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語文閱讀素質和能力是語文新課改的根本方向和關鍵之處。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全卷的答題水平,也是小學乃至初中、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
關鍵詞:興趣 課堂 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因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素質和能力是語文新課改的根本方向和關鍵之處。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而且就每一次語文質量檢測來說,閱讀積累分占試卷總分的35%左右,另外“基礎知識”與“作文”也不是單純地考基礎,考作文,其實也是通過閱讀理解或積累運用來考查的,所以,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全卷的答題水平,也是小學乃至初中、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
一、 一、興趣引路,促進學生積極閱讀。
“興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點”。有興趣就有樂趣,有樂趣就能激發(fā)出更大的興趣。只要讓學生個體體驗到閱讀的興趣,就能增強他們在閱讀中的主體意識,實現(xiàn)個性閱讀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大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使讀書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成為他們的一種自覺的生活方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是靠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形成的,所以教師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各有各的秉賦和天性;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要重視人的價值,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篇課文,哪怕是經典名作,不同的學生肯定會有不盡相同的理解,對于閱讀能力的訓練,不同學生的發(fā)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師既要考慮到面上的拓展,又要考慮到點上的突破。與其打著讓學生 “全面發(fā)展”的旗號,不如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扎扎實實地訓練他們有潛力的某一方面,使之為今后的自我發(fā)展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苯浑H學理論告訴我們:對話需要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以消除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因為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融洽,會使彼此感受到溝通的快樂、心靈的愉悅……此情此景中,學生能大膽展示內心的感悟,進而表達出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相機教育學生:學問,學問,要學要問;教與學都是互相的,每個人都可以各抒己見,就算錯了也無所謂。而且,我總是送給學生激勵的話語,特別是后進生,不僅給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還肯定他們發(fā)言、朗讀中的點滴優(yōu)點及進步。通過這些做法,讓學生逐漸消除心理障礙,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使課堂充滿了“人情味”,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隨之得到了鍛煉。 現(xiàn)行的小學高段語文教材,有許多對高尚情操的陶冶、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們能啟迪學生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在教學中,我們應因課制宜,因勢利導,將課文中的有關內容挖掘出來。如:通過《暮江吟》、《山行》等古詩的吟誦,引導學生感悟詩句優(yōu)美的意境,鏗鏘的韻律;通過《我家門前的?!?、《海上日出》等課文的賞析,引導學生領略神奇的自然,壯麗的山河;通過《“心正筆正”的柳公權》、《孔子》等人物的剖析,引導學生了解光明磊落,剛正不阿的偉人;通過《釀》、《十年后的禮物》等文章的閱讀,引導學生明白為人的根本,處事的哲理;通過《狼牙山五壯士》、《長征》等故事的解讀,引導學生牢記英勇頑強的英雄,大義凜然的戰(zhàn)士……這些都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寶貴素材。在學生感動于文本,沉醉于課堂時,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而然得到培養(yǎng),從而增進學生的知識、豐富學生的想象,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能力。除外,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課件背景下感受語文的美,以美的語文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趣味。
二、方法入門,推動學生善于閱讀。
1、.根據(jù)學生實際,制定具體的閱讀計劃和措施。
主要從課外閱讀的規(guī)劃、目標、內容、總量、活動方式、評價方法等方面去制定。閱讀量依據(jù)《課標》的規(guī)定。閱讀目標首先要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其次從掌握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等方面分解出不同層次的目標。我采用“自主性”、“計劃性”和“目的性”相結合的方法選定課外閱讀的內容?!白灾餍浴本褪亲寣W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教師只要求學生在選擇讀物時要涉及到不同的門類,進行廣泛地閱讀,而不是具體指定讀哪本書?!坝媱澬浴笔侵钢塾诒拘5霓k學特色,思考“我班的學生畢業(yè)時應該有怎樣的文化積淀”從而確定我班每位學生在校期間都必須讀完100本左右的書?!澳康男浴本褪情喿x的主體在進行閱讀時,應有明確的閱讀目的、相應的具體要求,使之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從而更多、更好地分類別、分層級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yǎng)能力。
2.、根據(jù)閱讀計劃,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書目
