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彬 周 源
(重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臨床醫(yī)學系,重慶 401331)
近年來,國家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日益重視,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中各種新的教育技術手段和教育理念不斷涌現。行為引導型教學強調“以教學對象為中心”,使教學對象經歷“嘗試行動”、“自覺行動”到“自發(fā)行動”的過程,從而提高教學對象的行為能力[1]。本課題研究了醫(y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整合以及整合課程教學中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運用,為臨床醫(yī)學??平逃虒W改革進行有益的探索。
1.1 對象:隨機選取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12級???班作為教學改革班,其中男生人數17人,女生人數27人,共44人。2013級臨床醫(yī)學???班也作為教改班,該教改班學生共50人,包括男生11人,女生39人。
1.2 方法
1.2.1 授課方法: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關的基礎醫(yī)學知識和臨床醫(yī)學知識通過課程整合,整合形成一門新的課程即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在2012級???班開設該課程,并建立課程組,進行聯合教學,共90學時,第二學期授課。該班學生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授課。2013級教改班繼續(xù)開設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課程,進行聯合教學。同時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進行教學,具體包括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2]。
1.2.2 考核方法: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的考核分為學生的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每項考試總分100分。
1.2.3 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的變化情況,具體內容包括學生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的興趣、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和方法。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授課完成后2012級???班發(fā)放有效問卷44份,回收44份,2013級教改班發(fā)放有效問卷50份,回收50份。
1.3 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顯著檢驗水準а值取0.05。所有統(tǒng)計學處理均采用SAS6.12軟件包進行。
2.1 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2013級教改班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進行教學后學生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顯著高于2012級教改班(分別P<0.05,P<0.01),學生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見表1。
2.2 學生對整合課程的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從調查的結果來看,2013級教改班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后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非常感興趣的學生達到58.00%,顯著高于未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2012級教改班(P<0.05);2013級教改班為了更好地從事臨床工作的學生為64.00%,較2012級教改班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使用前學生人數顯著增多(P<0.01);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的學習方法,2013級教改班學生中,聯系實際理解掌握的有52.00%,較2012級教改班的20.45%顯著增多(P<0.01),見表2。
表1 學生技能考試和理論考試成績(±s)
表1 學生技能考試和理論考試成績(±s)
組別 n 操作技能(分) 理論測試(分)2012級教改班 44 72.93±9.18 70.77±8.32 2013級教改班 50 82.35±8.24 76.86±7.44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根本不同是這種教學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而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是引導者,也是主持人[3-4]。行為引導型教學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學的理念,根據行為引導型教學的教學理念,老師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產生了許多具體的新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等。行為引導型教學往往采用跨學科的綜合課程模式,如一種臨床疾病所涉及的醫(y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正是基于此,我們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運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課程教學中。
20世紀50年代起,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開始了以“器官系統(tǒng)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革[5-6],國內一些醫(yī)學院校也結合自身的特點對該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7]。從2012年起,我校在臨床醫(yī)學??瓢嘀虚_始跨學科的綜合課程模式的教學改革,把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進行整合,具體包括生理學、人體解剖學、外科學、內科學等11門,整合形成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等9門新課程。在2013級臨床醫(yī)學??平谈陌嗪粑到y(tǒng)疾病診療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同時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進行教學。例如將肺炎的診斷與治療作為一個項目,以肺炎臨床病例為載體,教師作為主持人,引導學生完整掌握肺炎所涉及的解剖知識、組織學內容、呼吸生理、病理知識、該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等內容。研究顯示2013級教改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yōu)椋?6.86±7.44)分,技能考試成績?yōu)椋?2.35±8.24)分,2013級教改班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進行教學后學生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顯著高于2012級教改班。
學生課程參與包括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等,認知參與是指學生在課堂中開展認知活動,情感參與是指學生進行認知活動的過程中伴隨的對教師、同學、學習及學校的積極反應[8-9]。對于該課程,課程參與具體體現為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的興趣、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關于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的學習方法,2013級教改班學生中,聯系實際理解掌握的有52.00%,較2012級教改班的20.45%顯著增多;2013級教改班為了更好地從事臨床工作的學生為64.00%,較2012級教改班學生人數顯著增多;2013級教改班對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人數為58.00%,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使用前比較顯著提高。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后,學生在呼吸系統(tǒng)整合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課程參與得到了提高,充分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10]。
表2 學生對整合課程的課程參與情況
本研究顯示在醫(yī)學整合課程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了高職高專醫(yī)學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指導工作要恰當、注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孫露,王亞南,林克松.高職新入職專業(yè)教師培訓現狀、需求及建議[J].職教論壇,2015(14):8-13.
[2] 朱蕓,王翔飛,李鵬,等.行為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24):3817-3818.
[3] 李東升,丁敬敏.高職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20):138-139.
[4] 高文潔.高職院校行動導向教學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4(11):131-132.
[5] Steinert Y,Naismith L,Mann K.Facul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promote leadership in medical education.A BEME systematic review:BEME Guide No.19[J].Med Teach,2012,34(6):483-503.
[6] Hamso M,Ramsdell A,Balmer D,et al.Medical students as teachers at CoSMO, Columbia University's student-run clinic:a pilot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J].Med Teach,2012,34(3):189-197.
[7] 宋浩明,呂煒,許佳毅,等.“診斷技能課程群”在“以器官系統(tǒng)為中心”課程體系中的探索[J].重慶醫(yī)學,2014,43(20):2680-2681.
[8] 喬浩風.本科教學質量保障:學生課程參與的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9):70-72.
[9] 李素龍.以“情感參與”促進“認知參與”—提高中職生法律基礎課堂參與的有效路徑[J].新課程研究,2013(5):121-123.
[10] 秦宣云,李軍英,鄭建梅,等.融入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的高等數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5(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