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鑫
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注》的序言里這樣寫道:“宋詩還有一個缺陷,愛講道理,發(fā)議論;道理往往粗淺,議論往往陳舊,也煞費筆墨去發(fā)揮申說?!惫湃嗽疲骸霸娧灾尽?,詩歌似乎就是應該抒情的。若是在詩中講理,或用寫散文的方式來寫詩,似乎就有點不按套路出牌了。
為什么唐詩“不講理”而宋詩“講理”呢?
有一種說法這樣解釋:隨著印刷術的普及推廣,宋代書籍也多了起來,讀萬卷書對于宋朝的讀書人來說是小菜一碟。書讀得多,知識更豐富,思考也更深入,所以宋代學者、散文家、史學家都很多。書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在不同場合“賣弄”一下,于是宋朝人寫的詩里面典故多,道理也多,我們稱之為“掉書袋”。
在詩歌中講道理自然會讓詩歌少了一些詩味,但道理講得巧妙,卻能夠讓詩歌多了幾分理趣。筆者就從宋詩里選幾首詩和大家說說宋代詩歌的理趣。
讀書之理
古人勸學的詩文很多,往往都是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可是如何讀書呢?南宋兩位學者陸九淵和朱熹就用七言絕句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陸九淵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
在理學盛行的宋代,陸九淵開“心學”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陸九淵認為,讀書不可慌忙,首先要做到心靜如水。當內(nèi)心平靜時,你才可以通過“涵泳”來體味書中滋味。何謂“涵泳”?“涵”和“泳”本意都有潛入水中的意思,用在這里是指讀書時要潛入到書本中去,才能悟出書中的道理。
荀子在《勸學》中寫道:“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比绻挥兴伎迹蜁萑朊曰蠖鵁o所適從。朱熹在讀書時也有這樣的感悟。人心就如一片方塘,要想保持心靈如明鏡一般清澈,就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第三首詩里,詩人把讀書比作一艘大船在水上航行。如果河中水淺就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睘槭裁葱械貌粔蝽槙衬??根本原因是自己的積累不夠。朱熹的這兩首詩,雖是說理,但因為加上了巧妙的比喻,這理也講得妙趣橫生了。
修身之理
儒家最注重一個人品格的修養(yǎng),格物致知是方法,誠意正心是方向,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偉大目標。宋代學者云集,“二程”影響很大。二程就是程顥和程頤,程顥為人豁達,程頤為人嚴謹。程顥關于儒家人格修養(yǎng)的認識在《秋日》這首詩中闡釋得比較深刻: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讀第一句,我們會覺得程顥似乎是一個大懶蟲!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的時候才起來。不過,讀書切莫慌忙,也別妄下斷語。在這個秋天,“我”何以如此悠閑?
靜觀萬物其實就是儒家所說的“格物”,獲得思想道理也就是“致知”,詩人明白了四時變化和人生起伏有著相通的道理。因為獲得真知,才能夠有“誠意”(意念真誠);因為“正心”,才能在紛繁復雜的變化中找到心靈的方向。“富貴不淫貧賤樂”是孔子和孟子都很贊賞的。富貴不能淫,方為大丈夫;貧賤且自樂,才是真君子。
因為自己的道德追求,因為自己具有圣人所說的君子品格,所以才會有“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那種悠閑自得、坦蕩蕩的狀態(tài)。
處事之理
長大后,步入社會,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宋人也有教會我們處事之理的詩句,很多已經(jīng)成了至理名言,被萬人傳誦。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楊萬里
第一首絕句是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前兩句告訴自己的兒子,做學問是一輩子的事情,你得堅持下去,年輕的時候付出,到老了才能夠有所收獲。同時,陸游又告訴兒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僅僅靠書本知識還是不夠的,得去親自實踐。
第二首絕句是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第五首。這個題目楊萬里一共寫了六首,而第五首最出名。人生就如同在萬山圈子里一樣,當你翻過一座山之后切莫得意,因為還有下一座山在等著你。
同樣,取得小成績,獲得小鼓勵,我們可不能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因為還有更大的困難等著我們?nèi)ヌ魬?zhàn)。我們就是在與困難作斗爭中變得更加強大。
人生之理
有這樣一句廣告詞“跟重要的人才談人生”。也就是說,人生不是隨便談的,更不是隨便和什么人都能談的。在宋詩中有不少談人生哲理的詩句,筆者最喜歡的還是蘇軾的那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東坡給人的感覺是瀟灑飄逸,這似乎已經(jīng)在我們腦海中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而這首七律恰恰是一個深沉冷靜的蘇軾在和弟弟聊人生。首聯(lián)一問一答,人生就如同雪泥鴻爪。“偶然”與“東西”寫出了人生無常的意緒,帶著這樣一種悲情,詩人慨嘆人生之路的漫長與艱辛。
也許蘇軾的達觀就源自于他對人生無常的喟嘆。知道人生不易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知道世事無常才會更懂得珍惜、善待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蘇軾這首詩中所表達的人生之理含蓄深沉,耐人尋味。
讀了這些宋詩,你大概會有和筆者同樣的感受——宋詩中的理不是枯燥的道理,它展示了詩人的思考、詩人的智慧。這些樸素的道理,經(jīng)詩人用詩句一說,也愈發(fā)顯得意味雋永。
錢鍾書先生批評得沒有錯,但若是能將理說得巧妙,不也是很有趣味嗎?讓我們繼續(xù)讀一讀“講理”的宋詩,去尋找那一份理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