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奉越陳 醒
(1.河北大學 教育學院,河北保定 071002;2.天津大學 教育學院,天津 300350)
基于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理念的引領,完善教育生態(tài)、建立各行各業(yè)人才終身學習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已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1]。代際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IGL)作為一種融合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新型學習方式[2],在緩解人口老齡化、改善代際關系和促進終身學習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功能與作用。國外高度重視對代際學習問題的探討,相關研究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有研究者將其界定為 “發(fā)生在不同世代之間的學習過程和體驗”[3]。近年來,隨著實踐項目的開展和研究程度的加深,代際學習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研究范圍逐漸向多學科領域拓展,其內涵與模式也得以不斷深化與發(fā)展。
當前,“我國正經(jīng)歷人口年齡結構持續(xù)而深刻的變化,預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30%,將處于深度老齡化狀態(tài),勞動力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且老年勞動力比重將大幅度提升”[4]。與此同時,伴隨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對人們的信息素養(yǎng)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引發(fā)的代際隔閡與鴻溝日益加劇[5]。因此,加強代際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促進代際溝通與交流,緩解人口老齡化和信息化所帶來的沖突與挑戰(zhàn)迫在眉睫。
近年來,國內有關代際學習的研究日漸興起,如林娜認為,代際學習理念的推廣促進了博物館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融合,并重點探討了代際學習在家庭關系中的實施與開展[6];史昱天等認為,傳統(tǒng)代際學習模式以線下交流為主,隨著數(shù)字化產(chǎn)品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發(fā)展,代際學習逐漸向基于技術驅動的信息科學領域擴展延伸,并提出基于ICT技術的代際學習內容與具體模式[7];徐孝娟等采用文獻計量法,分析了境外代際學習的研究進展,闡述了“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代際學習內涵和模式的嬗變[8];崔一先認為,老年福利院是促進代際交流的重要場所,指出“老年福利院應強化社會連帶意識,成為促進世代間溝通與協(xié)作的中心”[9]。
雖然國內代際學習研究業(yè)已開展,但是總體而言仍處于起步階段,缺少系統(tǒng)、深入和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究。在此,我們通過運用內容分析法,探討代際學習的國際研究情況,有助于整體、全面地認識和把握相關進展與動向,進一步提高國內對于代際學習研究的關注度和重視度,促進研究廣度的延伸與研究深度的拓展,為切實增強國內代際學習理論研究與實踐水平,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本研究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對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的相關外文文獻,進行梳理與分析。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具有顯性特征的傳播內容進行的客觀、系統(tǒng)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Bernard Berelson,1952)[10]。它界于定量與定性研究之間,主要以各種文獻為分析對象,旨在對研究問題的本質性事實和發(fā)展趨勢進行清晰地挖掘、梳理、把握和預測[11]。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數(shù)據(jù)挖掘和知識發(fā)現(xiàn)技術逐漸成熟,從而為充分利用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信息資源,實現(xiàn)內容分析的自動化奠定了技術條件,并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本研究遵循的研究步驟如下:其一,提出研究問題,明確研究目的;其二,界定目標總體的范圍并進行篩選,梳理樣本,收集數(shù)據(jù);其三,定義研究的分析類目與分析單元;其四,制定編碼計劃,選擇編碼方法,進行預編碼;其五,檢驗編碼的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其六,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得出研究結論。
本研究主要以收錄多種世界高影響力學術期刊的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和美國EBSCO公司與南京大學數(shù)圖實驗室合作的本地化產(chǎn)品EBSCO Discovery Service(以下簡稱EDS)資源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Find+版本)為數(shù)據(jù)源;以“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代際學習)”、“Intergenerational Practice(代際實踐)”為關鍵詞,檢索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和報告等類型的文獻資源,檢索時間截至2018年1月30日。在對文獻進行相關性處理之后,最終確定272篇有效文獻作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研究歷程、文獻來源、研究內容和研究動向四個維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將每一篇獨立的論文作為分析單元,通過閱讀與總結,將其按照內容編碼體系進行分類。結合國內外對代際學習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相關研究者在綜述類文獻中的類目設計[12],將代際學習的內容分析編碼體系分為:代際學習的基本理論、適用范圍、資源建設和實踐效果四個一級類目。為便于細致、深入地把握每篇文獻,在一級類目下設定二級類目,具體歸類方式見表1。