。學生時間有限,應幫助他們合理選擇書目。不同的書目有不同的閱讀方法。選取適當?shù)拈喿x材料形式多樣、難易適中、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自覺地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多層級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得到知識的滋養(yǎng)、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閱讀過程中,作為閱讀主導者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選材工作,根據(jù)現(xiàn)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材料的來源應該是多途徑的,除了讀各種各樣的書籍,還可以“讀”現(xiàn)代高科技產品,例如光盤、電腦網絡中的相關信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高效率的閱讀,首先得力于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恰當?shù)拈喿x材料。
3.3、文本就是經典范例,
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教學時我注意根據(jù)教材和課文的特點來抓重點,采用以讀引讀,以讀引說,以讀引言,以讀引篇的方法進行。一貫反對脫離教材,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發(fā)言作風。當學生說道“怎么怎么樣”的時候,我堅持要他們說出究竟怎么樣,要達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效果。當然,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多讀課文,讀懂文本。
如 《狼牙山五壯士》文眼在“壯士”,就要從題目入手;《海上日出》文章結尾揭示中心,學習這篇文章就可以抓住中心句“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去質疑學習;有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去理解以帶全篇等等。閱讀感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閱讀經驗的有效積累,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應,需要反復鍛煉,在課內閱讀的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
4.、常言道:“一個人的語文水平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廣闊,語文教育的天地也應有多廣闊。中國古代學習論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之規(guī)律。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shù)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如:學到《紫桑葚》,可指導學生閱讀同步讀本上的故事;學了《堅定的錫兵》,可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選》;學了古詩,可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學習了《黃帝》,讓學生閱讀《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學習了《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后,讓學生閱讀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等抗美援朝為題材的作品。這樣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學生就會樂意去讀,自覺去讀,真正保證閱讀的廣度,使學生得到有序、有恒、積極主動的閱讀訓練,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三 、培養(yǎng)與他人交流閱讀心得的習慣。
交流可以使模糊的問題清晰,可以觸發(fā)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領悟整體、體味局部,洞察細節(jié),深層探究,并充分體驗到讀書的樂趣,真正提高閱讀的質量。
四 、培養(yǎng)思考質疑的習慣。
“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則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從而提出新的問題并盡力去解答。“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痹谡Z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這就要老師教方法。學習一篇課文,首先要看這篇文章是寫人記事的,還是寫景狀物的。
比如寫人記事的文章,第一要弄清文中的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第二要弄清人物的品質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現(xiàn)出來的;第三還要要精讀文章細細品賞,勾畫出文章的重點語句,詞語,品一品這些詞句的精妙之處,以達到讀者作者編者三者之間的共鳴,使學生真正做到入境學習;第四對文中不理解有疑義的地方質疑,并通過討論解疑;第五談學習文章的體會收獲。體會是可以是學習方法,也可以是所受教育等等。只有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才能學懂,學透,學深。
五 、指導學生做好閱讀批注。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遍喿x要有深度就要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為批注不僅可以使頭腦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維和記憶。批注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在主要觀點和重要內容部分劃線;在關鍵詞下圈點;在空白處寫上各種評注、疑問、答案、要點的歸納;對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討的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勾劃出來,以便過后再思考;同時,要求學生對領悟之處也作特定的標識,以備忘卻,必要時還可用幾個簡單的詞進行旁注等等。在批注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做讀書筆記,培養(yǎng)做讀書卡片的習慣。將文章的內容濃縮在小小的卡片上,將書讀薄,將優(yōu)美的語句或新了解的知識摘抄下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具體方法有:提綱法、摘抄法、符號法、批注法、索引法、剪貼法等。)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這樣的閱讀,才有質量,才有深度。
參考文獻:《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