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85歲高齡的乾隆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來的嘉慶,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在后世評價中,嘉慶既不偉大,也不昏庸,資質(zhì)平平,缺乏特點。但他為什么能戰(zhàn)勝其他16個兄弟,成為乾隆的接班人呢?
好學(xué)敏求,脫穎而出
乾隆皇帝本來對永琰并不十分滿意,認為他較為平庸,其實,永琰能通過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長考察,最終登上皇帝寶座,確有他的過人之處。
大家知道,乾隆帝實行的是秘密立儲,那么,永琰應(yīng)該不會知道他已經(jīng)被立為皇太子,但是當時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結(jié)果是乾隆帝如果傳兒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傳孫子,當年冤死的皇長子的第二個兒子綿恩的可能性最大。
綿恩是“長房長子次孫”,但乾隆實際上是把他當長孫看的。既然乾隆帝對長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孫子補報,將孫子封為親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綿恩親王的時候,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全部封王,而且,綿恩身材魁梧,儀表出眾,武功超群,長期擔任京師禁衛(wèi)軍的領(lǐng)導(dǎo),負擔保衛(wèi)北京的重擔。綿恩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還大十四歲。
但是,北京的王公還是更傾向于把寶押在永琰身上,他們不大相信皇帝能繞過兒子,傳位孫子,乾隆帝以前談經(jīng)論史,曾批評過明太祖朱元璋。批評朱元璋什么?批評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埋下了后來骨肉相殘的禍根兒。就此來看,永琰勝算更大。
再者,有學(xué)者分析認為,清朝歷來有立賢不立長的傳統(tǒng),自關(guān)外就如此。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遷怒于老大永璜、老三永璋,認為他們因為有了繼承的可能而心里暗暗高興,所以就以禮儀不周而將他們貶斥,結(jié)果兩人很年輕就死了。四子永珹被乾隆過繼給履親王。六子永瑢被過繼給慎郡王。這兩人也事實上不可能成為太子了。八子永璇因為頭腦糊涂,好飲酒,乾隆對他非常失望。十一子永瑆長于書法,是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但永瑆文人習(xí)氣太重,比較懶散,乾隆也不太看好他。
乾隆早年子嗣比較多,所以出手大方,說廢誰就廢誰,到晚年多女而少子,年長的兒子基本都被他排除在外,所以只能在剩下的幾個孩子中挑,最終相中了十五子永琰。永琰的優(yōu)點是非常好學(xué),他13歲即通《五經(jīng)》,被業(yè)師朱珪贊為:“好學(xué)敏求,誦讀則過目不忘,勤孜則聽夕不怠。”
韜光養(yǎng)晦,取信父皇
對此,永琰應(yīng)該認識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熱門的未來皇帝候選人之一,這樣一來,怎樣通過父親苛刻、漫長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個智囊——師傅朱珪。
師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為太子,他們必將處在乾隆帝的嚴密監(jiān)視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謹慎,為人做事也很低調(diào),連話都很少說。當然,能通過考察的關(guān)鍵是獲得乾隆帝的喜歡。永琰個性循規(guī)蹈矩,沉默持重。這是個缺點,也可以說是個優(yōu)點。在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英明統(tǒng)治者的繼承人,往往相對平庸一些,可見英明的君主并不歡迎同樣的英明的繼承人,這樣的例子很多。
當然,僅僅忠厚也不行,還得顯示出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長。怎么顯示呢?父皇又沒給自己什么差事,無法干出一番業(yè)績。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晉升為親王,名為嘉親王,依然是光桿親王一個,什么權(quán)力也沒有。于是,永琰只好勤奮學(xué)習(xí)。他起早貪黑,刻苦攻讀。大家知道,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都有個學(xué)習(xí)周期,學(xué)到一定程度就畢業(yè)了,永琰什么時候畢業(yè)?乾隆帝什么時候讓他當太子,他就什么時候畢業(yè)。
不過,乾隆帝看到他學(xué)習(xí)興趣濃厚,派給他個差事,就是讓他協(xié)助老師照看皇孫、皇曾孫、皇玄孫的學(xué)習(xí),拿今天話說,相當于班級里面的學(xué)習(xí)委員或班長一類的班干部,不算正式的國家干部,但永琰干得勤勤懇懇。
此外,永琰還不失時機地討皇帝的歡心。怎么討皇帝的歡心?機會不多。乾隆帝是個閑不住的人,到處巡游,要是南巡、東巡,皇子們都打心眼里愿意去,但是,要是到東北祭祖,誰都找機會推辭,那地方人煙稀少,荒涼得很。此時在皇子心目中,“關(guān)東家”的概念已經(jīng)淡薄,一次一個皇子向皇帝匯報本衙門官員的人選時,說某某是關(guān)東人,不開竅,不能用。乾隆帝大怒,說你以為你是北京人,你就是關(guān)東人,太祖、太宗都是關(guān)東人,你居然看不起關(guān)東人,簡直就是忘本!
