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我校于2018年3月申報立項昌平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科室“十三五”課題《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問題預防及干預的實踐研究》,我作為課題負責人,于2018年3月對我校五、六年級326名學生進行了《親子關系》調查,結果顯示:有20%至30%子女與家長關系緊張;家長與子女發(fā)生沖突經常采取責罵和責打兩種方式解決問題的家庭占到26.2%和16.8%對學生的心理建設帶來了嚴重影響。通過本調查給本課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心理健康;家庭;尊重
一、調查的目的、對象、方式
調查目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家長為了生活而忙于工作,致使他們越來越脫離家庭,無暇顧及家中的孩子即使回家也是身體回家,心思和情感沒有放心孩子身上,這時孩子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特別需要家長的關心、幫助和理解,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生的心理需求難以滿足使親子關系出現緊張,導致學生叛逆,違規(guī),自我否定等心理行為問題,長時間這樣下去,也會影響學生的人格形成,既影響學生成長又不利于家庭和社會發(fā)展。那么我校學生親子關系處于怎樣的一個狀態(tài)?我對此進行深入調查。
調查內容
家長對子女的評價、子女對家長的評價、子女性別對評價影響、親子沖突的主要內容、沖突的頻率、沖突的程度、沖突的激烈程度等幾個方面。
調查方法
采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
調查時間
2018年3月-----2018年4月
調查對象
對我校五、六兩個年級展開調查,共發(fā)問卷326份,回收有效問卷320份,回收率為98.1﹪。
二、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與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我校學生與家長70%至80%的親子關系是互相尊重、理解、信任、關心、公平相對。仍有20%至30%子女與家長關系緊張,問題出在學習、生活規(guī)律、家務三個方面問題較突出。
(一)親子關系狀況
小學生高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前期,處于一個格外需要長著關懷、支持和指導的階段。
1、家長和子女對親子關系的評價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父母能夠理解、關心、信任和尊重自己,公平地對待自己;而大部分學生的父母也認為,孩子能夠理解、關心、信任和尊重自己,公平地對待自己。但是,無論是家長對孩子的評價還是孩子對家長的評價,認為對方理解自己的比例都是最低的,比別的項目低20%至30%??梢姡改概c子女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不夠,這是親子關系中最明顯的不足,需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視角考慮問題。
(二)評價的差異
1、學生與家長看法的差異
孩子對家長態(tài)度的評價與家長對自己態(tài)度的評價之間存在著顯著地差異。家長,尤其是母親,對自己態(tài)度的評價明顯好于孩子對父母的評價。
調查顯示:母親對于自己態(tài)度的評價基本都在四級以上,而子女的評價分都沒有一項超過四級;在“理解”、“信任”、“公平”、“尊重”和“關心”這五項上,子女的評價都顯著低于母親的評價。父親對自己態(tài)度的評價與子女的差異小于母親,主要在“理解”和“關心”兩項上的評價低于子女。
2、父母與孩子對家長態(tài)度評價
調查顯示:母親與子女評價的相關要高于父親與子女評價的相關。在“尊敬”外的四個項目上,母親的評價與子女的評價之間都存在相關,其中在“信任”一項上,相關較高;而父親的評價與子女評價之間僅在一個項目(公平)上有中等程度的相關。
親子之間評價的差異,反映了他們對親子關系的評價標準和期待的差異。雖然母親與子女的評價標準比較接近,但是子女對母親的要求高于母親對自己的要求對父親來說,他們對自己態(tài)度的評價與子女評價之間不存在普遍的相關,可見,父親與子女對親子關系的評價標準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3、孩子對父親和母親的看法
調查顯示:孩子對父親和母親的評價之間在所有五個項目上都存在很高的相關,如果孩子感到父親對自己是理解、信任、關心、尊重和公平的,他們對母親的態(tài)度是比較一致的。但是,父母之間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孩子認為母親比父親更關心自己;但是覺得父親比母親對他更是尊重。
4、子女性別對評價的影響
調查顯示:母親對自己與孩子關系的評價好與父親。有關父母對待子女的態(tài)度,在所有的項目上,母親的評價顯著高于父親。在孩子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上,母親對子女信任和關心自己的評價高于父親。父親與孩子溝通較少導致的。
