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貴玲
【摘要】閱讀,不僅可以傳播科學知識,還可以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在道德情操、情感、思維心智等多方面使學生得到發(fā)展和熏陶。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的延伸,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讓學生置身書香環(huán)境、飽受書香熏陶已引起語文老師的廣泛關(guān)注。新課標的實施更強調(diào)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彌補了課內(nèi)閱讀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快速閱讀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閱讀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興趣;方法;知識面;語文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為什么要進行課外閱讀
閱讀,不僅可以傳播科學知識,還可以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在道德情操、情感、思維心智等多方面使學生得到發(fā)展和熏陶。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語文功底的形成,三分來自課內(nèi),七分來自課外。”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的延伸,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讓學生置身書香環(huán)境、飽受書香熏陶已引起語文老師的廣泛關(guān)注。新課標的實施更強調(diào)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通過閱讀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喜歡讀書
(一)營造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絕大部分孩子在課余時間喜歡玩一些活動性的游戲,很難安安靜靜地坐下來看書。即使家長和老師要求,也往往流于形式。學生不想讀課外書,而我們又希望他們讀課外書。這個矛盾怎么解決呢?怎樣讓他們喜歡上課外書,進而自覺閱讀呢?我是這樣想的:首先要讓孩子們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一年來,我給學生讀了許多文章,特別是名人的讀書事例。還把班上一些愛讀書、會寫作的同學樹為榜樣,讓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例如,班上有一個同學叫李英維,他的作文寫得特別好。我讓學生扮成小記者采訪他,問他寫作的竅門,他說:“我平時很愛看書,從中學到很多好詞佳句。對我來說,讀書就等于休息。”同學們都很受感染,喜歡讀書的學生逐漸增多。我常常向同學們推薦好書,也問他們讀了什么書,鼓勵學生多讀書,在班上也經(jīng)常表揚讀了新書的學生,為其他孩子樹立榜樣。同時,為了給學生搭建一個與優(yōu)秀書籍親密接觸的橋梁,我班成立了“紅領(lǐng)巾圖書吧”。教室里的黑板報也經(jīng)常出讀書專題,使學生眼里看的是課外書,耳里聽的是課外閱讀,心里想的是課外閱讀。
( 二)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
課外閱讀好比是一棵大樹的主干,它延伸出的枝枝干干涉及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即希望有所收獲,如果沒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很難堅持很長時間。抓住這個主線,順藤摸瓜,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既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能使學生維持對閱讀的熱度,保持對閱讀的注意力。教師經(jīng)常給予學生贊許,能使學生產(chǎn)生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將是他們讀書的動力。因此,我常常利用一切機會開展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短時十分鐘,長時一節(jié)課。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如:讀書心得交流會、故事會、讀書卡展覽、劇中人物表演、讀物推介、美文共賞等,這些方式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樂此不疲。
三、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
(一)讀書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
數(shù)量是質(zhì)量的基礎,沒有一定的數(shù)量就沒有一定的質(zhì)量?!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文規(guī)定:學生9年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杜甫也曾寫下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吮仨毐WC學生的閱讀量,這就需要引導學生會把握讀書時間。如在課間、在寫完作業(yè)后,又如把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用來看書等。
(二)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有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較大的進步,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一味追求數(shù)量而不求質(zhì)量,硬性規(guī)定學生一定要讀多少本,讀什么書;或者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這種只求“量”而不求“質(zhì)”的做法,肯定會扼殺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摧殘閱讀的個性。課外閱讀還將成為學生的課外負擔,讓學生無所適從。那么,老師怎樣做才合適呢?我是這樣嘗試的:
1.向?qū)W生推薦一些好書。我曾經(jīng)給學生列過一些書單,有文學類的,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草房子》《城南舊事》等;有知識類的,如《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等。聲情并茂地朗讀作品中優(yōu)美的段落或講述其中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也可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致。因此,經(jīng)常抽時間給學生讀書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學生被書中情節(jié)吸引了,不用老師提醒就會紛紛買來閱讀,這是“扶”,然后是“放”,使學生自己學會選擇有意義的書來閱讀。
2.定期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研究指導方法,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笔箤W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給學生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3.培養(yǎng)學生“讀說寫結(jié)合”的習慣。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大部分學生對閱讀文章時學過的語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滯在“理解”這一水平上,很難自動上升為“運用”這一學習水平?!靶惺侵?,知識行之成”學生的積累再豐富,如果不能靈活運用,也就不能轉(zhuǎn)化為能力。因此,遇到好的文章或片段,我就指導學生做一些遷移性習作練習,從而鞏固了課外閱讀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千方百計為孩子們提供足夠的精神食糧,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啟迪孩子們的智慧。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