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湖
張岱《陶庵夢憶》里的《湖心亭看雪》,不足二百字,回憶大約二十年前的往事,創(chuàng)造了深文隱蔚、含蓄蘊藉,“頗似唐人絕句”的意境,是小品中的精品,散文中的奇文。細讀此文,探微發(fā)幽,可以不斷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
一、文章擬題有奧妙
文章題目是《湖心亭看雪》,卻沒有寫湖心亭上看到的雪景。為什么?以看雪為線索,回憶湖心亭上的奇遇,才是寫作的重點。因而,作者在到湖心亭之前,就已經(jīng)將湖中雪景寫到了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圓滿自足: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潑墨寫意,描繪出渾然迷蒙的湖山夜雪圖。先寫全景、大景:冰花水氣,混蒙不分,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混沌迷離,幽邃莫測;三個“與”字,化靜為動,將孤立的景物融為一體,描繪出了天地蒼茫的浩然景象,蘊含不盡意趣。再寫特景、小景:分別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形容堤、亭、舟、人,這些景物漸次渺小,似有若無,依稀恍惚;至于人,則如太倉稊米,微乎其微,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大景與小景互為反襯,偉大與渺小對比鮮明,極盡夸張,寄慨深遠。作者筆法空靈,上下遠近、點線面體、大小多少、明暗動靜、隱顯虛實、人物景情,寥寥幾筆,富于變化。畫面豐神綽約,悠遠脫俗,滲透了豐富的審美想象與獨特的生命體驗??梢哉f,作者舟行湖中,凡有之景,盡收眼中,已經(jīng)獨自欣賞到了最奇異的西湖雪景。利用文題與內(nèi)容的差異,就是想要讀者關(guān)注亭上奇遇,甚至暗示亭上奇遇也是奇妙雪景的構(gòu)成部分。
所以先寫看雪,還意在為亭上奇遇作鋪墊。一是渲染極度嚴寒,“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從聽覺著筆,襯托天氣嚴寒;更定時分,寒意倍增;至湖中,冰花水氣,上下一白,寒意又倍增。二是蘊含孤獨心情,“獨往看雪”,可見孤獨;嚴寒之下,孤獨更深一層;再以大景反襯人微,隱含無力、無助的感喟,孤獨又深一層。這就為下文知音相逢的驚喜、舟子的疑惑不解,作好了厚實的鋪墊,文章也因之尺水興波。
二、“及下船”應(yīng)有另解
文章描寫舟子:“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边@里的“及下船”,“及”,等到,有時間長的意味。那么,作者是不是暗示在湖心亭上飲酒時間之長呢?關(guān)鍵是如何解釋“下船”。人教版教師用書解釋為“(回來時)下了船”,一般都理解為“下了船,上岸”。其實,“下船”應(yīng)該解釋為“從湖心亭上,下到船里”。其道理,一是從自然環(huán)境看,時令在冬,由亭至船,上下距離增大;從亭上到船里,稱為“下船”,很自然,也很合理。二是從舟子心理看,因為作者與金陵人飲酒時間長,舟子在旁邊苦等,寒冷難挨,因此心里疑惑不解,所以等作者一下船,就憋不住喃喃而語。這樣理解,不僅更能解釋舟子莫明其妙的心理,還能看出舟子俗人快語的性格。三是從文脈看,更合乎作者小品文文脈緊湊、文筆凝練的特點。如果說,等船劃到家門口,作者下船回家時,舟子或許因為劃船累了,才說出這句話,相比之下,就顯得文脈拖沓,既不能體現(xiàn)文章攝取生活片段的精粹,也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舟子的心理和性格。如果可以這樣另解“及下船”,那就說明作者亭上飲酒,非但不是匆匆而別,而且是停留了較長時間。
三、“強飲三大白而別”并非匆匆而別
既然亭上飲酒,停留時間較長;那么,上文“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的“而”,為何不用“乃”呢?“乃”作為表時間的副詞,解釋為“才”,用來修飾動作或行為,有時間長的意思,如“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保ā多嵢速I履》),表明鄭人過了很長時間,才想起忘了帶上尺碼,具有諷刺意味;再如“斷其喉,盡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驢》),表明虎食驢時間之長;又如“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宋史·趙普》),表明太祖經(jīng)過曲折的過程,才醒悟過來。而連接兩個動作的順承連詞“而”,解釋為“就”時,往往含有時間短、動作快的意味,如“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表明扁鵲一望見蔡桓公,就立即跑走;再如“廣起,奪而殺尉”(《史記·陳涉世家》),表明吳廣由“奪”到“殺”,果斷、迅速。正因為“而”的這一用法,有學者將“強飲三大白而別”,理解為“僅僅喝了三杯酒就匆匆而別”,不少教師也是這樣理解的,但這實在都是表面的、望文生義的。
