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改革的主題永遠有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關注。作為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時間讓事情做得更加高效。本文著重分析探討了教材方面的問題,要能夠教學科學合理地運用,提倡開放性課堂,這三方面教學的探討,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有效性 ;教材 ;機智 ;開放 ;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的有效性指在課堂上的45分鐘之內(nèi),能夠充分將45分鐘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與學生互動,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成果,也就是在這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更多的事情。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同樣也是新課改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那怎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該通過哪種方式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最佳?
一、重視教材、吃透教材
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把握教材上的知識,語文教材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基本素材,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要重視教材,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詳細的理解。有少數(shù)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認為,經(jīng)驗充足的教師可以不用再備課,研究教材上的知識,可以直接講述教案上的知識,或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直接講課,他們忽略了重要的一點,每一次研究教材就會得到不同的收獲,如果用舊的教案,就不能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點,也可嘗試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因此對教師而言,不管是否具有經(jīng)驗,需要重視教材。只有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才能夠學到更多知識。教師只有對教材理解通透,才能夠教育學生,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會不同,教師需要對每個點進行詳細解答,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筆者認為,對徹底理解教材應該做到以下幾條:(1)認真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對字詞有詳盡的了解;(2)分清段落之間、句子之間的關系;(3)能夠用自己的話總結教材的內(nèi)容;(4)能夠獨立完成課后練習。這四條表明需要認真讀教材,這樣才能夠真正學習到知識,掌握教材上的知識點,如果不了解教材,那么怎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機智的運用
教學是一門藝術,其藝術性體現(xiàn)在教學成果上,當然這也在于教師是否能夠采取方式將其運用。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師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而體現(xiàn)在無形中對學生的啟迪、引導、鼓勵、影響上。筆者認為,教師的作用不應該只是教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有效地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上采取正確的方式、技巧學到知識,并且能夠舉一反三,獲得新的知識。比方說課堂的預設與生成是教學的一個矛盾體,教學設計也就是我們的預設,但結果往往會因為課堂上的偶然因素而發(fā)生改變,超出預設的設計范圍,這是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如何處理預設的成果與課堂最終結果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藝術的,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筆者認為,這正好是一個教師鍛煉的機會,也是師生間互動的一個機會,是相互進步的機會。教師應該把每一次教學當作一次鍛煉,一次機遇,通過教學的機智化“生成”為“預設”,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比方說在進行《夏夜多美》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相關的音樂作為輔助,伴隨音樂講讀課文,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感知課文中的情境。但有時通過音樂與圖片的輔助作用,學生也有可能會分心,進而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進度,這樣就會拖延上課的時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考慮到學生理解教材的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圖片的理解,再就是課文內(nèi)容,所以老師在講課時要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讓圖片及時跳轉。這樣也就能夠讓學生及時跟上課文??偠灾A設跟生成可能會同時存在,有時會相互合作,有時會相互對立,這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及時調整上課的進度以及學生的狀態(tài),讓學生回到課本上。
三、開放性課堂的倡導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辈煌彝キh(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個性是不同的,所以學生的個性是十分鮮明的,這跟家庭有很大的關系,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不一樣,有的可能很好,有的起步晚可能會有點兒差。面對這些基礎不一樣的孩子,教師需要考慮采取哪種講課方式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開放式的課堂是必要的,師生之間要進行溝通、互動,學生之間也需要相互溝通,通過相互交流可以學到新的知識,也可以產(chǎn)生新的觀點與思想。通過開放式的課堂,學生大膽發(fā)言,講述自己的問題并進行解決。開放式的課堂不再拘泥于單調的教學方式,讓課堂不局限于45分鐘內(nèi),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升學習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及效率,幫助學生正確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需要不斷嘗試的一個主題,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夠突破自身,對教材的理解、講課的方式有新的看法,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巧妙運用教學技巧,做到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
[2]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
作者簡介:苗福滿,1963年生,遼寧營口人,中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