(三)親子沖突
1、沖突的頻次和主要內容
在做此調查時把學生可能涉及到的內容進行羅列供學生進行選擇。
調查顯示:家長與孩子的沖突最多的問題是學習76.3%、生活規(guī)律50.4%家務43.2%,說明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通過學習收獲更好的自己,這時不得不讓我們課題組老師擔心,學生到學校學習,回家孩子被家長關注學習對一個小學生高年級學生而言內心承受著多大的學習壓力。
2、激烈程度
調查顯示;一半的子女與他們家長之間的沖突是激烈的,只有18.9%的家庭出現沖突是較為和緩的。報告顯示6.20%家庭沖突是很激烈的。
3、影響的持續(xù)時間
調查顯示:一般看來,親自沖突的影響并不持久,大部分家庭的影響很快就可以消除,只有極少數家庭的親自沖突會對家庭造成比價長時間的影響,認為沖突影響持續(xù)時間不到1天的學生有將近一半人,另有將近1∕4的人報告沖突的影響持續(xù)2天至1周,報告持續(xù)時間在2周以上的人極少。
4、父母與子女沖突的方式
調查顯示家長與子女沖突的最常見方式是批評,與子女爭吵或責罵子女的方式次之,諷刺和責打是出現最少的沖突方式。盡管如此,經常采取后兩種沖突方式的父母仍分別有26.2%和16.8%的家長,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三、調查的結論與思考
(一)結論
1.顯示出我校學生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不夠,這是親子關系中最明顯的不足為我們課題組提出科學數據參考。
2.調查顯示子女認為父親比母親更尊重他們。
3.家長與孩子的沖突最多的問題是學習、生活規(guī)律和課余活動。
4.父母與子女沖突的經常采取責罵和責打兩種方式解決問題的家庭占到26.2%和16.8%對學生健康成長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調查顯示出來的問題,作為學校的一名心理老師,在課題預防高年級學生心理問題及干預實踐的研究任務下,制定如下調整策略。
(二)策略與建議
1.開展家長學校,把家長學校工作落到實處
每兩周一次家長大講堂活動,兩個年級家長在一起培訓,針對調查出的問題,制定相關主題,如認識自我;親子關系的重要性;溝通的有效方法;家庭時間結構的安排等等,在活動體驗中轉變家長教育子女觀念,提高家長對良好親子關系的重視達到家長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在家長課堂活動后要對家長進行跟蹤調查,課題組及時反饋提高時效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健康溫馨的家庭氛圍。
2.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形成密切的親子關系
學校幫助家長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在活動中讓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閃光點并學會贊美孩子;在活動中讓家長真正體會到陪伴的意義。
3.父母與孩子相互了解并融入對方的生活
學校定時給家長和孩子布置作業(yè)讓家長和孩子帶著作業(yè)任務來相互觀察,走進對方的生活,讓家長通過完成作業(yè)的方式達到了解孩子,孩子懂得家長的不容易,最終達到共同理解友好相處的目的。
4.開設五、六年級心理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在五、六年級開設心理課,每周一節(jié)課納入正規(guī)課表,在課堂上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讓學生認同自我,找到跟家長溝通的技巧,增進親子關系。
5.固定時間開設心理咨詢,疏導有需求的學生
每天利用中午時間心理咨詢時對學生進行開放,針對親子關系出現問題或內心有沖突的來訪者進行有效干預,提高學生的認知。
6.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有效性。
班里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會上有目的、有重點的邀請家長參與,設置互動家庭教育的相關主題,在班會活動中達到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主編 :《中學生心理學》,北京出版社 1983.1
[2]馬培佑主編: 《與中學生談心理應激和挫折》,青島出版社1992.12
[3]張懷春, 盧祥之主編 :《中學生心理困惑新對話》,濟南出版社 2006.8
[4]鄭雪主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1.5
[5]朱建軍《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電化教育出版社2013.7
[6]張仲明《成長不煩惱》寧夏人民出版社2013.8
[7]胡琳《青春期男孩》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7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