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旭初
連日讀報,看到兩句話,雖普通,但含義深刻。
一句是胡適的話。
他說:“生命本身沒有意義,你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使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觀察周圍,我發(fā)現(xiàn)不少人僅僅是為活著而活著,幾乎什么事也不做。在我看來,這種人的生命毫無價值。做點什么事才有意義呢?這因人而異:或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或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也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等等。事情有小有大,但能為自己也為他人付出了努力,那生命就有意義。
另一句是作家劉震云的話。
他說:“重復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專家;做重復的事情特別專注,你就是大家。”我看,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對胡適的話的補充。相當一部分現(xiàn)代人的通病是:怕單調,缺耐心,求刺激,圖速成。結果是:事情好像做了不少,但幾乎沒有一件是真正做好的。這便失去了意義。殊不知,成功人士的秘訣之一是“重復的事情不停地做,做重復的事情特別專注?!?/p>
我算不得成功人士,能有今日之進步,皆得益于此。我這大半輩子就做了一件事:教語文。教課文,改作業(yè),讀書,思考,總結,這些事情重復了51年,總算多少悟出了一些教育的道理,能說出一點別人說不出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算對得起自己的生命了,因為我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
生命有無意義,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