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余恨
說到古代的“快遞”,大家可能會馬上想到兩個字——鏢局。然而,鏢局的出現(xiàn)距今只有600年左右,那么,在沒有鏢局的年代,人們是如何發(fā)“快遞”的呢?
在鏢局出現(xiàn)前,古代“快遞”多用于傳遞政令或軍情,民間使用率低。最原始的“快遞”是步傳,說白了就是暴走送件,這可是真正的“跑腿”??!
周朝時期,朝廷設(shè)置了主管物流的官員——行夫?!吨芏Y·秋官》中記載了他們的行業(yè)口號: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毫不夸張地說,現(xiàn)在大部分快遞公司的口號都借鑒了這句話。
秦朝時期,大家稱“快遞小哥”為“輕足”,他們是我國歷史上首批配備工裝的“快遞員”。因為秦朝以水德自居,水德崇尚黑色,所以當時資深的“快遞小哥”都是一襲黑衣。
如何保密
如何保密一直是困擾快遞行業(yè)的問題。秦朝以來,各王朝一直在研究物流保密的方法。
在秦朝,文書都是寫在竹簡上,所以發(fā)“快遞”前,官員會將竹簡捆扎妥當,并在結(jié)繩處使用封泥,再蓋上相關(guān)部門的印章,以防竹簡被私拆。
到了漢朝,大家稱“快遞小哥”為“郵人”或“驛足”,其工裝的顏色也換成了喜慶的紅色。
秦漢時期,多數(shù)“快遞”運輸都是短途運輸,一般由專門人員徒步送件。朝廷規(guī)定的送件速度是每小時2.5 千米,信件或貨物必須當日送達。如果目的地較遠,“快遞小哥”會用專用馬車——傳車送件。
因為古代交通狀況極差,很多時候,傳車一天只能行駛35 千米左右,即使遇到比較好的路況,傳車最多也就能行駛100 千米。當然,如果是加急的“快遞”,“快遞小哥”就會騎上馬一路狂奔了。據(jù)說,當時的送件極限是一天跑200 千米左右。
宋朝時期,“快遞”行業(yè)發(fā)展日趨成熟。除了傳統(tǒng)的步遞和馬遞,還出現(xiàn)一種運輸形式——急腳遞。急腳遞一般只在戰(zhàn)事期間使用,能日行200 千米以上的馬才有資格進入急腳遞隊伍。
南宋時期,由于戰(zhàn)事頻繁,朝廷將瞭望、偵察和通信傳遞結(jié)合起來,建立一個具有軍事性質(zhì)的“快遞”機構(gòu)——斥堠鋪。朝廷每年會發(fā)春、夏、冬三套工裝給斥堠鋪的工作人員。
明朝以后,隨著鏢局的出現(xiàn),平民也可以享受“快遞”帶來的便利。
到了清朝,全國已有幾百家鏢局,不過,業(yè)務能覆蓋全國的僅有二三十家。這時,鏢局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業(yè)體系。
雖然當時鏢局在運輸速度和安全方面遠不如朝廷旗下的“快遞公司”,但因為其運輸大宗貨物方便,且具有巨大的價格優(yōu)勢,鏢局很快就成了老百姓發(fā)“快遞”的首選。
如今,各大電商紛紛打起了用無人機送快遞的主意。這時,回望幾百年前暴走的“快遞小哥”,我們不禁感慨:“時代在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