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摘要】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來說,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普遍家長、教師對于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如語數外學科高。音樂課時比較少,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結合音樂課堂教學,我認為精彩的課堂結尾,有助于給學生帶來意猶未盡的成效。本文結合總結歸納法、發(fā)散延伸法、提問解疑法、獎懲評議法幾個方面加以開展闡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結尾;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2-0195-01
常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畫鳳,貴在點睛。在音樂課教學當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引人入勝,重視學習過程中的啟發(fā)引導,而且還應關注結尾的藝術,使學生音樂的學習耐人尋味,回味無窮,真正讓我們的音樂課堂達到“課結束,趣猶存”的藝術效果。心理學中的近因效應告訴我們:交往中最后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腦海中會保留很長時間。如果音樂課的結尾非常精彩,并深深地打動學生心靈深處,這節(jié)課會影響學生很長時間,引起學生對下一次音樂學習的期待,所謂“余音繚繞,繞梁三日不絕?!毕喾?,如果結尾平淡,則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音樂課教學主體部分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心向。因此,在音樂課結尾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要梳理出一些音樂課結尾的方法,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運用,創(chuàng)造出藝術的結尾效果。
一、總結歸納法
小學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xiàn)思想和感情的表現(xiàn)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課程的價值在于: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ié)撃?,提升?chuàng)造力;傳統(tǒng)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進對世界音樂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人際交往、情感溝通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可見,小學音樂學科肩負重要的使命,結合音樂學科的現(xiàn)狀,我認為音樂學科教學重在培育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在音樂課堂的收尾階段,教師可以結合總結歸納的方式加以開展,這是音樂課常用的一種結尾方式,一節(jié)課教學結課時,教師運用準確精煉的語言,對學習內容和重點作提綱挈領的總結,讓學生由博返約,再次強化教學要點,形成清晰的認知結構。
比如每次新授課的課時結束之時我會根據本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做一個回顧,針對回顧的內容,讓學生做到胸中有丘壑,對于所學的知識點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認知。比如教學了《鈴兒響叮當》這一課的內容,我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收尾時的五分鐘時間一起合唱這首歌。并且分成小組,小組學生課余可以結合小組合唱的模式開展對這首歌合唱的練習鞏固。
二、發(fā)散延伸法
結合發(fā)散延伸的方式,在教學中利用課堂在引導學生在總結本堂課所學知識、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教材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作適當的發(fā)散和拓展。并根據教學內容,將目標作適當延伸,即有助于本課的學習,又點明課外的任務,鼓勵學生悉心觀察,并在課外的觀察實踐中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如:一年級歌曲《動物說話》,在下課前的小結時,我是這樣對學生說的:“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把小雞、小鴨等動物的叫聲有趣地用歌聲唱出來了,下課以后請你們仔細地回顧一下,再收集其他小動物的叫聲,把它們的叫聲用《動物說話》的旋律編出來好不好???下節(jié)課我請小朋友們來唱一唱”這種結尾方式運用得好,可以有效誘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
三、提問解疑法
提問是課堂最常見的方式,提問是認知的起點,也是提升認知的主要途徑。面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課的任務及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教師有目的的提出問題,然后指定學生回答;或者由學生針對所學的內容和自身學習中的情況,向老師提出問題,由老師幫助回答、解決。
這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掌握教材的程度,另一方面可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索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習慣。在欣賞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在最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都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向敵人和反革命份子屈服呢?學生紛紛說出英雄們的信念和想法,讓他們深深得感受到現(xiàn)在我們幸福生活在21世紀,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每個同學都不要忘記革命先輩的勇于獻身、無私奉獻的精神,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獎懲評議法
根據教學效果,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教學對象(好、中、差)進行表演,同時激發(fā)和引導全體學生對學習情況進行單一或綜合的評議,表揚激勵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鼓勵幫助進步較慢的學生。這樣,一方面教師能較好了解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較準確的反饋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注意力集中,活躍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另外,為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要堅持以正面鼓勵為主。對態(tài)度認真,表現(xiàn)突出,學生應予肯定和表揚,比如選他擔任老師的小助手或小老師,協(xié)助和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對中下水平的學生要積極鼓勵,表現(xiàn)出點滴的進步,哪怕是一個動作細節(jié)掌握較好,都要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比如獎給他們小獎牌,加上1分等。這樣,全班各種層次的學生在課的結束部分都能有所收獲和提高,促進學生濃厚興趣的形成。
比如有一次我在課堂開展之前就布置了相關的作業(yè),要求孩子們搜尋一些與新年有關的歌曲,孩子們有的很自覺完成得很好,有的則完成的很一般,對于完成的比較好的學生,我及時給予獎勵和鼓勵,對于完成一般的學生我給予適當的鞭策。
音樂課的結尾處理方法遠不止上述幾種方法,還有諸如回味思考、欣賞品評、借鑒模仿等諸多方法,此處就不一一例舉了。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當我們能夠根據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運用各種音樂課結尾的方法,當我們追求一種順其自然、不著痕跡的音樂課結尾藝術時,構建音樂課堂的藝術性結尾才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2011版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
[2]郭怡雯,小學音樂中弱起小節(jié)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年34期.
[3]程素娟,關于小學音樂教學藝術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年32期.
[4]郭琳琳,小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z1期.