表1 代際學習研究內容編碼體系表
在實施內容分析的過程中,為避免受到研究者主觀偏見的影響,需對編碼一致性、分類準確性和方法穩(wěn)定性進行信度檢驗,以鑒別內容分析機制、編碼計劃和分析類目,保證分析的流程和結果[13]。信度檢驗的關鍵點在于兩個以上參與內容分析的研究者對同類目判斷的一致性,且一致性與信度成正比。
本研究采用的內容分析信度檢驗公式為:R=n×K/[1+(n-1)×K], 其中R為信度,K為平均相互同意度;K=2M/(N1+N2),M 為評判員完全同意的欄目,N1和N2分別為評判員所分析的欄目數(shù)[14]。第一作者為主評判員A,第二作者為評判員B,另邀請一名教育學博士為評判員 C,兩兩一組(AB、AC、BC)分別進行歸類劃分,通過計算得出 KAB≈0.836,KAC≈0.927,KBC≈0.674,R≈0.928,信度大于 0.900,因此可以采用主評判員的分類欄目。
國際上代際學習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顯現(xiàn),相關研究文獻年度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1.起步萌芽期(1980-2001年)
我們從搜集到的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較早的代際學習研究成果為美國研究者Price和Bromert刊發(fā)的Huron College:An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1980)一文。在2001年前,有關代際學習的研究成果數(shù)量極少,且主要集中于美國。相關研究側重于介紹代際學習項目的實踐情況,分析代際學習在家庭教育、老年醫(yī)學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等。
圖1 代際學習相關文獻年度分布
2.初步奠基期(2002-2008年)
此階段代際學習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研究者就代際學習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明晰,并對其影響因素、促進策略有所探討,研究范圍擴展到企業(yè)管理、社區(qū)管理等領域。但研究規(guī)模仍然較小,研究成果數(shù)量也相對較少,研究程度還有待加深。
3.快速發(fā)展期(2009-2014年)
此階段代際學習的研究重心逐漸向歐洲轉移,歐盟先后成立了歐洲代際學習地圖(EMIL,2009)、歐洲代際學習網(wǎng)絡(ENIL,2011)、團結老年人和年輕人(TOY,2012)等研究機構和組織。相關研究得到快速發(fā)展,研究成果數(shù)量明顯增多,研究內容更為豐富,國際合作研究日益頻繁,理論體系也得到較大完善。同時,呈現(xiàn)出一些新興的研究視角,如,利用ICT技術創(chuàng)新代際學習方式等。
4.深化拓展期(2015年-至今)
此階段代際學習的國際研究熱潮已然掀起,相關研究涉及更多國家或地區(qū),研究進程穩(wěn)步推進。研究者致力于重新理性審視代際學習,完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領域,豐富研究成果,不斷促進代際學習研究的成熟和深入發(fā)展。
1.期刊來源
研究樣本量化統(tǒng)計顯示,272篇與代際學習相關的論文發(fā)表在132種期刊,其中載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如圖2所示,這些期刊的載文量已超過所有相關研究文獻總量的1/2,主要涉及社會學、醫(yī)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期刊所用語言包括英語、德語、瑞典語等。載文量排名第一的為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這是唯一專門研究代際關系的期刊,所刊載的與代際學習相關的論文共計46篇,占據(jù)樣本總量的16.79%。以老年醫(yī)學研究為主的期刊Gerontologist和Educational Gerontology也較為關注代際學習,所刊載的相關文獻都在20篇以上。此外,其他文獻則散見于不同期刊,代際學習也是教育學類期刊較為關注的主題。
圖2 國際期刊載文量分布
2.作者來源
通過對文獻作者來源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作者共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qū),具體分布情況見表2。從作者的國籍分布來看,發(fā)文量最高的是美國(91篇),其次是英國(30篇),中國籍作者以臺灣地區(qū)(16篇)和香港地區(qū)(5篇)為主,大陸地區(qū)的作者較少,說明中國大陸地區(qū)的代際學習研究尚未引起廣泛關注,仍有待加強。從作者的洲際分布情況來看,歐洲地區(qū)的作者較多,占樣本總量的46.32%,其中來自英國、德國、羅馬尼亞和瑞典的作者較多,這說明代際學習研究受到歐洲多個國家的重視與關注,且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美洲地區(qū)的作者占37.87%,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主。亞洲地區(qū)的作者相對較少,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大洋洲和非洲分別以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作者為主,代際學習研究的關注度還有待提升。
表2 第一作者國籍分布
綜上可知,代際學習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洲。我們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在2003年前以及2004-2008年兩個時間段,美洲地區(qū)的作者居多,研究成果明顯多于歐洲地區(qū);在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兩個時間段,來自歐洲地區(qū)的作者逐漸增多,研究成果反超美洲地區(qū),詳見圖3。這說明美洲的代際學習研究起步較早,但歐洲進展迅速,成果豐碩,已成為代際學習研究的主要陣地。
圖3 歐洲、美洲作者年度發(fā)文情況比較
從作者間的跨國合作情況來看(見圖4),英國、美國、荷蘭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最為緊密,分別與4個以上的國家有合作關系,成為主要的合作陣營。西班牙、德國、澳大利亞、希臘和芬蘭與其他國家也有著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愛爾蘭和加拿大的作者跨國合作程度次之;烏拉圭、法國、比利時、挪威、韓國、瑞典、意大利、羅馬尼亞、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雖然有跨國合作,但是相對較弱。此外,還有1/3的國家未存在作者跨國合作關系。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在代際學習領域的跨國合作研究還有待加強。
圖4 作者跨國合作情況
1.代際學習的基本理論
