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恩華
中國在經過六十多年的發(fā)展后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全新時期,我們在這六十多年里取得了重大成就,而在全新時期,中國面對的社會形勢及外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也使得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不斷在增多。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思想意識,明確自己在新時期的責任與使命,這也是現代化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必備環(huán)節(jié)。思政教育應該堅持“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在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有效加強思想教育,確保學生們能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這也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須要保持更強的時效性與針對性,有效解決學生思想教育短板,構建全新的思政教育觀念。
1“大思政”教育觀的孕育與誕生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特色環(huán)節(jié),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之初就清醒地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思政教育,而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引入思政教育也使得我們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他們?yōu)橹袊陌l(fā)展做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回顧歷史,高校思政教育一直是曲折之中摸索前進,改革開放初期隨著西方多元思想文化的進入,青年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嚴重沖擊,而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的轉變也使得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在那個時期出現了下滑,最終導致高校學生的思想出現了巨大波動,嚴重影響到高校教育工作及國家發(fā)展的順利進行。因此黨和國家再一次明確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加強了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為高校教育重新走上正軌奠定了基礎。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對高校思政教育保持了更高的關注度,國務院明確要求全黨和全社會要共同行動起來,保持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視,共同推進大學生思想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而教育部也明確了高校教育思政教育的具體理念,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也從宏觀角度明確了思政教育的地位。而從微觀角度來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有效覆蓋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積極與高校各學科教育及各項活動融合起來,利用高校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及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共同建立覆蓋范圍更廣的思政教育資源體系,建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尋找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出路。
2基于“大思政”的高校思政教育整合思路
“大思政”教育觀的誕生有助于改變當前高校思政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分配不合理的現狀,改變思政教育各自為戰(zhàn)的現狀,確保思政教育能夠更加有效地滲透于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政教育的優(yōu)勢,最終實現思政教育的全面協調發(fā)展,推動思政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
2.1構建“三全”育人環(huán)境
全員育人就是要引導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中,改變傳統思政教育完全由思政教師負責的現狀,使得每一個崗位的工作者都能夠發(fā)揮自身主動性與優(yōu)勢,從自身工作出發(fā)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另外學校要充分調動所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與思想資源,有效覆蓋全體學生,積極解決各種類型問題。學校開展思政教育時要明確總體目標及具體內容,繼而展開統籌規(guī)劃,確保學生在高校教育的全過程都能夠接受思政教育。最后學校要從多個角度入手,不但要完成理論教育,更要通過實踐教育和引導教育等多種方式展開全方位培養(yǎng),有效落實全面教育需求。
2.2循序建立思政教育基礎
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涉及到學生們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既包括了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同時也包括了政策教育與課程教育,這些都是高?!按笏颊苯逃闹饕A。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全面調動能夠更加充分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在“大思政”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必須對這些基礎內容保持高度重視,不能因為過度關注某一領域而忽視了其它環(huán)節(jié),否則將會導致思政教育出現偏差。通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我們能夠發(fā)現,政策教育是引導。課程教育是奠基,實踐教育是外化,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要積極推動三者的融合與發(fā)展,實現教育活動的全面發(fā)展,這對于思政教育是非常有效的調動與促進。
2.3積極推動思政載體聯動
高校思政教育能夠運用的教學資源種類不斷增多,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思政教育的載體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我們不僅能夠運用課程作為載體,同時也能夠有效利用新型媒體及傳統文化作為教育載體,這些教育資源的合作運用共同構成思政教育的主要載體。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理念的引導下,學校方面要充分調動思政載體的聯動,傳統思政教育的載體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而網絡、多媒體等新興載體的出現更容易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因此我們要有效融合各種教育載體,實現思政教育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
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資源整合措施
大思政教育觀的出現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具體措施,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順應“大思政”背景需求,全面整合思政資源,構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3.1有效整合育人環(huán)節(jié),建立引領措施
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執(zhí)行者是高校的黨團組織及思政教師,而學生輔導員、班主任也同樣擔負著思政教育職責。為了有效落實“大思政”教育觀,我們必須要圍繞高校育人環(huán)節(jié)展開全面研究,充分整合人力資源,將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度細化,構建多個不同的育人模塊,各個模塊既擔任不同的責任,同時又能夠通過共同努力實現思政教育發(fā)展。學校方面在堅持思政教育課堂為主導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其它課程,圍繞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及各環(huán)節(jié)展開充分研究,以思政課程為引導,有效促進各個課堂的發(fā)展與提升,實現課堂知識與課外活動的融合與轉化。
3.2有效整合管理環(huán)節(jié),健全監(jiān)管措施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他們已經徹底脫離了家長的監(jiān)管,這就使得學生們的行為活動主要受到個人思想與需求的引導,學校方面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和引導學生們的行為,則很難實現學生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高校要充分整合學生管理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要對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另一方面要將管理過程進行細化,明確每一個管理部門的思政教育職責,確保所有部門都能夠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同時建立監(jiān)管措施,監(jiān)督各個管理部門。
3.3有效整合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善孵化措施
“大思政”教育觀的引入有效轉變了思政教育目標,它要求高校充分利用所有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展開思政教育,各個學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組成部分,學校方面應該從全局高度充分考慮思政教育需求,建立以學生為根本的培育需求。學校在整合教育環(huán)節(jié)的同時要進一步優(yōu)化師資、課程等教學資源,為教師思政教育能力發(fā)展提供孵化措施,確保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接受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積極推動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環(huán)境下得到全面落實,有效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總結:“大思政”教育觀是方法論的有效體現,它打破了傳統教學資源對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充分調動一切有效的教學資源,將現代化人才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有效整合教育、管理和服務等環(huán)節(jié),充分關注學生成長,監(jiān)督思政教育落實,這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國家教育建設工作的推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