在上文解釋“及下船”的基礎(chǔ)上,我們不妨再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先從金陵人方面看,金陵人欣逢知己,熱情相邀,定會盡力勸酒,話長道短,時間應(yīng)該不會短。不妨品讀作者筆下金陵人的形象:“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薄颁仛帧?,而非席地;“童子”,而非歌妓,或其他什么仆人;“燒酒”,溫酒,而未侍弄菜肴;“爐正沸”,溫酒的水剛燒開,既側(cè)面襯托嚴寒,又營造了一點溫暖的氛圍,也暗示了金陵人來到不久。由此,金陵人的雅情雅致可見一斑。“大喜”,寫其喜出望外?!把傻酶写巳恕?,“焉得更有”,哪能還有,言下之意是,不可能、不應(yīng)該再有了。這些都暗示金陵人看雪,本來也如作者一樣,孤高自賞,孤獨而來。“此人”,指像金陵人自己一樣的人,這顯然是對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肯定,一種褒贊,一種悅納,飽含了志趣相投的知音之感。“拉余同飲”,則是這種感受的具體表現(xiàn),亦可見其率真熱情。
再從作者角度看,作者精選細節(jié),描寫氛圍,表現(xiàn)金陵人的性格、情趣和情感,無不滲透了自己的主觀感受,如“爐正沸”,照應(yīng)“擁毳衣爐火”,滲透了溫暖的感受;尤其是金陵人的話語描寫,還是對面著筆,含蓄表達了自己的知音之感,所以接下來才有“強飲三大白”。在《張東谷好酒》中,作者說:“余家自太仆公稱豪飲,后競失傳,余父余叔不能飲一蠡殼,食糟茄,面即發(fā)赦,家常宴會,但留心烹飪,庖廚之精,遂甲江左。一簋進,兄弟爭啖之立盡,飽即自去。終席未嘗舉杯。有客在,不待客辭,亦即自去。”意思是,作者的家族到了父輩一代,就已豪飲失傳,都不善飲了。又在《龍山雪》中寫自己晚登龍山:“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欲之,竟不得醉?!弊髡咭跃朴?,“不得醉”,就出乎意料,而不甚欣喜。從兩文所述來看,作者并不善飲,而湖心亭上卻“強飲三大白”?!皬姟?,盡力,如“乃自強步”(《戰(zhàn)國策》)、“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禮記·學記》),“強飲”,本不能飲而努力盡興;“三”,這里應(yīng)該是虛指,突出杯數(shù)之多;“大”,突出每杯酒分量之足之重。其中滲透著知音相逢的興奮。如此飲酒,時間怎么會短,又怎么會匆匆而別呢?
原來,“強飲三大白而別”的“而”,用法特別,它連接先后兩個動作,是兼表順承和修飾,而重在表修飾的連詞。這在古文中也是常見的,如“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個“而”就重在表修飾,形容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包圍起來的有利攻勢;又如“為壇而盟”(《史記·陳涉世家》),重在修飾“盟”的隆重方式;再如“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宋史·趙普》),側(cè)重修飾“拾”的方式和態(tài)度,形容趙普沉著鎮(zhèn)定的性格?!皬婏嬋蟀锥鴦e”,“而”的作用就重在修飾分別的情形,即經(jīng)過了一番酣飲之后,這才與金陵人分別。這樣分析,飲酒時間顯然是長的,但因為它兼有順承作用,加之“三”的字面義影響,容易讓人覺得是匆匆而別,這與用“乃”相比,就弱化了時間長的感覺。而這恰好表明,作者欣逢知音,開懷暢飲,時間雖長,然而并未覺得。若將“而”換用“乃”,則表明飲酒過程之中,已明顯感到時間過長,那就反而不能表達暢快的心情。這樣理解,才能觸摸到作者酒逢知己的內(nèi)心世界,也才能體會到作者高度含蓄的精湛筆法。
四、眼之“癡”意有三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贝四宋难鬯?。作者以一“癡”立骨,意有三層。一層,舟子所謂“癡”為癡傻。傻在天寒地凍,深更半夜,去湖中看雪;傻在亭上貪杯,久而不歸。二層,作者與金陵人之“癡”,實乃癡在抱冰守雪的情懷,癡在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因而舟子的話與金陵人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互相映襯,互文見義,反襯了作者與金陵人的孤懷雅興,反襯了“癡”人相遇、知己相逢的難得。三層,作者對鄉(xiāng)土與故人的夢憶“癡”情。作者在《(陶庵夢憶)序》中說:“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駭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瓶粟屢罄,不能舉火”,以至于“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可見作者歷盡了極度的孤獨與艱難困苦。“想余平生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所以“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意思是,只能沉湎在“夢憶”之中,追懷往事故人、鄉(xiāng)土故國,而獲得心靈安慰。這正是《湖心亭看雪》的歷史語境和寫作動因。
