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5月的頭兩個星期,印尼《國際日報》的副總編輯張文喜格外的忙碌,夜里12點,他還在等報紙的版面。版面上的內容,正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6-8日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的相關報道?!白鳛橛∧嶙罹哂绊懥Φ娜A文報紙,印尼《國際日報》在頭版對李克強總理此行做了重點報道,同時配發(fā)中印尼經(jīng)貿合作成就的相關報道,還請《經(jīng)濟日報》駐東盟首席記者田原撰寫多篇獨家專供的新聞述評?!睆埼南苍诮邮鼙究浾卟稍L時說,“印尼主流媒體也在其間顯著報道了李克強總理與印尼總統(tǒng)佐科會談的消息,但在報道的及時性和側重點上各有不同。”
對于同一重大事件的報道,印尼不同媒體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這除了與各媒體自身的定位有關,也與印尼的國情和媒體生態(tài)不無關系。
走進印尼的“媒體森林”
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jīng)濟體,也是個媒體大國。在這個宛若森林的媒體生態(tài)圈里,目前共有各類大小報刊3000多種,全國的電視臺和電臺多達1800多家。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進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門戶網(wǎng)站、社交媒體、移動客戶端等正成為印尼受眾獲取信息的新渠道。目前,印尼已成為Facebook(臉譜)和Twitter(推特)最大的用戶市場之一。
不過,電視仍然是印尼最主要的媒體傳播渠道,滲透率達95%;互聯(lián)網(wǎng)則以快速增長的滲透率位居第
其次為廣播、報紙等。
“和全球其他地區(qū)一樣,在新媒體時代,印尼的傳統(tǒng)紙媒也日漸式微。印尼英文日報《雅加達環(huán)球報》已于2015年正式停止發(fā)行印刷版;《雅加達郵報》則在2017年將版面從24版縮減到20版?!庇∧崦襟w人鄭世波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印尼政府只擁有一家通訊社(ANTARA)、一家電視臺(TVRI)和一家廣播電臺(RRI),剩余媒體全部為私人所有。印尼媒體相對自由、百家齊放,雖然大部分媒體帶有政治立場,但總體而言,印尼媒體是大眾媒體,為老百姓發(fā)聲的居多,能夠發(fā)揮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在印尼社會享有較高的公信力?!?/p>
當然,作為本土媒體,它們對印尼國內新聞更為關注,涉及國際新聞的內容相對較少。“除非這些國際熱點新聞與中國有關,否則印尼對于中國新聞的關注度一般。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印尼懂外語的編輯較少,雇傭成本也較高?!编嵤啦ㄕf,“排除一些極端的案例,印尼主流媒體對中國的新聞報道總體而言屬于客觀、中立,但稍顯消極。因為印尼媒體對中國新聞信息的獲取一般不是通過自己的駐華記者,而是編譯西方外媒,所以印尼大多數(shù)媒體對華報道傾向于或不自覺地站在了和西方媒體相同的立場,以西方的價值觀看中國?!?/p>
但鄭世波也指出,印尼媒體在涉華經(jīng)貿報道中普遍趨于正面,對中國投資持歡迎態(tài)度,并把中國視為重要的經(jīng)貿合作伙伴。
印尼華文媒體:老樹發(fā)新芽?
對于擁有眾多華人的東南亞國家來說,華文媒體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存在,但因為印尼32年的中華文化斷層,使得印尼的華文媒體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文媒體相比,稍顯特別。“印尼雖有大量華人,但現(xiàn)在懂中文的,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因此印尼華文報紙的讀者基本是老年人。每當報紙刊登華人精英去世的消息,我們常會感慨‘又失去一位讀者?!睆埼南舱f,“正因為我們的讀者多為老年人,所以受新媒體的沖擊不大,但這也造成印尼華文媒體發(fā)展新媒體的動力不足。”
印尼目前有一定影響的華文報紙有《印度尼西亞商報》《印華日報》《千島日報》和印尼《星洲日報》等。多數(shù)華文報紙是由財團支持創(chuàng)辦,基本上都在虧損中堅持。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印尼《國際日報》由熊德龍先生創(chuàng)辦,發(fā)行遍及印尼130多個城市,旗下有多份子報。
“印尼《國際日報》近年報紙發(fā)行量有所下降,但廣告額有所上升,主要是增加了中資企業(yè)的廣告,因此能保持略有盈余?!睋?jù)張文喜介紹,印尼《國際日報》的編輯基本為當?shù)厝A人,目前編輯中只有他一個中國人。由于印尼《國際日報》的廣告來源主要是印尼華社,所以報道印尼華社活動是印尼《國際日報》的一個重點。此外,印尼華人十分關注祖籍國的發(fā)展,所以他們對中國新聞的報道也很重視。
“華社、華校、華文報被視為印尼華人社會的‘三寶,三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華文報上多為華社與華校的消息,華社帶來廣告,華校為報紙培養(yǎng)未來讀者,所以我們有時也會免費為華校刊登廣告。”張文喜說,“如今,很多中資企業(yè)進入印尼,正在為印尼華文報帶來新的讀者群。”而印尼《國際日報》也正在嘗試與新媒體融合,目前手機ePaper、“國際日報·巴厘之窗”微信公眾號都在正常運行,而手機網(wǎng)站、APP也將加速試運行。
講好“中國故事”,依舊任重道遠
今天的中國,在不斷了解世界的同時,也希望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而在增進相互了解,促進民心相通的過程中,媒體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不少印尼人民眼中的中國,就是印尼媒體報道里的中國。
那么,那些“走出去”的中國文化,印尼人民能夠聽得到、聽得懂嗎?
“講好‘中國故事碰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語言。”鄭世波坦言,印尼懂中文的人不多、英文也不是官方語言,因此,“中國故事”通過中文與英文講述,其實效果不太理想?!坝∧崛酥饕€是通過印尼語獲取信息,因此,如果要讓印尼人民聽到‘中國故事,還是需要加強對印尼語新聞報道的重視,打造印尼語傳播平臺?!?/p>
鄭世波表示,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顯現(xiàn)出一些問題:一個是重形式輕實效,存在“到此一宣”的情況;二個是宣傳痕跡明顯,存在一些夸大其詞,不夠謙遜;三個是形象過于完美,不夠立體生動,距離感太強。中國也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在摩天大樓下也有貧困人口,那些成功脫貧的故事也許更能引起發(fā)展中國家人民的共鳴。
此外,在開展與印尼媒體的合作中,中國媒體也大多局限在與當?shù)厝A文媒體的合作上,影響力相對有限?!拔覀兛梢钥紤]邀請印尼主流媒體的總編輯、主編等去中國實地考察采訪,讓他們通過親身感受來更客觀地認識中國?!睆埼南策@樣建議道。
鄭世波則認為,在媒體合作上,中國媒體可以嘗試和印尼媒體挑選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如中印尼建交周年、中國一東盟關系周年等,聯(lián)合舉辦圖片展覽、論壇,邀請重量級官員出席,以搭建一個雙方媒體合作、交流的平臺。當然,從經(jīng)濟領域通過收購或者注資方式與印尼媒體達成合作也是一種值得探討的方式。
“外國人對中國觀感的改善和‘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是個長期的過程,任重道遠,不必急功近利。宣傳上每個人都有責任,但企業(yè)才是‘中國故事最好的宣傳者。企業(yè)社會責任做得好就是‘中國形象最好的宣傳,這比媒體的正面報道要有效得多。當然,這也需要外交、商業(yè)、旅游、影視等多個部門齊頭并進,配合軟實力建設。這樣媒體才能‘錦上添花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编嵤啦ㄟ@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