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政治這門學科變得越來越重要。政治課程不僅要上,而且要讓它的教學結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筆者在這里將淺析如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升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5-0035-02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階段之一。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新時代的要求。高質量的政治教育不僅是學生高考成功的關鍵,也是能否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關鍵。
在高中政治課堂提升教學的實效性,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1.轉變教師的觀念,提升對政治課堂的重視,同時轉變學生的認識
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由于應試教育的桎梏,教師一直以分數的高低判斷成績好壞。但人的綜合品質也是很重要的。能不能成為一個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完善的人,需要政治教育的一份推動。
教師一要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政治這門學科不僅需要掌握政治知識,還需要保持對社會的敏感度。還有的老師在課前不好好備課,把政治課當做一門隨意的課程。教學隨意,課堂紀律隨意。政治老師應該在教學前認真?zhèn)湔n,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做好對學生的課前了解,按照學生可以接受的水平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就適當降低教學內容,放慢教學速度。上課中適當抓課堂紀律,課堂紀律是保證,沒有紀律保證,多好的教學計劃都不能很好的實施。
除了改變教師的思想。學生的思想也要轉變。大部分學生都把政治看做"副科",不重視政治的學習。他們把它作為一個高考分數占據比例很小的、不重要的小科目,它對將來就業(yè)的幫助也不大。而且,在長期的教學中,學生習慣了被動的聽課,而不積極參與,政治課堂變得越來越死氣沉沉。學生對政治的興趣越來越小。
以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十課為例,這一課的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本該是重點相信解析的部分。但大部分老師都隨意給學生劃劃要點,學生只會死記硬背。
最后,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關系也應該改變。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統(tǒng)治者"的地位,學生應該改變"服從"的位置,建立一種更加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系。高中生是叛逆的時期,只有老師維持好的師生關系,從精神上真正靠近學生、傾聽學生,師生的情感距離拉近,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2.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力量
現代技術融合了圖像、聲音和視頻為一體。政治課有一定的抽象性。一方面,單純靠老師的板書的語言,學生不僅難懂,而且還容易產生對政治的厭學情緒。比如在將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時候,老師可借助多媒體的力量,在課上播放有關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視頻,化困難的知識為簡單,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有的知識點雖然背起來簡單,但學生不容易理解。在以經濟知識的版塊第二課"多變的價格"為例,在講影響價格因素的時候,解釋價值規(guī)律的部分。學生單靠字面意思很難理解——價格雖然有波動,但長期來說,還是圍繞價值轉動的這一知識要點。因此老師在講授這個知識時,可以用電腦做3D的圖,或者將經濟知識要點都擬人化,做成動畫片,以人的口吻講述它們之間的關系。有極強的趣味性。在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熱愛的時候,講述祖國的大好河山,老師可以多放有關祖國山河的歌曲、圖片,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到祖國的美麗,而不是干巴巴的講。
傳統(tǒng)的書本知識畢竟有限。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學生還可以利用網上的課堂拓寬知識面??茖W技術的發(fā)展不僅使老師的政治教學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可以通過線上,隨時隨地跟老師交流。
3.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政治知識畢竟是理論的東西。作為一門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學科。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學到的知識,去考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用經濟知識簡單的解釋最近的國內經濟狀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定時看國內外新聞的好習慣,比如學到國外政治制度的課堂上,讓學生去關注下國外的選舉總統(tǒng),并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與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不同。在學到環(huán)保的知識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去進行社會實踐。還有在學習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時候,鼓勵同學大膽思考,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樣的。
以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第六課為例——"股票、債券和保險",學了這一課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去調查自己家里采用了哪些投資方式?成效是怎么樣的?有條件的家庭,老師還可以鼓勵他們進行親身實踐,感受理財的智慧和,魅力。
總之,實踐和理論結合的根本在于最終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世紀重要的學習能力。紙上談兵永遠不能立足,只有有了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4.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政治課的上課模式往往流于形式,上課過程單一。老師不注重教學規(guī)律。每次政治課變成了劃題目課和學生的背誦課。高中學生有了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很高水平的探究能力。政治老師應當多設置機會讓他們表現。比如在學習公司組織形式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出一個實際情況,讓學生們分兩派判斷做這樣的生意應當建立怎么樣的公司。這樣不僅 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提升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性。新穎的形式更有助于他們獲取知識。在比如,當今世界,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在解決中東問題的時候,美國作為介入者,到底是增加了中東地區(qū)的和平進程還是破壞了?
對于這種延展性很大的問題,老師都可以組織學生采取辯論賽的方式進行。以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十一課為例,在講授這一課時,老師可鼓勵高中生進行辯論賽。"你認為經濟全球化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學生需要提前資料的搜集,語言的組織,并需要準備一定辯論技巧應對課堂上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教學的預后效果非常好。
5.建立良好的反饋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學生
不僅僅依據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尤其是政治學科,它除了需要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道德水平的養(yǎng)成,比如有的同學知識成績很好,但經常虐待小動物,跟同學也處不好關系,會小偷小摸。道德水平不高。有的同學雖然成績稍微差點,但樂于助人。因此政治課程的教學成效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長遠的。作為教師,計劃要看的遠一點,要建立完善系統(tǒng)過程性評價體系。努力發(fā)現后進生上的閃光之處。對于高中學生,也要多鼓勵,少批評,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于道德品德良好的同學,尤其要作為榜樣,鼓勵全班同學向他學習。
6.總結
高中政治課堂的實效性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尤其要與時俱進,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把政治課的實效落實好。
參考文獻:
[1]王苗苗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探究[D].蘇州大學,2012.
[2]曹東升如何增強高中政治教學效果[J].考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