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鋒
摘 要:手工賬、會計電算化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課程。在實際教學當中,沒有將二者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本文分析了二者之間的相同點,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教學建議。
關鍵詞:手工賬;電算化;促進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已在各行各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會計亦是如此,傳統的手工賬核算逐漸被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核算所取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里,均設置了手工賬、會計電算化實操課程,對于手工賬,好多學生認為學會會計電算化操作,就可以完全不用學習手工賬處理。筆者認為,手工賬是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基礎,對電算化賬務處理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重點不突出
會計電算化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核心課程,是一門會計課程、計算機課程交叉實踐型學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適應現代社會高端技能人才,所以,要求學生既懂企業(yè)會計相關知識,又能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操作。
在當前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院校及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課程定位。教師一般是按財務軟件的組成模塊來組織實施教學的,如把模塊分為系統管理、基礎設置、賬務處理模塊、財務報表等。教學過程中,基本上只考慮了當前模塊的操作流程和菜單,而忽視了整個賬套建立模塊之間的聯系,更有甚者,直接將業(yè)務處理進行演示,讓學生照著進行操作,對經濟業(yè)務發(fā)生的來龍去脈不進行系統的介紹,從而不能讓學生理解建立賬套的銜接性、整體性,分析經濟業(yè)務的能力差,使會計電算化教學陷入了教學重點不突出的誤區(qū)。
2、教學設計不科學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交叉復合型學科,是會計與計算機的結合,要求學生既懂會計基礎知識,又能熟練操作財務軟件?;趯W科特點,開設課程應該先將學生的會計基礎打下牢固的基礎,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兩個基礎打好后,還應該將手工賬實訓做得流暢,這樣再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將手工賬操作知識、能力更好地融合到電算化操作中。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會計電算化課程在教學設計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好多院校都是將會計理論課、財經法規(guī)等作為開設重點,重理論,輕實操,培養(yǎng)的學生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要,畢業(yè)后不能直接上崗。
3、學生學習不積極
由于前面所說的教師將會計電算化課程當作了一門計算機操作課,讓學生誤認為會計電算化課程就是要求計算機熟悉、文字錄入速度快,找正確菜單就可完成經濟業(yè)務處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差。
二、手工賬務處理和電算化賬務處理的相同點
電算化賬務處理雖然在會計核算方面比手工賬快捷、方便,但它與手工賬也有共同之處。
1、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相同
手工賬務處理與電算化賬務處理都是根據當期的原始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2、經濟管理的目標相同
企業(yè)經濟業(yè)務的處理,無論是手工還是財務軟件核算,都是為了企業(yè)提供正確、及時的會計信息,為經營活動提供決策,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經營管理。
3、遵循相同的會計規(guī)章制度及財經法規(guī)
手工賬務處理和電算化賬務處理都要按照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遵循相同的會計制度,同時,也要嚴格按照財經法規(guī)進行經濟業(yè)務處理。
4、會計核算方法相同,會計理論原理一致
手工賬和電算化賬都是采用相同的會計原理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如會計恒等式及復式記賬法都是一致的。
5、會計檔案保存方法一致
手工賬按月將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裝訂成冊保存,電算化賬務處理也是如此,將填制的記賬憑證打印出來與原始憑證一同進行裝訂。其他會計檔案也按規(guī)定進行妥善保管。
6、工作流程和內容基本相同
雖然手工賬和電算化賬采用的介質不一樣,但在工作內容和流程基本是相同的。原始數據采集輸入;數據資料保存;數據的處理;信息數據的傳遞。
7、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準則為規(guī)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經營成果的報表。手工賬和電算化賬都一樣要編制符合要求的會計報表。
三、以手工賬促進會計電算化技能
基于手工賬和電算化賬的相同點,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強化手工賬實訓操作,既鞏固了會計理論知識,強化了實操能力,又為電算化賬務處理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
實際工作中,不論是手工賬還是電算化賬,進行經濟業(yè)務處理時,都是將原始憑證按照發(fā)生用途進行記賬憑證填制的。教學中,會計課本上是將業(yè)務具體說明,會電教師把是分錄、操作步驟直接給出,這樣導致學生將原始憑證轉化為記賬憑證的能力差,基本上是按教師給出的答案直接錄入。
通過手工賬實訓,學生可以對實訓資料提供的大量原始憑證,進行業(yè)務分析,自己編制合理的、正確的記賬憑證,考核了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鍛煉了學生的動力能力。填完憑證后,要求登記明細賬、科目匯總表、總賬,這些操作,可以使學生了解總賬、明細賬、憑證之間的勾稽關系,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經濟業(yè)務分析能力。手工賬實訓涉及了財務報表的編制,在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時,要求熟知報表的構成和取數原理,在結賬完成后通過報表上的科目和部類進行取數計算。這樣的實訓可以把成果反映到電算化報表處理中,如報表公式的設置不正確、報表的數據生成不對時,可以運用手工賬的處理方法進行檢查。
2、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會計工作是分崗位按流程實施的,手工賬如此,電算化也是如此。通過手工賬實訓,從填制憑證開始,到登記明細賬、記賬憑證匯總、登記總賬,再到審核、記賬的這樣一個操作流程,使學生對會計工作中不同崗位的職能有所理解,對工作中進行協調處理、及時傳遞信息數據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統籌安排全面考慮的能力
電算化賬務處理流程,是先開始建立賬套、增加用戶、設置權限開始的,完成系統管理工作后,根據企業(yè)手工賬原始資料,進行基礎檔案設置,錄入期初余額后,才能進行經濟業(yè)務處理的。其中,系統管理及公用基礎檔案是基礎,關系到后期的賬務處理。手工賬中,也是如此。在手工賬實訓中,第一個任務是要求學生對以往經濟業(yè)務或后續(xù)工作進行統籌,完成建賬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增加業(yè)務處理時需要用到的明細科目,以及登記科目是用何種賬薄。只有考慮全面,才能在后續(xù)處理具體經濟業(yè)務時,能找到合理的明細科目,對科目進行正確的核算。手工賬實訓全盤考慮的能力,對電算化處理要求的一致性、全面性的能力有提高作用。
總之,信息社會時代,財務軟件的優(yōu)點是人不可替代的,但手工賬并不是直接退出了舞臺,它是會計從業(yè)人員入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將手工賬與軟件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對會計的認知,增強學生實際的實踐能力,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培養(yǎng)出復合型、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純華《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學術期刊《新財經》2014年01期
[2]劉偉《會計電算化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與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探究》學術期刊《經營管理者》2016年19期
[3]羅韻軒《會計綜合模擬實驗》[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沈扣勤《淺談會計手工賬和會計電算化的異同》學術期刊《時代金融》2015年第32期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