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云
【摘要】作為剛進入校園的年輕教師,我們都有熱情和決心去做一名好老師,甚至我們比家長還關心學生的成長,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愛一股腦地都送給學生。而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當我們真正體驗到了恨鐵不成鋼的感受,我們開始訓斥學生,結果訓斥越來越多,教育效果卻越來越差。多少年輕教師不清楚甚至很委屈,為什么我們這么愛學生,付出那么多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呢?這確實是值得反思的現(xiàn)象。上班已經十個月了,這十個月來一直有一句話回蕩在我的腦海里想與大家分享,那就是:教育可以“溫柔”一點。
【關鍵詞】溫柔;教育;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溫柔是一種智慧,溫柔是一種力量。把溫柔的元素盡可能多地加入到教育中,尤其是職業(yè)院校學生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上班以來,我總共給四個班的學生上過課,通過與這些學生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了在孩子們逞強的外表下其實包裹著一顆非常脆弱的內心,教師越強硬他包裹得越結實。物理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規(guī)律在這里被充分體現(xiàn)出來,教師的打擊越強,學生的反擊也越強,相反,當教師溫柔的感化時,他厚重的外殼會一層一層的褪去,讓你看到那顆晶瑩剔透的內心。在接觸的孩子們中,許多孩子讓我心疼,我那么想幫助他們,可是,由于經驗不足、能力有限,我只能暗自告訴自己,在教育之路上必須加快成熟的腳步。我愿意把我所有內在的溫柔換成外在的行動送給孩子們,只為能讓他們在一個柔軟的環(huán)境下快樂地成長。
這里提到的“溫柔”只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是與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相反的。我們經常強調教師的威嚴,無嚴就無威。教育當然不能缺少嚴厲,但僅僅靠嚴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大部分學生從小到大不缺少嚴厲的管教,但結果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走進學生內心,訓斥的話語并不能真正被學生內心接受,效果自然不理想,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轉換方式,用如水的溫柔試著打開學生的內心,從感情上取得學生的信任,實現(xiàn)通暢地溝通,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感化學生。孫子兵法中講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想要教育學生,必須充分地了解了學生的心理,才能用最恰當的方法保護孩子柔軟的內心。接下來我將從兩方面談一下如何將溫柔的元素加入到教育中。
一、生活中的溫柔教育
沒有人會去拒絕一個溫柔的朋友,而我們在生活中就要和學生成為朋友,成為一個學生愿意去信任、來依靠的朋友。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與呵護。教育課堂不僅局限在教室,還可以拓寬到整個校園里。比如說最簡單的,當學生和你迎面走來,我們可以笑臉相迎,主動問一句吃飯了沒有,記得多穿衣服,其實這樣的交流不僅沒有降低一個老師的威信,反而讓學生更愿意親近你;當學生主動叫一聲“老師好”的時候,一定要看著學生的眼睛微笑應答;這些簡單的動作和語言無形之中拉近了學生和我們的距離。
生活中,教師接近學生的辦法其實很多,了解學生的辦法也很多,談話是常用的方式,但談話往往受到場地和其他在場人員等因素的干擾,不能保證交流的私密性,導致溝通不徹底。為此,開辟其他私密交流渠道就顯得尤為重要。利用QQ來與學生交流不失為一個好的媒介,QQ能“間接”地觀察一個更加“真實”的學生心態(tài)和動向。
上了班以后,我單獨申請了一個QQ,主動邀請學生加我為好友,當老師的名字進入到學生的QQ好友名單時,學生不自覺地就和你拉近了關系,當他們遇到了煩心事,便會主動找你聊天,而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我發(fā)現(xiàn)利用QQ與學生交流更能方便地了解到學生的內心。很多時候學生會把最近的心情、狀態(tài)發(fā)在空間里,這樣就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了學生的喜怒哀樂,然后通過姐弟式的聊天慢慢地疏導學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也可以在空間適當地發(fā)表狀態(tài),如鼓勵孩子的話語,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趣聞,讓孩子知道老師的內心世界。偶爾將自己遇到的困難發(fā)在空間狀態(tài)上,學生會很熱心地留言開導,這樣的角色轉換讓學生體驗到了師生的平等關系。除了通過各種談話方式之外,更多的時候需要老師動動腿,走入到學生中間去,通過細致的觀察來發(fā)現(xiàn)學生遇到的困惑。如空閑的時候經常到學生宿舍轉一下,不僅能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轉”這個動作本身就能讓學生感受來自老師的關心,感受到老師的溫柔與呵護。