永琰隨父皇到東北祭祖,時時表現(xiàn)出虔誠的態(tài)度。在昭陵(今沈陽北陵),乾隆帝跪在皇太極的墳前,朗讀祭文,淚隨聲涌,永琰也是熱淚奪眶而出,不禁失聲痛哭。到了撫順,永琰還做了首詩,獻給父皇:
守成繼圣王,功德瞻巍峨。
永懷肇造艱,克勤戒弛惰。
詩的意思是不忘祖宗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勤奮工作,守住祖宗的江山。從技巧和格律上看,寫得未必十分高明,但乾隆帝看后贊賞不已,說立意高遠,格調(diào)健康,不忘祖宗,是太祖高皇帝的好子孫。又把其他皇子罵了一頓,說他們居然寫詩抱怨長途跋涉,即使到了祖宗陵寢前依然無動于衷,把上墳當成了游山玩水,簡直毫無心肝。
這樣一來,永琰通過了乾隆帝的考察,太子地位穩(wěn)固不搖。
一諾千金,傳位太子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歷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發(fā)黃的上諭,宣布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nèi)毓慶宮。颙琰叩頭謝恩,表示謹遵圣諭,修身歷練,以期不負重托。
緊接著,乾隆帝又宣布了更為驚人的決定:
以明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至于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dǎo)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還有一個職責(zé),就是每天要對皇帝進行“訓(xùn)諭”。
看來,颙琰這個“兒皇帝”不好干。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公歷是1796年2月9日,清朝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太上皇不靠攙扶,邁著穩(wěn)重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寶座臺階,就皇帝位。三十七歲的皇太子颙琰立在西側(cè),侍衛(wèi)近臣分立太和殿內(nèi)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暹羅、安南、朝鮮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壯觀而又莊嚴。
坐在太和殿皇帝寶座上,看著眼前的皇帝玉璽,乾隆內(nèi)心波瀾起伏,一會兒,這一切就不屬于他了,六十年的時光如過眼云煙,他能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嗎?
根據(jù)《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這部書記載,此時的乾隆發(fā)了一場小孩脾氣,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颙琰,說什么大事還是我辦,還是放在我這兒方便,給他他也用不著,一會兒把《傳位詔書》念一遍就得了。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xué)士,因為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臣民怎么看乾???于是連哄帶勸,直到乾隆答應(yīng)交出玉璽為止。
乾隆久久端詳著這枚由他使用了六十年的玉璽,然后毅然俯身授向跪在腳下的皇太子颙琰,颙琰趕緊雙手高舉過頭,虔誠地接過玉璽……
禮成,太上皇還宮,嘉慶帝在太和殿即位,接受群臣的朝賀。與歷朝歷代的登基大典比起來,這個典禮就寒酸得多了,但不管怎樣,他終于坐上了皇帝寶座。
(《嘉慶皇帝》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喻大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