相關基本理論是代際學習研究的邏輯起點,主要包括代際學習概念、意義與功能、理論基礎等內容(見圖5)。對此,研究者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從不同維度進行劃分與界定。國際代際問題研究網(wǎng)絡指出,“從人口學角度來說,世代(Cohorts)是最重要的結構單位,它指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出生的所有人;在機構或組織的情境中,世代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間成為某一組織成員的所有人”;“代際”概念主要分為“與親屬關系、祖先和家庭角色相關的宗族代際”、“與學校、公司(如指導)及社會、文化方面的教育關系相關的教學代際”和“由于戰(zhàn)爭、經(jīng)濟和政治動蕩產(chǎn)生集體認同或具有不同時代特征的社會歷史和文化代際”[15]。
圖5 代際學習基本理論研究內容框架
歐洲代際學習網(wǎng)絡認為:(1)代際學習是“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們之間相互交流,彼此攝取不同領域的知識,共同學習的過程”;(2)代際學習實踐必須包含 “多于一代成員的參與”、“具有計劃性和漸進性”和“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學習”等特征;(3)代際學習能夠促進不同世代間的相互學習,有助于在老齡化社會中發(fā)展社會資本和社會凝聚力,這是加強代際團結、解決人口變化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Cambrid等認為,代際學習是年長者與年輕者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情境中,通過具體經(jīng)驗、反思實踐、抽象概念和主動實踐四個學習階段,是一個提高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過程[16]。Bachmann提出,代際學習是促進不同年齡和生活狀況的人們實現(xiàn)人力資本、生活技能、文化、價值觀和知識等的傳輸與交換,是培養(yǎng)積極代際關系的重要途徑[17]。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一致認為,代際學習是兩代及以上人們之間的雙向學習現(xiàn)象,這是經(jīng)常強調的事實[18]。
鑒于“代際”一詞內涵的多樣性,代際學習的類型也較為豐富。Franz等認為,代際學習研究主要涵蓋兩個領域:一是重點關注家庭內部知識傳播的研究項目,主要通過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家庭知識、習慣和成功經(jīng)驗的傳播;二是評估家庭關系之外的代際學習項目,旨在加強學校和社區(qū)中的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聯(lián)系[19]。目前,研究者主要將代際學習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其一,基于宗族關系的代際學習?!白谧濉笔怯杉彝セ蚣易鍢嫵傻哪J?,主要以血緣、姻親或共同姓氏為基礎,目前,基于宗族關系的代際學習多體現(xiàn)在范圍較小的家庭內部,相關研究也主要以此展開。從這個角度來看,代際學習的對象是家庭成員祖父母、子女和孫輩的遺傳演變。
Cambrid指出,幾個世紀以來,代際學習一直是家庭內部幾代人之間系統(tǒng)地傳遞知識、技能、能力、規(guī)范和價值觀的非正式交流工具[20]。Hoff也認為,代際學習是一種在家庭代際之間十分普遍的、非正式的,能夠給下一代傳遞知識、技巧、技能、準則和價值觀念的過程[21]。
其二,基于教學關系的代際學習。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非家族式”的代際學習模式,不同世代的人以學習為目的聚集起來,擔任教和學的角色。這一類型的代際學習“去家庭化”特征明顯,多發(fā)生在學校、企業(yè)等情境,如大學中的代際學習項目、職場輔導計劃等,呈現(xiàn)出教育正式化特征[22]。在這樣的情境中,影響“世代”劃分的因素不僅包括年齡,還包括工作經(jīng)驗。如對教師而言,年齡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階段都是劃分其所屬世代的影響因素[23]。
其三,基于社會歷史和文化特征的代際學習。Karl Mannheim認為,世代是按其集體共享的政治和文化經(jīng)驗分類的,同一世代的人具有相同的時代特征與時代印記。這一劃分較為宏觀,其中一個例子是“世代之歌”(Songs of Generations)項目,波蘭和德國20至99歲的參與者聚集起來,討論他們最喜歡的政治歌曲、歷史和傳記,以反映一代人對特定社會時代的觀點。在這一類型的代際學習中,博物館是提供學習機會的重要機構,因為它提供了作為前代人代表符號的物品等[24]。
代際學習的理論基礎相對集中在社會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具體包括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情境學習理論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代溝理論(Generation Gap Theory)、心智模型理論(Mental Model Theory)、終身學習理論(Lifelong Learning Theory)、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onist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轉化學習理論(Transforming Learning Theory)和認知學習理論(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等。
2.代際學習的適用范圍
代際學習的適用范圍,主要涉及家庭、學校、護理中心(兒童或老年人看護中心)、企業(yè)和社區(qū)等領域(見圖6)。除此之外,圖書館、博物館、公園和游樂場,甚至共享的在線空間(如,博客、社交網(wǎng)絡等),都是發(fā)生代際接觸,進行代際學習的場所。因此,有研究者認為,上述地方是重要的“代際接觸區(qū)”(Intergenerational Contacts Zones)[25]。
圖6 代際學習的主要適用區(qū)域
其一,家庭。Whitehouse認為,人們與父母和祖父母之間的關系是生命中最為基礎和最有益的,家庭中嵌入的這些關系,可以被認為是社會文化傳播與進化的開始。即使家庭結構形式不斷發(fā)生變化,多代同堂的活動仍然普遍地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因而,家庭是代際學習最容易發(fā)生的地方。Lenka等探討了家庭農(nóng)場中的代際學習,并認為這是發(fā)展可持續(xù)農(nóng)業(yè)的工具,以持續(xù)參與、討論等為主要的方式[26]。
Thalhammer等認為,家庭中的代際學習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休閑與互動,細加考量,卻是具有目的性、針對性和一系列復雜決策的過程?;凇凹彝ソ逃删湍P汀?,他們對32位老年人進行了定性訪談,認為由于信息和知識社會的技術變革,家庭代際之間的支持和交流,在老年人獲得媒體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7]。
