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英
【摘要】傳統(tǒng)的英語復習課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重復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復習課顯得枯燥無味而且事倍功半。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將思維導圖融入模塊復習以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并在師生合作中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本文以外研版七下Module9 Life history為例,通過思維導圖在“重現目標、熱身引入、激活話題、梳理課文、運用反饋”五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的復習課堂并實現“舊課新上”,使語言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和自主學習的過程。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復習課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及英語復習課現狀
思維導圖是英國思維創(chuàng)始人Tony Buzan發(fā)明的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它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用相互隸屬的層級結構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目前在英語新授課中,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教師已經在嘗試使用思維導圖構建閱讀教學,但卻很少把思維導圖運用于復習課教學。常規(guī)的模塊復習分三步走:讀單詞、默寫單詞;讀課文、復習語法;做模塊試卷、校對答案。這樣復習,從表面上看教師已經完成了模塊復習任務,學生在語言知識的積累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語言知識相對應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基本沒有提高。更糟糕的是英語底子差的學生根本適應不了這種比平時課堂翻倍的知識“灌輸”,于是課堂上昏昏欲睡,課后作業(yè)大打折扣,師生關系因此緊張。面對新中考“人機對話”和閱讀理解比分在英語考試中的不斷提高,筆者認為這樣的復習模式應立刻得到改善。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試著在復習教學中將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融入思維導圖,串成知識體系,再次強化學生對篇章結構和模塊結構的意識,從聽說到讀寫,層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建構思維導圖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復習的積極性。
二、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模塊復習課例
(一)復習目標和思路
本課例是外研版七下Module9 Life history。本節(jié)課以Wh-問題作為教學支架,依托思維導圖,集聽說、提問、討論、傳授等各種復習方法于一體。在鞏固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合作交流、主動思維、導圖制作等各項能力。
(1)理解和熟練運用模塊詞匯及不規(guī)則動詞一般過去式的用法。(2)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結語和歸納,發(fā)展思維品質。(3)體驗合作探討復習過程中的樂趣,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復習過程
[活動一]Enjoy recollecting——重現目標
教師提問When you see the title “ Module 9 Life history ”,can you remember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Module? Try not to open your books, just challenge your memory. Try! 教師收集學生答案,在黑板上畫出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回憶本模塊所學的內容和知識。(如圖)
[活動二]Enjoy talking——熱身引入
教師在PPT上展示一些有關節(jié)日的思維導圖圖片。讓學生就圖片展開對話,先兩人合作,后小組討論。最后讓學生自愿展示。(如圖)
[活動三]Enjoy listening——激活話題
聽一段有關英國作家J.K.Rowling人生經歷的短文。聽前試問: Do you know J.K.Rowling? Who know something about her? 教師在黑板中間畫個橢圓,橢圓內寫上J.K.Rowlings life history ,不出示任何題目,只要求學生邊聽邊捕捉短文信息。聽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收集答案,并在黑板上畫出思維導圖(如圖)。
[活動四]Enjoy self-learning——梳理課文
Unit1關于Mark Twain的人生經歷,屬于對話課。教師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在文本中迅速查找有關Mark Twain的內容信息,先自制思維導圖,然后就思維導圖內容進行口語操練。關于導圖教師提出一些要求。學生制圖(如圖)。
Unit2關于William Shakespeare的人生經歷,屬于閱讀課。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先在PPT上給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框架,引領學生瀏覽課文內容,然后學生合作填補或調整思維導圖,接著根據思維導圖,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口頭復述課文,然后課后筆頭復述課文。學生制圖(如圖)。
[活動五]Enjoy writing——運用反饋
寫作是英語閱讀后的常見活動,是檢查閱讀理解效果和運用語言知識的實踐階段。通過寫作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內化和吸收,進而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和交際能力。請根據思維導圖寫一篇關于Nelson Mandela的人生經歷。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復習課運用中的體會與建議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思維導圖在英語復習課中確實存在很大的優(yōu)勢。它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對文本知識進行歸納結語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而且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在思維導圖的使用過程中,筆者也有一些體會和建議:要注重興趣;要注重實效;要注重能力;要注重評價。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它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效率;作為一種自主的學習策略,它促進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并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師生合作中,它能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因此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復習課中的運用值得我們深入實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