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霞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孩子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懵懂無知的孩子喜歡上數學、喜歡上探究,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達到教學目的和完成教學內容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是孩子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懵懂無知的孩子喜歡上數學、喜歡上探究,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是我們教學的根本目的和一貫追求。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體現出“先學后教,以學促教”的基本理念,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并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讓每一名同學都能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一、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節(jié),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 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
我在教學《認識分數(分一分)》時, 我安排了兩個的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樹葉、衣服、六邊形紙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圓、長方形、正方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涂一涂創(chuàng)造出其他的分數來。
兒童往往是在操作中進行思考的,學生提高操作親身經歷了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認識和掌握了探索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增強實踐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變“學會”為“會學”。
二、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需要體現出“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基本理念,教師通過精心的預設來引導學生進行新知的探究,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跋葘W后教,以學促教”更需要發(fā)揮出教師課堂合作者的地位,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從而在展示過程中交流不同的方法與見解,也暴露出存在的不足與缺陷,這樣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就可以使課堂教學的目的性更強,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了教與學的過程,收獲了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如在學習《認識更大的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大數的讀寫先進行預習,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發(fā)現與收獲。在展示時有的同學對于一個大數進行了分級,這樣就可以很簡單的讀出這個大數,如58003064,先把它分成5800,3064再讀,每一級的讀法和萬以內數的讀法相同,教師表揚了這位同學的展示。有的同學提出我發(fā)現大數就是在原來學習數的基礎上的擴充,這里的數位、計數單位和原來相同,只是多了數級,從右向左每四位為一級,這樣就可以輕松地讀出這個大數。還有的同學提出在每一級讀法時,末尾有0都不讀,中間的0需讀出來,但連在一起時只讀一個,如30020500分級后讀作三千零二萬零五百。通過學生的展示已經將大數的讀法有了全面的認識,教師在此基礎上將數位順序進行整理,就可以實現由萬以內數的讀法到大數的讀法的知識遷移。
三、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
合作交流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 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 因其具有使學生優(yōu)勢互補, 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fā)展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這一方法。
采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優(yōu)生的才能得到了發(fā)揮,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學困生得到了幫助的提高,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知識,而且口頭表達能力、自學、思維、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公平競爭, 促進了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如在學習《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探究,得出其面積公式。在每一個小組的學具中都有幾個平行四邊形的紙片,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合作交流找出其與原來已學過圖形的聯系,并動手操作,探究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在展示時雖然各組所剪的高不同,但都是沿高剪下來拼成一個長方形,這樣也就找出了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對應關系,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悟了轉化思想,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四、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在教學時,教師為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可以實行綜合測評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課外作業(yè)和考評檢測三部分結合在一起,并運用自評、組評、師評的方式,全面評定學生的表現情況,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如在學習《比的認識》時,教師根據課堂上學生對比的認識,舉出的例子和與生活的聯系對學生進行評價,如有的學生以班級男女生人數舉例為男生比女生為28:26,也可以說成女生比男生為26:28,并對比進行化簡為28:26=14:13。這時教師感謝他將比的前后順序和比的化簡說得這么清楚,全班同學對他的表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同時有的同學提出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類似,由此也就將新知與舊知聯系在了一起,這更加激起了學生探究的熱情,教師也為學生的發(fā)現感到高興。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改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與探究中,可以使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也可以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改進教學方法首先需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實“以生為本”的思想,讓教學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良好的評價體系中得到大踏步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