其二,學校。Whitehouse認為,代際學校是促進不同年齡和生活經(jīng)驗的個體相互作用的一種手段,包括多種類型(私立、公立、宗教),服務于不同年齡的學生(初等、中等、高等教育)[28]。教師間的代際學習也較為普遍,Polat等以小學教師為例,對他們的代際學習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探究式學習和觀察式學習是不同世代教師代際學習的主要方法,年老一代教師將課堂管理經(jīng)驗傳達給年輕一代,而年輕一代幫助年老一代解決技術問題[29]。
Bratianu從羅馬尼亞的高等教育體系中選取四所試點大學,對助理、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四代教師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代際學習廣泛存在于他們的學術生活中,并提出促進大學這一學習型組織開展代際學習的具體策略[30]。
Rubio等介紹了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大學人文學科學生與昆卡校區(qū)老年大學學生之間的代際培訓經(jīng)驗,認為能夠反映老年人生活的小說,是促進代際學習的重要工具,并且文字與圖像的結合具有強大的傳播力,通過觀看電影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反思老齡化過程,促進跨代融合[31]。
其三,護理中心。在護理中心開展的代際服務學習項目,是研究者最早且重點關注的問題。早在1985年,Newman等就強調代際服務學習方案與老年醫(yī)學領域之間的適切性,認為作為志愿者的年輕人能夠緩解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幫助其康復,同時也促進年輕人對老齡化問題積極看法的形成[32]。
Andreoletti認為,代際服務學習通常用于老年學和成人發(fā)展與老齡化課程,強調服務與學習兩個方面,同時關注提供者和接受者雙方的利益,以創(chuàng)造更有意義的服務與學習體驗,既可以讓學習者將課堂所學用于實踐,又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服務[33]。
Spiteri運用定性研究方法,調查了馬耳他16-17歲的年輕人與“日間中心”的老年人之間的代際學習情況,結果表明,通過服務學習幫助學生與老年人建立聯(lián)系是非常重要的[34]。
其四,企業(yè)。Gerpott指出,代際學習是工作場所中常見的代際現(xiàn)象,是人力資源開發(fā)部門特別關注的問題。他認為,企業(yè)內資深員工與年輕員工之間的代際學習內容包括顯性知識傳遞和隱性知識傳播,具體分為專業(yè)知識、實踐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代際學習過程主要經(jīng)歷熟悉、同化和分離三個階段,且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都有所不同[35]。
Wang將企業(yè)中年長和年輕員工之間的知識轉移稱為代際知識轉移(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IGKT),認為這是維持企業(yè)知識連續(xù)性的重要方法。代際支持氛圍、高層管理支持和組織機構,被認為是代際知識轉移的三種重要因素,年長員工應學習年輕員工接受新思想和新技術的能力,年輕員工應學習年長員工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和知識[36]。
其五,社區(qū)。Hake強調,代際學習被理解為社會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嵌入當?shù)厣鐓^(qū)的一種有意識的持續(xù)過程,由不同世代的成員通過參與非正式和非正規(guī)的學習活動,來交流和獲取知識、技能、價值觀,涉及相互尊重、批判性反思、關懷和團體參與,通過這種方式,缺乏同等資源的人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并加以控制。他還認為,社會福利和教育政策越來越重視城市公園作為“服務性學習空間”的作用,如,基于服務的園藝項目,旨在為年輕人和老年人提供了互動機會,城市公園作為共享的社交空間,擴展了非正式和非正規(guī)學習環(huán)境,將代際學習與社區(qū)文化緊密聯(lián)系,構成社會和文化中心,有助于發(fā)展不同世代居民的社區(qū)意識和社會資本[37]。
Allen指出,長期生活在同一宗教社區(qū)的不同年齡組的人們,會通過互動交流、分享經(jīng)驗等形式相互學習[38]。Broecher等人采用定性訪談的方式,對德國威斯特伐利亞南部地區(qū)的農(nóng)村社區(qū)進行調研,認為以代際敘事形式為主的代際學習,是幫助當?shù)厣鐓^(qū)年輕一代獲得生活經(jīng)驗、政治思想和見解的有效方法[39]。
3.代際學習的資源建設
代際學習的資源建設研究,主要是基于代際學習理論進行的技術開發(fā)與資源整合探討。技術開發(fā)主要是指利用新技術創(chuàng)設新平臺,拓展代際學習形式,提高代際學習效率。Patrício等認為,基于社會媒體和新技術支持的代際學習活動,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刺激性和表現(xiàn)力。將ICT用于代際學習,能夠營造彈性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世代間的經(jīng)驗和知識分享,也有助于彌合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數(shù)字鴻溝[40]。
Wang等致力于開發(fā)“線下-線上”平臺交替融合的學習形式,認為離線通信 (非ICT)和在線通信(ICT)方式,對代際知識轉移都很重要。前者如面對面會議,對于隱性知識轉移更為有效,但成本更高;而后者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或手機文本消息、音頻或視頻會議、在線社區(qū)等,有助于克服代際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的障礙。他們通過實證研究,考察了員工的離線和在線學習情況,分析了影響代際知識轉移的因素,并提出促進代際知識轉移和知識管理的方法[41]。
數(shù)字游戲也是促進有意義互動的文化工具,近年來,研究者嘗試將游戲化元素融入代際學習設計開發(fā)理念中。Whitehouse認為,學習行為應建立在多代互利的基礎上,通過游戲和互動式學習來增強愉悅感和效率[42]。Zhang等探討了世代間數(shù)字游戲對促進老年人和年輕人情境學習的重要性,認為數(shù)字游戲具有吸引老年人和年輕人進行有意義互動的潛力,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安全、平等的環(huán)境,讓參與者進行代際技能實踐。相關實證研究也證明:數(shù)字游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和認知功能,提升他們的社會生活質量[43]。