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不能因為犯了幾次錯誤就一棍子打死,簡單地把他們定性為壞學生,這只是學生在這個年齡段所特有的調皮。所以,請不要隨便把調皮和品質惡劣混淆。學生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可能不成熟,而我們也不該強硬地用我們的標準去處罰他們稚嫩的行為。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管理學生亦如此。記得我教的新生班,剛來的時候學生們的發(fā)型都是奇形怪異的,我知道,他們認為這樣很帥,我沒有諷刺他們,也沒有強制去讓他們改變,在課間時間,我向大家講述了什么樣的外表是現(xiàn)在最流行、干凈、整潔和充滿青春與活力的,同時指出了比如我班某某,如果你換成這個發(fā)型會更好看,然后很讓我驚喜的是下一周見到他時,他和我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老師,您看我理得這個發(fā)型帥不帥!”干凈的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我看到了短短的毛寸、干凈的面孔和整潔的校服。其實孩子的內心都很柔軟,所以,我們在教育的時候也應注意方法,如果我們不能去改變他們的行為,那么,我們就嘗試著去迎合他們的心態(tài),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二、課堂中的溫柔教育
學生只有在最輕松的環(huán)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投入學習,尤其是對于我們學校的學生。其實,嚴肅的面孔鎮(zhèn)不住課堂,相反,溫柔的笑臉、幽默的語言反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我一般上的第一節(jié)課都會讓學生寫出“你期待的課堂是什么樣子,你希望的老師是什么樣子”。記得一個學生這樣寫道:“老師,如果我課堂上犯了錯誤,您千萬不要打我手板?!碑斘铱吹竭@句話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非常痛!有時候學生犯了錯誤老師確實很生氣,但是請不要將這個憤怒轉換成暴力,不要為了懲罰而罰,背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師遇到調皮學生犯錯,應該首先冷靜三秒鐘,微笑面對。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主體,他們能接受和喜歡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應該選擇怎樣的方式教育學生唯一的標準就是學生是否接受。所以不要對所有學生都實行你認為正確的教育手段,除了一點,那就是肯定和贊美。初涉教壇,我也想盡力呵護學生。批評他們的時候還擔心自己的言辭是否恰當,是否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對學生的批評我向來很慎重。無論哪個學生,無論他做的哪件事,只要你用心找,都能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所以,先贊美往往能更加簡單快速地解決問題。
我們學校的多數學生相對而言缺乏學習的毅力,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動力有很多方法,除了在他們身上下功夫之外,我們還可以從自己身上下功夫,親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讓學生為了你而學習,那就要求我們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走到他的身邊,用鼓勵的微笑看著她,而不是面無表情地等著他說出你想要的結果,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可以適當地提醒,幫助他回答,如果回答上來了要及時的肯定與表揚,我個人認為,提問的目的不是為了檢查學生,而是再一次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所以只要掌握了知識,時間先后何妨?個人與合作又何妨?
作業(yè)本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媒介,如果說適量的作業(yè)是教學活動的正常延伸,那么作業(yè)的批改就是師生交流的又一種途徑。當你觀察到學生的進步時,可以及時地通過作業(yè)評語反饋給學生。比如在學生作業(yè)本上寫道:“漂亮的字體,認真的態(tài)度,老師在關注你,期待你的進步?!薄澳闶且粋€認真、聰明的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做事認真是你的一大優(yōu)點,課堂上再活躍些你會收獲更大,期待你的改變!”。學生看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受到很大觸動,多數同學會寫條子回復或主動找老師談。對學生的缺點提出批評或提一些希望,這種批評的間接性、異地性使學生不易產生緊張感,能使學生比較冷靜地看老師的批語,從而引起重視。作為老師我覺得最不應吝嗇的就是表揚,把鼓勵的語言寫在作業(yè)本上能更加長久地提醒著學生:老師很關注我,我要努力,不讓老師失望。當然,也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心里話通過作業(yè)本便條傳達給老師。
初涉教壇的我沒有太多的教育與管理經驗,但是我覺得只要抱著一顆仁愛的心,用關心、細心、恒心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就能更快地走進學生內心,保護著一個個的小花蕊免受惡劣環(huán)境的侵襲,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一時,所以,請將嚴肅的面孔收起,換成一張溫柔的笑臉,請將激烈的言辭收起,換成肯定的語言,請將生硬的懲罰收起,換成溫暖的教導,我相信我們的用心孩子能體會到。所以,讓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盡量多地加入溫柔元素,用如水的溫柔去保護孩子,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們!
參考文獻:
[1]洪純玲.感受“溫柔”教育的魅力[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5(8).
[2]于澤元.溫柔的人文主義教育[J].今日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