文中所敘往事在崇禎五年,那時的晚明社會奸佞當?shù)溃h同伐異,廠衛(wèi)橫行,賄賂公行,賦稅繁重,民不聊生,賢能忠直,慘遭不幸。作者著述宏富,卻才高命蹇,因而憤世嫉俗。他寫紹興黃琢山在“郡城之外,萬壑千巖,人跡不到之處,名山勝景,棄置道旁,為村人俗子所埋沒者,不知凡幾矣”(《黃琢山》),借以發(fā)泄不遇的遺憾和對世俗的鄙薄。因而在文章看雪部分中,滲透了作者深沉的孤獨感。培根說過:“除了一個知心摯友以外,卻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心病?!彼宰髡唠m然傲世獨立,卻也需要情投意合的朋友,需要知心摯友。他在《西湖七月半》中,把看月之人分為五類,他鄙薄的,是那些以看月為名,乘熱鬧、弄風雅的實不看月者。等到那些人“簇擁而去”“頃刻散盡”的時候,作者才“始艤舟近岸”,“呼客縱飲”。而“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覿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作者即“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飲至“東方將白,客方散去”。作者“拉與同坐”的兩類人,正是情趣相投的看月者。這與湖心亭上情景有別,意趣相類。金陵人“拉余同飲”,也正合了作者孤高自賞的性情和渴求知心摯友的心理。“強飲三大白”,則是酒逢知己的具體表現(xiàn)。如果由此推測,金陵人同為憤世嫉俗者,也未必不可。
明亡后,作者沒有如好友祁彪佳等為明朝殉節(jié)而死,而是抱著“明亡,史不忘”的信念,忍辱負重,避居深山,撰寫《石匱書》,修史以報先朝,以期將來。然“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瓶粟屢罄,不能舉火”(《陶庵夢憶》),這是怎樣的一種孤獨與凄涼!《莊子·徐無鬼》記載徐無鬼給女商講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大意是說,流亡者離開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越深;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起來。這就是成語“空谷足音”的出處。陶淵明隱居田園,“請息交以絕游”,卻也要“悅親戚之情話”(《歸去來兮辭》)??梢?,孤獨中的人總會思念著親朋故友。更何況作者經(jīng)歷了長期極度孤獨困苦、近乎絕望的生活,以致“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自為墓志銘》),又怎能不時時思念故人呢?于是,湖心亭、金陵人自然也就成為作者夢憶中的鄉(xiāng)土與故人,且因其夢“如游舊徑,如見故人”而“自喜”,所以“癡人前說不得夢矣”!因而文眼“癡”之深意,當為對鄉(xiāng)土故人的夢憶“癡”情。
五、金陵人答非所問有深意存焉
作者“問其姓氏”,顯然有再會之意,而對方卻答非所問:“是金陵人,客此?!毕嘤龆?,彼此分別,應(yīng)該有不少話語,而作者就只寫了這么一句,耐人尋味。
先論“是金陵人”。特定的地名往往可以引發(fā)人的感觸,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魯迅回憶當年在日本仙臺學醫(yī),偏記得“日暮里”,那是這地名曾觸發(fā)他對國勢日暮途窮的擔憂。文天祥對“惶恐灘”“零丁洋”,更有別人不能有的刻骨記憶。金陵,六朝古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此數(shù)十年,奠定了明王朝二三百年的基業(yè)。在作者的心里,金陵即是明王朝的象征,因而“是金陵人”,很容易觸發(fā)“是明朝人”的聯(lián)想,而引起前朝記憶,引起不盡的故國之思。這或許也是作者將《鐘山》列為《陶庵夢憶》卷一第一篇的緣故。鐘山,即金陵鐘山。文中敘述鐘山“上有云氣,浮浮冉冉,紅紫之間,人言王氣,龍蛻藏焉”,高皇帝定寢穴于此,后因修陵,發(fā)枯木之根,“識者為傷地脈,泄王氣”,而果有甲申之變,“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歲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麥飯,思之猿咽”。作者的故都之思,亡國之恨,于此可見。
再說“客此”。在中國古典詩文里,“客”往往蘊含著漂泊難歸的傷感,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就因了一個“客”字,湖心亭依舊,故人卻不復(fù)一見;而作者“國破家亡,無所歸止”,又何嘗不是漂泊難歸之“客”呢?因而“客此”,不僅會勾起無限的故人之思,還會觸發(fā)家國不幸、無所歸依的傷痛。
可見,“是金陵人,客此”,蘊含了作者豐富復(fù)雜的夢憶之情,滲透了不能忘卻的前朝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