整體而言,代際學習相關技術開發(fā)研究起步較晚,還有待進一步深入。除此之外,研究者也關注代際學習的資源整合。如,提出“協(xié)助組織”概念,引入社區(qū)居委會、高校社團、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協(xié)助開展代際學習項目,以此來提升代際學習效果。Hake認為,社區(qū)應秉承平等性、互惠性和包容性的“代際團結”原則,營造支持個人和社會福祉的良好互動環(huán)境[44]。Pstross則提出,實施代際學習是高等教育機構的使命和目標所在,應發(fā)揮高校的優(yōu)勢資源,為年長和年輕的學習者提供代際學習機會。同時,他認為應加強大學與社區(qū)的伙伴關系構建,協(xié)同促進代際學習項目的開展[45]。Dauenhauer認為,有大量高等教育教師與社區(qū)合作開發(fā)校外代際教育機會的成功案例,應加大推廣學校與社區(qū)的合作[46]。Franz等人介紹了德國成人教育機構代際學習項目的發(fā)展情況,指出成人教育中的代際學習研究是一個新興領域,代際學習過程應得到其他教育組織的明確支持[47]。
4.代際學習的實踐效果
代際學習的實踐效果研究,主要包括對代際學習領域探索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性學習模式介紹,以及對實踐案例的評價(見表3)。
Newman等探討了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西班牙、瑞典、美國等國過去10年的代際學習項目,提出與“社會資本”相關的代際學習范式,并分析了代際學習的全球影響[48]。200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對10個國家代際學習實踐的比較研究得出結論,“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接觸和溝通的質量,都與我們所有生活的質量息息相關”[49]。
Gallagher等則基于“TOY項目”研究,評價了愛爾蘭的代際學習實踐及其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情況,認為代際學習實踐對年輕人和老年人而言是一項雙贏的活動,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強大的教學法和社區(qū)網(wǎng)絡支持[50]。Kaletka等對2011-2013年英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部分社區(qū)開展的,旨在增強年長一代數(shù)字能力的“EScouts項目”進行研究,并提出改進與增強代際學習效果的手段和方法[51]。Grignoli等基于歐洲 “GUTS 計劃”(Generations Using Training for Social Inclusion in 2020),對7個歐洲國家的14個代際學習實踐項目進行評析,認為這些項目有效整合了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優(yōu)勢,使他們能夠相互學習,提高技能,以應對社會中的日常問題[52]。
表3 部分代際學習實踐案例
我們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與分析發(fā)現(xiàn),代際學習已逐漸受到各國研究者與實踐者的廣泛關注,國際相關研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同時,也呈現(xiàn)出以下動向。
1.合作研究態(tài)勢漸趨明顯
合作研究既有助于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也有助于研究者研究能力的提升。從已有的研究來看,代際學習的合作研究態(tài)勢逐漸明顯,除本土化合作之外,跨國合作進程也日益推進。
一方面,多學科合作研究。代際學習研究逐漸突破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心理學等單一學科領域的合作局限,開始注重跨學科領域的交叉與合作。如Withnall提出,“教育工作者、神經(jīng)科學家和從事數(shù)字技術工作的人員未來的密切合作,有助于研發(fā)更加契合學習者不同生命階段的代際學習方案,促進代際學習的發(fā)展”[53]。
另一方面,跨國合作研究。當前,以促進代際關系、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為目的的代際學習研究重點,聚焦于微觀或者中觀層面,而未來的代際問題涉及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對后代公平問題的宏觀關注。如Bottery認為,關于人口變化、氣候變化、資源消耗、全球污染以及資源公平分配等方面的全球性代際問題,將是代際學習的重要領域[54]。這些區(qū)域性和全球性社會問題的加劇,使得各國研究者在代際學習研究方面的長期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55]。未來會有更多潛在的代際關系形式,需要各國研究者的大力開發(fā),由此,代際學習的跨國合作研究態(tài)勢,將會持續(xù)并更加穩(wěn)固。
2.輔助技術研發(fā)不斷涌現(xiàn)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滲入社會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信息化程度的普及與發(fā)展,考驗著人們的信息行為與信息能力,對不同代際人群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人們的代際學習提供了更多便利與支持。
近年來,研究者尤為重視代際學習的輔助技術研發(fā),例如,Dickinson“嘗試將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協(xié)作工作技術等各種智能設備,融入到代際知識的傳遞過程中”,開發(fā)了“線上-線下”交互配合的代際學習模式[56]。Hera等致力于設計以數(shù)字技術為手段、以數(shù)字化設備為平臺的代際數(shù)字游戲,強調在設計數(shù)字游戲時,應考慮以玩家為中心和以游戲為中心兩類因素[57]。Withnall認為,當前缺少神經(jīng)科學和認知心理學視角的代際學習研究,而新的數(shù)字技術,如神經(jīng)影像學的發(fā)展,則可以為“認知老化如何影響個人執(zhí)行與學習有關任務的行為能力和心理結構”,“日益老齡化的過程如何影響人們參與不同階段的代際學習活動”等前沿研究問題,提供準確、精密的科學輔助[58]。
總之,基于信息技術驅動的代際學習研究,仍有較大的探索空間,未來研究仍將致力于更為完善的代際學習在線平臺建設,以及結合具體的ICT工具和實驗應用研究,開發(fā)更具智能化、精準化和個性化的代際學習模式。
3.效果評價研究逐步興起
效果評價是檢驗代際學習實踐有效性的重要依據(jù),也是提升代際學習效率的重要保障。早在2000年,研究者就已開始關注代際學習的實踐效果,多項研究也已證實代際學習在改善代際關系,促進積極老齡化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已有研究多采用訪談法對代際學習實踐進行直觀評價,對具體的技術支撐與實踐評價方案探討較為欠缺。如Rabusicová等梳理了捷克共和國的社區(qū)和代際學習背景,并列舉了四種典型的代際項目,指出代際學習是社區(qū)學習的主要手段,當前的代際學習效果評價多關注參與者態(tài)度、情緒和健康的變化,還應開發(fā)相應的評價工具,深入探討代際學習在社會、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效果[59]。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代際學習的效果評價,而代際學習作為融合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對其評價相當復雜,因素多變,且在某種意義上評價標準多為軟指標[60]。因此,制定科學化、具體化的評價方案和標準,完善代際學習評價體系,仍然任重而道遠。
