正蓝旗| 桃园市| 和平县| 枞阳县| 疏附县| 东山县| 莱芜市| 遂平县| 晴隆县| 和静县| 蒙自县| 长沙县| 湘阴县| 登封市| 墨江| 天柱县| 合山市| 大安市| 房产| 岗巴县| 吉安县| 温泉县| 苍山县| 旬阳县| 宣城市| 凯里市| 赞皇县| 太康县| 思南县| 阿克陶县| 长沙县| 育儿| 昌黎县| 伊宁市| 江川县| 宜宾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