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吳曉
張志華(左)和張楊(右)共同參加”百名作家賓川行·全國散文詩筆會”
張楊
1958年出生的張志華喜歡玩各種“潮”的東西。2003年,在大多數云南家庭僅能從網吧接觸電腦時,他就購入了一臺臺式機,并在家里騰出一個房間,專門做電腦室。“那年去深圳找戰(zhàn)友玩,他在電腦上教我打出自己的名字,我就覺得挺稀奇的?!睆堉救A對電腦充滿了好奇心,從打字開始,一點點地自學起來。
2015年底,記者第一次采訪張志華,他家這間電腦室已經升級為基諾族第一本文學雜志《太陽鼓》的辦公室?!敖涃M緊張,這間房子既是編輯室也是排版室?!睆堉救A對此事特別認真,專門找人做了“太陽鼓雜志辦公室”的牌子掛在門上。而此時的張志華,已能玩轉各類編輯、排版軟件,“基諾族的文化別人不了解,什么文字應該配什么樣的圖別人不知道,我自己制作更好些”。
除了電腦,追求“潮”的張志華還能玩微信、美篇,記者和他微信時,其回復速度在60歲人中可算得上秒回;而他在《雨林呼喚》的美篇賬號上,至今共發(fā)表76篇文章,被訪問8萬余次。
不過,這還不是張志華最“潮”的地方,他最“潮”之處在文學領域——他是基諾族的第一代文學作家,并培養(yǎng)出十多位二、三代基諾族作家,讓人口僅有2萬多人的基諾族在文學上有了一片發(fā)聲之地。
在張志華培養(yǎng)出的作家中,有一個人對他來說很特別,那就是他的女兒張楊。張楊也是個“潮”人,她對外有兩重身份:其一是云南基諾公主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其二是基諾族作家,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她是商人中的作家,作家中的商人,“潮”人中的跨界高手。
當談及為何父女二人如此“潮”,能在多個領域均有所成就時,兩人都提到了長久以來,在家中藉由文學形成的“大愛”家風。
張楊(右)與鐵凝(左)合影
張志華,1978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1980年轉為武警邊防現(xiàn)役部隊,負責撰寫部隊的新聞稿件。原本和文學搭不上關系的他在創(chuàng)作中漸漸滋生出對文學的熱愛來?!皬奈矣浭缕?,父親就是熱愛讀書和寫作的人。他的創(chuàng)作時間比我年齡還長。父親開始創(chuàng)作時才是初中生,文化并不算高。但他對讀書很執(zhí)著很上進,寫作更是沒有停下的時候?!?984年,張楊出生時,張志華已有4年的筆齡,家中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
身為軍人的張志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很嚴肅,在張楊小時候,父親曾給她定下一條死規(guī)定——不準她進辦公室?!稗k公室里還有其他人在辦公,不能影響別人?!碑敃r,張志華家就在軍區(qū)大院內,年幼的張楊有時會忍不住跑去看父親,但每次到辦公室,她只敢靠在門邊探頭看看,不敢進去。嚴肅的張志華只有在面對文學時,才會褪去外表,讓家人看到他的另一面?!拔矣辛俗髌罚瑫冉o家人朗誦,碰到好文章,也會在家里共享?!?/p>
正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張楊自小寫作能力就不差。1999年,澳門回歸,年僅15歲的張楊寫了篇《澳門回家了》的作文。張志華看到后驚嘆不已,認定女兒是塊文學創(chuàng)作的料。但現(xiàn)實總是和期待不同,張楊大學畢業(yè)后,當了一段時間的公務員,不久就辭職經商,在省內省外忙起生意來。
“她喜歡經商,也做得好??晌铱傆X得有文化才有大格局,希望她能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因此,張志華一直不放棄引導女兒走上文學之路的想法。
2003年,張志華要到德宏參加由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xié)會舉辦的會議,這一次,他選擇自駕,景洪到德宏的沿路也可以采風??紤]到張志華一人自駕800多公里有點困難,張楊的母親要求張楊陪同前往?!拔液懿幌肴?,我害怕,山路很難開。還有,我父親起得很早,每天六點半就要起床。我當時還假哭,但最后想到父親就只有一個,我還是去吧。”
《太陽鼓》雜志,2014年創(chuàng)刊,現(xiàn)因資金問題,暫時???/p>
這一去,徹底改變了張楊對文學的看法。“那次會議,丹增書記(云南省委原副書記)也去了,他看到我,夸我很有靈性,和我聊了很多。還有很多叔叔阿姨,都特別好?!薄拔野l(fā)現(xiàn)文學還可以這樣,挺好玩的啊?!弊源?,張楊開始了主動的創(chuàng)作,而且越寫越喜歡?!肮陋毜臅r候啊,夜深人靜的時候啊,就想寫一些東西?!?/p>
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張楊一直筆耕不輟,所寫的文章發(fā)表在州級、省級、國家級刊物,是西雙版納州作協(xié)、云南省作協(xié)、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xié)會等多個作家協(xié)會的會員,已成為基諾族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
2017年12月,由云南《瀾滄江文藝》雜志推出的“我心中的瀾滄江”全球文學征文評獎大賽中,張志華、張楊父女倆雙雙獲獎。當月月底,張志華在美篇上做了圖文,展示了父女倆的獲獎證書,言辭當中滿是驕傲與幸福。
其實,在這十多年來,兩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步調愈發(fā)一致,共同培訓、共同比賽、共同獲獎的經歷不少。讓張志華驕傲的不僅是獲獎一事,更讓他驕傲的是,女兒和他一樣,選擇以基諾族為創(chuàng)作主體,致力于推廣基諾文學。
幼年時的張楊很難理解父親對基諾族的愛,“父親自己出錢去修基諾山的路,還給曼卡村小學捐贈籃球場、高低床等物資。父親老是做這些事,我就不明白,為什么我的父親,他賺的錢,要給別人去花,不是應該留給我這個女兒的嗎?”帶著這種抵觸情緒,張楊極不愿意和父親回基諾山。
直到張楊參加工作后,她才開始慢慢轉變想法。
“2013年3月16日,”對這個日期,張志華記憶深刻,“在基諾族學會聚會上,大家決定要創(chuàng)辦《太陽鼓》,2014年,這項工作正式啟動?!彪m然有學會的支持,但給予的經費少得可憐。作為主編的張志華心急,干脆把編輯、作者召集到家中,以家為辦公地點開展工作。無意中,藉由這個機緣,把張楊和基諾族文學拉得更近了。
2013年,中國作協(xié)啟動《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的編輯工作,2014年,《基諾族卷》啟動,張志華與張楊成為主力編輯?!皳芸钪挥?萬元,其他費用由各民族自籌。換了別的民族,籌資沒有問題,但基諾族家底薄,籌資就成了大問題。”父女倆總覺得別的民族能做好,基諾族也能,“總得給后人留下些東西吧!”于是,父女倆既出資又出力,白天張志華,晚上張楊,輪流編輯。2015年5月,《基諾族卷》正式出版?!艾F(xiàn)在已經被翻譯成十多個國家的文字,二版了?!?/p>
除了文學,張楊還將自己對基諾族的愛延伸到了生意上。她以自己的基諾族名字“阿布基諾”注冊了一個品牌,通過她的公司推廣基諾茶及基諾族文化。2017年6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鐵凝接見了張楊并肯定了她在基諾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成績;2017年7月,張楊又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首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對取得的這些成果,張楊說,“現(xiàn)在的我,就想做我所做,愛我所愛。”
張志華在采訪曼秀村百歲基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