在學習型社會建設及“互聯(lián)網(wǎng)+”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代際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愈加彰顯。對于我國而言,代際學習理念已逐漸得到傳播與認可,但仍局限于國外經(jīng)驗介紹和碎片式的零散研究層面,系統(tǒng)、深入和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暫付闕如。我們基于上述對國際代際學習研究進展及動向的分析,認為中國代際學習研究的開展,可遵循以下基本路徑(見圖7)。
圖7 代際學習研究路徑
目前,國內盡管缺少大規(guī)模的代際學習實踐項目,但是潛移默化的代際學習行為,在不同場所時有發(fā)生。為促進代際學習的實踐,充分發(fā)揮代際學習的意義及作用,應加大環(huán)境支持研究方面的力度:一方面,加強政策支持研究,營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代際學習的廣泛開展與相關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進行相應的宏觀政策和具體政策分析,做好頂層設計,是推動代際學習實踐與理論研究發(fā)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集聚多方力量,促進合作研究。“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現(xiàn)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雙向發(fā)展態(tài)勢,科研活動依賴于多學科集體攻關”[61],代際學習的發(fā)展依賴于社會合作氛圍的支持。
如何發(fā)揮家庭、社區(qū)、學校、企業(yè)等主體的合力,構建代際學習中心,并將其作為價值傳遞鏈,實現(xiàn)各方利益最大化,這是研究者與實踐者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此外,研究者應融入國際研究環(huán)境,樹立國際合作意識,積極參加相關國際會議,依據(jù)國際組織的統(tǒng)籌和協(xié)調,加強宏觀方面的代際學習合作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催生了學習資源傳播方式和學習樣式的革命性變化”[62],《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強調,要“綜合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63]。近年來,國際代際學習研究尤為重視基于ICT驅動的代際學習模式開發(fā)。“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加個性化、適應性、服務于終身學習的智能普適學習環(huán)境”[64],“神經(jīng)網(wǎng)絡、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海量圖像、語音、文本數(shù)據(jù)、個性化特征信息等的挖掘,更為精準”[65]。
基于這一時代背景,我國應致力于推動代際學習的智能化高效發(fā)展。在代際學習內容方面,未來將不只局限于數(shù)字產(chǎn)品、社交媒體的使用等基礎知識與技巧方面,應重視游戲化元素與信息化元素的融合,嘗試開發(fā)數(shù)字游戲等兼具娛樂性和益智性代際學習內容,以增強學習者的合作度、體驗度與趣味性。在代際學習模式方面,應進一步拓展研究思路,探索并搭建智能化的代際學習平臺,研發(fā)適合多代人交互學習需求的普適性載體,創(chuàng)設基于交互活動、合作任務的代際學習模式。
此外,還應加強神經(jīng)影像設備、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其他輔助設備,在代際學習項目中的應用研究。隨著代際學習實踐的發(fā)展和研究程度的加深,可以開展現(xiàn)場實驗或實驗室研究,深入探討信息技術對代際學習的作用,促進代際學習的科學化、智能化發(fā)展。
一方面,代際學習評價機制具有評測、監(jiān)督、引導和管理等功能,有利于代際學習效果的長效保持。但如何有效地衡量代際學習是否發(fā)生,效果如何;如何構建科學的、認同度較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如何開發(fā)相應的測評工具,準確把握學習者在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如何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代際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另一方面,專業(yè)化的代際學習服務隊伍建設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皩W習者學習策略的運用與其學習效率存在顯著關聯(lián),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66],而具備一定資格與能力的服務人員,可以作為“協(xié)助者”角色嵌入代際學習項目,參與整個代際學習流程,為學習者提供更具有主動性、針對性和專業(yè)性的服務,如跨代電子學習協(xié)作平臺的有效運轉,需要強化對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數(shù)字技能。
因此,科學化的服務隊伍建設在代際學習領域同樣重要,有效干預代際學習活動、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保障代際學習的順利進行,是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等代際學習服務人員的重要職責。他們應具備何種專業(yè)資格與素養(yǎng),如何促進科學化的服務隊伍建設等,應是日后值得關注的研究課題。
綜上所述,代際學習已經(jīng)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與關注。雖然代際學習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迅速,國際研究者已就代際學習的基本理論、適用范圍、資源建設和實踐效果等方面做了相應探討,并在合作研究、技術開發(fā)和效果評價等方面進展明顯。中國代際學習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均滯后于國外,但已開始嶄露頭角。我們認為,基于時代的引領、社會需要的助推與國際經(jīng)驗的借鑒、本土化研究路徑的探尋,我國代際學習必將迎來發(fā)展的契機,相關研究也將日臻發(fā)展、完善。
