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拔群
摘 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明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擺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課題,針對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具體實際,進行分析研判,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八大系統(tǒng)工程”,并對“八大系統(tǒng)工程”的順利實施提出保障措施,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證。
關鍵詞: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18)01-0012-05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serve as the important bas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involves the essential questions of “What kind of people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and for whom d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 people?” and thus establishes its status and role in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eight systems” i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with the safeguards for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ing moral, cultural, disciplined and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roaches; study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再次提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召開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和部署,明確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高校只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地,肩負著能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策和部署,就必須把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來抓,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個落腳點上下功夫,在不斷提升高校教職員工和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上出真招,不斷增強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貫穿到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因而高校在辦學思想、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上就必須與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保持一致。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tǒng)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重點,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將完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圍繞教師和學生兩大群體,深入實施“八大工程”,堅持學校黨委的領導,明確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進一步健全育人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師生思想政治素質全面提升的整體工作格局。
二、正確認識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就當前高校來說,師生的整體思想政治素質還是比較好的,基本上都能堅決擁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有充分認識,對實現(xiàn)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信心。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情況下,面對國際思想文化的沖擊,以及互聯(lián)網時代所帶來的挑戰(zhàn),師生的思想意識存在諸多的不穩(wěn)定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認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等現(xiàn)象,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一些部門認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自己的事,而是黨群口部門、學工系統(tǒng)、學院書記和輔導員的事,在思想上不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導致不能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特別是一些專業(yè)課教師對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到位,認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跟自己無關,只需要教好自己的書就可以了;學校各部門與院系之間存在脫鉤現(xiàn)象,各部門之間沒有在育人方面形成真正的協(xié)同,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還有待時日。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
對理工科院校來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不能保證正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課時,不能使用規(guī)范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能很好的銜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和德育第二課堂未能形成真正的協(xié)同聯(lián)動,優(yōu)勢互補和成果共享仍需進一步加強,未能將理論教學與學習實踐形成有機融合,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單一、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研究生基本上埋頭于自己所從事專業(yè)的研究,對思想政治工作置若罔聞,缺乏有效的載體和個性化需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配備不足
從高校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專業(yè)從事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人員在數(shù)量上和素質上存在明顯不足,輔導員平時工作壓力重、責任大,在專業(yè)培訓方面機會少,因而很難在理論儲備、系統(tǒng)分析能力和開拓視野等方面達到專業(yè)化,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成果,部分人不愿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導師、班主任由于都是兼職的,不能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且上述人員都是各自為政,不能從根本上針對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討論、研究,因而不能形成合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動力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創(chuàng)新點比較難,對形式的把握要求與時俱進,在現(xiàn)實情況下,部分高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單一、陳舊,缺乏生動活潑的內容,不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沒有新思路、新觀點,就沒有辦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當然也可以運用網絡和新媒體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不僅是網絡資源匱乏,而且很難讓學生產生親和力和粘合力,當然創(chuàng)新無止境,只要是大膽嘗試,善于挖掘創(chuàng)新點,總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深入實施“八大工程”
(一)實施“思想引領工程”
深入開展“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豐富教育形式和載體,引導大學生以實際行動實現(xiàn)人生理想。認真實施“青馬工程”,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支持大學生理論社團建設,發(fā)揮理論學習骨干的引領帶動作用。
認真制定實施“四個層次”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并貫徹落實,將黨委中心組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納入內設機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加強檢查、指導。學習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質,要吃準吃透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對高校辦學的指導意義,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信心和決心。
(二)實施“核心價值觀踐行工程”
通過理論宣講、實踐養(yǎng)成、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等多種方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道德模范和“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引導師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來豐富自身,用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來回報社會。將誠信建設融入到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實現(xiàn)師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健全文明創(chuàng)建體系,倡導校園行為文明。實施“文明修身計劃”,廣泛開展校園、教室、宿舍、餐廳、網絡文明修身活動,引導大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
充分認識實踐育人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對教育教學體系進行科學設計,對實踐教學標準進行分類制定,對實踐在教學中的比重進行提高。提倡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解體察國情民情,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加強對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的系統(tǒng)謀劃、過程引導和評價激勵,把實踐育人納入學分管理,完善“素質學分”制度,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加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完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課程和實踐體系,培養(yǎng)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實踐能力。
發(fā)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校園十佳青年、三好學生、雙優(yōu)生、優(yōu)秀共青團員、優(yōu)秀研究生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道德模范、和諧家庭評選表彰活動,組織先進模范校園巡講活動。
(三)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新工程”
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嚴格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時規(guī)定,規(guī)范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采取集體備課和個人鉆研相結合、名師引領和交流研討相結合、示范觀摩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新講授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探索專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合理設置教學規(guī)模,推進中班教學、小班討論答疑。新建一批社會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深化“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成立跨系統(tǒng)、跨學院、跨學科的“形勢與政策”課教研室,建立課堂教學、專題報告、社會實踐和網絡教育四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做到“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四年不斷線、學生全覆蓋”;改革教學方案,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分類教學,統(tǒng)籌落實八支隊伍上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