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奇
曾經(jīng),我的生活理想之一是給家里請一個廚子。當然不是普通的小時工,她們的手藝還沒我好。我想請一個真正的私廚,最好還能跨界:會做川菜、湘菜、粵菜、北方面食……
來美國后,過上了連小時工都沒有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就徹底斷了這個念想。前不久去弗吉尼亞州的一個朋友家做客,赫然發(fā)現(xiàn)她居然部分地實現(xiàn)了我的理想:請了七分之一個私廚。所謂七分之一,是指人家一個星期只來她家工作一天,可是產(chǎn)出能讓他們一家四口吃好幾頓。
朋友兩口子都是在家工作的SOHO一族,也就是說一天三頓都需要在家里解決。這個被稱為張阿姨的私廚早上進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炸醬,午飯打算讓大家吃老北京炸醬面。醬特意炸了一大碗,放在冰箱里冷藏,需要的時候挖一部分用微波爐加熱,切點菜碼,下鍋面條,十分鐘之內(nèi)主婦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宣布開飯。
吃過午飯,張阿姨開始和面,說是要包餃子。餃子當天不吃,作為糧食儲備凍進冰箱里,而且一次還包三種餡兒。張阿姨說“只包一種餡兒怎么吃呢?多單調(diào)。有個小竅門是在餃子餡兒里放點西紅柿,能幫助提味。這是一個電影演員在接受采訪時說的,我試了一下,果然不錯。如果因為加了西紅柿讓餡兒顯得水分太多,把它放進冰箱的冷凍室凍一小會兒就沒問題了?!?/p>
包完餃子就開始做當天的晚飯。六菜一湯,其中還有像自制叉燒和醬牛肉這樣的硬菜。即便是一份貌似簡單的糖醋排骨,張阿姨也研究得頭頭是道:“糖醋排骨的訣竅是‘一二三四五:一勺酒,兩勺糖,三勺醬油,四勺醋,五勺水?!本瓦B煮米飯,張阿姨也有特別的心得:“如果家里人對米飯的軟硬程度要求不一樣,煮飯時就把鍋稍微傾斜著放。這樣水多的一邊自然就軟一些,水少的一邊就硬一些?!?/p>
晚上等張阿姨走后,我非常好奇地追問朋友,她是什么來頭。其實人家根本不是廚子,退休前是國內(nèi)某小城市的藝術館館長,一個不折不扣的“吃主兒”?!冻灾鲀骸纺潜緯险f,吃主兒和美食家的區(qū)別是,前者不但喜歡品嘗美味,還喜歡動手做——說的就是像她這樣的人。張阿姨吃遍該城的著名餐館,吃到什么好的就進廚房問大廚是怎么做的。因為她在文藝圈的特殊身份,大廚通常愿意教她一些秘訣。然后她自己又不斷琢磨,改良更新。
張阿姨來美國時,兒子本來是接她來養(yǎng)老,可她是懷著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來的——想開一家以北方面食為主打特色的餐廳,連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麥當家”。可是兒子媳婦嫌開餐館累,堅決不同意,她又閑不住,于是才演變成每周抽幾天時間去熟人家里兼職做私廚。
(朱權利摘自《特別關注》
20]B年第5期 圖/張翀)
終此一生,只有兩種辦法:
要么夢見生活,要么落實生活。
兩者都會在白晝的崩潰下茫然失措,備受虐待,
絲綢之心與無警鐘之心在一起。
給我你那遙遙領先的燈芯草之手吧。
在你那柔軟天巧的回廊上幽約,
在泉源迎,它不再阻隔我們。
啊,維爾弗里德,那邊是賓客們,
這兒是鏡子,
正伸展著它的翅膀。
瞧呀,你們倆正在草地上填滿了
我的星星吊床。
——勒內(nèi)·夏爾
《那是一個秋天,一個明凈、有點不確定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