[參考文獻]
[1]馮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助力終身學習新時代[N].中國教育報,2017-12-05(7).
[2]Cortellesi G, Kernan M.Together Old and Young: How Informal Contact between Young Children and Older People Can Learn Lead to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J].Studia Paedagogica, 2016(2):101-116.
[3]Ho C Y.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Between Generation X&Y)in Learning Families:A Narrative Inquiry [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2010(4):59-72.
[4]趙昕東,李林.中國勞動力老齡化是否影響全要素生產(chǎn)率?——基于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68-76.
[5]周裕瓊.當老齡化社會遭遇新媒體挑戰(zhàn) 數(shù)字代溝與反哺之學術思考[J].新聞與寫作,2015(12):53-56.
[6]林娜.代際學習——讓博物館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J].福建文博,2016(1):87-89.
[7]史昱天.代際學習:連接數(shù)字原主民和數(shù)字移民的新興研究領域[J].圖書與情報,2017(2):63-71.
[8]徐孝娟,趙宇翔,吳曼麗等.境外代際學習的研究進展及前沿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7(2):87-96.
[9]崔一先.韓國老年人終身學習場所:老年福利院的運營與發(fā)展問題研究[J].終身教育研究,2017(4):18-24.
[10]Krippendorff K.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M].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0:1.
[11]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等.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微課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5(4):74-80.
[12]王妍莉,楊改學,王娟等.基于內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學習國內研究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11(4):71-76.
[13]Kolbe R H,Burnett M S.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An Examination of Applications with Directives for Improvement Research Reliability and Objectivity[J].Journal of Research, 1991(2):243-250.
[14]李克東.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31.
[15]Lüscher K, Hoff A, et al.Generations,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Generational Policy[EB/OL].[2017-12-2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3163931_Generations_intergenerational_relationships_generational_policy.
[16][20]Cambrid J,Simandiraki A.Interactive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CAS in the IB Diploma Programme:A UK Case Study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6, 5(3):347-366.
[17]Bachmann D, S??v?l? T.The European Year for Active Aging and Solidarity between Generations-Solidarity and Attitudes[EB/OL].[2017-12-21].http://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IDAN/2015/536344/EPRS_IDA (2015)536344_EN.
[18][23]Brücknerová K, Novotny P.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mong Teachers:Overt and Covert Forms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017(3):397-415.
[19][24][47]Franz J,Scheunpflug A.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on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indings[J].Studia Paedagogica, 2016(2):25-41.
[21]Hoff A.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s an Adaptation Strategy in Ageing Knowledge Societies[J].Education,Employment,Europe,2007:126-129.
[22]Cortellesi G, Kernan M.Together Old and Young: How Informal Contact Between Young Children and Older People Can Lead to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J].Studia Paedagogica, 2016(2):101-117.
[25][28][42]Whitehouse P,George D.From Intergenerational to Intergenerative:Towards the Futures of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Health[J].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2018(1):196-204.
[26]Lenka K,Katerina P,Milada R.A Family Business as a Space for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teractions[J].Studia Paedagogica,2016(2):43-66.
[27]Thalhammer V, Schmidt-Hertha B.Intergenerationelle innerfamili?re Unterstützungsprozesse bei der Mediennutzung von ?lteren Erwachsenen[J].Zeitschrift Fur Erziehungswissenschaft,2015 (4):827-844.
[29]Polat S, Kazak E.Primary School Teachers’View on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J].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2015(5):1189-1204.
[30]Bratianu C,Leon R D.Strategies to Enhance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Reducing Knowledge Loss:An Empirical Study of U-niversities[J].VINE, 2015(4):551-568.
[31]Elisa Larrinaga Rubio,Santiago Yubero.Una Experiencia de Aprendizaje Intergeneracional Con Alumnos Universitarios A Través de la Novela Gráfica[J].Revista de Humanidades,2017(32):161-182.
[32]Newman S,Lyons C W,Onawola R S.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generational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at a Nursing Home[J].The Gerontologist, 1985(2):130-133.
[33]Andreoletti C,Howard J L.Bridging the Generation Gap:Intergenerational Service-Learning Benefits Young and Old[J].Gerontology&Geriatrics Education, 2016(4):46-60.
[34]Spiteri D.What do Older People Learn from Young People?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Day Center’Community Settings in Mal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16(3):235-254.
[35]Gerpott F H,Lehmann-Willenbrock N,Voelpel S C.A Phase Model of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17(2):193-216.
[36][41]Wang C Y,Zuo M Y.An X M.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Younger Employees’Participation in Offline and Online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7(6):650-663.
[37][44]Hake B J.Gardens as Learning Spaces: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Urban Food Gardens[J].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2017(1):26-38.
[38]Allen H C,Merritt C H,et al.Generations Learning Together[EB/OL].[2018-01-30].http://www.lifelongfaith.com/uploads/5/1/6/4/5164069/lifelong_faith_journal_3.1.
[39]Broecher J, Davis J, Painter J F.Rediscovering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the Personal Life Story:Results from an Intergenerational Narrative Learning Project with Older Adults in South Westph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17(4):471-486.
[40]Patrício M R, Osório A.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with ICT: A Case Study[J].Studio Paedagogica, 2016(2):83-98.
[43]Zhang F,Kaufman D,et al.Situated Learning through Intergenerational Play between Older Adults and Undergradu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2017(1):1-17.
[44][57]Hera T,Loos E,et al.Benefit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sign of Intergenerational Digital Game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Societies, 2017(3):1-16.
[45][49]Pstross M,Corrigan T.The Benefits of Interfeneration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Two Age Friendly University Programs[J].Innovative High Education, 2017(2):157-171.
[46]Dauenhauer J,Steitz D W,Cochran L J.Fostering a New Model of Multigenrational Learning: Older Adult Perspectives, Community Partners, and Higher Education[J].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016(7):483-496.
[48]Newman S,Hatton-Yeo H.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Older People[J].Ageing Horizons, 2008(8):31-39.
[50]Gallagher C, Fitzpatrock A. “It’s a Win-Win Situation”-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Preschool and Elder Care Settings:An Irish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2018(1):26-44.
[51]Kaletka C, Pelka B, et al.EScouts: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Blended Environments and Spaces (ILBES) for Social Inclusion[J].Europea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Network,2012.
[52]Grignoli D,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Learning Model for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Guts (Generations Using Training for Social Inclusing in 2020)[J].Regional Review/Regionalais Zinojums, 2015(11):109-118.
[53][58]Withnall A.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long Learning:Missing Links[J].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2017(1):4-13.
[54]Bottery M.The Future of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Redefining the Focus?[J].Studia Paedagogica, 2016(2):9-23.
[55]Sanchez M,Whitehouse P,Jonuston L.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Beyong[J].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2018(1):1-4.
[56]Dickinson a, Hill R L.Keeping in Touch: Talking to Older People about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J].Educational Gerontology,2007(8):613-630.
[59]Rabusicová M, Kamanová L, Pevná K.MEZIGENERACNí UCENí V PROSTREDí KOMUNIT: KONCEPT A MAPOVáNí VYZKUMNéHO TERéNU[J].Studia Paedagogica,2014(1):103-124.
[60]余璐,黃甫全,曾文婕.教育評估的四大隱喻及其生成與轉化原理[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141-147.
[61]劉澤淵.現(xiàn)代科學技術與發(fā)展導論[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79.
[62]陳曙.老年網(wǎng)絡協(xié)作學習生態(tài)體系的構建:邏輯、關鍵與通路——基于關聯(lián)主義的視角[J].遠程教育雜志,2015(2):88-96.
[6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2018-03-20.
[64]賈積有.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與學習[J].遠程教育雜志,2018(1):39-47.
[65]戴永輝,徐波,陳海建.人工智能對混合式教學的促進及生態(tài)鏈構建[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2):24-31.
[66]劉奉越.基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城市適應主體性障礙的質變學習[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6):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